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海洋温差能发电模拟测试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海洋温差能发电模拟测试系统,属于发电循环系统测试
技术介绍
随着能源消耗加剧及对环境的危害,传统化石燃料的不可再生性导致国际社会对于能源安全、环境保护及气候变化问题日益重视,世界各国都在积极寻找传统能源的替代能源,包括太阳能、海洋能、风能、生物质能等。海洋温差能发电是利用表层温海水与深层冷海水之间的温差蕴藏的巨大能量来进行发电,其来源主要是太阳辐射能,具有储量巨大、可持续性、对环境友好且随时间变化相对稳定的特点。我国南海岛屿众多,能源与淡水供给困难,若能因地制宜开发适应岛屿的可再生能源,对我国的岛礁开发利用及维护国防安全具有重要价值。我国南海海洋温差能极为丰富,位于海上丝绸之路关键海域,具有丰富的海洋温差能资源,具有广泛的开发利用前景。我国南海海域水深较深,表层温度高,蕴藏着巨大的温差能量。据统计南海表层与深层海水温差大于等于18℃水体蕴藏的温差能为1.16×1019kJ。海洋温差能发电由于可利用的海洋温差较小,因此热力循环方式以及系统内关键设备透平及换热器的设计优化都对系统的效率具有重要的影响。目前的海洋温差能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海洋温差能发电模拟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冷热源系统、温差发电系统、数据采集存储单元(29)和控制显示单元(30),冷热源系统与温差发电系统连接,数据采集存储单元(29)分别与冷热源系统、温差发电系统和控制显示单元(30)连接,控制显示单元(30)分别与冷热源系统和温差发电系统连接;冷热源系统包括热泵机组(1)、热源水路循环子系统和冷源水路循环子系统,热泵机组(1)分别与热源水路循环子系统和冷源水路循环子系统连接,热源水路循环子系统和冷源水路循环子系统均与温差发电系统、数据采集存储单元(29)和控制显示单元(30)连接;温差发电系统包括蒸发器(14)、分离器(22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海洋温差能发电模拟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冷热源系统、温差发电系统、数据采集存储单元(29)和控制显示单元(30),冷热源系统与温差发电系统连接,数据采集存储单元(29)分别与冷热源系统、温差发电系统和控制显示单元(30)连接,控制显示单元(30)分别与冷热源系统和温差发电系统连接;冷热源系统包括热泵机组(1)、热源水路循环子系统和冷源水路循环子系统,热泵机组(1)分别与热源水路循环子系统和冷源水路循环子系统连接,热源水路循环子系统和冷源水路循环子系统均与温差发电系统、数据采集存储单元(29)和控制显示单元(30)连接;温差发电系统包括蒸发器(14)、分离器(22)、第一级透平(17)、第二级透平(18)、第一发电机(19)、第二发电机(20)、整流逆变负载(21)、吸收器(23)、工质泵(24)、第一回热器(25)、第二回热器(26)、第三回热器(27);蒸发器(14)和分离器(22)连接,蒸发器(14)、分离器(22)、第一级透平(17)、第一发电机(19)和整流逆变负载(21)依次连接;分离器(22)、第二级透平(18)、第二发电机(20)和整流逆变负载(21)依次连接;第二级透平(18)还与第一级透平(17)连接;吸收器(23)分别与第一级透平(17)、第二级透平(18)、冷源水路循环子系统、第一回热器(25)和第二回热器(26)连接,吸收器(23)还分别通过第一回热器(25)和第二回热器(26)与第三回热器(27)连接,第三回热器(27)分别与蒸发器(14)、分离器(22)和热源水路循环子系统连接;工质泵(24)分别与第一冷凝器(15)、第二冷凝器(16)、第一回热器(25)、第三回热器(27)和蒸发器(14)连接,工质泵(24)还分别通过第一回热器(25)和第三回热器(27)与第二回热器(26)连接;数据采集存储单元(29)用于采集并存储数据,包括传感器组,传感器组包括压力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和流量计;控制显示单元(30)包括控制器、触控显示屏和阀组;控制器和触控显示屏连接,控制器的输入端与传感器组的输出端连接,即控制器的输入端与压力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和流量计的输出端连接;控制器的输出端与阀组连接;阀组包括闸阀、截止阀、温度控制调节阀、止回阀和节流阀。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洋温差能发电模拟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热源水路循环子系统包括热水箱(2)、热水泵(4)、热水混水器(8)、热水混水泵(10)和热水循环泵(12);热水箱(2)通过管路与热泵机组(1)连接,热水箱(2)还通过管路及管路上的热水泵(4)与热泵机组(1)连接;热水箱(2)、热水混水器(8)和热水循环泵(12)之间通过管路依次循环连接;热水混水泵(10)通过管路分别与蒸发器(14)、热水箱(2)和热水混水器(8)连接;热水箱(2)连接有温度控制调节阀,热水箱(2)与热泵机组(1)之间的管路上设有流量计、压力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和闸阀,热水泵(4)与热泵机组(1)之间的管路上设有止回阀和闸阀,热水泵(4)与热水箱(2)之间的管路上设有压力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和闸阀;热水箱(2)与热水混水器(8)的管路上设有闸阀;热水循环泵(12)和蒸发器(14)之间的管路上设有压力传感器、温度控制调节阀、流量计和闸阀,热水循环泵(12)和蒸发器(14)之间的管路上的温度控制调节阀还与热水混水泵(10)连接;热泵机组(1)、热水混水泵(10)和热水循环泵(12)均与控制器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海洋温差能发电模拟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热源水路循环子系统还包括冷却泵(6)和冷却塔(7),冷却塔(7)通过管路分别与热泵机组(1)和热水箱(2)连接,冷却塔(7)与热水箱(2)之间的管路上设有温度控制调节阀、压力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和闸阀;冷却泵(6)设置在冷却塔(7)与热泵机组(1)连接的管路上,并与冷却塔(7)和热水箱(2)之间的管路上的温度控制调节阀连接,冷却泵(6)还与控制器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海洋温差能发电模拟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冷源水路循环子系统包括冷水箱(3)、冷水泵(5)、冷水混水器(9)、冷水混水泵(11)、冷水循环泵(13)、第一冷凝器(15)和第二冷凝器(16),冷水箱(3)通过管路与热泵机组(1)连接,冷水箱(3)还通过管路及管路上的冷水泵(5)与热泵机组(1)连接;冷水箱(3)、冷水混水器(9)和冷水循环泵(13)之间通过管路依次循环连接,冷水循环泵(13)的输出端通过管路分别与第一冷凝器(15)的输入端和第二冷凝器(16)的输入端连接,第一冷凝器(15)的输出端和第二冷凝器(16)的输出端分别通过管路与冷水箱(3)连接,冷水混水泵(11)通过管路分别与冷水混水器(9)、冷水箱(3)、第一冷凝器(15)和第二冷凝器(16)连接;冷水箱(3)连接有温度控制调节阀,冷水箱(3)与热泵机组(1)之间的管路上设有闸阀、压力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冷水泵(5)与热泵机组(1)之间的管路上设有止回阀、闸阀和流量计,冷水泵(5)与冷水箱(3)之间的管路上设有压力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和闸阀,冷水箱(3)与冷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浩宇,刘伟民,陈凤云,彭景平,葛云征,刘蕾,马小兵,
申请(专利权)人: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