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wireless charging device and system at the transmitter, in which the wireless charging device at the transmitter includes a coil module, a magnetic module, a detector and an integrated PCB board. The modular design of the invention is advantageous to realize batch and lightweight production of wireless charging products, reduce the size of wireless charging products, reduce the cost of production materials and transportation of products, and promote the promotion of product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发射端无线充电装置及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动汽车
,尤其涉及一种专门应用于电动汽车中的发射端无线充电装置及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应对环境问题的现状,近年来新能源汽车得到了快速的发展。新能源汽车中的电动汽车采用高能密度电池组作为动力源,利用清洁能源实现电能转换。目前,电动汽车的电池组主要依靠充电桩,并通过有线的方式进行充电,然而有线充电的方式便利性以及通用性受到一定的限制。因此,现有的电动汽车可采用无线充电系统进行充电。在电动汽车的无线充电系统中,两个重要的部件为磁性材料和线圈。然而,在实际生产中,磁性材料和线圈存在尺寸大、重量大、操作性不强,不利于批量化生产的问题,严重阻碍了电动汽车无线充电的推广。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有必要提出进一步地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旨在提供一种发射端无线充电装置及系统,以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发射端无线充电装置,其专门应用于电动汽车中,所述发射端无线充电装置包括:线圈模组、磁性模组、检测器以及一体化PCB板;所述线圈模组包括:顶盖板以及线圈,所述线圈直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发射端无线充电装置,其专门应用于电动汽车中,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射端无线充电装置包括:线圈模组、磁性模组、检测器以及一体化PCB板;所述线圈模组包括:顶盖板以及线圈,所述线圈直接或者间接地安装于所述顶盖板上,所述线圈直接安装于所述顶盖板上时,所述顶盖板上开设有收容所述线圈的绕线槽,所述线圈通过线圈固定板间接安装于所述顶盖板上时,所述顶盖板上开设有收容所述线圈的绕线槽;所述线圈模组位于所述磁性模组的一侧,其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第一绝缘层、第一散热层、磁性材料层、第二散热层、第二绝缘层以及屏蔽层,各层结构一体封装成型;所述检测器包括FOD检测器和LOD检测器,所述FOD检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发射端无线充电装置,其专门应用于电动汽车中,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射端无线充电装置包括:线圈模组、磁性模组、检测器以及一体化PCB板;所述线圈模组包括:顶盖板以及线圈,所述线圈直接或者间接地安装于所述顶盖板上,所述线圈直接安装于所述顶盖板上时,所述顶盖板上开设有收容所述线圈的绕线槽,所述线圈通过线圈固定板间接安装于所述顶盖板上时,所述顶盖板上开设有收容所述线圈的绕线槽;所述线圈模组位于所述磁性模组的一侧,其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第一绝缘层、第一散热层、磁性材料层、第二散热层、第二绝缘层以及屏蔽层,各层结构一体封装成型;所述检测器包括FOD检测器和LOD检测器,所述FOD检测器和LOD检测器集成于一固定基板上,并位于所述磁性模组的一侧,所述一体化PCB板位于所述磁性模组和检测器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射端无线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形成所述线圈的导线的截面为矩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射端无线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磁性材料层由铁氧体块铺设而成。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射端无线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磁性材料层为纳米晶。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发射端无线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当采用纳米晶作为磁性材料层时,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磊,张凯,
申请(专利权)人:安洁无线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