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能管道防甩击件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高能管道的防护装置,具体涉及到一种高能管道防甩击件,属于电气与机电
技术介绍
目前,高能管道普遍存在于电力、化工等行业,对于高能管道,一旦发生断裂,就会发生甩击现象,由于高压蒸汽的持续喷射,不断加大高能管道的甩击能量,如果不加以限制,会产生非常严重的安全事故。现在普遍使用的防甩击装置包括U-bar、压变形、门型等结构形式,为满足高能管道热位移的要求,现有的防甩击装置,必须与高能管道保持一定的热位移安全距离,而这个预留的安全距离,在高能管道发生断裂时,高压蒸汽的作用,使得高能管道获得非常大的甩击动能,现有的防甩击装置再通过金属材料的塑形变形,吸收甩击能量。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上述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高能管道防甩击件。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高能管道防甩击件,包括防甩击件本体以及弹性导向体;所述防甩击件本体包括安装底板、右端盖、单向阀、活塞组件、活塞杆、缸筒、左端盖、托架、保护罩、辅油箱弹簧及辅油箱活塞;所述活塞杆的右部开设有轴向贯通的活塞杆轴向通道;所述单向阀为反向常开型单向阀,进油口向出油口的流动为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能管道防甩击件,其特征在于:包括防甩击件本体以及弹性导向体(18);所述防甩击件本体包括安装底板(1)、右端盖(2)、单向阀(3)、活塞组件(4)、活塞杆(5)、缸筒(6)、左端盖(7)、托架(8)、保护罩(10)、辅油箱弹簧(11)及辅油箱活塞(12);所述活塞杆(5)的右部开设有轴向贯通的活塞杆轴向通道(5‑1);所述单向阀(3)为反向常开型单向阀,进油口向出油口的流动为正向流动,属于常开状态;出油口向进油口的流动为反向流动,当工作油液低速从出油口流向进油口时,单向阀(3)处于反向开通状态,当工作油液从出油口流向进油口的速度大于一定值时,单向阀(3)处于反向关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能管道防甩击件,其特征在于:包括防甩击件本体以及弹性导向体(18);所述防甩击件本体包括安装底板(1)、右端盖(2)、单向阀(3)、活塞组件(4)、活塞杆(5)、缸筒(6)、左端盖(7)、托架(8)、保护罩(10)、辅油箱弹簧(11)及辅油箱活塞(12);所述活塞杆(5)的右部开设有轴向贯通的活塞杆轴向通道(5-1);所述单向阀(3)为反向常开型单向阀,进油口向出油口的流动为正向流动,属于常开状态;出油口向进油口的流动为反向流动,当工作油液低速从出油口流向进油口时,单向阀(3)处于反向开通状态,当工作油液从出油口流向进油口的速度大于一定值时,单向阀(3)处于反向关闭状态;所述单向阀(3)安装在活塞杆(5)右端部内,单向阀(3)的左侧与单向阀进油路(3-1)相连通,单向阀(3)的右侧与单向阀出油路(3-2)相连通,单向阀进油路(3-1)的左侧与活塞杆轴向通道(5-1)相连通;所述托架(8)包括弧形托板(8-1)和托架连接头(8-2),弧形托板(8-1)和托架连接头(8-2)焊接成一体;弧形托板(8-1)用于抵住待作用高能管道(9);所述保护罩(10)包括保护罩顶板(10-1)和保护套管(10-2),保护罩顶板(10-1)和保护套管(10-2)焊接成一体;所述右端盖(2)安装在缸筒(6)的右端,并形成可靠连接,右端盖(2)与缸筒(6)的内壁之间形成可靠密封;所述活塞组件(4)和活塞杆(5)可靠连接成一体,活塞组件(4)和活塞杆(5)之间安装有密封件,连接成一体的活塞组件(4)和活塞杆(5)插入缸筒(6)内,活塞组件(4)与缸筒(6)的内壁之间设置有导向带和密封件,活塞组件(4)与缸筒(6)的内壁之间形成滑动配合,活塞组件(4)能够在缸筒(6)的内部实现左右移动,活塞组件(4)的右侧和右端盖(2)的左侧之间形成工作腔A,单向阀出油路(3-2)与工作腔A相连通;所述辅油箱活塞(12)套装在活塞杆(5)上,并安装进入缸筒(6)内,辅油箱活塞(...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