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路大容量高温真空取样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421740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2-23 07:2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多路大容量高温真空取样装置,包括储存罐,所述储存罐上连通有真空管、取样管、采样管与增压管,所述储存罐周围设置有加热装置,所述增压管与稀有气体压力罐连通,所述稀有气体压力罐中的压力大于大气压力,所述真空管、取样管、采样管与增压管上连通有开关装置。储存罐可以满足储存裂解后的燃料的目的,且在储存时可保证储存的燃料温度不变,同时可直接输送至气相色谱仪中进行检测,使用时简单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多路大容量高温真空取样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取样设备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多路大容量高温真空取样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航空航天事业的高速发展,对高性能推进与动力系统的需求日益增加,并且推进与动力系统的性能指标也关系到飞行器的设计参数。为了提高推进系统的性能,采用高效燃烧组织与能量利用方式成为研究中的重要手段。旋转爆震发动机的热循环效率比传统的燃气涡轮发动机高30%左右,是国际上军用航空动力的研究热点和前沿,有望显著降低耗油率,用于临近空间高速突防装备。而煤油-空气爆震一直是旋转爆震发动机的核心技术和国际难题,煤油-空气混合物直接起爆的能量很大、难以实现,掺氢、补氧、预热等途径的辅助起爆效果也很有限。由于煤油燃料分子在发生氧化燃烧之前将首先经历裂解成小分子气态燃料的过程,而小分子气态燃料的起爆能量低同时起爆时间短,因此需要研究煤油在不同温度时的裂解情况,以便让煤油能够更充分裂解,因此需要将煤油在不同温度裂解时产生气态燃料收集后进行分析,而裂解后的气态燃料温度较高,因此一般的收集装置不能满足取样需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路大容量高温真空取样装置,具有能够收集高温气态燃料的优点。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多路大容量高温真空取样装置,包括储存罐,所述储存罐上连通有真空管、取样管、采样管与增压管,所述储存罐周围设置有加热装置,所述增压管与稀有气体压力罐连通,所述稀有气体压力罐中的压力大于大气压力,所述真空管、取样管、采样管与增压管上连通有开关装置。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使用时,先将取样管、采样管与增压管关闭,并通过真空管将储存罐中抽真空,然后将真空管关闭,之后打开取样管,并使得取样管连通至裂解反应的容器上,此时裂解反应产生的气体燃料将被抽至储存罐中,之后关闭取样管,然后将增压管打开,并向储存罐中通入稀有气体使得储存罐中的压力增大,之后关闭增压管,然后将采样管连通在气相色谱仪上,最后打开采样管,此时储存罐中的气态燃料将进入气相色谱仪中进行分析,在此过程中,加热装置始终对储存罐进行加热,避免储存罐中温度太低时未裂解的煤油变为液态附着在储存罐中。在使用中由于稀有气体化学性质稳定,因此在增加储存罐中压力的同时不易影响裂解后气态燃料的成分检测。储存罐可以满足储存裂解后的燃料的目的,且在储存时可保证储存的燃料温度不变,同时可直接输送至气相色谱仪中进行检测,使用时简单方便。优选的,所述储存罐上连通有进气管与出气管,所述开关装置为连通在进气管上的第一三通阀门和连通在出气管上的第二三通阀门,所述取样管和真空管与第一三通阀的两个通口连通,所述采样管和增压管与第二三通阀的两个通口连通。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第一三通阀与第二三通阀可方便将不同的管道与储存罐连通,以便实现不同的目的。优选的,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设置有多个储存罐,多个所述储存罐结构均一致,且在每个储存罐上均连通有进气管、出气管、取样管、采样管、真空管与增压管。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多个储存罐可以采集多组样品,方便检测不同温度时煤油的裂解情况。优选的,所述机架上设置有与多个储存罐上的真空管均连通的抽真空管,所述机架上设置有与抽真空管连通的真空泵。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真空泵可以将储存罐内部抽真空,通过抽真空管可达到将多个储存罐抽真空的目的。优选的,所述机架上设置有与多个储存罐上的增压管均连通的充气管,所述稀有气体压力罐固定在机架上且与充气管连通。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可方便向多个储存罐中充入稀有气体,充气时,稀有气体先进入充气管中,然后再通过与充气管连通的增压管进入储存罐中,可集中控制多个储存罐的充气,操作简单方便,且管道结构简单。优选的,所述充气管靠近稀有气体压力罐端连接有阀门与压力表,所述压力表位于阀门背离稀有气体压力罐侧。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由于气相色谱仪的精度不同,因此对检测的气体分子密度具有一定要求,因此充入储存罐中的稀有气体的量需要保持在一定范围内,此时可以保证储存罐中裂解产生的气态燃料的分子能够被气相色谱仪检测到,若充入稀有气体的量太多,容易导致储存罐中的气态燃料被稀释过渡,进而在气相色谱仪检测时无法准确进行检测,通过控制储存罐中的压力可以控制进入储存罐中的稀有气体的量,进而保证气态燃料的分子密度合适,通过压力表与阀门可根据气相色谱仪的精度调节进入储存罐中的稀有气体的量。优选的,所述进气管、出气管、取样管和采样管上均缠绕有加热带。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加热进气管、出气管、取样管和采样管,避免进气管、出气管、取样管和采样管温度太低时未裂解的煤油变为液态附着在进气管、出气管、取样管和采样管的内壁。优选的,述进气管、出气管、取样管和采样管上均包裹有保温层,所述加热带位于保温层内表层处。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使得被加热的进气管、出气管、取样管和采样管不易变冷,减缓进气管、出气管、取样管和采样管的散热效率,节省能源,同时也可通过保温层起到隔热的作用,避免使用者被加热后的进气管、出气管、取样管和采样管烫伤。优选的,所述储存罐外设置有外罩,所述加热装置位于外罩内部。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为了保证煤油不易附着在储存罐上,需要将储存罐加热至200度,使用者操作时很容易被储存罐烫伤,为了降低安全隐患,在储存罐外罩设有外罩,外罩将储存罐完全罩住,一定程度上避免使用中被烫伤的情况发生。优选的,所述加热装置包括设置在储存罐周围的加热棒。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加热棒加热效率高,且加热棒造价便宜。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对比于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可方便收集高温的气态燃料,同时能够保证收集后的气态燃料的压强大于外界大气压,方便后期检测;2、检测时直接通过管道进行取样,检测时操作简单,避免频繁搬用储存罐的情况发生。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实施例的爆炸视图,主要突出加热装置与储存罐的结构;图3为取样管的截面视图,主要突出加热带与保温层;图4为采样管的截面视图,主要突出加热带与保温层;图5为进气管的截面视图,主要突出加热带与保温层;图6位出气管的截面视图,主要突出加热带与保温层。附图标记:1、储存罐;2、真空管;3、取样管;4、加热装置;5、采样管;6、增压管;7、稀有气体压力罐;8、第一三通阀门;9、第二三通阀门;10、抽真空管;11、充气管;12、加热带;13、保温层;14、外罩;15、进气管;16、出气管;17、机架;18、阀门;19、压力表;20、真空泵。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如图1、2所示,一种多路大容量高温真空取样装置,包括机架17、设在机架17上的多个储存罐1,储存罐1周围设置有加热装置4,储存罐1上连通有进气管15与出气管16,在进气管15上连接有第一三通阀门188,第一三通阀的两个通口连通有取样管3和真空管2,在出气管16上连通有第二三通阀门189,第二三通阀的两个通口连通有采样管5和增压管6,增压管6与稀有气体压力罐7连通,稀有气体压力罐7中的压力大于大气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路大容量高温真空取样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储存罐(1),所述储存罐(1)上连通有真空管(2)、取样管(3)、采样管(5)与增压管(6),所述储存罐(1)周围设置有加热装置(4),所述增压管(6)与稀有气体压力罐(7)连通,所述稀有气体压力罐(7)中的压力大于大气压力,所述真空管(2)、取样管(3)、采样管(5)与增压管(6)上连通有开关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路大容量高温真空取样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储存罐(1),所述储存罐(1)上连通有真空管(2)、取样管(3)、采样管(5)与增压管(6),所述储存罐(1)周围设置有加热装置(4),所述增压管(6)与稀有气体压力罐(7)连通,所述稀有气体压力罐(7)中的压力大于大气压力,所述真空管(2)、取样管(3)、采样管(5)与增压管(6)上连通有开关装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路大容量高温真空取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存罐(1)上连通有进气管(15)与出气管(16),所述开关装置为连通在进气管(15)上的第一三通阀门(8)和连通在出气管(16)上的第二三通阀门(9),所述取样管(3)和真空管(2)与第一三通阀(8)的两个通口连通,所述采样管(5)和增压管(6)与第二三通阀(9)的两个通口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路大容量高温真空取样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17),所述机架(17)上设置有多个储存罐(1),多个所述储存罐(1)结构均一致,且在每个储存罐(1)上均连通有进气管(15)、出气管(16)、取样管(3)、采样管(5)、真空管(2)与增压管(6)。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路大容量高温真空取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17)上设置有与多个储存罐(1)上的真空管(2)均连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云宋飞龙胥世达贾敏金迪陈鑫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工程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