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摩托车前大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422924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2-23 07:46
一种摩托车前大灯,包括灯壳、LED模组和散热件;LED模组固定在灯壳上,散热件固定在灯壳的后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摩托车前大灯,将散热件外置在灯壳后,相对于现有技术中散热件内置在灯壳中,减小了灯壳的体积,同时提高了散热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摩托车前大灯
本技术涉及一种照明设备,尤其涉及一种摩托车前大灯。
技术介绍
为了现有的摩托车前大灯,为了保证散热效果,通常在灯壳内固定的LED模组上一并安装内置的散热件,散热件一般体积较大,增加了整个灯壳的体积,且散热效果一般。第二,现有的反射镜一般与灯壳分体制造,通过螺丝等方式固定在灯壳上,对LED模组的光进行反射,这种方式工艺步骤较多,装配不便;第三,现有的前大灯一般只能发出一种颜色的光,通常为单一的白光;第四,LOGO通常直接激光打印在灯罩或灯壳上,形成固定配件,不便于更换。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摩托车前大灯,以解决上述问题中的至少一个。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摩托车前大灯,包括灯壳、LED模组和散热件;LED模组固定在灯壳上,散热件固定在灯壳的后端。本技术的摩托车前大灯,将散热件外置在灯壳后,相对于现有技术中散热件内置在灯壳中,减小了灯壳的体积,同时提高了散热效果。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还包括后盖,后盖盖设在灯壳的后端并覆盖散热件,散热件上设有散热翅片。由此,能够将灯壳的热量有效地散发。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灯壳包括第一灯壳,第一灯壳上设有反射镜,LED模组包括第一LED组件,反射镜设置成使得第一LED组件的光能够通过反射镜反射。由此,反射镜对第一LED组件的光进行反射,提高光线的发射效果。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反射镜与第一灯壳一体成型。由此,反射镜与第一灯壳一体成型,简化工艺,简化结构,也简化了装配过程。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灯壳上设有通孔,第一LED组件穿过通孔固定,散热件上设有突起部,突起部插入通孔并与第一LED组件接触。由此,散热件与第一LED组件直接接触,提高了散热性能。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反射镜包括近光反射镜和远光反射镜,第一LED组件包括分别朝向近光反射镜的近光LED件和朝向远光反射镜的远光LED件;通孔位于近光反射镜和远光反射镜之间。由此,为前大灯提供两种光型,适应不同的驾驶情况。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灯壳还包括第二灯壳,LED模组还包括第二LED组件;第二灯壳固定在第一灯壳的前端,第二灯壳上形成有中空部分以及与第二LED组件形状适配的通道,中空部分使反射镜露出,第二LED组件固定在通道上。由此,通过配置第二灯壳和第二LED组件,形成与第一LED组件相独立的另一光通道,与第一LED组件采用反射镜形成的反射光效相比,该光通道采用直射式发光形式,为前大灯提供另一种独立的光效,丰富了视觉效果。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还包括第二灯罩,第二灯罩与第二LED组件形状适配,其安装在第二灯壳的通道上,使第二LED组件的光线通过第二灯罩射出;第二灯罩为彩色灯罩。由此,第二LED组件的光经过第二灯罩形成彩色直射光,与第一LED组件的白色反射光形成对比,进一步丰富了视觉效果。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二灯壳上可拆卸地安装有LOGO挂件,其横向跨接在第二灯壳上;第一灯壳的前端面还沿其外缘设有一圈密封凹槽,密封凹槽内固定一密封圈。由此,形成可拆卸的LOGO挂件,便于更换,密封圈与密封凹槽加强了防水性能。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还包括第一灯罩和环形的前盖;第一灯罩盖设在第一灯壳的前端;前盖为环形,其盖设在第一灯罩上并与后盖固定。由此,通过第一灯罩、前后盖形成对前大灯的外围保护结构,提高前大灯结构安全性和稳定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方式的摩托车前大灯的爆炸图;图2为图1所示的第二灯壳、第一灯壳、LED模组和散热件的放大图;图3为本技术的第一灯壳、散热件和LED模组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所示的第一灯壳、散热件和LED模组的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第一灯壳和LED模组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的第二灯罩、第二灯壳、LOGO挂件、第一灯壳和LED模组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图1示意性地显示了根据本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的摩托车前大灯。如图所示,该摩托车前大灯包括前盖1、第一灯罩2、第二灯罩3、第二灯壳4、LOGO挂件5、第一灯壳6、LED模组7、散热件8和后盖9。本技术中,“前”是指顺着灯光射出的方向,“后”是指背向灯光射出的方向。第一灯壳6为圆形壳体,其中央设有反射镜,如图3所示,优选地,该反射镜与第一灯壳6一体成型。优选地,该反射镜包括近光反射镜611和远光反射镜612,在第一灯壳6上设有一横向的通孔64,该通孔64位于近光反射镜611和远光反射镜612之间。优选地,该第一灯壳6的前端面还沿其外缘设有一圈密封凹槽62,用于固定一密封圈(图中未示出),起到防水密封的作用。该LED模组7固定在第一灯壳6上。LED模组7进一步包括第一LED组件71和第二LED组件72。如图3所示,该第一LED组件71固定在近光反射镜611和远光反射镜612间的通孔64中,包括朝向近光反射镜611的近光LED件711和朝向远光反射镜612的远光LED件(图中未示出),其光线分别由近光反射镜611和远光反射镜612反射。该散热件8为铝制散热件8,优选地,其前端面形成与反射镜形状适配的弧面,在反射镜的后端固定,其后端面形成有散热翅片81,如图4所示。进一步地,如图5所示,反射镜的后端还设有凸起的两圈筋条,两圈筋条之间形成卡位凹槽63,散热件8的前端面还设有与该卡位凹槽63适配的卡合凸起82,卡合凸起82卡合在卡位凹槽63中便于固定。进一步地,如图3所示,散热件8的中部还设有一横向的突起部83,其插入近光反射镜611和远光反射镜612之间的通孔64,与第一LED组件71接触固定,可与第一LED组件71形成直接的热传递,有利于散热。该第二LED组件72为两个弧形LED组件,每个弧形LED组件包括电路板和多个LED器件,两个弧形LED组件对称固定在反射镜的外围,其中空部分供反射镜的灯光通过。该第二灯壳4为环形结构,如图6所示,其固定在第一灯壳6的前端,其两侧分别形成与第二LED组件72形状适配的一对弧形的通道41。该第二灯壳4可将第二LED组件72压合在第一灯壳6的前端,并用螺丝固定,使弧形通道41对应第二LED组件72,且第二灯壳4的中空部分使反射镜露出,供第一LED组件71反射的光线通过。优选地,该第二灯壳4上还可拆卸地安装有一LOGO挂件5,其横向跨接在第二灯壳4两侧的弧形通道41之间。该LOGO挂件5与第二灯壳4为分体结构,便于拆卸更换不同LOGO字样的LOGO挂件5,便于装配。该第二灯罩3为两个与第二LED组件72适配的弧形结构,其分别安装在第二灯壳4的弧形通道41上,使第二LED组件72的光线以直射的方式通过第二灯罩3射出。通过配置第二灯罩3、第二灯壳4和第二LED组件72,形成与第一LED组件71相独立的另一光通道,与第一LED组件71采用反射镜形成的反射光效相比,该光通道采用直射式发光形式,为前大灯提供另一种独立的光效,丰富了视觉效果。优选地,第二灯罩3采用彩色透明的光扩散材料制成,颜色可以是蓝色,第二LED组件72的光经过第二灯罩3形成一环形(或两弧形)的彩色直射光圈,与第一LED组件71的白色反射光形成对比,进一步丰富了视觉效果。该第一灯罩2为透明的圆形灯罩,其盖设在第二灯壳4的前端,一并覆盖第二灯罩3,第一LE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摩托车前大灯,其特征在于:包括灯壳、LED模组(7)和散热件(8);所述LED模组(7)固定在所述灯壳(6)上,所述散热件(8)固定在所述灯壳的后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摩托车前大灯,其特征在于:包括灯壳、LED模组(7)和散热件(8);所述LED模组(7)固定在所述灯壳(6)上,所述散热件(8)固定在所述灯壳的后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托车前大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后盖(9),所述后盖(9)盖设在所述灯壳的后端并覆盖所述散热件(8),所述散热件(8)上设有散热翅片(8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托车前大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灯壳包括第一灯壳(6),所述第一灯壳(6)上设有反射镜,所述LED模组(7)包括第一LED组件(71),所述反射镜设置成使得所述第一LED组件(71)的光能够通过所述反射镜反射。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摩托车前大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镜与所述第一灯壳(6)一体成型。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摩托车前大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灯壳(6)上设有通孔(64),所述第一LED组件(71)穿过所述通孔(64)固定,所述散热件(8)上设有突起部(83),所述突起部(83)插入所述通孔(64)并与所述第一LED组件(71)接触。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摩托车前大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镜包括近光反射镜(611)和远光反射镜(612),所述第一LED组件(71)包括分别朝向所述近光反射镜(611)的近光LED件(711)和朝向所述远光反射镜(612)的远光LED件;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刁国民
申请(专利权)人:江门市新会区虹亿车辆配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