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感烟火灾探测器电路和感烟火灾探测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427453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2-23 09: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烟雾报警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感烟火灾探测器电路和感烟火灾探测器,其包括用于检测环境烟雾浓度的烟雾检测单元;与所述烟雾传感器连接的主控制器;与所述主控制器连接的报警单元,所述主控制器根据所述烟雾检测单元输出的烟雾检测信号,控制所述报警单元进行烟雾报警;与所述主控制器连接,用于检测所述报警单元工作状态的报警检测单元;与所述主控制器连接,用于接收移动终端发送的自检指令的无线通信单元,所述主控制器根据所述自检指令控制所述报警检测单元对所述报警单元进行检测,并将所述报警单元的工作状态信息发送至移动终端。实现对感烟火灾探测器的工作状态的实时监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感烟火灾探测器电路和感烟火灾探测器
本技术属于烟雾报警
,尤其涉及一种感烟火灾探测器电路和感烟火灾探测器。
技术介绍
烟雾报警器对于预防家庭火灾、减少火灾损失具有现实意义,随着现代家庭用火、用电量的增加,家庭火灾发生的频率越来越高,而且一旦发生家庭火灾,处置不当、报警迟缓是造成人员伤亡的主要原因。而造成家庭火灾的主要原因是麻痹大意,没有及时采取预防措施。烟雾报警器是一种用于检测烟雾的感应传感器,一旦发成火灾危险能及时警醒人们。但是随着长时间的使用,灰尘、烟雾、或设备本身的稳定性会严重影响烟雾报警器的工作性能。目前市面上的烟雾报警器,需要用户每隔一段时间手动去按下测试按键,检测烟雾报警器是否处于正常工作状态,以确保感烟探测器的声光报警正常。针对现有的产品,将需要大量的人力、财力来支撑这类检测,且耗费大量的时间,另外操作也极其不方便。因此,传统的技术方案中存在的需要大量的人力、财力来支撑烟雾报警器检测、操作不方便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感烟火灾探测器电路和感烟火灾探测器,旨在解决传统的技术方案中存在的需要大量的人力、财力来支撑烟雾报警器检测、操作不方便的问题。一种感烟火灾探测器电路,所述电路包括:用于检测环境烟雾浓度的烟雾检测单元;与所述烟雾传感器连接的主控制器;与所述主控制器连接的报警单元,所述主控制器根据所述烟雾检测单元输出的烟雾检测信号,控制所述报警单元进行烟雾报警;与所述主控制器连接,用于检测所述报警单元工作状态的报警检测单元;与所述主控制器连接,用于接收移动终端发送的自检指令的无线通信单元,所述主控制器根据所述自检指令控制所述报警检测单元对所述报警单元进行检测,并将所述报警单元的工作状态信息发送至移动终端。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报警单元包括灯光报警模块和声音报警模块,所述灯光报警模块和所述声音报警模块均与所述主控制器连接。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灯光报警模块包括指示灯,所述指示灯的阳极连接所述主控制器,所述指示灯的阴极接地。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声音检测模块包括蜂鸣器,所述蜂鸣器与所述主控制器连接。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报警检测单元包括灯光检测模块和声音检测模块,所述灯光检测模块连接于所述灯光报警模块和所述主控制器之间,所述声音检测模块连接于所述声音报警模块和所述主控制器之间。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声音检测模块包括第一电阻、第一三极管、第二三极管、第二电阻、第三电阻、第四电阻和第一电容;所述第一电阻连接于所述主控制器和所述声音报警模块之间,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通过所述第二电阻连接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通过所述第三电阻接地,所述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所述主控制器,所述第一电容连接于所述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和地之间,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基极连接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基极,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发射极连接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所述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基极,所述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通过所述第四电阻接地。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灯光检测模块包括第五电阻,所述第五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灯光报警模块,所述第五电阻的第二端接地,所述第五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主控制器。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烟雾检测单元包括红外发射二极管和红外接收二极管,所述红外发射二极管和所述红外接收二极管均与所述主控制器连接。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移动终端为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或智能穿戴设备。此外,还提供了一种感烟火灾探测器,所述感烟火灾探测器包括:上述的感烟火灾探测器电路。上述的感烟火灾探测器电路,通过报警检测单元检测报警单元工作状态,主控制器通过无线通信单元接收移动终端发送的自检指令,主控制器根据自检指令控制报警检测单元对报警单元进行检测,并将报警单元的工作状态信息发送至移动终端,实现对感烟火灾探测器的工作状态的实时监测,方便了维护人员及时获取感烟火灾探测器的故障信息,以确保感烟火灾探测器的报警单元的正常工作,且减少了人力、财力的浪费。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感烟火灾探测器电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另一实施例提供的感烟火灾探测器电路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感烟火灾探测器的示例电路原理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图1示出了本技术较佳实施例提供的感烟火灾探测器的结构示意图,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感烟火灾探测器电路,该电路包括:烟雾检测单元10、主控制器20、报警单元30、报警检测单元40和无线通信单元50。如图1和图3所示,烟雾检测单元10用于检测环境烟雾浓度,在本实施例提供的感烟火灾探测器采用红外烟雾检测的方式,具体来说,烟雾检测单元10包括红外发射二极管LED1和红外接收二极管LED2,红外发射二极管LED1和红外接收二极管LED2均与主控制器20连接,主控制红外发射二极管LED1向预设检测区域发射一定频率的红外波形信号,该红外波形信号遇到预设检测区域中的烟雾颗粒会发生反射,红外接收二极管LED2接收从烟雾颗粒反射回的信号,并将接收到的反射回的信号转换为对应的烟雾检测信号,主控制器20根据该烟雾检测信号的大小的判断预设检测区域中的烟雾浓度。当预设检测区域中的烟雾浓度增大即烟雾颗粒数量增多时,从烟雾颗粒中反射回的信号的强度就会增强,从而主控制接收的烟雾检测信号的电压增大,当主控制器20接收的烟雾检测信号的电压值增大到预设电压值时,主控制器20就会控制报警单元30进行烟雾报警。如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提供的感烟火灾探测器中,烟雾报警由报警单元30完成,以提醒人们及时作出对应火灾应对措施,其中,报警单元30与主控制器20连接,主控制器20根据烟雾检测单元10输出的烟雾检测信号,控制报警单元30进行烟雾报警。具体的,报警单元30包括灯光报警模块31和声音报警模块32,灯光报警模块31和声音报警模块32均与主控制器20连接,当烟雾检测信号达到预设电压值时,灯光报警模块31和声音报警模块32同时进行报警。在优选实施例中,灯光报警模块31包括指示灯LED3,指示灯LED3的阳极连接主控制器20,指示灯LED3的阴极接地,该指示灯LED3为常用的LED灯,当烟雾检测信号达到预设电压值时,主控制器20向指示灯LED3输出电源信号,使指示灯LED3保持闪烁状态,从而增强警示效果。声音检测模块42包括蜂鸣器RT,蜂鸣器RT与主控制器20连接,当烟雾检测信号达到预设电压值时,主控制器20向指示灯LED3输出电源信号,在指示灯LED3闪烁的同时,蜂鸣器RT工作,发出声音报警。为了保持报警单元30正常工作,需要对报警单元30的工作状态进行检测,在报警单元30发生故障时,可以及时对感烟火灾探测器进行维修或替换,保证居民的火灾预警安全。具体来说,报警检测单元40与主控制器20连接,用于检测报警单元30工作状态,报警检测单元40包括灯光检测模块41和声音检测模块42,灯光检测模块41连接于灯光报警模块31和主控制器20之间,声音检测模块42连接于声音报警模块32和主控制器20之间,灯光检测模块41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感烟火灾探测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包括:用于检测环境烟雾浓度的烟雾检测单元;与所述烟雾检测单元连接的主控制器;与所述主控制器连接的报警单元,所述主控制器根据所述烟雾检测单元输出的烟雾检测信号,控制所述报警单元进行烟雾报警;与所述主控制器连接,用于检测所述报警单元工作状态的报警检测单元;与所述主控制器连接,用于接收移动终端发送的自检指令的无线通信单元,所述主控制器根据所述自检指令控制所述报警检测单元对所述报警单元进行检测,并将所述报警单元的工作状态信息发送至移动终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感烟火灾探测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包括:用于检测环境烟雾浓度的烟雾检测单元;与所述烟雾检测单元连接的主控制器;与所述主控制器连接的报警单元,所述主控制器根据所述烟雾检测单元输出的烟雾检测信号,控制所述报警单元进行烟雾报警;与所述主控制器连接,用于检测所述报警单元工作状态的报警检测单元;与所述主控制器连接,用于接收移动终端发送的自检指令的无线通信单元,所述主控制器根据所述自检指令控制所述报警检测单元对所述报警单元进行检测,并将所述报警单元的工作状态信息发送至移动终端。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感烟火灾探测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报警单元包括灯光报警模块和声音报警模块,所述灯光报警模块和所述声音报警模块均与所述主控制器连接。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感烟火灾探测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灯光报警模块包括指示灯,所述指示灯的阳极连接所述主控制器,所述指示灯的阴极接地。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感烟火灾探测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声音检测模块包括蜂鸣器,所述蜂鸣器与所述主控制器连接。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感烟火灾探测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报警检测单元包括灯光检测模块和声音检测模块,所述灯光检测模块连接于所述灯光报警模块和所述主控制器之间,所述声音检测模块连接于所述声音报警模块和所述主控制器之间。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佳城万跃敏江伟郭世军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泰和安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