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助于儿童养成就餐习惯的餐具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433043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2-26 21: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助于儿童养成就餐习惯的餐具结构,它属于餐饮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餐碗、吸盘体、勺体部和弧面凹槽,餐碗设置在吸盘体上,勺体部和弧面凹槽均与餐碗活动相连,该勺体部包括勺本体、伸展部和餐把手,勺本体通过伸展部与餐把手相连。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合理,使用方便,安全卫生,能锻炼儿童左右手的协调动作以及正确坐姿,助于儿童养成就餐习惯。

A Kind of Tableware Structure Helping Children to Achieve Meal Habits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tableware structure which helps children to develop their eating habits, and belongs to the catering field. The utility model comprises a bowl, a sucker body, a spoon body and a arc groove. The bowl is arranged on the sucker body. The spoon body and the arc groove are all connected with the bowl activity. The spoon body includes a spoon body, an extension part and a meal handle. The spoon body is connected with a meal handle through an extension part. The utility model has reasonable structure, convenient use, safety and hygiene, can exercise the coordinated movement of children's left and right hands and correct sitting posture, and help children develop eating habit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助于儿童养成就餐习惯的餐具结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餐具结构,尤其是涉及一种助于儿童养成就餐习惯的餐具结构,它属于餐饮领域。
技术介绍
目前市场上,暂时还未碰到能够培养儿童良好就餐习惯的餐具产品;市面上已有的儿童餐具无法从儿童自身行为出发解决就餐问题,需要家长帮助孩子使用餐具,费时费力,而且吃得食物到处都是,很不卫生。还有些可吸附在桌面的儿童餐具由于结构设计不够严谨,无法完全固定于桌面,儿童触碰后仍会滑落。公开日为2013年10月16日,公开号为103349470A的中国专利中,公开了一种名称为“儿童餐具组件”的专利技术专利。该专利包括碗和勺子,且该勺子包括握持端、勺头和柄,碗的下部设有放置平台,勺子的握持端设有橡胶吸盘,且该橡胶吸盘和该放置平台相配,碗的底部设有吸盘。虽然该专利方便母亲单手进行喂孩子的操作;但是不能够培养儿童良好就餐习惯,不能自己独立完成就餐,故其还是存在上述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理,使用方便,安全卫生,能锻炼儿童左右手的协调动作以及正确坐姿的助于儿童养成就餐习惯的餐具结构本技术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助于儿童养成就餐习惯的餐具结构,包括餐碗和吸盘体,所述餐碗设置在吸盘体上,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勺体部和弧面凹槽,所述勺体部和弧面凹槽均与餐碗活动相连,该勺体部包括勺本体、伸展部和餐把手,勺本体通过伸展部与餐把手相连;整体结构简单合理,使用方便,安全卫生,勺体部用于儿童就餐,餐碗通过吸盘体将其固定在餐桌上,满足儿童使用的需求。作为优选,本技术所述吸盘体包括松紧加固环、强力吸盘垫和吸盘柄,松紧加固环设置在强力吸盘垫上,吸盘柄与强力吸盘垫相连。作为优选,本技术所述弧面凹槽设置在餐碗的左侧,勺体部设置在餐碗的右侧;左侧的弧面凹槽,让儿童养成捧着碗吃饭的好习惯,右手使用勺本体,帮助儿童适应自助就餐的良好习惯。作为优选,本技术所述弧面凹槽卡扣于餐碗的碗壁上;可以围绕圆边任意移动位置,以适应于宝宝的习惯姿势,比如左撇子。作为优选,本技术所述勺体部为可拆卸的结构;方便儿童握着勺体部的勺子兜取碗中食物。作为优选,本技术所述餐把手的中部开有通孔;便于儿童手握餐把手。作为优选,本技术所述餐碗采用食用级塑料材质;安全卫生。作为优选,本技术所述餐碗的口部采用圆角结构;勺体部和弧面凹槽的表面均采用圆角结构;避免割手,更加安全可靠。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结构设计合理,可通过调整吃饭的正确姿势,很大程度上规范儿童吃饭过程中左右手的协调动作,以及正确坐姿,帮助年幼儿童将来能更快适应用筷子与勺子吃饭;专门设计的吸盘可牢牢吸附在桌面上。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一。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二。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三。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的弧面凹槽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的勺体部结构示意图一。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的勺体部结构示意图二。图7是本技术实施例的吸盘体结构示意图。图中:弧面凹槽1,勺体部2,吸盘体3,餐碗4,勺本体21,伸展部22,餐把手23,通孔231,松紧加固环31,强力吸盘垫32,吸盘柄33。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是对本技术的解释而本技术并不局限于以下实施例。实施例。参见图1至图7,本实施例的助于儿童养成就餐习惯的助于儿童养成就餐习惯的餐具结构,包括餐碗4和吸盘体3,餐碗4设置在吸盘体3上,勺体部2和弧面凹槽1分别设置在餐碗4的两侧,勺体部2和弧面凹槽1均与餐碗4活动相连,该勺体部2包括勺本体21、伸展部22和餐把手23,勺本体21通过伸展部22与餐把手23相连,弧面凹槽1与餐碗4连接,该弧面凹槽1与餐碗4之间形成间隙,间隙用于手指伸入固定餐碗4。本实施例吸盘体3包括松紧加固环31、强力吸盘垫32和吸盘柄33,松紧加固环31设置在强力吸盘垫32上,吸盘柄33与强力吸盘垫32相连。本实施例弧面凹槽1设置在餐碗4的左侧,勺体部2设置在餐碗4的右侧;习惯左手的儿童可选择左右相反的结构设计。本实施例弧面凹槽1卡扣于餐碗4的碗壁上;勺体部2为可拆卸的结构;餐把手23的中部开有通孔231。本实施例餐碗4采用食用级塑料材质;餐碗4的口部采用圆角结构;勺体部2和弧面凹槽1的表面均采用圆角结构。本实施例助于儿童养成就餐习惯的餐具结构的使用步骤如下:(1)餐具组装:首先将弧面凹槽1结构卡扣在餐碗4的一侧,将吸盘体3安装在餐碗4的底部,将可折叠的勺体部2挂于餐碗4的碗壁上;(2)儿童就餐:儿童将一只手伸入弧面凹槽1中,形成手捧着碗的保护姿势;将另一只手握展开成100°左右的勺体部2,此角度更利于宝宝,通过勺本体21兜取餐碗4内的食物,进行就餐;(3)清洗收纳:将弧面凹槽1结构从餐碗4上拆开,将底部吸盘体3从餐桌上卸下再从餐碗4底部拆开;将弧面凹槽1、餐碗4、勺体部2和吸盘体3分别清洗干净,并进行收纳。本实施例将原先单一结构的碗变成了可拆开、组合结构的餐具,勺体部2为可拆卸的结构。本实施例的餐碗4左侧部位设有弧面凹槽1,儿童可将手指伸入间隙固定形成捧着碗的动作;碗的右侧有一块可拆卸的勺体部2,儿童可方便握着造型特制的勺本体21兜取碗中食物;通过一手握着碗,一手兜取食物吃饭的方式培养儿童自助吃饭的良好习惯;并且底部的强力吸盘可将餐具牢牢固定与桌面,不易打翻饭菜。通过上述阐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已能实施。此外,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其零、部件的形状、所取名称等可以不同,本说明书中所描述的以上内容仅仅是对本技术结构所作的举例说明。凡依据本技术专利构思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者简单变化,均包括于本技术专利的保护范围内。本技术所属
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离本技术的结构或者超越本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均应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助于儿童养成就餐习惯的餐具结构,包括餐碗和吸盘体,所述餐碗设置在吸盘体上,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勺体部和弧面凹槽,所述勺体部和弧面凹槽均与餐碗活动相连,该勺体部包括勺本体、伸展部和餐把手,勺本体通过伸展部与餐把手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助于儿童养成就餐习惯的餐具结构,包括餐碗和吸盘体,所述餐碗设置在吸盘体上,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勺体部和弧面凹槽,所述勺体部和弧面凹槽均与餐碗活动相连,该勺体部包括勺本体、伸展部和餐把手,勺本体通过伸展部与餐把手相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助于儿童养成就餐习惯的餐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吸盘体包括松紧加固环、强力吸盘垫和吸盘柄,松紧加固环设置在强力吸盘垫上,吸盘柄与强力吸盘垫相连。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助于儿童养成就餐习惯的餐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弧面凹槽设置在餐碗的左侧,勺体部设置在餐碗的右侧。4.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杨青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