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445251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2-27 01:40
一种空调装置,其包括室外单元和除湿再热室内单元,能避免除湿再热室内单元向室内提供的气流的温度分布不均匀,并充分发挥除湿再热室内单元的除湿热交换器和再热热交换器的作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空调装置中,室外单元包括压缩机构和室外热交换器,除湿再热室内单元包括除湿热交换器和第一室内侧制冷剂调节装置,空调装置利用吸入管、排出管、第一配管、第二配管将压缩机构、室外热交换器、第一室内侧制冷剂调节装置和除湿热交换器连接,空调装置还包括再热热交换器、第二室内侧制冷剂调节装置、第三配管和分岔管,第三配管将第一配管的位于第一室内侧制冷剂调节装置与室外热交换器之间的第一交汇部、第二室内侧制冷剂调节装置、再热热交换器和分岔管依次连接。

Air conditioning unit

An air conditioning device includes an outdoor unit and an indoor unit for dehumidification and reheating, which can avoid the uneven temperature distribution of the airflow provided by the indoor unit for dehumidification and reheating, and give full play to the functions of the dehumidification heat exchanger and the reheat heat exchanger of the indoor unit for dehumidification and reheating. In the air conditioning device of the present invention, the outdoor unit includes a compressor mechanism and an outdoor heat exchanger, and the dehumidification and reheat indoor unit includes a dehumidification heat exchanger and a first indoor refrigerant regulating device. The air conditioning device connects the compressor mechanism, an outdoor heat exchanger, a first indoor refrigerant regulating device and a dehumidification heat exchanger by means of an inhalation pipe, an exhaust pipe, a first piping and a second piping. The air conditioning device also includes a reheat exchanger, a second indoor side refrigerant regulating device, a third distribution pipe and a bifurcation pipe. The third distribution pipe connects the first intersection part of the first distribution pipe between the first indoor side refrigerant regulating device and the outdoor heat exchanger, the second indoor side refrigerant regulating device, the reheat exchanger and the bifurcation pipe in tur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空调装置本申请是申请人于2014年2月21日提交的、申请号为“201410059992.5”,名称为“空调装置”的专利技术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本专利技术涉及空调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生活环境控制的需求日益凸显,因此,空调装置的功能也从单一的调节温度逐渐向多样化发展。在潮湿多雨地区和梅雨季节,空气的湿度较高,导致人体体感不适,因此,带有湿度控制功能的空调装置便应运而生。空调装置通常采用以下原理进行除湿:通过使空气流过表面温度低于空气露点的热交换器,使空气冷凝,从而将空气中的水分去除。根据上述除湿原理,可知热交换器的表面温度越低则除湿效果越好。然而,低温除湿后虽然能降低湿度,但空气温度也随之下降,因此,在对除湿效果和温度都有要求的环境中,例如浴室等,就需要对空气进行除湿后再加热(以下也称作再热),以维持人体体感的舒适度。为实现再热除湿,通常如图7所示,采用在除湿热交换器21X的风路下游增设电加热单元29X的结构。不过,电加热单元通常利用电热元件(例如电热丝等)将电能转化为热能,使空气流经时吸收热量从而提高出风温度,因此,会带来能耗的增加。此外,经电加热元件换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空调装置,其包括室外单元和除湿再热室内单元,所述室外单元包括压缩机构和室外热交换器,所述除湿再热室内单元包括除湿热交换器和第一室内侧制冷剂调节装置,所述空调装置还包括:与所述压缩机构的排出侧连接的排出管,与所述压缩机构的吸入侧连接的吸入管,依次连接所述排出管、所述室外热交换器、所述第一室内侧制冷剂调节装置、所述除湿热交换器的第一配管,以及连接所述除湿热交换器与所述吸入管的第二配管,从而构成除湿回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除湿再热室内单元还包括再热热交换器、第二室内侧制冷剂调节装置和用于将所述除湿再热室内单元的热量或冷量送入室内的热循环装置,所述空调装置还包括第三配管和从所述排出管分岔出的分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空调装置,其包括室外单元和除湿再热室内单元,所述室外单元包括压缩机构和室外热交换器,所述除湿再热室内单元包括除湿热交换器和第一室内侧制冷剂调节装置,所述空调装置还包括:与所述压缩机构的排出侧连接的排出管,与所述压缩机构的吸入侧连接的吸入管,依次连接所述排出管、所述室外热交换器、所述第一室内侧制冷剂调节装置、所述除湿热交换器的第一配管,以及连接所述除湿热交换器与所述吸入管的第二配管,从而构成除湿回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除湿再热室内单元还包括再热热交换器、第二室内侧制冷剂调节装置和用于将所述除湿再热室内单元的热量或冷量送入室内的热循环装置,所述空调装置还包括第三配管和从所述排出管分岔出的分岔管,所述第三配管将所述第一配管的第一交汇部、所述第二室内侧制冷剂调节装置、所述再热热交换器和所述分岔管依次连接,从而构成再热回路,其中,所述第一交汇部位于所述第一室内侧制冷剂调节装置与所述室外热交换器之间。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室外单元还包括第一切换装置,该第一切换装置能在第一切换装置第一切换状态与第一切换装置第二切换状态之间切换,在所述第一切换装置第一切换状态下,所述第一切换装置使所述第一配管与所述吸入管连通并使所述第二配管与所述排出管连通,在所述第一切换装置第二切换状态下,所述第一切换装置使所述第一配管与所述排出管连通并使所述第二配管与所述吸入管连通。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装置还包括第二切换装置,该第二切换装置能在第二切换装置第一切换状态与第二切换装置第二切换状态之间切换,在所述第二切换装置第一切换状态下,所述第二切换装置使所述第三配管与所述分岔管连通,在所述第二切换装置第二切换状态下,所述第二切换装置使所述第三配管与所述吸入管连通。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切换装置是四通阀。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切换装置设置在所述室外单元中。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室内侧制冷剂调节装置和所述第二室内侧制冷剂调节装置是电动阀或电磁阀。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热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岡本敦
申请(专利权)人: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