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电站厂房尾水渠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水电站厂房尾水渠结构,特别适用于河床狭窄的电站厂房尾水渠。
技术介绍
岸边式厂房水电站厂房尾水渠通常与出口处河道呈一定角度斜交,受厂房尺寸影响一般会占压一部分河道,尾水渠底板为具有一定坡度的反坡,将尾水管出口与下游河床相连。在厂房施工期,需设置纵向围堰包围厂房基坑,实现基坑内的干地施工。在尾水河床宽阔的情况下,围堰束窄河床对河道过流影响不大;但是在河床狭窄情况下,围堰占压河床面积较大,围堰外过流断面不能满足行洪要求,一般的对策是采取拓宽河床的方法,在尾水渠对岸进行扩挖和支护等处理措施,尾水渠部位的施工完毕后将施工围堰拆除。具体的,对于河床狭窄部位的尾水渠施工和运行存在以下困难或不足:①围堰靠近河床中心,围堰施工难度大;②扩挖对岸河床,涉及大量土石方开挖,带来边坡稳定的问题,有可能影响附近的公路、建筑物稳定;③围堰受河道水流影响较大,防渗处理和表面防冲刷保护工程量大;④尾水渠尾坎往往被围堰占压,需要拆除围堰后才能施工,施工组织较麻烦。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水电站厂房尾水渠结构,该水电站厂房尾水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水电站厂房尾水渠结构,包括尾水管(1)、施工围堰(4),其特征在于:所述尾水管(1)倾斜向上设置,尾水管(1)的前端有水平的出口平段(2),出口平段(2)前端设置施工围堰(4),施工围堰(4)位于河岸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电站厂房尾水渠结构,包括尾水管(1)、施工围堰(4),其特征在于:所述尾水管(1)倾斜向上设置,尾水管(1)的前端有水平的出口平段(2),出口平段(2)前端设置施工围堰(4),施工围堰(4)位于河岸边。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电站厂房尾水渠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出口平段(2)的一侧面有倾斜向上的反坡段(3),反坡段(3)接于河床。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电站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星,王明,张涛,张毅驰,俞灵光,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电建集团贵阳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贵州,5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