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应用于野外环境使用的光纤保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423598 阅读:6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2-23 07:5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应用于野外环境使用的光纤保护装置,包括绕线盘和收纳块,所述绕线盘能够放置在收纳块内,所述绕线盘包括盘体和与盘体匹配的盘盖,所述盘体的圆心处设有绕线杆,绕线杆上设有限位块,限位块套在绕线杆上,并且限位块能够在绕线杆上沿着绕线杆的外壁移动,所述绕线杆的顶端设有固定板,固定板与限位块之间设有若干第二弹性件,第二弹性件的一端与固定板连接,另一端与限位块连接;所述盘体的内壁两侧均设有第一弹性件,第一弹性件一端与盘体的内壁连接,另一端设有挡板,并且第一弹性件能够推动挡板朝着绕线杆方向移动。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有效对盘绕状态的光纤进行保护,避免野外动物损坏光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应用于野外环境使用的光纤保护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光纤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应用于野外环境使用的光纤保护装置。
技术介绍
光纤是光导纤维的简写,是一种由玻璃或塑料制成的纤维,可作为光传导工具。微细的光纤封装在塑料护套中,使得它能够弯曲而不至于断裂。通常,光纤的一端的发射装置使用发光二极管或一束激光将光脉冲传送至光纤,光纤的另一端的接收装置使用光敏元件检测脉冲。在日常生活中,由于光在光导纤维的传导损耗比电在电线传导的损耗低得多,光纤被用作长距离的信息传递。目前,非金属的光纤在野外使用时,为了防止被野外的老鼠等动物啃咬,通常会用PVC等材质的管护套管套在光纤上,但是采用这种方式不适用于处于盘绕状态的光纤,一般是在非金属光纤上涂抹有毒物质的方式进行防鼠,但是采用这种方式不仅效率较低,而且可用环境范围有限,容易毒害到野外的其它动物,因此不能广泛应用在野外环境。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应用于野外环境使用的光纤保护装置,便于对野外处于盘绕状态的光纤进行存放与保护,避免老鼠等动物啃咬坏光纤。本专利技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应用于野外环境使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应用于野外环境使用的光纤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绕线盘(1)和收纳块(2),所述绕线盘(1)能够放置在收纳块(2)内,所述绕线盘(1)包括盘体(8)和与盘体(8)匹配的盘盖(5),所述盘体(8)的圆心处设有绕线杆(19),绕线杆(19)上设有限位块(18),限位块(18)套在绕线杆(19)上,并且限位块(18)能够在绕线杆(19)上沿着绕线杆(19)的外壁移动,所述绕线杆(19)的顶端设有固定板(16),固定板(16)与限位块(18)之间设有若干第二弹性件(17),第二弹性件(17)的一端与固定板(16)连接,另一端与限位块(18)连接;所述盘体(8)的内壁两侧均设有第一弹性件(1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应用于野外环境使用的光纤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绕线盘(1)和收纳块(2),所述绕线盘(1)能够放置在收纳块(2)内,所述绕线盘(1)包括盘体(8)和与盘体(8)匹配的盘盖(5),所述盘体(8)的圆心处设有绕线杆(19),绕线杆(19)上设有限位块(18),限位块(18)套在绕线杆(19)上,并且限位块(18)能够在绕线杆(19)上沿着绕线杆(19)的外壁移动,所述绕线杆(19)的顶端设有固定板(16),固定板(16)与限位块(18)之间设有若干第二弹性件(17),第二弹性件(17)的一端与固定板(16)连接,另一端与限位块(18)连接;所述盘体(8)的内壁两侧均设有第一弹性件(10),第一弹性件(10)一端与盘体(8)的内壁连接,另一端设有挡板(11),并且第一弹性件(10)能够推动挡板(11)朝着绕线杆(19)方向移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野外环境使用的光纤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盘体(8)上还设有两条导向槽(15),两条导向槽(15)分别位于绕线杆(19)的两侧,所述挡板(11)的底部均设有与导向槽(15)匹配的导向块(20),导向块(20)位于导向槽(15)内,并且导向块(20)能够在导向槽(15)内移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应用于野外环境使用的光纤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盘体(8)内还设有两个凸块(14),两个凸块(14)分别...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洪奇王全智高亚莉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四川雅安电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