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杰专利>正文

墙内保险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41669 阅读:61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涉及保险柜结构的改进。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壳体,壳体的外侧设置有预埋螺母,预埋螺母通过螺钉同壳体相连;壳体的端盖上设置有密码锁,密码锁的锁芯上固定有锁盘,端盖、锁盘外侧分别具有与壳体的档圈的导槽相应的挡块、锁舌;壳体为空心圆柱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防撬性能好、刚性好、易拆卸等特点。(*该技术在200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是涉及保险柜结构的改进。目前的墙内保险柜主要是由壳体及开关锁组成,但其锁是通用的暗锁,是靠锁芯同壳体锁定。由于锁芯的强度低,由此锁定的强度不理想;而且锁芯外露、易被撬开;再是壳体呈方形,刚性不好;另外,也不易拆卸。本技术的目的就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防撬性能好、刚性好、易拆卸的墙内保险柜。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本技术包括壳体,其结构要点是壳体外侧设置有予埋螺母,预埋螺母通过螺钉同壳体相连;壳体的端盖上设置有密码锁,密码锁的锁芯上固定有锁盘,端盖、锁盘外侧分别具有与壳体的档圈的导槽相应的档块、锁舌;壳体为空心圆柱体。本技术的主要优点1.防撬性能好由于本技术采用密码锁,锁芯不再外露,另外锁芯上设置有锁盘,增强了锁同壳体的连接强度,使本锁具有很好地防撬功能;2.刚性好由于壳体呈空心圆柱体,不易被挤压坏,具有很好的刚性;3.易拆卸本技术设置有予埋螺母,当拆卸时,可先将螺钉拆下,就可将壳体取出,予埋螺母就可留在墙体内。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的壳体的右视图;图3是图1中的端盖右视图;图4是图1中的锁盘右视图。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结构作进一步说明本技术包括壳体4,壳体4外侧设置有予埋螺母1,予埋螺母1通过螺钉2同壳体4相连;壳体4的端盖8上设置有密码锁5,密码锁5的锁芯3上固定有锁盘6,端盖8、锁盘6外侧分别具有与壳体4的档圈7的导槽9相应的档块10、锁舌11;壳体4为空心圆柱体。档圈7上设置三个对称的导槽9,相应于导槽9的端盖8上设置三个对称的档块10、锁盘6上设置有三个对称的锁舌11。密码锁5即对号锁,均可从市场上购置。使用时,首先通过螺钉2将壳体4同予埋螺母1固定于一体,即壳体4固定于墙体内;再将端盖8装入壳体4内,由于端盖8的档块10置于壳体4的导槽9内,因此端盖8与壳体4相对固定。当闭锁时,即锁盘6在锁芯3的带动下转动,此时锁盘6上的锁舌11不在导槽9相应位置上,由于档圈7的阻挡,端盖8就不再能被轴向拉出来;当开锁时,即锁盘6在锁芯3的带动下转动,此时锁盘6上的锁舌11在导槽9的相应位置上,当外拉端盖8时,锁舌11也随之通过导槽9离开壳体4,就可从壳体4内取装钱物了。权利要求1.墙内保险柜包括壳体4,其特征在于壳体4外侧设置有予埋螺母1,预埋螺母1通过螺钉2同壳体4相连;壳体4的端盖8上设置有密码锁5,密码锁5的锁芯3上固定有锁盘6,端盖8、锁盘6外侧分别具有与壳体4的档圈7的导槽9相应的档块10、锁舌11;壳体4为空心圆柱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墙内保险柜,其特征在于档圈7上设置三个对称导槽9,相应于导槽9的端盖8上设置三个对称档块1 0、锁盘6上设置有三个对称的锁舌11。专利摘要本技术是涉及保险柜结构的改进。本技术包括壳体,壳体的外侧设置有预埋螺母,预埋螺母通过螺钉同壳体相连;壳体的端盖上设置有密码锁,密码锁的锁芯上固定有锁盘,端盖、锁盘外侧分别具有与壳体的档圈的导槽相应的挡块、锁舌;壳体为空心圆柱体。本技术具有防撬性能好、刚性好、易拆卸等特点。文档编号E05G1/024GK2242314SQ9523294公开日1996年12月11日 申请日期1995年12月11日 优先权日1995年12月11日专利技术者王杰 申请人:王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墙内保险柜包括壳体4,其特征在于壳体4外侧设置有予埋螺母1,预埋螺母1通过螺钉2同壳体4相连;壳体4的端盖8上设置有密码锁5,密码锁5的锁芯3上固定有锁盘6,端盖8、锁盘6外侧分别具有与壳体4的档圈7的导槽9相应的档块10、锁舌11;壳体4为空心圆柱体。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杰
申请(专利权)人:王杰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21[中国|辽宁]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