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水气密隔离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427817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2-23 09: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水气密隔离罩,包括罩片和底片,所述底片的上表面或者下表面设有承重板,所述罩片由前片、后片、左片、右片及顶片一体相连组成,所述后片的下侧沿与底片的对应侧沿一体相连,所述前片、左片及右片的下侧沿与底片对应的侧沿通过防水气密拉链可分离连接设置,所述罩片或者底片上设有抽气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用于对物品进行隔离防止其受潮、老化和锈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水气密隔离罩
本技术涉及隔离罩
,尤其涉及一种防水气密隔离罩。
技术介绍
目前,一些战备军事装置或者储备民用设施长期暴露在空气中,极易被空气氧化,如果空气湿度较大或者靠近海边的地方,设备老化或者锈蚀的情况更加严重,在另外一些地势较低的场合,经常会出现淹水的情况,因此迫切需要有相应的防水气密装置对该重要的设备或者装置进行隔离,本技术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防水气密隔离罩。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防水气密隔离罩,包括罩片和底片,所述底片的上表面或者下表面设有承重板,所述罩片由前片、后片、左片、右片及顶片一体相连组成,所述后片的下侧沿与底片的对应侧沿一体相连,所述前片、左片及右片的下侧沿与底片对应的侧沿通过防水气密拉链可分离连接设置,所述罩片或者底片上设有抽气口。进一步的改进是:上述防水气密隔离罩,所述抽气口通过气管与一抽气装置连接。进一步的改进是:上述防水气密隔离罩,所述抽气装置为气泵,所述气泵的进气口通过气管与抽气口连通设置。进一步的改进是:上述防水气密隔离罩,所述底片或罩片上设有充气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利用该防水气密拉链及承重板相结合,对于大型或者重型的装备可以进行完全的空气和粉尘隔离,从而使装置的维护保养成本大大降低,进一步的改进是防水气密隔离罩内充入惰性气体,这样可以进一步减缓设备的老化,延长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平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中A部分结构放大图。图中:罩片1、罩盖101、褶皱圈102、围挡103、底片2、气泵3、连接器4、L型杆401、喇叭形气管402、顶针403、密封球404、滚轮405、强力弹簧406、三角支架407、导气管408。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总体思路: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坦克用防水气密隔离罩,包括罩片和底片,所述底片的上表面设有承重板,这样当坦克开到底片上面时,底片不会被压坏,所述罩片由前片、后片、左片、右片及顶片一体相连组成,这里所述的一体相连是指TPU材质的各片材通过高频焊接成一体,所述后片的下侧沿与底片的对应侧沿一体相连,这里的一体相连是指由一整片材料组成而没有经过焊接或者缝合处理,所述前片、左片及右片的下侧沿与底片对应的侧沿通过防水气密拉链可分离连接设置,同时前片、左片、右片及后片相邻之间的侧沿也是通过焊接的方式一体相连设置的,所述底片上设有抽气口,该抽气口通过气管与气泵的进气口连接,同时底片设有氮气充气装置用于向隔离罩内侧填充惰性气体。作为实施例,参照图1-3,一种坦克防水气密隔离罩,包括罩片1和底片2,底片2包括承重板,罩片1的一个侧沿与底片2的对应侧沿一体相连,罩片1的其它侧沿与底片2的其它侧沿通过下拉链连接,罩片1或者底片2上设有抽气装置。抽气装置为气泵3,气泵3的输出端和输入端均连通有导气管408,承重板顶部边沿连接有壁框,壁框的侧壁通过连接器4与气泵3连通,罩片1空间体积大小可调。罩片1由上至下依次包括罩盖101、褶皱圈102和围挡103,罩盖101和围挡103相近的一圈通过上拉链连接,罩盖101呈拱形,可快速排出积水,上拉链围在褶皱圈102的外圈,将上拉链拉开,使褶皱圈102展开,可扩展罩片1的空间体积,提高适用性,而且还可以缩短抽排气的时间,上拉链和下拉链均为防水气密拉链,提高气密性。连接器4包括与壁框贯通连接的喇叭形气管402,喇叭形气管402的内壁通过压缩弹簧连接有密封球404,密封球404与喇叭形气管402的内壁相抵,导气管408远离气泵3的一端插入喇叭形气管402的喇叭口内,且导气管408侧壁连接有对称设置的三角支架407的一端,三角支架407的另一端铰接在L型杆401的中间段,L型杆401的一端与喇叭形气管402的外锥面相抵,L型杆401的另一端通过强力弹簧406与导气管408的侧壁连接,导气管408位于喇叭口内的一端内壁通过连接杆连接有顶针403,L型杆401靠近喇叭形气管402的一端转动连接有滚轮405,减小L型杆401与喇叭形气管402之间的摩擦,气泵3通过导线与外部电源连接。本案中,将需要防护的设备放在底片2上,合上下拉链,使罩片1和底片2将设备包裹,然后按压L型杆401,使强力弹簧406压缩,将导气管408插入喇叭形气管402中,顶针403顶开密封球404,松开L型杆401,在强力弹簧406回弹力作用下,L型杆401绕三角支架407转动,滚轮405沿喇叭形气管402的外锥面滚动,外锥面对L型杆401施加水平方向上弹力,带动导气管408与喇叭形气管402内锥面进一步贴合,提高气密性,最后启动气泵3,抽出罩片1和底片2内的空气,之后,将气泵3的进出端兑换,此时,使气泵3的输入端与装有惰性气体的气罐连接,向抽出罩片1和底片2形成的密闭空间内排入惰性气体,降低空气对设备的氧化,当将导气管408拆卸时,密封球404在压缩弹簧的弹力作用下复位,避免出现漏气现象。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水气密隔离罩,其特征在于:包括罩片和底片,所述底片的上表面或者下表面设有承重板,所述罩片由前片、后片、左片、右片及顶片一体相连组成,所述后片的下侧沿与底片的对应侧沿一体相连,所述前片、左片及右片的下侧沿与底片对应的侧沿通过防水气密拉链可分离连接设置,所述罩片或者底片上设有抽气口。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水气密隔离罩,其特征在于:包括罩片和底片,所述底片的上表面或者下表面设有承重板,所述罩片由前片、后片、左片、右片及顶片一体相连组成,所述后片的下侧沿与底片的对应侧沿一体相连,所述前片、左片及右片的下侧沿与底片对应的侧沿通过防水气密拉链可分离连接设置,所述罩片或者底片上设有抽气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骆炳华
申请(专利权)人:泉州市信恒户外用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