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手机降温膜及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0413918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2-23 05:1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手机降温贴,其由基材层、功能层、降温层和防粘膜层组成。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降温层可以将手机运行产生的热量吸收,将热量散发或传导到基材层散发,从而有效的降低了手机发热对手机的负面影响,而且其具有一定粘性可以很容易的贴敷在手机壳上,携带,使用非常方便,安全;并且贴膜粘性随着使用效果降低而变低受热饱和后可以自行脱落从而有效提示用户的更换。

A cell phone cooling film and its preparation method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mobile phone cooling paste, which consists of a base material layer, a functional layer, a cooling layer and an anti-mucosa layer. The cooling layer provided by the invention can absorb the heat generated by the operation of the mobile phone and distribute the heat to the base material layer, thereby effectively reducing the negative impact of the heating of the mobile phone, and has a certain stickiness, which can be easily applied on the mobile phone shell, carried, used conveniently and safely; and the stickiness of the film becomes low and saturated with the decrease of the use effect. And then it can drop off on its own to effectively prompt the user for replace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手机降温膜及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手机降温的贴膜,属于新材料科学领域。
技术介绍
手机运行大型游戏、观看视频时CPU/GPU会因为频繁参与运算而发热,在过热的时候手机就会降频,就会卡顿。手机发热会对电池造成损害,并诱发其他危险因素,造成附加危害。根据理论,锂电池温度每升高10℃,化学反应速度将提升两倍,将会造成电池耗电加速,这就是为什么夏天耗电更快的可能原因。若温度太高超过45℃,就会破坏锂电池内的化学平衡,导致锂电池中的不利副反应与产物被激化出更多热反应,触发更多危险情况发生。现在使用的锂聚合物电池虽然有弹性的包装吸收热膨胀的能量,可是随着聚合物包装的膨胀,却有可能挤压到电路板与其他零件,容易造成手机内部电路的短路或电弧产生。电弧能够产生超过摄氏20,000度的高温,将可能点燃其他聚合物材料及点燃软包装,造成手机燃烧的危险。CN302924382公开了一种手机降温贴的外观设计,但是其制备和加工性能有待商榷。CN108206876A一种降温手机壳,包括用以扣合在手机壳上的本体,本体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内含冷却液的冷却腔,该冷却腔的外壁上固定有散热膜。但是含有冷却液的外壳的强度以及冷却液受热之后反而限制热量的散失。因此其应用的便捷性和实用性限制了其推广。因此,提供一种可以降低在手机运行时的温度的膜贴可以有效降低由于手机过热导致的人身危害及手机损耗。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起到降低手机本身温度的手机贴膜。为达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降温贴膜,其特殊之处在于,其由基材层,(功能层),降温层和防粘膜层组成。基材层可以选自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polyethyleneterephthalate)、聚碳酸酯(PC,polycarbonate)、聚丙烯(PP,polyproylene)及丙烯酸(acrylic),铝膜,铜膜的一种或几种。基材层可以为手机贴膜提供支撑及辅助散热作用。功能层可以是含有发香性微囊胶粘剂层或者是其他功能性粘结层。功能层是由胶粘剂和功能性助剂组成。胶粘剂可以选择聚丙烯酸(酯)类,聚氨酯类,聚酯树脂,环氧树脂中的一种或几种;将功能性物质均匀的搅拌到胶粘剂中进行涂布得到一层均匀的膜。降温层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组成:聚丙烯酸酯,聚氨酯,聚醋酸乙烯酯中的一种或几种,重量分数为10~20%聚丙烯酰胺,聚丙烯酸钠,聚乙烯醇,羧甲基纤维素中的一种或几种,重量分数为4~5%丙三醇,重量分数为10~30%聚乙烯吡咯烷酮PVP,重量分数为0~2%甘羟铝,重量分数为0.1~0.5%乙二胺四乙酸二钠,重量分数为0.15~0.3%酒石酸,重量分数为0.2~0.3%填料,重量分数为10~20%余份为水。其中降温层厚度为0.2~1cm。防粘膜层是聚乙烯膜,涂硅离型膜/纸。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如下:降温层可以将手机运行产生的热量吸收,将热量散发或传导到基材层散发,从而有效的降低了手机发热对手机的负面影响,而且其具有一定粘性可以很容易的贴敷在手机壳上,携带,使用非常方便,安全;并且贴膜粘性随着使用效果降低而变低受热饱和后可以自行脱落从而有效提示用户的更换。另外降温效果好可以持续降温8小时左右。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详细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手机降温贴膜结构示意图。其中附图标记说明:1、基材层;2、功能层;3、降温层;4、防粘膜层。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在PET膜上涂布0.3cm降温层涂布液,其中涂布液制备方法为(1)将5g聚丙烯酰胺和50g聚丙烯酸钠的共混物加入到330g丙三醇中,搅拌,然后加入1.54g甘羟铝,搅拌均匀,然后加入1.32g乙二胺四乙酸二钠得降温层组分12)将2.42g酒石酸加入到110g聚氨酯乳液中及599.72g水中得降温层组分23)将组分1和组分2搅拌均匀得降温层涂布液),进入烘箱烘烤温度为50℃,在涂布线的末端与PE膜复合得手机降温膜原膜,然后按照不同手机的尺寸进行模切得到手机降温贴膜。实施例2在PET膜上涂布20um的含有发香性微囊的聚丙烯酸酯乳液,然后涂布0.2cm降温层涂布液,其中涂布液制备方法为(1)将55g聚丙烯酸钠的共混物加入到300g丙三醇中,搅拌,然后加入1.2g甘羟铝,搅拌均匀,然后加入1.1g乙二胺四乙酸二钠得降温层组分12)将2.0g酒石酸加入到110g聚丙烯酸酯乳液中及600g水中得降温层组分23)将组分1和组分2搅拌均匀得降温层涂布液),进入烘箱烘烤温度为50℃,在涂布线的末端与涂硅离型膜复合得手机降温膜原膜,然后按照不同手机的尺寸进行模切得到手机降温贴膜。实施例3在铜箔膜上涂布300um的含有发香性微囊的聚氨酯乳液,然后涂布0.5cm降温层涂布液,其中涂布液制备方法为(1)将5g聚乙烯醇和50g聚丙烯酸钠的共混物加入到300g丙三醇中,搅拌,然后加入1.2g甘羟铝,搅拌均匀,然后加入1.1g乙二胺四乙酸二钠得降温层组分12)将2.0g酒石酸加入到110g聚丙烯酸酯乳液中及600g水中得降温层组分23)将组分1和组分2搅拌均匀得降温层涂布液),进入烘箱烘烤温度为50℃,在涂布线的末端与涂硅离型膜复合得手机降温膜原膜,然后按照不同手机的尺寸进行模切得到手机降温贴膜。实施例4在铝箔膜上涂布300um的含有发香性微囊的聚氨酯乳液,然后涂布0.5cm降温层涂布液,其中涂布液制备方法为(1)将5g聚乙烯醇和50g聚丙烯酸钠的共混物加入到300g丙三醇中,搅拌,然后加入1.2g甘羟铝,搅拌均匀,然后加入1.1g乙二胺四乙酸二钠得降温层组分12)将2.0g酒石酸和10g聚乙烯吡咯烷酮PVP加入到110g聚醋酸乙烯酯乳液中及600g水中得降温层组分23)将组分1和组分2搅拌均匀得降温层涂布液),进入烘箱烘烤温度为50℃,在涂布线的末端与涂硅离型膜复合得手机降温膜原膜,然后按照不同手机的尺寸进行模切得到手机降温贴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手机降温贴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降温贴膜其由基材层,功能层,降温层和防粘膜层组成。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手机降温贴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降温贴膜其由基材层,功能层,降温层和防粘膜层组成。2.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机降温贴膜,其特征在于:基材层可以是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聚碳酸酯(PC)、聚酰亚胺、聚丙烯(PP)及丙烯酸(acrylic),铝膜,铜膜的一种或几种。3.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机降温贴膜,其特征在于:功能层可以是含有发香性微囊胶粘剂层或者是其他功能性粘结层。4.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机降温贴膜,其特征在于:降温层由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组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萍其他发明人请求不公开姓名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清研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