一种无线充电装置的发射线圈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450215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2-27 03:4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无线充电装置的发射线圈,包括底部磁芯,线圈和补偿磁芯,所述底部磁芯的上方设置一个凹槽,所述线圈设置在所述凹槽内,所述补偿磁芯通过一种绝缘管设置在所述线圈的内径中,在无线充电装置通电后,所述补偿磁芯将所述线圈产生是磁感应线集中起来,从所述补偿磁芯中流通,提高了整个线圈的磁感应量,从而提高了电感精度,达到了谐振式无线充电系统的要求。同时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带有所述发射线圈的无线充电装置,包括壳体,发射线圈,接收线圈和充电接收器,所述发射线圈和所述接收线圈的电感一致,从而在工作中所述发射线圈与所述接收线圈形成强烈的电磁耦合效果,并通过谐振的方式向外输出能量,可以达到中远距离的输出能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无线充电装置的发射线圈
本专利技术涉及充电
,特别涉及一种无线充电装置的发射线圈。
技术介绍
线圈是由导线一圈挨着一圈紧密的缠绕在绝缘管上,绝缘管可以是实心或空心的,导线一般是漆包线,发射线圈是利用电磁感应的原理进行工作的器件,同时,发射线圈也是是无线充电装置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谐振式无线充电系统在中远距离传输上具有较大的优势,但是目前发射线圈的精度无法满足谐振式无线充电系统的要求,阻碍了谐振式无线充电系统的发展,现有技术中通过调整线圈长度,更换磁芯等方法提高发射线圈的精度,但是电感线圈的精度仍不能满足谐振式无线充电系统的要求,如何提高发射线圈的电感精度已成为本领域的技术难点。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线充电装置的发射线圈,用于提高发射线圈的精度,从而满足谐振式无线充电系统对发射线圈精度的要求。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无线充电装置的发射线圈,包括底部磁芯,设有凹槽;线圈,设置在所述凹槽内;补偿磁芯,设置在所述凹槽内侧;所述凹槽设置在所述底部磁芯的上层表面的中间位置,所述线圈放置在所述凹槽内,所述线圈的直径与所述凹槽的直径相适应,所述线圈的高度与所述凹槽的高度相适应;所述底部磁芯包括圆柱结构,所述凹槽包括环形;所述补偿磁芯通过一种绝缘管设置在所述线圈的内径中,所述绝缘管是一种通孔结构,所述通孔包括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绝缘管同轴,所述第二通孔排列在第一通孔周围,所述第一通孔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二通孔的直径,所述补偿磁芯设置在所述第一通孔内,所述补偿磁芯的直径与所述第一通孔的直径相适应,所述线圈的一端通过所述第二通孔延伸至外界;所述绝缘管的侧壁上有多个限位槽,所述限位槽是通孔结构,所述限位槽垂直于所述第一通孔,所述限位槽可以放置一种卡片,所述卡片将所述补偿磁芯分开固定,所述限位槽之间的距离与所述补偿磁芯的高度相适应;所述底部磁芯,所述线圈和所述绝缘管通过一种卡扣固定,所述卡扣包括长边和短边,所述长边与所述底部磁芯的外壁贴合,所述短边与所述第二通孔的内壁贴合,所述卡扣包括一种绝缘材料。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无线充电装置的发射线圈,结构简单,在底部磁芯的基础上,再次加入补偿磁芯,补偿磁芯将线圈产生的磁感应线集中起来,从补偿磁芯中流通,极大的改善了整个线圈的电感强度,提高了发射线圈的精度,从而达到了谐振式无线充电系统的要求。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无线充电装置的发射线圈,通过对加入补偿磁芯后的发射线圈进行测试,能够确定单位高度对电感精度的影响,节约了多次测试的成本。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无线充电装置,包括壳体,发射线圈,设置在所述壳体内;接收线圈,设置在所述壳体上;充电接收器,设置在所述壳体内;其中,所述发射线圈,包括:包括底部磁芯,设有凹槽;线圈,设置在所述凹槽内;补偿磁芯,设置在所述凹槽内侧;所述壳体可包括上壳和底壳,所述上壳和底壳形成一个封闭的容置空间,所述发射线圈和所述充电接收器设置在所述容置空间内,所述发射线圈设置在所述的底壳上,所述充电接收器设置在所述底壳上,所述充电接收器与所述发射线圈连接,用于为所述发射线圈供电;所述接收线圈包括底部磁芯,线圈,补偿磁芯,所述底部磁芯设有凹槽,所述线圈设置在所述凹槽内,所述补偿磁芯设置在所述凹槽内侧;所述上壳是充电平台,所述接收线圈设置在所述上壳上,所述接收线圈与所述电子产品的电池接触,所述发射线圈和所述接收线圈平行相对设置,所述发射线圈与所述接收线圈的电感一致,从而形成强烈的电磁耦合系统;所述无线充电装置还包括一种充电保护装置,所述充电保护装置位于所述接收线圈上方,能够在充电过程中保护电子产品。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无线充电装置,在封闭的容置空间的底壳上设置一种发射线圈,在封闭容置空间的上壳上设置一种接收线圈,从而使得封闭的空间内充满磁场。发射线圈和接收线圈的电感强度一致,当发射线圈和接收线圈同处于该封闭的空间内时,发射线圈和接收线圈之间形成电磁耦合系统,并通过谐振方式对外进行能量传输,有效地提高能量输出的效率,能够满足谐振式无线充电系统中远距离的传输效果。附图说明图1是底部磁芯的示意图;图2是线圈的示意图;图3是绝缘管的示意图;图4是补偿磁芯的示意图;图5是卡片的示意图;图6是卡扣结构的示意图;图7是发射线圈的俯视图;图8是无线充电装置的示意图;图9是另一实施例中无线充电装置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专利技术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本专利技术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没有背离本专利技术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需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以下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需要说明的是,以下实施例中所提供的图示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基本构想,遂图式中仅显示与本专利技术中有关的组件而非按照实际实施时的组件数目、形状及尺寸绘制,其实际实施时各组件的型态、数量及比例可为一种随意的改变,且其组件布局型态也可能更为复杂。请参阅图1和图4,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无线充电装置的发射线圈,包括,底部磁芯10,线圈20,补偿磁芯40,所述底部磁芯10设置在下方,所述线圈20设置在所述底部磁芯10上面,所述补偿磁芯40设置在所述底部磁芯10上,且被所述线圈20包围。所述底部磁芯10上方中间有凹槽11,所述线圈20设置在所述凹槽11内,所述线圈20通过电磁感应原理产生磁场,所述线20的直径与所述凹槽11的直径相适应,所述线圈20的高度与所述凹槽11的高度相适应,该放置方法对整个发射线圈的高度没有影响,同时增加了发射线圈的导磁性,提高了系统的整体耦合率,本实施例中,所述凹槽11和所述线圈20包括环形结构,所述底部磁芯10包括一种硅钢材料。请参阅图1至图7,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无线充电装置的发射线圈,还包括:绝缘管30,卡片50,卡扣60,所述绝缘管30设置在所述线圈20内,所述卡片50通过抽插的方式设置在所述绝缘管30内。所述补偿磁芯40通过一种绝缘管30设置在所述凹槽11内,所述绝缘管30设置在所述线圈20的内径中,在所述线圈20通电后,所述补偿磁芯40被所述线圈20产生的磁场磁化,所述补偿磁芯40将所述线圈20周围的磁力线集中,然后从所述补偿磁芯40中流通,从而提高了磁感应量,提高了电感精度。所述绝缘管30为通孔结构,包括第一通孔31和第二通孔32,所述补偿磁芯40设置在所述第一通孔31内,所述补偿磁芯40的直径与所述第一通孔31的直径相适应,所述第一通孔31可以放置多个所述补偿磁芯40,所述线圈20的一端通过第二通32孔延伸至外界,所述第一通孔31与所述绝缘管30同轴,所述第一通孔31与所述第二通孔32平行,所述第一通孔31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二通孔32的直径,本实施例中,所述补偿磁芯40包括一种硅钢材料,所述第一通孔31的数量是1个,所述第二通孔32的数量是4个。请参阅图3至图6,所述绝缘管30的侧壁上有多个限位槽33,所述限位槽33是通孔结构,所述限位槽33垂直于所述第一通孔31,所述限位槽33之间的距离与所述补偿磁芯40的高度相适应,所述限位槽33可以插入一种卡片50,所述卡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无线充电装置的发射线圈,其特征在于:包括,底部磁芯,设有凹槽;线圈,设置在所述凹槽内;补偿磁芯,设置在所述凹槽内侧。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线充电装置的发射线圈,其特征在于:包括,底部磁芯,设有凹槽;线圈,设置在所述凹槽内;补偿磁芯,设置在所述凹槽内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射线圈,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在所述底部磁芯的上层中间位置,所述线圈的直径与所述凹槽的直径相适应,所述线圈的高度与所述凹槽的高度相适应。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射线圈,其特征在于:所述补偿磁芯通过一种绝缘管设置在所述凹槽内侧,所述绝缘管设置在所述线圈的内径中,所述绝缘管包括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发射线圈,其特征在于:所述补偿磁芯设置在所述第一通孔内,所述线圈的一端通过所述第二通孔延伸至外界。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发射线圈,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管侧壁上有多个限位槽,所述限位槽是一种通孔结构,所述限位槽垂直于所述第一通孔,所述限位槽能够放置一种卡片,所述卡片将所述补偿磁芯固定。6.一种无线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君段飞云王义进任伟熊斌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省航嘉智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