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空作业车的工作斗调平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0415668 阅读:6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2-23 05: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空作业车的工作斗调平系统,其中主阀可以为插装阀或者多路阀;伸缩油缸和变幅油缸上的最大负载压力均反馈至恒压差变量泵的负载敏感油口LS;所述主阀压力油口P与调平阀压力油口P连接的油路上设有换向阀,当换向阀处于弹簧位时,调平阀的压力油口P压力为零,当换向阀换向时,恒压差变量泵压力油口P经过调速阀与调平阀的P口连通,且调平阀P口压力通过连接在换向阀出油口处的单向阀反馈至恒压差变量泵的负载敏感油口LS。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工作斗调平便于控制,调平动作无滞后,系统响应快,同时系统始终为负载敏感系统,节能降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空作业车的工作斗调平系统
本技术涉及一种工程车调平系统,具体涉及一种高空作业车的工作斗调平系统,属于工程机械液压控制

技术介绍
高空作业车是将工作人员和装备运送到指定高度进行作业的一种设备,属于特种作业设备,其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底盘1、转台2、变幅油缸3、伸缩油缸4、基本臂5、二节臂6、调平油缸7和工作斗8,变幅油缸3驱动臂架变幅,伸缩油缸4驱动臂架的伸缩,调平油缸7用于调节工作斗8的角度。高空作业车工作时要求工作斗8始终与水平面保持平行,从而保证操作人员的安全和舒适。因此调平性能是衡量车辆的一个重要指标。工作斗8调平工作原理,如图2所示。当臂架变幅时,工作斗8底面将不再保持水平,此时倾角传感器9采集工作斗8倾角信号,经过控制器10处理后,驱动电液比例阀11阀芯做出相应动作,使调平油缸7缸杆伸出或缩回,从而直接带动工作斗8上旋或下旋,实现工作斗8水平。工作斗8调平供油方式通常有两种:①齿轮泵(定量泵)单独给调平供油;②工作斗8调平动作跟臂架伸缩、变幅动作共用一柱塞泵(变量泵)。其中,第②种调平供油方式由于不需要配置给调平单独供油的齿轮泵而具有成本低、易布置的优点而被广泛应用。在第②种调平供油方式中,通常油泵位于下车底盘,油泵与工作斗8之间管路比较长。工作斗8调平流量较小,工作斗8调平若用常规负载敏感系统,则系统响应比较慢,调平滞后比较严重,所以工作斗8调平系统大多采用恒压系统,即只要变幅动作时系统为恒压系统。现有技术中的工作斗8调平系统主要包括恒压差变量泵、主阀、调平阀、伸缩油缸4、变幅油缸3和调平油缸7。恒压差变量泵通过主阀控制伸缩油缸4和变幅油缸3动作,同时给调平油缸7提供油液。当单独伸缩动作时,系统为负载敏感系统,恒压差变量泵出口压力比负载压力高一个预设的固定值,出口流量为负载工作流量;当单独变幅动作时,恒压差变量泵用作恒压变量泵,系统为恒压系统,通过改变调平阀中电磁比例阀的开口大小来改变调平流量;当伸缩、变幅复合动作时,此时恒压差变量泵用作恒压变量泵,系统为恒压系统,通过改变调平阀中电磁比例阀的开口大小来改变调平流量。上述的调平系统存在如下的技术缺陷:1)、当单独变幅动作或伸缩、变幅复合动作时,系统为恒压系统,因此恒压差变量泵13出口压力一直保持在最大值,与负载敏感系统相比,耗能大;2)、工作斗调平动作会出现系统响应慢、调平滞后的现象;3)、调平阀中电磁比例阀两端压差随负载变化而变化,因此工作斗8的调平不便于控制。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高空作业车的工作斗调平系统,工作斗调平便于控制,调平动作无滞后,系统响应快,同时节能降耗。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一种高空作业车的工作斗调平系统,包括恒压差变量泵、主阀、调平阀、伸缩油缸、变幅油缸和调平油缸;恒压差变量泵压力油口P与主阀压力油口P相连,恒压差变量泵负载反馈油口LS与主阀负载反馈油口LS相连,液压油通过主阀进入伸缩油缸和变幅油缸从而控制伸缩动作和变幅动作;主阀的压力油口P与调平阀的压力油口P相连,主阀的回油口T与调平阀的回油口T相连,液压油通过调平阀进入调平油缸从而控制调平油缸的调平动作;其特征在于,所述主阀可以为插装阀或者多路阀;伸缩油缸和变幅油缸上的最大负载压力均反馈至恒压差变量泵的负载敏感油口LS;所述主阀压力油口P与调平阀压力油口P连接的油路上设有换向阀,当换向阀处于弹簧位时,调平阀的压力油口P压力为零,当换向阀换向时,恒压差变量泵压力油口P经过流速调节装置与调平阀的P口连通,且通过连接在换向阀出油口处的单向阀反馈至恒压差变量泵的负载敏感油口LS。由于伸缩油缸和变幅油缸上的最大负载压力均反馈至恒压差变量泵的负载敏感油口LS,且调平阀的压力油口P也通过单向阀反馈至恒压差变量泵的负载敏感油口LS,因此无论是伸缩动作、变幅动作、还是变幅伸缩复合动作时,系统均为负载敏感系统,节能环保;当单独伸缩动作时,换向阀处于弹簧位,因此无压力油进入调平阀以及调平油缸,当单独变幅动作或者伸缩变幅复合动作时,换向阀处于换向,因此压力油在进入主阀的同时通过流速调节装置和换向阀进入调平油缸,调平动作迅速无滞后。进一步的,所述调平阀包括第一梭阀、三位四通电磁比例阀和定压差阀,定压差阀的a油口、c油口以及三位四通电磁比例阀的进油口同时并联在调平阀的压力油口P处,三位四通电磁比例阀的第一出油口以及第一梭阀的第一进油口并联在调平油缸的有杆腔端,三位四通电磁比例阀的第二出油口以及第一梭阀的第二进油口并联在调平油缸的无杆腔端,第一梭阀的出油口将压力反馈至定压差阀的d油口,三位四通电磁比例阀的回油口与定压差阀的b油口并联至系统的回油路T。第一梭阀将调平油缸两端较大压力作为反馈压力反馈至定压差阀,因此使三位四通电磁比例阀进油口和回油口的压差始终维持恒定,此时通过三位四通电磁比例阀的流量仅与三位四通电磁比例阀的开口大小有关,因此可以通过改变第一三位四通电磁阀的开口大小来改变调平流量,控制更为简单,调平动作更为精准快捷。具体的,当主阀为插装阀时,包括溢流阀、比例流量控制阀、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梭阀和单向阀,所述溢流阀的进油口、第一比例流量控制阀的进油口和第二比例流量控制阀的进油口均与主阀的压力油口P相连,第一比例流量控制阀的出油口与第一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的进油口相连,第二比例流量控制阀的出油口与第二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的进油口相连,第一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的第一出油口与第二梭阀的第一进油口并联在伸缩油缸的有杆腔端,第一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的第二出油口与第二梭阀的第二进油口并联在伸缩油缸的无杆腔端,第二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的第一出油口与第三梭阀的第一进油口并联在变幅油缸的有杆腔端,第二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的第二出油口与第三梭阀的第二进油口并联在变幅油缸的无杆腔端,第二梭阀的出油口与第二单向阀的进油口相连,第三梭阀的出油口与第三单向阀的进油口相连,第一单向阀、第二单向阀和第三单向阀的出油口均与主阀的负载反馈油口LS相连,第一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的回油口、第二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的回油口、换向阀的回油口和溢流阀的出油口均与主阀的回油口T相连。所述换向阀为两位三通电磁换向阀,所述流速调节装置为调速阀。具体的,当主阀为多路阀时,包括首联、伸缩联、变幅联、调平联和尾联,其中伸缩联、变幅联和调平联均包括定压差阀、液控比例换向阀和单向阀,第一液控比例换向阀、第二液控比例换向阀、第三液控比例换向阀的进油口均与主阀的压力油口P相连,第一液控比例换向阀、第二液控比例换向阀、第三液控比例换向阀的回油口均与主阀的回油口T相连;第一定压差阀、第二定压差阀和第三定压差阀的控制油口均与主阀的负载敏感油口LS相连;第一液控比例换向阀的左侧控制油口与第一电比例减压阀相连,第一液控比例换向阀的右侧控制油口与第二电比例减压阀相连,第二液控比例换向阀的左侧控制油口与第三电比例减压阀相连,第二液控比例换向阀的右侧控制油口与第四电比例减压阀相连,第三液控比例换向阀的左侧控制油口与第五电比例减压阀相连,第三液控比例换向阀的右侧控制油口直接与油箱相连。进一步的,第一液控比例换向阀、第二液控比例换向阀、第三液控比例换向阀均为三位八通换向阀,换向阀的a油口和c油口连通,且均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空作业车的工作斗调平系统,包括恒压差变量泵(23)、主阀(28)、调平阀(29)、伸缩油缸(34)、变幅油缸(33)和调平油缸(37);恒压差变量泵(23)压力油口P与主阀(28)压力油口P相连,恒压差变量泵(23)负载反馈油口LS与主阀(28)负载反馈油口LS相连,液压油通过主阀(28)进入伸缩油缸(34)和变幅油缸(33)从而控制伸缩动作和变幅动作;主阀(28)的压力油口P1与调平阀(29)的压力油口P相连,主阀(28)的回油口T1与调平阀(29)的回油口T相连,液压油通过调平阀(29)进入调平油缸(37)从而控制调平油缸(37)的调平动作;其特征在于,所述主阀(28)可以为插装阀或者多路阀;伸缩油缸(34)和变幅油缸(33)上的最大负载压力均反馈至恒压差变量泵(23)的负载敏感油口LS;所述主阀(28)压力油口P与调平阀(29)压力油口P连接的油路上设有换向阀,当换向阀处于弹簧位时,调平阀(29)的压力油口P压力为零,当换向阀换向时,恒压差变量泵(23)压力油口P经过流速调节装置与调平阀(29)的P口连通,且通过连接在换向阀出油口处的单向阀反馈至恒压差变量泵(23)的负载敏感油口LS。...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空作业车的工作斗调平系统,包括恒压差变量泵(23)、主阀(28)、调平阀(29)、伸缩油缸(34)、变幅油缸(33)和调平油缸(37);恒压差变量泵(23)压力油口P与主阀(28)压力油口P相连,恒压差变量泵(23)负载反馈油口LS与主阀(28)负载反馈油口LS相连,液压油通过主阀(28)进入伸缩油缸(34)和变幅油缸(33)从而控制伸缩动作和变幅动作;主阀(28)的压力油口P1与调平阀(29)的压力油口P相连,主阀(28)的回油口T1与调平阀(29)的回油口T相连,液压油通过调平阀(29)进入调平油缸(37)从而控制调平油缸(37)的调平动作;其特征在于,所述主阀(28)可以为插装阀或者多路阀;伸缩油缸(34)和变幅油缸(33)上的最大负载压力均反馈至恒压差变量泵(23)的负载敏感油口LS;所述主阀(28)压力油口P与调平阀(29)压力油口P连接的油路上设有换向阀,当换向阀处于弹簧位时,调平阀(29)的压力油口P压力为零,当换向阀换向时,恒压差变量泵(23)压力油口P经过流速调节装置与调平阀(29)的P口连通,且通过连接在换向阀出油口处的单向阀反馈至恒压差变量泵(23)的负载敏感油口LS。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空作业车的工作斗调平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调平阀(29)包括第一梭阀(292)、三位四通电磁比例阀(291)和定压差阀(293),定压差阀(293)的a油口、c油口以及三位四通电磁比例阀(291)的进油口同时并联在调平阀(29)的压力油口P处,三位四通电磁比例阀(291)的第一出油口以及第一梭阀(292)的第一进油口并联在调平油缸(37)的有杆腔端,三位四通电磁比例阀(291)的第二出油口以及第一梭阀的第二进油口并联在调平油缸的无杆腔端,第一梭阀(292)的出油口将压力反馈至定压差阀(293)的d油口,三位四通电磁比例阀(291)的回油口与定压差阀(293)的b油口并联至系统的回油路T。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空作业车的工作斗调平系统,其特征在于,当主阀(28)为插装阀时,包括溢流阀(282)、比例流量控制阀、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梭阀和单向阀,所述溢流阀(282)的进油口、第一比例流量控制阀(283)的进油口和第二比例流量控制阀(286)的进油口均与主阀(28)的压力油口P相连,第一比例流量控制阀(283)的出油口与第一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284)的进油口相连,第二比例流量控制阀(286)的出油口与第二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287)的进油口相连,第一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284)的第一出油口与第二梭阀(285)的第一进油口并联在伸缩油缸(34)的有杆腔端,第一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284)的第二出油口与第二梭阀(285)的第二进油口并联在伸缩油缸(34)的无杆腔端,第二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287)的第一出油口与第三梭阀(288)的第一进油口并联在变幅油缸(33)的有杆腔端,第二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287)的第二出油口与第三梭阀(288)的第二进油口并联在变幅油缸(33)的无杆腔端,第二梭阀(285)的出油口与第二单向阀(2810)的进油口相连,第三梭阀(288)的出油口与第三单向阀(2811)的进油口相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洪月耿艳杰胡景清陈时妹朱赛
申请(专利权)人:徐州海伦哲专用车辆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