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进路充填采矿中双空孔菱形掏槽孔的布置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0418037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2-23 06:2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进路充填采矿中双空孔菱形掏槽孔的布置方法,属于矿物开采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双空孔菱形掏槽孔布置方法,炮眼利用率高,爆破效果好;由于空孔底部装有少量的炸药最后起爆,可将掏槽孔内爆破形成的残渣抛出孔外,为后续的辅助孔爆破提供良好的爆破补偿空间,循环进尺增加;且由于爆破效率提高,循环进尺增加,一方面降低了凿岩爆破成本,另一方面,一次崩矿量增加,进路回采循环作业次数减少,从而缩短了进路回采时间,提高了下向进路充填采矿法的生产能力,并且有利于进路开采的安全稳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进路充填采矿中双空孔菱形掏槽孔的布置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矿物开采
,具体是一种用于进路充填采矿中双空孔菱形掏槽孔的布置方法。
技术介绍
井下巷道掘进过程中,炮眼的布置方式决定着巷道掘进爆破效果的优劣。传统炮眼的布置方式基本分为两类,直眼掏槽与斜眼掏槽,其中以直眼掏槽应用比较广泛;其中,斜眼掏槽的优点在于可有效将掏槽范围内的岩石抛出孔外,形成的补偿空间所需要的炮眼数量少且炮眼利用率高,但同时炮眼倾角精度要求非常高,单次爆破进尺受到限制;直眼掏槽是将所有炮眼的深度凿到同一深度,所有炮眼底部平行,炮眼的深度与掘进深度一致,炮眼利用率低,且炮眼容易产生爆破夹制,影响爆破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上述已有掏槽孔布置方法的缺陷,提供一种爆破效果好、爆破进尺长的用于进路充填采矿中双空孔菱形掏槽孔的布置方法。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用于进路充填采矿中双空孔菱形掏槽孔的布置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在巷道掌子面上设置掏槽区域,掏槽区域的中部布置一直径Φ38mm、深度3.2m的第一装药孔,然后在该第一装药孔水平方向两侧对称布置两个直径Φ38mm、深度3.2m的第二装药孔,最后在第一装药孔的竖直方向两侧对称布置两个直径Φ76mm、深度3.4m的空孔,五个炮孔呈菱形布置;步骤二:在第一装药孔和第二装药孔孔底装入炸药卷,孔口部分采用炮泥堵塞;在空孔的孔底装入两个炸药卷,用于抛渣,然后用炮泥堵塞,堵塞长度不小于0.5m;步骤三:采用微差爆破技术,第一装药孔以两个空孔为自由面首先起爆,第二装药孔接着起爆,微差时间50ms,两个空孔最后起爆这样可在槽腔底部增强破碎矿岩作用,并将槽腔内岩渣抛出孔外。作为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优选,上述第一装药孔与两个第二装药孔、以及两个第二装药孔之间的间距为220mm,第一装药孔与两个空孔的间距为200mm。第一装药孔以上下两侧的空孔为自由面起爆,可避免因爆破夹制性造成第一装药孔无法形成较好的爆破效果,第二装药孔以第一装药孔爆破后形成的空间为自由面起爆,爆破效果好,同时,空孔底部装有少量的炸药最后起爆,可将掏槽孔内爆破形成的残渣抛出孔外,为后续的辅助孔爆破提供良好的爆破补偿空间。相对于现有掏槽孔布置方法,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采用双空孔菱形掏槽孔布置方法,炮眼利用率高,爆破效果好。2、由于空孔底部装有少量的炸药最后起爆,可将掏槽孔内爆破形成的残渣抛出孔外,为后续的辅助孔爆破提供良好的爆破补偿空间,避免因掏槽孔底部残渣影响辅助孔的爆破效果,循环进尺增加。3、由于爆破效率提高,循环进尺增加,一方面降低了凿岩爆破成本,另一方面,一次崩矿量增加,进路回采循环作业次数减少,从而缩短了进路回采时间,提高了下向进路充填采矿法的生产能力,并且有利于进路开采的安全稳定。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双空孔菱形掏槽孔布置方法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第一装药孔;2、第二装药孔;3、空孔。具体实施方式为了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下面结合附图通过一个具体案例对本专利技术双空孔菱形掏槽孔布置方法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分别在白银小铁山三中段分层巷道按照前述掏槽孔布置方法,进行了50次掘进爆破试验,掘进爆破试验结合生产进行。掏槽爆破设计中,第一装药孔1和第二装药孔2为3.2m,而空孔3比第一装药孔1和第二装药孔2深0.2m,为3.4m。由于各种原因,各炮孔实际上往往达不到上述的深度。采用瑞典制造的H128型双臂电动全液压凿岩台车凿岩,该机采用柴油驱动,电动液压凿岩,它的主要特点是,机动灵活,凿岩速度快,效率高,基本没有污染,噪声小,凿岩时能见度好。钎杆的规格为32×4300mm,钎头的直径为38mm,第一装药孔1和第二装药孔2的直径为76mm,空孔3直径为38mm。在凿岩开始前,用模板在工作面上布眼,在现场凿岩过程中随时用模板进行校核。本专利技术炸药采用高威力乳化油炸药,人工装炸药卷,炸药卷直径为32mm,长度为2m,采用非电导爆管系统。第一装药孔1和第二装药孔2内连续装十卷炸药,起爆药包装在从孔底算起的第三个药包,聚能穴指向孔口。孔口部分采用炮泥堵塞,空孔3只在孔底装两卷炸药,然后用炮泥堵塞,堵塞长度不小于0.5m。试验平均爆破进尺达2.72m。对37次试验中第一装药孔1和第二装药孔2平均孔深达到和超过3m、空孔3深度达到和超过3.2m的20次进行统计,其平均爆破进尺已达2.8m,平均爆破效率己达90.22%。综上,由于爆破效率提高,循环进尺增加,一方面降低了凿岩爆破成本,另一方面,一次崩矿量增加,进路回采循环作业次数减少,从而缩短了进路回采时间,提高了下向进路充填采矿法的生产能力,并且有利于巷道的安全稳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进路充填采矿中双空孔菱形掏槽孔的布置方法,其特征是,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在巷道掌子面上设置掏槽区域,掏槽区域的中部布置一直径Φ38mm、深度3.2m的第一装药孔,然后在该第一装药孔水平方向两侧对称布置两个直径Φ38mm、深度3.2m的第二装药孔,最后在第一装药孔的竖直方向两侧对称布置两个直径Φ76mm、深度3.4m的空孔,五个炮孔呈菱形布置;步骤二:在第一装药孔和第二装药孔孔底装入炸药卷,孔口部分采用炮泥堵塞;在空孔的孔底装入两个炸药卷,然后用炮泥堵塞,堵塞长度不小于0.5m;步骤三:采用微差爆破技术,第一装药孔以两个空孔为自由面首先起爆,第二装药孔接着起爆,微差时间50ms,两个空孔最后起爆。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进路充填采矿中双空孔菱形掏槽孔的布置方法,其特征是,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在巷道掌子面上设置掏槽区域,掏槽区域的中部布置一直径Φ38mm、深度3.2m的第一装药孔,然后在该第一装药孔水平方向两侧对称布置两个直径Φ38mm、深度3.2m的第二装药孔,最后在第一装药孔的竖直方向两侧对称布置两个直径Φ76mm、深度3.4m的空孔,五个炮孔呈菱形布置;步骤二:在第一装药孔和第二装药孔孔底装入炸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涛
申请(专利权)人:西北矿冶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甘肃,6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