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态种植穴雨水再利用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0432059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2-26 21:3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生态种植穴雨水再利用系统,包括:池体结构、循环再利用机构以及过滤灌溉装置,所述池体结构内自上而下填充设置有雨水收集层和雨水净化层,所述雨水净化层内设置有用于收集净化后雨水的UPVC穿孔盲管,循环再利用机构包括与池体结构相连通的蓄水箱,蓄水箱内具有将蓄水箱分隔成两个并排设置的第一蓄水区和第二蓄水区的SF改性矿石层,过滤灌溉装置包括一控制器、与控制器相连接的过滤器,控制器根据采集到的第二蓄水区内的液位信号控制高压柱塞泵的运行将第二蓄水区内的雨水经高压金属管传输至移植树木的树冠处。本发明专利技术生态种植穴雨水再利用系统,能够实现雨水收集再循环利用,对改善生态效应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A rainwater reuse system for ecological planting caves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n ecological planting hole rainwater reuse system, which comprises a pond body structure, a recycling mechanism and a filter irrigation device. The pond body structure is filled with a rainwater collection layer and a rainwater purification layer from top to bottom. The rainwater purification layer is provided with UPVC perforated blind pipe for collecting and purifying rainwater. The recycling mechanism includes a connection with the pond body structure. The SF modified ore layer in the first storage area and the second storage area which divide the storage tank into two parallel rows is provided in the through storage tank. The filter irrigation device includes a controller and a filter connected with the controller. The controller controls the operation of the high-pressure plunger pump according to the liquid level signal collected in the second storage area and passes the rainwater in the second storage area through the high-pressure metal pipe. Transfer to the crown of the transplanted tree. The rainwater reuse system of the ecological planting hole of the invention can realize rainwater collection and reuse, and has extremely important significance for improving the ecological effec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生态种植穴雨水再利用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景观工程
,特别是涉及一种生态种植穴雨水再利用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发展和城市建设,环境污染中点源污染情况已得到有效控制,目前我国城市内涝问题的逐渐凸显,对雨水资源化利用的认识有待加深,因此海绵城市建设的理念应运而生。为了解决径流污染问题,人们提出在在绿地改造扩建当中有条件的地方,进行改造,建设旱溪、雨水花园、生态树池等景观作为一种减缓地表径流,控制径流污染的措施,但是,现有生态树池等只是单纯的解决种植树木、缓解径流的问题,不能有效净化雨水径流的技术难题,而且现有生态树池存在不能实现自动收集和储备雨水,积水难以排放,不易清理,土壤易于流失,不利于植物生长等问题。此外,树木灌溉大多采用人工灌溉,对水资源的利用率不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生态种植穴雨水再利用系统,可以在实现雨水收集再循环利用的同时,在一定程度降低雨水径流污染,同时能够减少水土流失。为了解决
技术介绍
中所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生态种植穴雨水再利用系统,包括:设于路面之下用于种植移植树木的池体结构、通过管道与池体结构相连通的循环再利用机构以及利用循环再利用机构内的雨水对移植树木进行灌溉的过滤灌溉装置,所述池体结构内自上而下填充设置有雨水收集层和雨水净化层,所述雨水净化层内设置有用于收集净化后雨水的UPVC穿孔盲管,所述循环再利用机构包括与所述池体结构相连通的蓄水箱,所述蓄水箱内具有将蓄水箱分隔成两个并排设置的第一蓄水区和第二蓄水区的SF改性矿石层,所述过滤灌溉装置包括一控制器、与控制器相连接的过滤器,所述过滤器下方设置有延伸至第二蓄水区内的输送管,所述输送管的末端设置有高压柱塞泵,所述控制器根据采集到的第二蓄水区内的液位信号控制高压柱塞泵的运行并将第二蓄水区内的雨水经高压金属管传输至移植树木的树冠处。在本专利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雨水收集层和雨水净化层之间设置有土工布层。在本专利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雨水净化层包括第一砾石层、第二砾石层和细砂层,所述第一砾石层、第二砾石层自上而下由炉渣以及火山岩组成。在本专利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UPVC穿孔盲管通过无纺布包裹设置在所述细砂层的底部,所述UPVC穿孔盲管的穿孔密度为100个/m2。在本专利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UPVC穿孔盲管与所述水平面的夹角接近5°。在本专利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SF改性矿石层中矿石的粒径沿所述第一蓄水区延伸至第二蓄水区的方向依次增大设置,所述粒径在10~30mm的范围内。在本专利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蓄水区和第二蓄水区接近所述蓄水箱顶部位置设有第一溢流口和第二溢流口。在本专利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蓄水箱的下方自上而下依次设置有防止箱体沉降的混凝土层、碎石层和素土夯实层。在本专利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高压金属管的底端与所述过滤器相连接,顶端设置人造雾专用喷嘴对树木进行立体高压喷雾或缓慢自灌溉。在本专利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池体结构为再生混凝土预制结构。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提供一种生态种植穴雨水再利用系统,池体结构用于对下渗的雨水进行初步收集净化,收集后的雨水通过穿孔盲管进入循环再利用机构进行二次净化,净化后的雨水经过高压柱塞泵和过滤处理器进行立体高压喷雾或缓慢自灌溉,实现了树池自助给水以及水资源的节约利用,减少树木涝死概率,可以被广泛用于广场、绿地、公园、沿街道路等公共开放空间。避免了径流水未经利用直接排出,提高了雨水的利用率,在海绵城市和立体绿化建设中将会有显著的生态和社会效益。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生态种植穴雨水再利用系统一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包括:一种生态种植穴雨水再利用系统,包括:设于路面之下用于种植移植树木的池体结构1、通过管道与池体结构1相连通的循环再利用机构2以及利用循环再利用机构2内的雨水对移植树木进行灌溉的过滤灌溉装置3,所述池体结构1内自上而下填充设置有雨水收集层11和雨水净化层12,雨水收集层11由园林有机介质与园土按照1:3比例均匀混合制成的改良种植土填充而成,在其上表面加盖树皮覆盖层13,在所述雨水净化层12内设置有用于收集净化后雨水的UPVC穿孔盲管14,所述循环再利用机构2包括与所述池体结构相连通的蓄水箱21,所述蓄水箱21内具有将蓄水箱分隔成两个并排设置的第一蓄水区211和第二蓄水区212的SF改性矿石层22,所述过滤灌溉装置3包括一控制器31、与控制器31相连接的过滤器32,所述过滤器32下方设置有延伸至第二蓄水区212内的输送管33,所述输送管33的末端设置有高压柱塞泵34,所述控制器31根据采集到的第二蓄水区212内的液位信号控制高压柱塞泵34的运行并将第二蓄水区内的雨水经高压金属管35传输至移植树木的树冠处。在本专利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雨水收集层11和雨水净化层12之间设置有土工布,所述雨水净化层12包括第一砾石层121、第二砾石层122和细砂层123,所述第一砾石层121、第二砾石层122自上而下由粒径≤30mm的炉渣和火山岩组成。所述UPVC穿孔盲管14设置在所述细砂层123的底部,作为优选的,所述UPVC穿孔盲管14为直径8~15cm的UPVC管材,上边开孔,开孔大小2~5mm,开孔密度100个/m2,然后用无纺布包裹管材,当降雨天气时,雨水透过树皮覆盖层13、雨水收集层11和雨水净化层12逐步下渗,并且在此过程中被树木吸收,多余雨水在细砂层123中被无纺布包裹的穿孔UPVC穿孔盲管14所收集,所述UPVC穿孔盲管14与所述水平面的夹角接近5°,方便将收集到的雨水输送到循环再利用机构2内。所述SF改性矿石层22中矿石的粒径沿所述第一蓄水区211延伸至第二蓄水区212的方向依次增大设置,所述粒径在10~30mm的范围内,所述第一蓄水区211和第二蓄水区212接近蓄水箱顶部位置设有第一溢流口23和第二溢流口24。所述蓄水箱21的下方自上而下依次设置有防止箱体沉降的混凝土层25、碎石层26和素土夯实层27。所述过滤灌溉装置3内部含有控制器31,根据实际需要自控采集各蓄水区域的液位信号,采用PLC程序控制高压柱塞泵34的运行,所述过滤灌溉装置3通过高压金属管35将的过滤器处理过滤后的雨水加至40~60MPa并传送到树冠,通过高压金属管35顶端设置的人造雾专用喷嘴36对树木进行立体高压喷雾或缓慢自灌溉。本专利技术生态种植穴雨水再利用系统的有益效果是:(1)池体结构用于对下渗的雨水进行初步收集净化,收集后的雨水通过穿孔盲管进入循环再利用机构进行二次净化,净化后的雨水经过高压柱塞泵和过滤处理器进行立体高压喷雾或缓慢自灌溉,实现了树池自助给水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生态种植穴雨水再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设于路面之下用于种植移植树木的池体结构、通过管道与池体结构相连通的循环再利用机构以及利用循环再利用机构内的雨水对移植树木进行灌溉的过滤灌溉装置,所述池体结构内自上而下填充设置有雨水收集层和雨水净化层,所述雨水净化层内设置有用于收集净化后雨水的UPVC穿孔盲管,所述循环再利用机构包括与所述池体结构相连通的蓄水箱,所述蓄水箱内具有将蓄水箱分隔成两个并排设置的第一蓄水区和第二蓄水区的SF改性矿石层,所述过滤灌溉装置包括一控制器、与控制器相连接的过滤器,所述过滤器下方设置有延伸至第二蓄水区内的输送管,所述输送管的末端设置有高压柱塞泵,所述控制器根据采集到的第二蓄水区内的液位信号控制高压柱塞泵的运行并将第二蓄水区内的雨水经高压金属管传输至移植树木的树冠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生态种植穴雨水再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设于路面之下用于种植移植树木的池体结构、通过管道与池体结构相连通的循环再利用机构以及利用循环再利用机构内的雨水对移植树木进行灌溉的过滤灌溉装置,所述池体结构内自上而下填充设置有雨水收集层和雨水净化层,所述雨水净化层内设置有用于收集净化后雨水的UPVC穿孔盲管,所述循环再利用机构包括与所述池体结构相连通的蓄水箱,所述蓄水箱内具有将蓄水箱分隔成两个并排设置的第一蓄水区和第二蓄水区的SF改性矿石层,所述过滤灌溉装置包括一控制器、与控制器相连接的过滤器,所述过滤器下方设置有延伸至第二蓄水区内的输送管,所述输送管的末端设置有高压柱塞泵,所述控制器根据采集到的第二蓄水区内的液位信号控制高压柱塞泵的运行并将第二蓄水区内的雨水经高压金属管传输至移植树木的树冠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态种植穴雨水再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雨水收集层和雨水净化层之间设置有土工布层。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生态种植穴雨水再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雨水净化层包括第一砾石层、第二砾石层和细砂层,所述第一砾石层、第二砾石层自上而下由炉渣以及火山岩组成。4.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亚光张俊伟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十方生态园林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