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活动板式保险柜,其特征在于: a、手柄(41)、密码锁(51)和弹子锁(9)设置于门体(1)之上,门体(1)的内侧边缘呈阶梯状,柜体(49)与门体(1)相接处亦呈阶梯状, b、手柄(41)通过其转动轴(15)与手柄座(42)、门体(1)、固定套(40)和转动拨盘(14)相套接,固定套(40)通过螺钉(39)与门体(1)相固定,端部设置有插销的上活动插销板(2)和下活动插销板(18)分别通过定位销(17)与转动拨盘(14)相铰接,活动插销板架(12)通过定位销(13)与转动拨盘(14)相铰接,在活动插销板架(12)的右侧设置有插销(19),在活动插销板架(12)的上侧设置有折向一边的插板(20)和凹槽,在活动插销板架(12)、上活动插销板(2)和下活动插销板(18)上分别设置有长形活动孔,并通过螺钉(45)和垫圈(44)与门体(1)上的轴(43)相固定, c、密码锁(51)通过其轴与刻度转盘(22)、固定盘(23)、门体(1)和固定套(25)相套接,弹簧(26)、垫圈、内侧固定有螺钉(28)的对码转盘(27)、垫圈、两侧固定有螺钉(36)的对码转盘(29)、垫圈、两侧固定有螺钉(31)的对码转盘(30)和垫圈(33)套接于固定套(25)之上,内侧固定有螺钉(35)的固定对码转盘(32)套接于间刻度转盘(22)构成一体的轴的后端,固定对码转盘(32)通过螺钉(34)与轴相固定,固定盘(23)通过螺钉(24)与门体(1)的外侧相固定,固定套(25)通过螺钉与门体(1)的内侧相固定,钢丝绳(38)通过空心螺钉(37)与固定套(25)相固定,在对码转盘(29)和固定对码转盘(32)之上设置一个凹槽,且其两转盘的直径相等,在对码转盘(27)和对码转盘(30)之上设置一个凹槽,在转盘的外缘上设置有凸齿,且其两转盘的直径相等,对码转盘(27)的直径大于对码转盘(29)的直径,活动插销板架(12)上侧的插板(20)可同时与对码转盘(27)、对码转盘(29)、对码转盘(30)及固定对码转盘(32)上的凹槽相啮合, d、在自锁插板(46)的一侧设置有插销,可与上活动插销板(2)上的凹槽相啮合,自锁插板(46)通过其横向长形活动孔和螺钉(47)与门体(1)相接,拉簧(48)的两端分别与自锁插板(46)和门体(1)相接,钢丝绳(38)的一端与密码锁(51)固定套(25)相固定,另一端绕过滑轮(21)与自锁插板(46)相接,自锁插板(6)和自锁插板(7)分别与门体(1)上的定位销(8)构成滑动连接,钢丝绳(4)的一端与弹子锁(9)相接…。(*该技术在200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防盗保险柜,尤其是能够自动闭锁和解锁的活动板式保险柜。目前有一种防盗保险柜,保险柜门的一侧与柜体相铰接,同手柄轴相固定的齿轮与三个齿条插销相啮合,三个齿条插销在齿轮的带动下可做伸缩运动,使齿条插销与柜体上的插销孔相脱离和相插接,另外在保险柜门内安装有卡板和三个直径相等并设置有一个凹槽的对码转盘,卡板可与对码转盘上的凹槽相插接,这种密码锁容易借助听觉和手感被识破,同时弹子门锁和对码锁及保险柜门也容易被简单的工具破坏。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自动闭锁和解锁的活动板式保险柜。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手柄、密码锁和弹子锁设置于门体之上,门体的一侧与柜体相铰接,门体的内侧边缘呈阶梯状,柜体与门体相接边缘处亦呈阶梯状,手柄通过其转动轴与手柄座、门体、固定套和转动拨盘相套接,固定套通过螺钉与门体相固定,端部设置有插销的上活动插销板和下活动插销板分别通过定位销与转动拨盘相铰接,活动插销板架通过定位销与转动拨盘相铰接,在活动插销板架的右侧设置有插销,在活动的插销板架的上侧设置有折向一侧的插板和凹槽,在活动插销板架、上活动插销板和下活动插销板上分别设置有长形活动孔,并通过螺钉和垫圈与门体上的轴相固定,密码锁通过其轴与刻度转盘、固定盘、门体和固定套相套接,弹簧、垫圈、内侧固定有螺钉的对码转盘、垫圈、两侧固定有螺钉的对码转盘、垫圈、两侧固定有螺钉的对码转盘和垫圈依次套接于固定套之上,内侧固定有螺钉的固定对码转盘套接于同刻度转盘构成一体的轴的后端,固定对码转盘通过螺钉与轴相固定,固定盘通过螺钉与门体的外侧相固定,固定套通过螺钉与门体的内侧相固定,钢丝绳通过空心螺钉与固定套相固定,在每个对码转盘之上设置一个凹槽,在其中两个相间的对码转盘的外缘上设置有凸齿,且其直径相等,但大于另外两个对码转盘的直径,活动插销板架上侧的插板可同时与四个对码转盘上的凹槽相啮合,在自锁插板的一侧设置有插销,可与上活动插销板上的凹槽相啮合,自锁插板通过其横向长形活动孔和螺钉与门体相接,拉簧的两端分别与自锁插板和门体相接,钢丝绳的一端与密码锁固定套相固定,另一端绕过滑轮与自锁插板相接,另外两个自锁插板分别与门体上的定位销构成滑动连接,两根钢丝绳的一端与弹子锁相接,另一端绕过滑轮后分别与两个自锁插板的一端相接,两个拉簧的一端分别与自锁插板相接,另一端与门体相接,两个自锁插板可与活动插销板架上侧的凹槽相啮合。由于采用上述方案,当密码锁或弹子锁遭到破坏后,可以自动形成自锁,并可以解锁,当关上保险柜门时,能够自动拨乱对码转盘,门体不易被撬开,安全可靠。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保险柜门体的构造图。图2是图1A-A的剖视图。图3是本技术的构造图。图4是图3B-B的剖视图。图5是本技术对码转盘的构造图。图6是本技术固定对码转盘的构造图。图7是本技术对码转盘的构造图。图8是本技术另一个对码转盘的构造图。图9是图3C-C的剖视图。图10是图3D-D的剖视图。图11是图3E-E的剖视图。图中1、门体2、上活动插销板3、滑轮4、钢丝绳5、钢丝绳6、自锁插板7、自锁插板8、定位销9、弹子锁10、拉簧11、拉簧12、活动插销板架13、定位销14、转动拨盘15、转动轴16、开口销17、定位销18、下活动插销板19、插销20、插板21、滑轮22、刻度转盘23、固定盘24、螺钉25、固定套26、弹簧27、对码转盘28、螺钉29、对码转盘30、对码转盘31、螺钉32、固定对码转盘33、垫圈34、螺钉35、螺钉36、螺钉37、空心螺钉38、钢丝绳39、螺钉40、固定套41、手柄42、手柄座43、轴44、垫圈45、螺钉46、自锁插板47、螺钉48、拉簧49、柜体50、轮51、密码锁在图3所示的实施例中,门体(1)的一侧与柜体(49)相铰接,手柄(41)、密码锁(51)和弹子锁(9)设置于门体(1)之上,门体(1)的内侧边缘呈阶梯状,柜体(49)与门体(1)相接边缘处亦呈阶梯状,在柜体(49)的底侧安装有轮(50),手柄(41)通过其转动轴(15)与手柄座(42)、门体(1)、固定套(40)和转动拨盘(14)相套接,固定套(40)通过螺钉(39)与门体(1)相固定,端部设置有插销的上活动插销板(2)和下活动插销板(18)分别通过定位销(17)与转动拨盘(14)相铰接,呈框架状的活动插销板架(12)通过定位销(13)与转动拨盘(14)相铰接,在活动插销板架(12)的右侧设置有插销(19),在活动插销板架(12)的上侧设置有折向一边的插板(20)和凹槽,在活动插销板架(12)、上活动插销板(2)和下活动插销板(18)上分别设置有长形活动孔,并用螺钉(45)和垫圈(44)与门体(1)上的轴(43)相固定,密码锁(51)通过其轴与刻度转盘(22)、固定盘(23)、门体(1)和固定套(25)相套接,弹簧(26)、垫圈、内侧固定有螺钉(28)的对码转盘(27)、垫圈、两侧固定有螺钉(36)的对码转盘(27)、垫圈、两侧固定有螺钉(31)的对码转盘(30)和垫圈(33)套接于固定套(25)之上,内侧固定有螺钉(35)的固定对码转盘(32)套接于同刻度转盘(22)构成一体的轴的后端,固定对码转盘(32)通过螺钉(34)与轴相固定,固定盘(23)通过螺钉(24)与门体(1)的外侧相固定,固定套(25)通过螺钉与门体(1)的内侧相固定,钢丝绳(38)通过空心螺钉(37)与固定套(25)相固定,在对码转盘(29)和固定对码转盘(32)之上设置一个凹槽,且其两转盘的直径相等,在对码转盘(27)和对码转盘(30)之上设置一个凹槽,在转盘的外缘上设置有凸齿,且其两转盘的直径相等,对码转盘(27)、对码转盘(30)的直径大于对码转盘(29)、固定对码转盘(32)的直径,活动插销板架(12)上侧的折向一侧的插板(20)可同时与对码转盘(27)、对码转盘(29)、对码转盘(30)及固定对码转盘(32)上的凹槽相啮合,在自锁插板(46)的一侧设置有插销,它可与活动插销板(2)上的凹槽相啮合,自锁插板(46)通过其横向长形活动孔和螺钉(47)与门体(1)相接,拉簧(48)的两端分别与自锁插板(46)和门体(1)相接,钢丝绳(38)的一端与密码锁(51)固定套(25)相固定,另一端绕过滑轮(21)与自锁插板(46)相接,自锁插板(6)和自锁插板(7)分别与门体(1)上的定位销(8)构成滑动连接,钢丝绳(4)的一端与弹子锁(9)相接,另一端绕过滑轮(3)与自锁插板(6)的一端相接,拉簧(10)的一端与自锁插板(6)相接,另一端与门体(1)相接,钢丝绳(5)的一端与弹子锁(9)相接,另一端绕过滑轮(3)与自锁插板(7)的一端相接,拉簧(11)的一端与自锁插板(7)的一端相接,另一端与门体(1)相接,自锁插板(6)和自锁插板(7)可与活动插销板架(12)上侧的凹槽相啮合。其使用方法为若欲开锁时,首先按顺时针方向转动刻度转盘(22),同刻度转盘(22)构成一体的轴便带动对码转盘(27)按顺时针方向转动,对码转盘(27)通过其螺钉(28)依次带动螺钉(36)、对码转盘(29)、螺钉(31)、对码转盘(30)、螺钉(35)和固定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学雄,李昌松,李千石,
申请(专利权)人:张学雄,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