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牛永宁专利>正文

一种自控型挡雨换气降噪节能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42435 阅读:2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自动控制窗户进风量的方法及其窗户,该方法为设置第一窗叶,使所有第一窗叶都可以联动,并且加设第一窗叶的复位机构,当风大时,第一窗叶受风压大,所有第一窗叶在复位机构的作用下,进风量变小,当风减小时,在复位机构的作用下进风量再变大;该窗户包括窗框架(1)、第一窗叶(2),在所述窗框架(1)上装有数根平行布置的第一转轴(3),所述第一窗叶(2)固接在所述窗框架(1)内的第一转轴(3)上,所述每根第一转轴(3)都分别与自动复位机构(4)连接,以达到第一窗叶(2)可同步旋转并可自动复位的目的。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可根据风雨的强度而自动调节室内的进风量,尤其是当家里没人而又没有关闭窗户时,它可以保证雨水不进入室内;此外,它还可以根据需要而调节进风方向,以及结构简单、成本低廉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自动控制窗户进风量和自动挡雨的方法,以及一 种自控型挡雨换气降噪节能窗。技术背景现有的窗户一般包括窗框和窗门,窗门可以在窗框内平动或相对 于窗框旋转, 一般窗门内嵌有玻璃片,另外一种窗户就是所谓的百叶窗,如中国专利文献CN2546604公开的一种防盗防雨通风釆光百叶 窗,它在框架内设置有防锯钢杆,在框架上装有百叶窗支撑杆,在每根支撑杆的两端都装有窗叶夹,窗叶夹上固定有强化玻璃窗叶,在框 架的一側与装在该侧支撑杆上的窗叶夹之间设置有一根拉杆,并且该 侧的每个窗叶夹都分别通过转轴与拉杆连接。又如,中国专利文献 CN2132821公开的一种百叶窗,它为解决原有百叶窗百叶固定,通风 量随外界风量变化而变化,采光度差且不能防雨等缺点对原有百叶窗 进行了改进,其主要的技术特征是把百叶窗从原有的百叶窗上分离出 来,做成两头折弯的百叶,并在两端用定位杆分别连结在窗框及连板 上,连板上装有开启杆,开启杆可以带动连板移动,并带动百叶绕固 定在百叶两端的定位杆轴心线转动,为防止百叶自由跌落,在窗框上 还装有锁紧装置,为使开启杆能自由转动在外框上还开有长槽。本发 明的开启式百叶窗适用于仓库、高温车间等对通风量有特定要求的场 合。现有的带玻璃的窗户只能依靠人工平动或旋转来改变窗户的进风 量或透光量;而百叶窗有的只能按固定的风量进风,如上述的中国专 利文献CN2546604公开的百叶窗,有的只能按预先设定的进风量进风,如上述的中国专利文献CN2132821 7>开的百叶窗。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自动控制窗户进风量和自动挡雨的方 法,以及克服上述玻璃窗或百叶窗的缺陷,向社会提供一种可依靠外 界风量而自动调整进风量,保持进风量衡定的自控型挡雨换气降噪节 能窗,本节能窗即可以代替玻璃窗使用,也可以代替百叶窗使用。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是它还可以根据需要人为地控制进风的方向。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自动控制窗户进风量和自动挡雨的 方法,设置第一窗叶,使所有第一窗叶都可以联动,并且加设第一窗 叶的复位才几构,当风大时,第一窗叶受风压大,所有第一窗叶在复位 机构的作用下,进风量变小,当风减小时,在复位机构的作用下进风 量再变大。此外,在第一窗叶相对一侧也设有相同数量的第二窗叶,该第二 窗叶可以用来调节进风的方向。设计一种自控型挡雨换气降噪节能窗,包括窗框架、第一窗叶, 在所述窗框架上装有数根平行布置的第一转轴,所述第一窗叶固接在 所述窗框架内的第一转轴上,所述每根第一转轴都分别与自动复位机 构连接,以达到第一窗叶可同步旋转并可自动复位的目的。作为对本专利技术的改进,所述自动复位机构包括拉杆和弹簧,所述 拉杆与所述第一转轴一端连接,在所述拉杆一端或两端设有弹簧,所 述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窗框架固接。所述自动复位冲几构为盘簧,所述盘簧内端与所述第一转轴一端固 接,所述盘簧外端与所述窗框架固接。在所述第一窗叶的相对侧对称布置有第二窗叶,所述第二窗叶通 过第二转轴安装在所述窗框架上。所述第二转轴为空心轴,所述第一转轴套在所述第二转轴内,在 所述第二转轴上每隔一定距离设有开口 ,所述第一窗叶经过所述开口 与第一转轴相固接。本专利技术由于采用了在所述每根第一转轴都分别与自动复位机构 连接的结构,这样,当第一窗叶安装在墙外侧时,如遇大风或/和大 雨时,在风雨的压力下,第一窗叶会自动向下,关上一部分或全部的 进风口,这样,就可以保证窗户的进风口会跟随外面风压的大小而自 动变化,风越大则进风口越小,甚至全部关闭,尤其是当家里没人而又没有关闭窗户时,它可以保证雨水不进入室内;另外,采用了在所迷第一窗叶的相对侧对称布置有第二窗叶,所述第二窗叶通过第二转轴安装在所述窗框架上的结构,这样,可以实现人为调节进风风向的目的,进风口可以根据需要人为地朝上、朝下或平行进风;釆用了所述第二转轴为空心轴,所述第一转轴套在所述第二转轴内,在所述第二转轴上每隔一定距离设有开口,所述第一窗叶经过所述开口与第一转轴相连接的结构,这样,可使本专利技术的窗框架设计的更力。小巧,在保护功能完备的情况下,可以节省材料。 附图说明图l是本专利技术一种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侧面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1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1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种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6是图5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的第三种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的一种自动控制窗户进风量和自动挡雨的方法是设置第 一窗叶,使所有第一窗叶都可以联动,并且加设第一窗叶的复位机构, 当风大时,第一窗叶受风压大,所有第一窗叶在复位机构的作用下, 进风量变小,当风减小时,在复位才几构的作用下进风量再变大。在第一窗叶相对一侧也设有相同数量的第二窗叶,该第二窗叶可 以用来调节进风的方向。请参见图1、图2、图3和图4,它是一种自控型挡雨换气降噪 节能窗,包括窗框架l、第一窗叶2,在所述窗框架1上装有数根平 行布置的第一转轴3,第一转轴3为实心轴,所述第一窗叶2固接在 所述窗框架l内的第一转轴3上,所述每根第一转轴3都分别与自动 复位机构4连接,以达到第一窗叶2可同步旋转并可自动复位的目的。 所述自动复位机构包括拉杆41和弹簧42,所述拉杆41与所述第一 转轴3 —端连接,在所述拉杆41下端设有弹簧42 (当然,也可以在 拉杆的两端分别都设有弹簧42),所述弹簧42的另一端与所述窗框 架1固接。常态时,所述第一窗叶2大体向下,且相邻两第一窗叶2 之间有一定间隔,当遇有大风大雨时,第一窗叶2在风力的作用下, 会向下靠拢,从而缩小进风口,以保证进风量的衡定,风小时,则进 风口在弹簧42的作用下,就会变大,同样保证进风量的衡定;在所 述第一窗叶2的相对侧对称布置有第二窗叶21,所述第二窗叶21通 过第二转轴31安装在所述窗框架1上。所述第二转轴31为空心轴, 所述第一转轴3套在所述第二转轴31内,在所述第二转轴31上每隔 一定距离设有开口 32,所述第一窗叶2经过所述开口 32与第一转轴 3相连接。设置第二窗叶21,可以通itA为的设置而改变进风的方向。请参见图5和图6,图5和图6所示的实施例与图1至图4所示的实施例相比,其结构上大体相同,所不同的是,第一转轴3和第二 转轴31不是套在一起,而是分开设置的。请参见图7,图7所示实施例与图1至图4,以及图5和图6所 述实施例相比,其大体结构相同,所不同的是其自动复位才几构4不同, 它所使用的自动复位机构4为一盘簧43,所述盘簧43内端与所述第 一转轴3 —端固接,所述盘簧43外端与所述窗框架1固接。权利要求1、一种自动控制窗户进风量和自动挡雨的方法,其特征于设置第一窗叶,使所有第一窗叶都可以联动,并且加设第一窗叶的复位机构,当风大时,第一窗叶受风压大,所有第一窗叶在复位机构的作用下,进风量变小,当风减小时,在复位机构的作用下进风量再变大。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控制窗户进风量和自动挡雨 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第一窗叶相对一側也设有相同数 量的第二窗叶,该第二窗叶可以用来调节进风的方向。3、 实现权利要求1或2的一种自控型挡雨换气降噪节能窗, 包括窗框架(1)、第一窗叶(2),在所述窗框架(1)上 装有数根平行布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动控制窗户进风量和自动挡雨的方法,其特征于:设置第一窗叶,使所有第一窗叶都可以联动,并且加设第一窗叶的复位机构,当风大时,第一窗叶受风压大,所有第一窗叶在复位机构的作用下,进风量变小,当风减小时,在复位机构的作用下进风量再变大。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牛永宁
申请(专利权)人:牛永宁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4[中国|深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