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接医患系统的防跌倒报警腕带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0428041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2-23 09:3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腕带技术领域,尤其为连接医患系统的防跌倒报警腕带,包括警报装置,警报装置的两端均连接有腕带,警报装置的顶面开设有凹槽,警报装置的两端设有圆柱端,警报装置的一侧开设有内腔,内腔的外侧连接有盖板,内腔的内部粘接有振动报警模块,振动报警模块的一侧连接有喇叭和开关,腕带的顶端对称设有圆台,腕带的一侧开设有若干长槽,腕带的内部设置有卷板,卷板的一侧开设有若干板槽;本发明专利技术将警报装置配以腕带,并固定在老年患者手腕处,通过振动报警模块感应到腕部受到剧烈撞击并静止一段时间后触发警报,同时该腕带具备主动按键报警功能,患者通过按压开关随时联系医护人员,使得患者及时被治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连接医患系统的防跌倒报警腕带
本专利技术涉及腕带
,具体为连接医患系统的防跌倒报警腕带。
技术介绍
病房内床头铃位置过高,老年患者在无看护的情况下若发生意外在病房内跌倒后不能及时被护士发现,存在错过最佳抢救时间的风险。鉴于此,我们提出连接医患系统的防跌倒报警腕带。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连接医患系统的防跌倒报警腕带,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老年患者不慎跌倒后无法及时通知护士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连接医患系统的防跌倒报警腕带,包括警报装置,所述警报装置的两端均连接有腕带,所述警报装置的顶面开设有凹槽,所述警报装置的两端设有圆柱端,所述警报装置的一侧开设有内腔,所述内腔的外侧连接有盖板,所述内腔的内部粘接有振动报警模块,所述振动报警模块的一侧连接有喇叭和开关,所述腕带的顶端对称设有圆台,所述腕带的一侧开设有若干长槽,所述腕带的内部设置有卷板,所述卷板的一侧开设有若干板槽。优选的,所述警报装置呈长方体且中心面内弯呈弧形,所述凹槽的内侧粘接有反光镜。优选的,所述圆柱端与所述圆台铰接。优选的,所述内腔的外侧四角处开设有侧孔,所述盖板的四角处开设有盖孔,所述盖板的一侧设有凸台,所述侧孔与所述盖孔的位置对应,所述凸台与所述内腔卡接配合。优选的,所述振动报警模块与所述喇叭和所述开关通过导线电性连接。优选的,所述长槽与所述板槽的位置对应且相通。优选的,所述卷板嵌入所述腕带中。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该连接医患系统的防跌倒报警腕带,将警报装置配以腕带,并固定在老年患者手腕处,通过振动报警模块感应到腕部受到剧烈撞击并静止一段时间后触发警报,同时该腕带具备主动按键报警功能,患者通过按压开关随时联系医护人员,使得患者及时被治疗。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整体背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警报装置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盖板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腕带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卷板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的警报装置报警电路图。图中:1、警报装置;10、凹槽;100、反光镜;11、圆柱端;12、内腔;120、侧孔;13、盖板;130、盖孔;131、凸台;14、振动报警模块;15、喇叭;16、开关;2、腕带;20、圆台;21、长槽;22、卷板;220、板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另外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若干”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实施例1连接医患系统的防跌倒报警腕带,如图1所示,包括警报装置1,警报装置1的两端均连接有腕带2,本实施例中,警报装置1采用PP材质即聚丙烯,其质轻且强度刚硬,使得佩戴轻盈,经久耐用;腕带2采用硅胶制成,其柔软使得佩戴舒适。具体的,警报装置1呈长方体且中心面内弯呈弧形,便于贴合腕部,凹槽10的内侧粘接有反光镜100,便于老年人吃饭后照照脸部,保持清洁。实施例2作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二种实施例,为了使得老年患者及时联系护士,本专利技术设置了警报装置1和腕带2,作为一个优选实施例,如图2、图3、图4、图5、图6和图7所示,警报装置1的顶面开设有凹槽10,警报装置的两端设有圆柱端11,警报装置1的一侧开设有内腔12,内腔12的外侧连接有盖板13,内腔12的内部粘接有振动报警模块14,振动报警模块14的一侧连接有喇叭15和开关16,腕带2的顶端对称设有圆台20,腕带2的一侧开设有若干长槽21,腕带2的内部设置有卷板22,卷板22的一侧开设有若干板槽220。本实施例中,卷板22采用弹簧钢制成弯曲状,其厚度为1.5mm,使其具有足够的弹力维持弯曲状,从而便于夹紧手腕,腕带2与卷板22采用注塑包胶工艺一体制成,使得手腕接触腕带2舒适。具体的,圆柱端11与圆台20铰接,便于腕带2的活动,即便于佩戴。进一步的,内腔12的外侧四角处开设有侧孔120,盖板13的四角处开设有盖孔130,盖板13的一侧设有凸台131,侧孔120与盖孔130的位置对应,凸台131与内腔12卡接配合,通过螺钉依次穿过侧孔120和盖孔130而使盖板13固定。除此之外,振动报警模块14与喇叭15和开关16通过导线电性连接,如图7所示的连接方式,当警报装置1受到振动或碰撞时,模块自动感应使得电路的正极电流流经G1端口,传至K1端口,从而接通喇叭15的正极,喇叭15便工作,若是直接按开关16,便直接接通喇叭15的正负电源,使其工作报警。值得注意的是,长槽21与板槽220的位置对应且相通,便于透气。值得说明的是,卷板22嵌入腕带2中,使得腕带2具有弹力,夹住腕部。值得说明的是,本专利技术中涉及到振动报警模块14采用广州市东哥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振动传感器模块,其配套的电路和电源也可由本厂家提供;此外,本专利技术中涉及到电路和电子元器件以及模块均为现有技术,本领域技术人员完全可以实现,无需赘言,本专利技术保护的内容也不涉及对振动报警模块14的结构和工作原理改进。本专利技术的连接医患系统的防跌倒报警腕带在使用时,掰开腕带2,使其足够大能卡入手腕中,便可直接松手,腕带2在卷板22回弹力的作用下收缩呈原弯曲度,使得夹紧腕部,避免滑脱,如图7所示连接方式,当警报装置1受到振动或碰撞时,模块自动感应使得电路的正极电流流经G1端口,传至K1端口,从而接通喇叭15的正极,喇叭15便工作,若是直接按开关16,便直接接通喇叭15的正负电源,使其工作报警;老年患者可以通过警报装置1上的反光镜100照射脸部,保持整洁,使人具有好心情。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专利技术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专利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仅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例,并不用来限制本专利技术,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专利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专利技术范围内。本专利技术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连接医患系统的防跌倒报警腕带,包括警报装置(1),其特征在于:所述警报装置(1)的两端均连接有腕带(2),所述警报装置(1)的顶面开设有凹槽(10),所述警报装置的两端设有圆柱端(11),所述警报装置(1)的一侧开设有内腔(12),所述内腔(12)的外侧连接有盖板(13),所述内腔(12)的内部粘接有振动报警模块(14),所述振动报警模块(14)的一侧连接有喇叭(15)和开关(16),所述腕带(2)的顶端对称设有圆台(20),所述腕带(2)的一侧开设有若干长槽(21),所述腕带(2)的内部设置有卷板(22),所述卷板(22)的一侧开设有若干板槽(220)。

【技术特征摘要】
1.连接医患系统的防跌倒报警腕带,包括警报装置(1),其特征在于:所述警报装置(1)的两端均连接有腕带(2),所述警报装置(1)的顶面开设有凹槽(10),所述警报装置的两端设有圆柱端(11),所述警报装置(1)的一侧开设有内腔(12),所述内腔(12)的外侧连接有盖板(13),所述内腔(12)的内部粘接有振动报警模块(14),所述振动报警模块(14)的一侧连接有喇叭(15)和开关(16),所述腕带(2)的顶端对称设有圆台(20),所述腕带(2)的一侧开设有若干长槽(21),所述腕带(2)的内部设置有卷板(22),所述卷板(22)的一侧开设有若干板槽(22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医患系统的防跌倒报警腕带,其特征在于:所述警报装置(1)呈长方体且中心面内弯呈弧形,所述凹槽(10)的内侧粘接有反光镜(100)。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崔春莫永珍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省省级机关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