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骏柏专利>正文

一种新型钢支撑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443546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2-27 01:0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钢支撑结构,端板呈燕尾槽型结构,端板内侧中心段焊接有第一槽钢,导向竖筋板一端贯穿于端板底端并延伸至套设于第一钢槽外端,第一钢槽前端装设有竖筋板,端板内焊接有斜筋板,斜筋板一端与导向竖筋板焊合连接,钢筒内侧中心段焊接有第二槽钢,导向竖筋板另一端套设于第二槽钢外端,第二槽钢上下两端分别设有导向水平上筋板和导向水平下筋板并与钢筒焊合连接,钢筒底端套设有法兰片,钢筒与法兰片间均匀焊接有第一加强三角筋板,导向竖筋板上套设有预应力加力封板并设于钢筒一侧,预应力加力封板与导向竖筋板间焊接有第二加强三角筋板。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设计简单合理,防腐蚀性好,强度高,各部件连接极为牢固。

A New Type of Steel Support Structure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new steel support structure, the end plate is dovetail groove structure, the inner central section of the end plate is welded with the first groove steel, the guide vertical rib plate runs through the bottom end of the end plate and extends to the outer end of the first groove, the front end of the first groove is equipped with the vertical rib plate, the end plate is welded with the inclined rib plate, the one end of the inclined rib plate is welded with the guide vertical rib plate, and the inner central section of the steel tube is welded. The second channel steel is connected with the second channel steel, and the other end of the guide vertical stiffener plate is sleeved at the outer end of the second channel steel. The upper and lower ends of the second channel steel are respectively provided with the guide horizontal stiffener plate and the guide horizontal stiffener plate, which are welded together with the steel cylinder. The bottom end of the steel cylinder is sleeved with flanges, and the first reinforced triangular stiffener plate is welded evenly between the steel cylinder and the flange. The guide vertical stiffener plate is sleeved with the prestressing force sealing plate and The second reinforcing triangular rib plate is welded between the prestressing reinforcement seal plate and the guide vertical rib plate. The invention has simple and reasonable structure design, good corrosion resistance, high strength, and extremely strong connection of various component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钢支撑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钢支撑
,具体涉及到了一种新型钢支撑结构。
技术介绍
钢支撑指运用钢管、H型钢、角钢等增强工程结构的稳定性,一般情况是倾斜的连接构件,最常见的是人字形和交叉形状。目前钢支撑在地铁、基坑围护方面被广泛应用。现有的钢支撑结构设计不合理,防腐蚀性不佳,强度差,影响使用寿命,且各部件连接不够稳固,影响支撑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了一种结构设计简单合理,防腐蚀性好,强度高,各部件连接极为牢固的新型钢支撑结构。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钢支撑结构,包括端板、第一槽钢、斜筋板、竖筋板、导向水平上筋板、导向水平下筋板、中心受力筋板、导向竖筋板、钢筒、第一加强三角筋板、法兰片和预应力加力封板,所述端板呈燕尾槽型结构,所述端板内侧中心段焊接有第一槽钢,所述导向竖筋板一端贯穿于端板底端并延伸至套设于第一钢槽外端,所述第一钢槽前端装设有竖筋板并焊合于端板内,所述端板内焊接有斜筋板,所述斜筋板一端与导向竖筋板焊合连接,所述钢筒内侧中心段焊接有第二槽钢,所述导向竖筋板另一端套设于第二槽钢外端,所述第二槽钢上下两端分别设有导向水平上筋板和导向水平下筋板并与钢筒焊合连接,所述钢筒底端套设有法兰片,所述钢筒与法兰片间均匀焊接有第一加强三角筋板,所述导向竖筋板上套设有预应力加力封板并设于钢筒一侧,所述预应力加力封板与导向竖筋板间焊接有第二加强三角筋板。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槽钢与钢筒间横向焊接有水平加力筋板,所述第二槽钢与钢筒间竖向焊接有中心受力筋板。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端板、第一槽钢、斜筋板、竖筋板、水平加力筋板、第二槽钢、导向水平上筋板、导向水平下筋板、中心受力筋板、导向竖筋板、钢筒、第一加强三角筋板、法兰片和预应力加力封板、第二加强三角筋板均由不锈钢铸造为一体成型结构。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加强三角筋板均匀分布有至少16个。采用上述结构,其有益效果在于:本专利技术结构设计简答合理,端板呈燕尾槽型结构,燕尾槽结构能够进一步提升导向和支撑作用,且外形美观大方,端板内侧中心段焊接有第一槽钢,导向竖筋板一端贯穿于端板底端并延伸至套设于第一钢槽外端,第一钢槽前端装设有竖筋板并焊合于端板内,竖筋板对第一钢槽起到固定和阻挡的作用,端板内焊接有斜筋板,斜筋板一端与导向竖筋板焊合连接,斜筋板可将导向竖筋板与端板进行固定和支撑,固定和支撑效果好,钢筒内侧中心段焊接有第二槽钢,导向竖筋板另一端套设于第二槽钢外端,第二槽钢上下两端分别设有导向水平上筋板和导向水平下筋板并与钢筒焊合连接,水平上筋板和导向水平下筋板可对第二槽钢固定和支撑,使钢筒与第二槽钢连接牢固,钢筒底端套设有法兰片,钢筒与法兰片间均匀焊接有第一加强三角筋板,第一加强三角筋板固定和支撑法兰片的作用,导向竖筋板上套设有预应力加力封板并设于钢筒一侧,预应力加力封板可抵消荷载导致的拉应力,避免结构破坏,预应力加力封板与导向竖筋板间焊接有第二加强三角筋板,第二加强三角筋板能够起到固定和支撑预应力加力封板与导向竖筋板的作用。本专利技术各部件均通过焊合连接,焊合使得连接更为牢固,增加了结构的稳定性,端板、第一槽钢、斜筋板、竖筋板、水平加力筋板、第二槽钢、导向水平上筋板、导向水平下筋板、中心受力筋板、导向竖筋板、钢筒、第一加强三角筋板、法兰片和预应力加力封板、第二加强三角筋板均由不锈钢铸造为一体成型结构,不锈钢防腐蚀性能好,强度高,能有大大增强结构的使用寿命,适宜推广。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钢支撑结构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钢支撑结构的侧视图。图3为图1沿A-A剖面示意图。图中:1-端板,2-第一槽钢,3-斜筋板,4-竖筋板,5-水平加力筋板,6-第二钢槽,7-导向水平上筋板,8-导向水平下筋板,9-中心受力筋板,10-导向竖筋板,11-钢筒,12-第一加强三角筋板,13-法兰片,14-预应力加力封板,15-第二加强三角筋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解释说明。如图1-图3所示,一种新型钢支撑结构,包括端板1、第一槽钢2、斜筋板3、竖筋板4、导向水平上筋板7、导向水平下筋板8、中心受力筋板9、导向竖筋板10、钢筒11、第一加强三角筋板12、法兰片13和预应力加力封板14,所述端板1呈燕尾槽型结构,所述端板1内侧中心段焊接有第一槽钢2,所述导向竖筋板10一端贯穿于端板1底端并延伸至套设于第一钢槽2外端,所述第一钢槽2前端装设有竖筋板4并焊合于端板1内,所述端板1内焊接有斜筋板3,所述斜筋板3一端与导向竖筋板10焊合连接,所述钢筒11内侧中心段焊接有第二槽钢6,所述导向竖筋板10另一端套设于第二槽钢6外端,所述第二槽钢6上下两端分别设有导向水平上筋板7和导向水平下筋板8并与钢筒11焊合连接,所述钢筒11底端套设有法兰片13,所述钢筒11与法兰片13间均匀焊接有第一加强三角筋板12,所述导向竖筋板10上套设有预应力加力封板14并设于钢筒11一侧,所述预应力加力封板14与导向竖筋板10间焊接有第二加强三角筋板15。第二槽钢6与钢筒11间横向焊接有水平加力筋板5,所述第二槽钢6与钢筒11间竖向焊接有中心受力筋板9。端板1、第一槽钢2、斜筋板3、竖筋板4、水平加力筋板5、第二槽钢6、导向水平上筋板7、导向水平下筋板8、中心受力筋板9、导向竖筋板10、钢筒11、第一加强三角筋板12、法兰片13和预应力加力封板14、第二加强三角筋板15均由不锈钢铸造为一体成型结构。第一加强三角筋板12均匀分布有至少16个。上述内容为本专利技术的示例及说明,但不意味着本专利技术可取得的优点受此限制,凡是本专利技术实践过程中可能对结构的简单变换、和/或一些实施方式中实现的优点的中一个或多个均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钢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端板(1)、第一槽钢(2)、斜筋板(3)、竖筋板(4)、导向水平上筋板(7)、导向水平下筋板(8)、中心受力筋板(9)、导向竖筋板(10)、钢筒(11)、第一加强三角筋板(12)、法兰片(13)和预应力加力封板(14),所述端板(1)呈燕尾槽型结构,所述端板(1)内侧中心段焊接有第一槽钢(2),所述导向竖筋板(10)一端贯穿于端板(1)底端并延伸至套设于第一钢槽(2)外端,所述第一钢槽(2)前端装设有竖筋板(4)并焊合于端板(1)内,所述端板(1)内焊接有斜筋板(3),所述斜筋板(3)一端与导向竖筋板(10)焊合连接,所述钢筒(11)内侧中心段焊接有第二槽钢(6),所述导向竖筋板(10)另一端套设于第二槽钢(6)外端,所述第二槽钢(6)上下两端分别设有导向水平上筋板(7)和导向水平下筋板(8)并与钢筒(11)焊合连接,所述钢筒(11)底端套设有法兰片(13),所述钢筒(11)与法兰片(13)间均匀焊接有第一加强三角筋板(12),所述导向竖筋板(10)上套设有预应力加力封板(14)并设于钢筒(11)一侧,所述预应力加力封板(14)与导向竖筋板(10)间焊接有第二加强三角筋板(1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钢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端板(1)、第一槽钢(2)、斜筋板(3)、竖筋板(4)、导向水平上筋板(7)、导向水平下筋板(8)、中心受力筋板(9)、导向竖筋板(10)、钢筒(11)、第一加强三角筋板(12)、法兰片(13)和预应力加力封板(14),所述端板(1)呈燕尾槽型结构,所述端板(1)内侧中心段焊接有第一槽钢(2),所述导向竖筋板(10)一端贯穿于端板(1)底端并延伸至套设于第一钢槽(2)外端,所述第一钢槽(2)前端装设有竖筋板(4)并焊合于端板(1)内,所述端板(1)内焊接有斜筋板(3),所述斜筋板(3)一端与导向竖筋板(10)焊合连接,所述钢筒(11)内侧中心段焊接有第二槽钢(6),所述导向竖筋板(10)另一端套设于第二槽钢(6)外端,所述第二槽钢(6)上下两端分别设有导向水平上筋板(7)和导向水平下筋板(8)并与钢筒(11)焊合连接,所述钢筒(11)底端套设有法兰片(13),所述钢筒(11)与法兰片(1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骏柏
申请(专利权)人:陈骏柏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