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绣机用双色下珠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417575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2-23 06: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刺绣机用双色下珠装置,其包括:机架、安装于机架上端的第一、第二装珠转盘和选择下珠机构、连接于第一装珠转盘与选择下珠机构之间的第一下珠线、连接于第二装珠转盘与选择下珠机构之间的第二下珠线、安装于机架中的缓冲下珠机构及分别用于驱动第一、第二装珠转盘旋转的第一、第二驱动轴及电机组件,缓冲下珠机构包括安装于机架中的第一转轴、位于第一转轴两侧的第二、第三转轴及若干套安装于第一、第二转轴上的第一夹子和若干套安装于第一、第三转轴上的第二夹子及用于驱动该第一夹子打开的第一凸轮拨块、用于驱动该第二夹子打开的第二凸轮拨块,该第一、第二夹子交错分布,且第一、第二夹子分别夹住第一、第二下珠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刺绣机用双色下珠装置
:本技术涉及刺绣机产品
,特指一种刺绣机用双色下珠装置。
技术介绍
:将珠子绣在织物上,能达到较好的立体装饰效果,较为高档的玻璃珠子大多数都是通过手工绣在织物上。而刺绣机绣珠子历来是刺绣机行业的难题,刺绣机中的下珠装置一般都是采用软管直接对下珠处理,其没有对珠子进行缓冲处理,不能保证下珠的顺序性,无法实现双色下珠的目的,导致影响珠子下珠效率。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人提出以下技术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刺绣机用双色下珠装置。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了下述技术方案:该刺绣机用双色下珠装置包括:机架、安装于机架上端的第一装珠转盘和第二装珠转盘、安装于机架下方的选择下珠机构、连接于第一装珠转盘与选择下珠机构之间的第一下珠线、连接于第二装珠转盘与选择下珠机构之间的第二下珠线、安装于机架中并用于与该第一、第二下珠线配合安装的缓冲下珠机构以及安装于机架并分别用于驱动该第一装珠转盘和第二装珠转盘旋转的第一驱动轴和第二驱动轴、安装于机架下端并用于驱动该第一驱动轴和第二驱动轴同时旋转的电机组件,所述缓冲下珠机构包括有安装于机架中的第一转轴、位于第一转轴两侧的第二转轴和第三转轴以及若干套安装于第一、第二转轴上的第一夹子、若干套安装于第一、第三转轴上的第二夹子以及安装第一驱动轴上并用于驱动该第一夹子打开的第一凸轮拨块、安装第二驱动轴上并用于驱动该第二夹子打开的第二凸轮拨块,该第一夹子和第二夹子交错分布,且该第一夹子夹住第一下珠线,该第二夹子夹住第二下珠线。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下珠线上端设置有第一弯曲段,该第一弯曲段末端水平置于第一装珠转盘内腔底部,该第一下珠线下端部分为竖直状态;所述第二下珠线上端设置有第二弯曲段,该第二弯曲段末端水平置于第二装珠转盘内腔底部,该第二下珠线下端部分为竖直状态。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夹子包括通过第一轴承安装于第一转轴上的第一夹块以及通过第二轴承安装于第二转轴上的第二夹块,该第一夹块与第一转轴之间还设置有第一复位扭簧,该第一夹块在第一复位扭簧的作用力下与第二夹块夹紧,且该第一夹块端部成型的第一夹持部与第二夹块端部成型的第二夹持部包夹于第一下珠线外围。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夹持部设置有第一大弧形夹槽,该第二夹持部置于该第一大弧形夹槽中,且该第二夹持部设置有与该第一大弧形夹槽适配的第一小弧形夹槽。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二夹持部端部还成型有供人手捏拿的第一拨动块。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夹块外围成型有第一齿部;所述第二夹块外侧成型有第二齿部,该第一齿部与第二齿部啮合以使第一、第二夹块连动;所述第二夹块端部设置有第一滚动轴承,该第一滚动轴承与所述第一凸轮拨块形成滚动接触。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二夹子包括通过第三轴承安装于第一转轴上的第三夹块以及通过第二轴承安装于第三转轴上的第四夹块,该第三夹块与第一转轴之间还设置有第二复位扭簧,该第三夹块在第二复位扭簧的作用力下与第四夹块夹紧,且该第三夹块端部成型的第三夹持部与第四夹块端部成型的第四夹持部包夹于第二下珠线外围。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三夹持部设置有第二大弧形夹槽,该第四夹持部置于该第二大弧形夹槽中,且该第四夹持部设置有与该第二大弧形夹槽适配的第二小弧形夹槽;所述第四夹持部端部还成型有供人手捏拿的第二拨动块。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三夹块外围成型有第三齿部;所述第四夹块外侧成型有第四齿部,该第三齿部与第四齿部啮合以使第三、第四夹块连动;所述第四夹块端部设置有第二滚动轴承,该第二滚动轴承与所述第二凸轮拨块形成滚动接触。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电机组件包括分别安装于所述第一驱动轴和第二驱动轴下端的第一皮带轮和第二皮带轮、安装于所述机架中的电机、安装于电机中轴体下端的第三皮带轮以及连接于第三皮带轮与第一皮带轮之间的第一皮带和连接于第三皮带轮与第二皮带轮之间的第二皮带,该机架下端设置有皮带张紧轮,该皮带张紧轮与第二皮带接触。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技术中的缓冲下珠机构采用第一转轴、第二转轴和第三转轴同时安装若干套第一夹子和第二夹子,其中该第一夹子和第二夹子共用第一转轴,且该第一夹子和第二夹子交错分布,以此可使本技术整体宽度可以做得更窄,占用空间更小,安装使用更加方便,且外形更加美观,由于该第一夹子和第二夹子交错分布,使该第一下珠线和第二下珠线之间的间隔变得较小,使该第一下珠线和第二下珠线上端弯曲弧度较小,可以保证下珠更加顺畅,另外,本技术采用第一下珠线和第二下珠线串珠进行下珠,相对下珠管下珠来说,其下珠更加顺畅。再者,本技术采用第一装珠转盘和第二装珠转盘各自装载一种颜色的珠子,并通过所述缓冲下珠机构中的第一夹子和第二夹子进行夹持第一下珠线和第二下珠线以挡住珠子,达到缓冲下珠的功效。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立体图;图2是本技术另一视角的立体图;图3是图2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见图1-3所示,为一种刺绣机用双色下珠装置,其包括:机架1、安装于机架1上端的第一装珠转盘2和第二装珠转盘3、安装于机架1下方的选择下珠机构4、连接于第一装珠转盘2与选择下珠机构4之间的第一下珠线5、连接于第二装珠转盘3与选择下珠机构4之间的第二下珠线6、安装于机架1中并用于与该第一、第二下珠线5、6配合安装的缓冲下珠机构7以及安装于机架1并分别用于驱动该第一装珠转盘2和第二装珠转盘3旋转的第一驱动轴81和第二驱动轴82、安装于机架1下端并用于驱动该第一驱动轴81和第二驱动轴82同时旋转的电机组件9,所述缓冲下珠机构7包括有安装于机架1中的第一转轴71、位于第一转轴71两侧的第二转轴72和第三转轴73以及若干套安装于第一、第二转轴71、72上的第一夹子74、若干套安装于第一、第三转轴71、73上的第二夹子75以及安装第一驱动轴81上并用于驱动该第一夹子74打开的第一凸轮拨块76、安装第二驱动轴82上并用于驱动该第二夹子75打开的第二凸轮拨块77,该第一夹子74和第二夹子75交错分布,且该第一夹子74夹住第一下珠线5,该第二夹子75夹住第二下珠线6。所述缓冲下珠机构7采用第一转轴71、第二转轴72和第三转轴73同时安装若干套第一夹子74和第二夹子75,其中该第一夹子74和第二夹子75共用第一转轴71,且该第一夹子74和第二夹子75交错分布,以此可使本技术整体宽度可以做得更窄,占用空间更小,安装使用更加方便,且外形更加美观,由于该第一夹子74和第二夹子75交错分布,使该第一下珠线5和第二下珠线6之间的间隔变得较小,使该第一下珠线5和第二下珠线6上端弯曲弧度较小,可以保证下珠更加顺畅,另外,本技术采用第一下珠线5和第二下珠线6串珠进行下珠,相对下珠管下珠来说,其下珠更加顺畅。再者,本技术采用第一装珠转盘2和第二装珠转盘3各自装载一种颜色的珠子,并通过所述缓冲下珠机构7中的第一夹子74和第二夹子75进行夹持第一下珠线5和第二下珠线6以挡住珠子,达到缓冲下珠的功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刺绣机用双色下珠装置,其包括:机架(1)、安装于机架(1)上端的第一装珠转盘(2)和第二装珠转盘(3)、安装于机架(1)下方的选择下珠机构(4)、连接于第一装珠转盘(2)与选择下珠机构(4)之间的第一下珠线(5)、连接于第二装珠转盘(3)与选择下珠机构(4)之间的第二下珠线(6)、安装于机架(1)中并用于与该第一、第二下珠线(5、6)配合安装的缓冲下珠机构(7)以及安装于机架(1)并分别用于驱动该第一装珠转盘(2)和第二装珠转盘(3)旋转的第一驱动轴(81)和第二驱动轴(82)、安装于机架(1)下端并用于驱动该第一驱动轴(81)和第二驱动轴(82)同时旋转的电机组件(9),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下珠机构(7)包括有安装于机架(1)中的第一转轴(71)、位于第一转轴(71)两侧的第二转轴(72)和第三转轴(73)以及若干套安装于第一、第二转轴(71、72)上的第一夹子(74)、若干套安装于第一、第三转轴(71、73)上的第二夹子(75)以及安装第一驱动轴(81)上并用于驱动该第一夹子(74)打开的第一凸轮拨块(76)、安装第二驱动轴(82)上并用于驱动该第二夹子(75)打开的第二凸轮拨块(77),该第一夹子(74)和第二夹子(75)交错分布,且该第一夹子(74)夹住第一下珠线(5),该第二夹子(75)夹住第二下珠线(6)。...

【技术特征摘要】
1.刺绣机用双色下珠装置,其包括:机架(1)、安装于机架(1)上端的第一装珠转盘(2)和第二装珠转盘(3)、安装于机架(1)下方的选择下珠机构(4)、连接于第一装珠转盘(2)与选择下珠机构(4)之间的第一下珠线(5)、连接于第二装珠转盘(3)与选择下珠机构(4)之间的第二下珠线(6)、安装于机架(1)中并用于与该第一、第二下珠线(5、6)配合安装的缓冲下珠机构(7)以及安装于机架(1)并分别用于驱动该第一装珠转盘(2)和第二装珠转盘(3)旋转的第一驱动轴(81)和第二驱动轴(82)、安装于机架(1)下端并用于驱动该第一驱动轴(81)和第二驱动轴(82)同时旋转的电机组件(9),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下珠机构(7)包括有安装于机架(1)中的第一转轴(71)、位于第一转轴(71)两侧的第二转轴(72)和第三转轴(73)以及若干套安装于第一、第二转轴(71、72)上的第一夹子(74)、若干套安装于第一、第三转轴(71、73)上的第二夹子(75)以及安装第一驱动轴(81)上并用于驱动该第一夹子(74)打开的第一凸轮拨块(76)、安装第二驱动轴(82)上并用于驱动该第二夹子(75)打开的第二凸轮拨块(77),该第一夹子(74)和第二夹子(75)交错分布,且该第一夹子(74)夹住第一下珠线(5),该第二夹子(75)夹住第二下珠线(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刺绣机用双色下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下珠线(5)上端设置有第一弯曲段(51),该第一弯曲段(51)末端水平置于第一装珠转盘(2)内腔底部,该第一下珠线(5)下端部分为竖直状态;所述第二下珠线(6)上端设置有第二弯曲段(61),该第二弯曲段(61)末端水平置于第二装珠转盘(3)内腔底部,该第二下珠线(6)下端部分为竖直状态。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刺绣机用双色下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子(74)包括通过第一轴承安装于第一转轴(71)上的第一夹块(741)以及通过第二轴承安装于第二转轴(72)上的第二夹块(742),该第一夹块(741)与第一转轴(71)之间还设置有第一复位扭簧(743),该第一夹块(741)在第一复位扭簧(743)的作用力下与第二夹块(742)夹紧,且该第一夹块(741)端部成型的第一夹持部(744)与第二夹块(742)端部成型的第二夹持部(745)包夹于第一下珠线(5)外围。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刺绣机用双色下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持部(744)设置有第一大弧形夹槽(701),该第二夹持部(745)置于该第一大弧形夹槽(701)中,且该第二夹持部(745)设置有与该第一大弧形夹槽(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温小雄温小滨廖方海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雄锋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