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人体优先受用的炕体通风空调及采暖系统
本专利技术属于空调领域,涉及通风空调及采暖,具体涉及一种人体优先受用的炕体通风空调及采暖系统。
技术介绍
我国的建筑能耗在能源总消耗中所占的比例上升到了30%左右,建筑节能减排已成为亟需解决的能源问题。太阳能分布广泛,资源丰富,凭借这些优势,太阳能在建筑中的应用具有极其广阔的前景。夏天,地下15米左右的土壤温度通常是18℃左右,通过地埋管换热器获取地下的冷源,再将地埋管换热器制备的冷水送入室内可实现降温的目的,该系统相比于传统的机械空调系统,能够大大减小建筑能源消耗。毛细管网换热器,具有大换热面积,热舒适性高等特点,冬季采暖可利用低温热源,其热水供应温度仅需要40℃左右即可,因而适宜在太阳能供热采暖系统中使用;夏季供冷可利用高温冷源,其冷水供应温度仅需要18℃左右即可,因而可以大大节约建筑能耗。传统的火炕,主要是实现人体休息的功能,涉及建筑用能方面,其只能在冬季用于人体采暖和部分室内采暖需求,但是常年却占据着房间较大的空间,造成空间利用的浪费。申请号为201610304134.1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申请,具有加热室内空气功能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人体优先受用的炕体通风空调及采暖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室外供能模块和室内储能及用能模块,室外供能模块包括热泵子系统和循环水供能子系统,室内储能及用能模块包括固定结构子系统和循环水用能子系统;热泵子系统的结构关系为:板式换热器(10)的制冷剂侧端口连接着毛细管节流阀(9),毛细管节流阀(9)再连接着储液器(8),储液器(8)再连接着热交换器(7),热交换器(7)再连接着四通换向阀(5)的V2端,四通换向阀(5)的V1端连接着压缩机(4),压缩机(4)再连接着干燥过滤器(6),干燥过滤器(6)再连接着四通换向阀(5)的V3端,四通换向阀(5)的V4端连接着板式换热器(1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人体优先受用的炕体通风空调及采暖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室外供能模块和室内储能及用能模块,室外供能模块包括热泵子系统和循环水供能子系统,室内储能及用能模块包括固定结构子系统和循环水用能子系统;热泵子系统的结构关系为:板式换热器(10)的制冷剂侧端口连接着毛细管节流阀(9),毛细管节流阀(9)再连接着储液器(8),储液器(8)再连接着热交换器(7),热交换器(7)再连接着四通换向阀(5)的V2端,四通换向阀(5)的V1端连接着压缩机(4),压缩机(4)再连接着干燥过滤器(6),干燥过滤器(6)再连接着四通换向阀(5)的V3端,四通换向阀(5)的V4端连接着板式换热器(10)的制冷剂侧端口;循环水供能子系统的结构关系为:板式换热器(10)的水侧端口连接着第一四通阀(12)的V2端,第一四通阀(12)的V1端连接着太阳能集热器(1),第一四通阀(12)的V3端连接着地埋管换热器(11),第一四通阀(12)的V4端连接着第一循环水泵(14),第一循环水泵(14)再连接着第一换热盘管(15),第一换热盘管(15)再连接着第二四通阀(13)的V4端,第二四通阀(13)的V1端连接着太阳能集热器(1),第二四通阀(13)的V3端连接着地埋管换热器(11),第二四通阀(13)的V2端连接着板式换热器(10)的水侧端口;固定结构子系统的结构关系为:室外侧毛细管网换热器(18)紧贴建筑围护结构(2)内侧,室内侧毛细管网换热器(20)、混凝土面层(21)和空气通道(19)均分为竖直部分和水平部分,呈现L型,室内侧毛细管网换热器(20)位于混凝土面层(21)内侧,室外侧毛细管网换热器(18)和室内侧毛细管网换热器(20)中间为竖直部分的空气通道(19),储能水箱(16)和室内侧毛细管网换热器(20)中间为水平部分的空气通道(19),空气通道(19)内设置有风机(22),第一百叶窗(3)位于空气通道(19)的上部,第二百叶窗(23)位于空气通道(19)的下部,储能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民,罗昔联,李杨,康维斌,薛洁,俞超男,李子爱,郭军,沈洁,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建筑西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