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台阶接水盘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444972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2-27 01: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台阶接水盘,包括盘沿、中间盘体和底部盘体,所述盘沿的上表面粘接有吸水棉圈,且吸水棉圈的表面设置有防滑胶垫,所述盘沿的右侧固定有把托,且把托的上表面内部设置有溢流槽,所述溢流槽的左右两侧均贯通有配合孔,所述中间盘体的内侧上表面固定有垫圈,且中间盘体位于盘沿的下方,所述中间盘体的内壁分别设置有导流槽和刻度,且刻度位于中间盘体的内壁中间,所述底部盘体的内部安装有内衬盘体,且底部盘体位于中间盘体的下方。该台阶接水盘外部采用阶梯结构,使整个接水盘结构具有分层性,方便了接水盘承托时的受力,在接水盘的内壁设置有测量刻度,以测量盘内水量大小或水量变化值。

A Stepped Water Receiver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stepped water receiving tray, which comprises a tray edge, an intermediate tray body and a bottom tray body. The upper surface of the tray edge is bonded with a absorbent cotton ring, and the surface of the absorbent cotton ring is provided with an anti-skid rubber pad. The right side of the tray edge is fixed with a bracket, and the upper surface of the bracket is internally provided with an overflow groove. The left and right sides of the overflow groove are connected with a matching hole. The inner upper surface of the inner side is fixed with a washer, and the middle disc is positioned below the edge of the disc. The inner wall of the middle disc body is respectively provided with a guide groove and a scale, and the scale is positioned in the middle of the inner wall of the middle disc body. The inner surface of the bottom disc body is provided with an inner lining disc body, and the bottom disc is positioned below the middle disc body. The stepped structure is used on the outside of the stepped water receiving pan, which makes the whole water receiving pan structure stratified and facilitates the bearing force of the water receiving pan. A measuring scale is set on the inner wall of the water receiving pan to measure the water volume or the change value of the water volume in the pa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台阶接水盘
本技术涉及接水盘
,具体为一种台阶接水盘。
技术介绍
接水盘也作接水盆,是一种接水用盆体结构的装置,在生活中较为常见的接水盘即水池,主要是起盛水作用,利用承载一定的水量,实现清洗、晕染、稀释等一系列工作的目的,在日常生活,包括工业生产中,均能见到接水盘的使用身影,由于水是人类重要的生命资源,因此,接水盘对于人类的意义较为重大,在人类的生产劳作上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现有的接水盘多为直筒圆柱状结构,这就导致接水盘在实际使用中,存在一定的使用缺陷,继而导致使用不便,比如,不易安装,承托时不便受力,外壁光滑容易滑脱,同时接水盘自身的盛水容积不能进行调节,接水盘的结构构造不甚合理,同时接水盘对于水量的把控方面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大多状况下,判断盘内水量的多少是依靠目测,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台阶接水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台阶接水盘,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现有的接水盘多为直筒圆柱状结构,这就导致接水盘在实际使用中,存在一定的使用缺陷,继而导致使用不便,比如,不易安装,承托时不便受力,外壁光滑容易滑脱,同时接水盘自身的盛水容积不能进行调节,接水盘的结构构造不甚合理,同时接水盘对于水量的把控方面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大多状况下,判断盘内水量的多少是依靠目测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台阶接水盘,包括盘沿、中间盘体和底部盘体,所述盘沿的上表面粘接有吸水棉圈,且吸水棉圈的表面设置有防滑胶垫,所述盘沿的右侧固定有把托,且把托的上表面内部设置有溢流槽,所述溢流槽的左右两侧均贯通有配合孔,所述中间盘体的内侧上表面固定有垫圈,且中间盘体位于盘沿的下方,所述中间盘体的内壁分别设置有导流槽和刻度,且刻度位于中间盘体的内壁中间,所述底部盘体的内部安装有内衬盘体,且底部盘体位于中间盘体的下方,所述内衬盘体的左侧外壁贯穿有泻流口,且内衬盘体的内壁固定有螺旋凸槽,所述内衬盘体的内部设置有活动盘,且活动盘的边沿外壁固定有密封包圈。优选的,所述防滑胶垫呈环状均匀设置在吸水棉圈的上表面,且盘沿、把托、中间盘体、底部盘体和内衬盘体之间为注塑一体化结构。优选的,所述中间盘体的高度为47.9mm,且中间盘体的上下直径分别为368.1mm和366.4mm,并且导流槽沿中间盘体的内壁均匀设置,同时导流槽的截面形状为梯形。优选的,所述底部盘体的高度为40mm,且底部盘体的侧壁斜角为93°,并且底部盘体的直径为352.9mm。优选的,所述底部盘体的竖直中心线与内衬盘体的竖直中心线之间相互重合,且内衬盘体的外壁面与底部盘体的内壁面之间相互平行。优选的,所述活动盘与螺旋凸槽之间尺寸相吻合,且螺旋凸槽沿内衬盘体的内壁竖直方向呈螺旋状设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台阶接水盘外部采用阶梯结构,使整个接水盘结构具有分层性,方便了接水盘承托时的受力,在接水盘的内壁设置有测量刻度,以测量盘内水量大小或水量变化值,吸水棉圈采用海绵材质,具有吸水性,能够避免盘沿上积水而影响整洁,防滑胶垫用以保证盘沿上具有防滑结构,以避免人手持盘沿时不慎滑脱,盘沿、把托、中间盘体、底部盘体和内衬盘体之间采用注塑加工一体成型,有助于保证接水盘整体结构强度和结构紧密性,中间盘体为接水盘的中间层阶梯盘体,具有一定的斜度,同时内壁设置的导流槽能够引导水流下落,刻度用于测量水量多少以及水量的变化值,垫圈用于保护中间盘体的内侧上层端面,同时也使中间盘体具有独立的挡水结构,底部盘体作为接水盘的底层阶梯盘体,自身尺寸确定,结构完善,具有93°的倾斜角度,保证了对水流的承载能力,底部盘体和内衬盘体组合成双层结构,极大地保证了盘体底部的结构强度,以削弱外界作用力对盘体底部的损伤作用,活动盘卡配在螺旋凸槽中,能够在外力作用下在螺旋凸槽中进行螺旋转动,继而将活动盘上移或下降,继而改变内衬盘体的承接容积大小。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盘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内衬盘体内部局部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图3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中:1、盘沿;2、吸水棉圈;3、防滑胶垫;4、把托;5、溢流槽;6、配合孔;7、中间盘体;8、垫圈;9、导流槽;10、刻度;11、底部盘体;12、内衬盘体;13、泻流口;14、螺旋凸槽;15、活动盘;16、密封包圈。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台阶接水盘,包括盘沿1、中间盘体7和底部盘体11,盘沿1的上表面粘接有吸水棉圈2,且吸水棉圈2的表面设置有防滑胶垫3,盘沿1的右侧固定有把托4,且把托4的上表面内部设置有溢流槽5,溢流槽5的左右两侧均贯通有配合孔6,中间盘体7的内侧上表面固定有垫圈8,且中间盘体7位于盘沿1的下方,中间盘体7的内壁分别设置有导流槽9和刻度10,且刻度10位于中间盘体7的内壁中间,中间盘体7的高度为47.9mm,且中间盘体7的上下直径分别为368.1mm和366.4mm,并且导流槽9沿中间盘体7的内壁均匀设置,同时导流槽9的截面形状为梯形,中间盘体7为接水盘的中间层阶梯盘体,具有一定的斜度,同时内壁设置的导流槽9能够引导水流下落,刻度10用于测量水量多少以及水量的变化值,垫圈8用于保护中间盘体7的内侧上层端面,同时也使中间盘体7具有独立的挡水结构,底部盘体11的内部安装有内衬盘体12,且底部盘体11位于中间盘体7的下方,防滑胶垫3呈环状均匀设置在吸水棉圈2的上表面,且盘沿1、把托4、中间盘体7、底部盘体11和内衬盘体12之间为注塑一体化结构,吸水棉圈2采用海绵材质,具有吸水性,能够避免盘沿1上积水而影响整洁,防滑胶垫3用以保证盘沿1上具有防滑结构,以避免人手持盘沿1时不慎滑脱,盘沿1、把托4、中间盘体7、底部盘体11和内衬盘体12之间采用注塑加工一体成型,有助于保证接水盘整体结构强度和结构紧密性,底部盘体11的高度为40mm,且底部盘体11的侧壁斜角为93°,并且底部盘体11的直径为352.9mm,底部盘体11作为接水盘的底层阶梯盘体,自身尺寸确定,结构完善,具有93°的倾斜角度,保证了对水流的承载能力,底部盘体11的竖直中心线与内衬盘体12的竖直中心线之间相互重合,且内衬盘体12的外壁面与底部盘体11的内壁面之间相互平行,底部盘体11和内衬盘体12组合成双层结构,极大地保证了盘体底部的结构强度,以削弱外界作用力对盘体底部的损伤作用,内衬盘体12的左侧外壁贯穿有泻流口13,且内衬盘体12的内壁固定有螺旋凸槽14,内衬盘体12的内部设置有活动盘15,且活动盘15的边沿外壁固定有密封包圈16,活动盘15与螺旋凸槽14之间尺寸相吻合,且螺旋凸槽14沿内衬盘体12的内壁竖直方向呈螺旋状设置,活动盘15卡配在螺旋凸槽14中,能够在外力作用下在螺旋凸槽14中进行螺旋转动,继而将活动盘15上移或下降,继而改变内衬盘体12的承接容积大小。工作原理: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台阶接水盘,包括盘沿(1)、中间盘体(7)和底部盘体(11),其特征在于:所述盘沿(1)的上表面粘接有吸水棉圈(2),且吸水棉圈(2)的表面设置有防滑胶垫(3),所述盘沿(1)的右侧固定有把托(4),且把托(4)的上表面内部设置有溢流槽(5),所述溢流槽(5)的左右两侧均贯通有配合孔(6),所述中间盘体(7)的内侧上表面固定有垫圈(8),且中间盘体(7)位于盘沿(1)的下方,所述中间盘体(7)的内壁分别设置有导流槽(9)和刻度(10),且刻度(10)位于中间盘体(7)的内壁中间,所述底部盘体(11)的内部安装有内衬盘体(12),且底部盘体(11)位于中间盘体(7)的下方,所述内衬盘体(12)的左侧外壁贯穿有泻流口(13),且内衬盘体(12)的内壁固定有螺旋凸槽(14),所述内衬盘体(12)的内部设置有活动盘(15),且活动盘(15)的边沿外壁固定有密封包圈(16)。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台阶接水盘,包括盘沿(1)、中间盘体(7)和底部盘体(11),其特征在于:所述盘沿(1)的上表面粘接有吸水棉圈(2),且吸水棉圈(2)的表面设置有防滑胶垫(3),所述盘沿(1)的右侧固定有把托(4),且把托(4)的上表面内部设置有溢流槽(5),所述溢流槽(5)的左右两侧均贯通有配合孔(6),所述中间盘体(7)的内侧上表面固定有垫圈(8),且中间盘体(7)位于盘沿(1)的下方,所述中间盘体(7)的内壁分别设置有导流槽(9)和刻度(10),且刻度(10)位于中间盘体(7)的内壁中间,所述底部盘体(11)的内部安装有内衬盘体(12),且底部盘体(11)位于中间盘体(7)的下方,所述内衬盘体(12)的左侧外壁贯穿有泻流口(13),且内衬盘体(12)的内壁固定有螺旋凸槽(14),所述内衬盘体(12)的内部设置有活动盘(15),且活动盘(15)的边沿外壁固定有密封包圈(1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台阶接水盘,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滑胶垫(3)呈环状均匀设置在吸水棉圈(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律峰
申请(专利权)人:绍兴飚熠五金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