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能耗高效率养殖场用发酵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440708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2-27 00:1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低能耗高效率养殖场用发酵仓,包括仓体和保温层,仓体内部设置有传送带组,传送带组包括由上到下依次布置的至少两个传送带,相邻两个传送带之间交错布置且传送方向相反,位于最顶层的传送带输入端上方的仓体上开设有进料口,位于最底层的传送带输出端经出料口穿出仓体,仓体上还开设有进气口和出气口。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上述结构的低能耗高效率养殖场用发酵仓,经设置交错布置的至少两个传送带,将仓体内部分割成至少三个发酵室,相比于传统的堆肥发酵增大了肥料与氧气的接触面积,提高了发酵效率,减少了肥料气味的排出,达到了环保的要求,同时减少了占地面积,便于运输,且自然发酵无需热源、只需一次上料,降低了能耗。

Low Energy Consumption and High Efficiency Fermentation Silos for Aquaculture Farms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fermentation bin for low energy consumption and high efficiency aquaculture farm, which comprises a bin body and an insulating layer. The inside of the bin body is provided with a conveyor belt group. The conveyor belt group comprises at least two conveyor belts arranged in sequence from top to bottom. The adjacent two conveyor belts are staggered and conveyor direction is opposite. A feed port is arranged on the bin above the top conveyor belt input end, and is located at the bottom. The output end of the conveyor belt of the layer passes through the outlet port to the warehouse body, and the warehouse body is also provided with an air inlet and an air outlet. Compared with traditional composting fermentation, the fermentation bin with low energy consumption and high efficiency adopts the above-mentioned structure. After setting at least two conveyor belts with staggered arrangement, the inner part of the bin is cut into at least three fermentation chambers. Compared with traditional composting fermentation, the contact area between fertilizer and oxygen is increased, the fermentation efficiency is improved, the emission of fertilizer odor is reduced, the requirement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is met, and the occupation of land is reduced. The product is easy to transport, and the natural fermentation needs no heat source and only one feeding, which reduces the energy consump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低能耗高效率养殖场用发酵仓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有机肥发酵技术,尤其涉及一种低能耗高效率养殖场用发酵仓。
技术介绍
有机肥主要来源于植物或动物,施于土壤以提供植物营养为其主要功能的含碳物料,不仅能为农作物提供全面营养,而且肥效长,可增加和更新土壤有机质,促进微生物繁殖,改善土壤的理化性质和生物活性,是绿色食品生产的主要养分,因有机肥大部分来源于大型养殖场,但是传统的回收方式均是直接由各个养殖场集中收集到肥料厂再集中发酵,浪费发酵时间,占用场地空间,而一小部分在养殖场发酵的也多因结构布置不合理导致发酵周期长、发酵量小,发酵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低能耗高效率养殖场用发酵仓,经设置交错布置的至少两个传送带,将仓体内部分割成至少三个发酵室,相比于传统的堆肥发酵增大了肥料与氧气的接触面积,提高了发酵效率,减少了肥料气味的排出,达到了环保的要求,同时减少了占地面积,便于运输,且自然发酵无需热源、只需一次上料,降低了能耗。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低能耗高效率养殖场用发酵仓,包括仓体和设置于所述仓体内部的保温层,所述仓体内部设置有传送带组,所述传送带组包括由上到下依次布置的至少两个传送带,相邻两个所述传送带之间交错布置且传送方向相反,位于最顶层的所述传送带输入端上方的所述仓体上开设有进料口,位于最底层的所述传送带输出端经出料口穿出所述仓体,所述仓体上还开设有进气口和出气口。优选的,所述传送带组包括由上到下依次布置的第一传送带、第二传送带和第三传送带,所述第一传送带的输入端位于所述进料口的下方,所述第一传送带的输出端位于所述第二传送带输入端的上方,所述第二传送带的输出端位于所述第三传送带输入端的上方,所述第三传送带的输出端由开设于所述仓体底端的所述出料口穿出,所述第三传送带穿出所述出料口的下方设置有集料框。优选的,所述集料框内套设有集料袋,所述集料袋的顶部经松紧绳卡接于所述集料框上,所述集料框底端设置有万向轮。优选的,所述仓体外罩设有防护罩,所述传送带的转动轴朝向防护罩的方向伸出所述仓体,所述转动轴伸出所述仓体的一端设置有传动齿轮,所述传动齿轮经齿条与电机输出轴连接。优选的,相邻两个所述传送带之间设置有搅拌叶轮,所述搅拌叶轮位于上层所述传送带输出端的下方,所述搅拌叶轮经搅拌杆与所述仓体转动连接。优选的,所述进料口下方设置有所述搅拌叶轮。优选的,所述进料口的布置于料斗提升机出口端的正下方,所述料斗提升机的料斗内侧底端设置有称重器,所述称重器与控制器相通讯。优选的,所述进料口处设置有喷菌头,所述喷菌头依次经喷菌管、循环泵与储菌箱相通。优选的,所述进气口经进气管与鼓风机连接,所述出气口处设置有用于放置活性炭的网框。优选的,所述仓体的形状为正方体或者长方体。因此,本专利技术采用上述结构的低能耗高效率养殖场用发酵仓,经设置交错布置的至少两个传送带,将仓体内部分割成至少三个发酵室,相比于传统的堆肥发酵增大了肥料与氧气的接触面积,提高了发酵效率,减少了肥料气味的排出,达到了环保的要求,同时减少了占地面积,便于运输,且自然发酵无需热源、只需一次上料,降低了能耗。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一种低能耗高效率养殖场用发酵仓的结构示意。其中:1、集料框;2、出料口;3、第三传送带;4、第二传送带;5、布料漏斗;6、第一传送带;7、有机肥;8、进气口;9、鼓风机;10、活性炭;11、出气口;12、防护罩;13、仓体;14、喷菌头;15、进料口;16、料斗提升机。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描述,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以本技术方案为前提,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限于本实施例。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一种低能耗高效率养殖场用发酵仓的结构示意,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包括仓体13和设置于仓体13内部的保温层,仓体13内部设置有传送带组,传送带组包括由上到下依次布置的至少两个传送带,仓体13外罩设有防护罩12,传送带的转动轴朝向防护罩12的方向伸出仓体13,转动轴伸出仓体13的一端设置有传动齿轮,传动齿轮经齿条与电机输出轴连接,电机为减速电机,减速电机的输出轴经齿轮、齿条传动至传送带上,使得三个传送带共用一个减速电机,减少了能耗,上述传送方式均为本领域常规技术手段,故在此不做赘述,经改变齿轮的大小改变传送带的传送速度,仓体13的形状为正方体或者长方体,便于内部安装传送带,外部安装传动机构(即齿条和传动齿轮),相邻两个传送带之间交错布置且传送方向相反,位于最顶层的传送带输入端上方的仓体13上开设有进料口15,进料口15的布置于料斗提升机16出口端的正下方,料斗提升机16的料斗内侧底端设置有称重器,称重器与控制器相通讯,因称重器与控制器之间的连接以及重量获取的方式均为本领域公知常识,故在此不做赘述,进料口15处设置有喷菌头14,喷菌头14依次经喷菌管、循环泵与储菌箱相通。位于最底层的传送带输出端经出料口2穿出仓体13,本实施例中,传送带组包括由上到下依次布置的第一传送带6、第二传送带4和第三传送带3,第一传送带6的输入端位于进料口15的下方,第一传送带6的输出端位于第二传送带4输入端的上方,第二传送带4的输出端位于第三传送带3输入端的上方,第三传送带3的输出端由开设于仓体13底端的出料口2穿出,第三传送带3穿出出料口2的下方设置有集料框1,集料框1内套设有集料袋,集料袋的顶部经松紧绳卡接于集料框1上,集料框1底端设置有万向轮。仓体13上还开设有进气口8和出气口11,进气口8经进气管与鼓风机9连接,出气口11处设置有用于放置活性炭10的网框,传送带将仓体13内部由上到下分隔成至少三个发酵室,本实施例的第一传送带6、第二传送带4和第三传送带3将仓体13内部依次分隔成第一发酵室、第二发酵室和第三发酵室,有机肥7经提升机提升至进料口15处进料,落到第一传送带6的输入端,同时接受喷菌,由第一传送带6的输出端落到第二传送带4的输入端,第二传输带输出端落到第三传送带3输入端,再传送到集料框1内然后转运至肥料厂即可,实现持续性作业,且经料斗提升机16中称重器采集的重量防止仓体13内有机肥7超量导致的传送带损毁,经工作人员检测,一天只需上料一次,即在发酵罐内有机肥量达到设定量后即可暂停上料,直至隔天将出料量补充上即可,无需长时间运转,进一步降低了能耗,本实施例有机肥7在第一传送带6、第二传送带4的停留时间均为两天,在第三传送带3上停留三天,从而保证有机肥7与氧气进行充分接触,进行好氧发酵,出口处肥料的含水量低于50%,便于运输肥料,七天周期可累计处理两吨有机肥7,相比于传统的堆肥发酵增大了肥料与氧气的接触面积,提高了发酵效率,减少了肥料气味的排出,达到了环保的要求,同时减少了占地面积,且通过设置保温层,利用发酵产生的热量进一步促进发酵,无需外加热源,减少了能耗。优选的,相邻两个传送带之间设置架设有用于防溅的布料漏斗5,布料漏位于上层传送带输出端的下方,且位于下层传送带输入端的上方,布料漏斗5内部转动设置有搅拌叶轮斗5,优选的,进料口15下方设置有布料漏斗5和转动设置于布料漏斗5内部的搅拌叶轮。因此,本专利技术采用上述结构的低能耗高效率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低能耗高效率养殖场用发酵仓,包括仓体和设置于所述仓体内部的保温层,其特征在于:所述仓体内部设置有传送带组,所述传送带组包括由上到下依次布置的至少两个传送带,相邻两个所述传送带之间交错布置且传送方向相反,位于最顶层的所述传送带输入端上方的所述仓体上开设有进料口,位于最底层的所述传送带输出端经出料口穿出所述仓体,所述仓体上还开设有进气口和出气口。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低能耗高效率养殖场用发酵仓,包括仓体和设置于所述仓体内部的保温层,其特征在于:所述仓体内部设置有传送带组,所述传送带组包括由上到下依次布置的至少两个传送带,相邻两个所述传送带之间交错布置且传送方向相反,位于最顶层的所述传送带输入端上方的所述仓体上开设有进料口,位于最底层的所述传送带输出端经出料口穿出所述仓体,所述仓体上还开设有进气口和出气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能耗高效率养殖场用发酵仓,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带组包括由上到下依次布置的第一传送带、第二传送带和第三传送带,所述第一传送带的输入端位于所述进料口的下方,所述第一传送带的输出端位于所述第二传送带输入端的上方,所述第二传送带的输出端位于所述第三传送带输入端的上方,所述第三传送带的输出端由开设于所述仓体底端的所述出料口穿出,所述第三传送带穿出所述出料口的下方设置有集料框。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低能耗高效率养殖场用发酵仓,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料框内套设有集料袋,所述集料袋的顶部经松紧绳卡接于所述集料框上,所述集料框底端设置有万向轮。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能耗高效率养殖场用发酵仓,其特征在于:所述仓体外罩设有防护罩,所述传送带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世宝雷进宝聂莹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瑞昊肥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