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程子杭专利>正文

一种刀闸操作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429010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2-23 09:53
一种刀闸操作杆,由圆杆、防滑胶套、胶罩、海绵套、胶筒、扣筒构成;圆杆是空心圆柱体构造,圆杆顶部有丝口;圆杆底部有防滑胶套,海绵套套在防滑胶套上方;胶筒是底部有圆孔的圆筒构造,其底部圆孔套在圆杆上;胶筒是喇叭口构造,其喇叭口开口向上,套在海绵套上方;扣筒内壁上有丝口,扣筒通过丝口安装在圆杆顶端,扣筒外底上有两个半圆环,两个半圆环跟扣筒底的夹角相同,二者再垂直方向上的投影,相对于扣筒底的一条直径对称。

A Knife Brake Operator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knife gate operating rod, which is composed of a circular rod, an anti-skid rubber sleeve, a rubber cover, a sponge sleeve, a bucket; a circular rod is a hollow cylinder structure with a silk opening at the top of the cylinder; a non-skid rubber sleeve is at the bottom of the circular rod, and a sponge sleeve is above the anti-skid rubber sleeve; a rubber cylinder is a cylinder structure with a circular hole at the bottom, and a rubber cylinder is a bell mouth structure with an upward opening of the bell mouth. Over the sponge sleeve, there are silk openings on the inner wall of the buckle barrel. The buckle barrel is mounted on the top of the rod through the silk openings. There are two semi-circles on the outer bottom of the buckle barrel. The angle between the two semi-circles and the bottom of the buckle barrel is the same. The projection of the two semi-circles in the vertical direction is symmetrical with respect to the diamet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刀闸操作杆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刀闸操作杆,用于断开、闭合刀闸操作。
技术介绍
在断开、闭合刀闸时,为避免电弧伤害,人们通常使用操作杆进行操作。在潮湿或霜冻、阴雨环境下,因为操作杆上沾水,造成触电事故时有发生。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旨在提供一种技术解决方案,通过设置在圆杆上的胶筒,防止操作杆顶部的水的流动的同时,套在圆杆上的海绵套,在吸收从圆杆上部流下来的水的同时,还可用于擦拭圆杆,避免触电事故的发生。本专利技术由圆杆0、防滑胶套1、胶罩8、海绵套2、胶筒3、胶筒4、扣筒5构成(图1)。圆杆0是空心圆柱体构造,圆杆采用绝缘材质,圆杆0顶部有丝口11(图2)。其空心构造能够降低圆杆重量,使用操作杆进行操作时,达到省力的目的。圆杆0底部装有防滑胶套1,防滑胶套1采用绝缘材质(图3)。胶筒8采用具有一定弹性的胶质材料,是底部9有圆孔10的圆筒构造(图4),其底部的圆孔10套在圆杆0上。圆孔10的直径,略小于圆杆0的直径。胶筒8的作用,是遮蔽可能滴落在手柄上的遇水或雪水,避免打湿防滑胶套1。海绵套2套在防滑胶套上方,海绵套2的内径略小于圆杆0的直径,以确保海绵套2与圆杆0的紧密接触。海绵套2的作用是:在吸收从圆杆0上部流下来的水的同时,还用于擦拭圆杆0,避免触电事故的发生。胶筒有两个,分别是胶筒3、胶筒4。两个胶筒的构造完全相同,都是喇叭口构造,其喇叭口开口向上,套在圆杆0上。胶筒3、胶筒4具备一定的弹性,其收口端的内径,略小于圆杆0的外径,确保胶筒3、胶筒4能够紧密套在圆杆0上。胶筒3、胶筒4的作用相同,是防止水从圆杆0的上部流下。扣筒5是带底圆筒构造(图5),其外底上有半圆环6、半圆环7,两个半圆环跟扣筒底的夹角相同,二者再垂直方向上的投影,相对于扣筒底的一条直径对称,且二者再垂直方向上的投影,都落在半圆环6、半圆环7的外侧。扣筒5的内径,等于圆杆0的外径。扣筒5的内壁上有丝口12(图5),丝口12与圆杆0上的丝口11吻合。扣筒5通过丝口,安装在圆筒0的顶部。半圆环6、半圆环7的作用,是套住闸刀的手柄,进行断开、闭合操作。半圆环6、半圆环7跟扣筒外底之间形成的截面为梯形的槽,可用于闸刀的闭合操作。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构造图。其中:0——圆杆;1——防滑胶套;2——海绵套;3——胶筒;4——胶筒;5——扣筒;6——半圆环;7——半圆环;8——胶罩。图2是圆杆构造图。其中:11——丝口。图3是防滑胶套、海绵套、胶筒、扣筒与圆杆的构造关系图。其中:0——圆杆;1——防滑胶套;2——海绵套;3——胶筒;4——胶筒;5——扣筒;6——半圆环;7——半圆环。图4是胶罩构造图。其中:9——底部;10——圆孔。图5是扣筒构造图。其中:12——丝口。具体实施方式结合图1、图2、图3、图4、图5,下面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由圆杆0、防滑胶套1、海绵套2、胶罩8、胶筒3、胶筒4、扣筒5构成(图1)。圆杆0的顶端有丝口11(图2),防滑胶套1套在圆杆0的底部(图3),防滑胶套1采用绝缘材质。海绵套2套在防滑胶套1上方,海绵套2的内径略小于圆杆0的直径,以确保海绵套2与圆杆0的紧密接触。海绵套2的作用是,吸收从圆杆0上部流下来的水的同时,还用于擦拭圆杆0,确保圆杆0的干燥。胶罩8是的底部9的中心有圆孔10(图4),圆孔10的直径略小于圆杆0,便于胶罩8更紧密套在圆杆0上。胶筒8的作用,是遮蔽可能滴落在手柄上的遇水或雪水。胶筒3、胶筒4的构造完全相同,都是喇叭口构造,其喇叭口开口向上,套在圆杆0上。二者收口端的内径,略小于圆杆0的外径,确保能够紧密套在圆杆0上,避免水流从胶筒3、胶筒4的跟圆杆0的接触位流下。扣筒5是带底圆筒构造,圆筒内壁上有丝口12(图5),其丝口与圆杆0上的丝口11吻合,二者通过丝口咬合安装在一起。扣筒5外底部有半圆环6、半圆环7,两个半圆环跟扣筒底的夹角相同,二者再垂直方向上的投影,相对于扣筒底的一条直径对称。扣筒5套在圆杆0的顶部,扣筒5的内径,等于圆杆0的外径。使用本专利技术时,先将海绵套2从圆杆0上取下,手握防滑胶套1,使用海绵套2擦拭圆杆0、胶套3、胶套3、扣筒5、胶套8等部件,用力挤干海绵套2之后,套回原位。需要对刀闸进行断开或闭合动作时,只需要用半圆环6、半圆环7套住刀闸手柄,即可进行。此外,半圆环6、半圆环7二者构成的截面为梯形的槽,也可对刀闸进行闭合操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刀闸操作杆,其特征在于:由圆杆、防滑胶套、胶罩、海绵套、胶筒、扣筒构成;圆杆是空心圆柱体构造,圆杆顶部有丝口;圆杆底部有防滑胶套,海绵套套在防滑胶套上方;胶筒是底部有圆孔的圆筒构造,其底部圆孔套在圆杆上;胶筒是喇叭口构造,其喇叭口开口向上,套在海绵套上方;扣筒内壁上有丝口,扣筒通过丝口安装在圆杆顶端,扣筒外底上有两个半圆环,两个半圆环跟扣筒底的夹角相同,二者再垂直方向上的投影,相对于扣筒底的一条直径对称。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刀闸操作杆,其特征在于:由圆杆、防滑胶套、胶罩、海绵套、胶筒、扣筒构成;圆杆是空心圆柱体构造,圆杆顶部有丝口;圆杆底部有防滑胶套,海绵套套在防滑胶套上方;胶筒是底部有圆孔的圆筒构造,其底部圆孔套在圆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子杭
申请(专利权)人:程子杭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