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盐碱地土壤的改良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0411704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2-23 04:3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盐碱地土壤的改良方法,涉及盐碱地土壤改良技术领域,具体方案为:将改良盐碱地土壤的调理肥均匀撒在土壤表面,翻埋;挖互相平行的渠道若干条;浇水,覆膜,撤膜,多次浇水,然后滴灌木醋液。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将结合化学改良、生物改良和物理改良有机结合起来,既达到了最佳的改良效果,又避免了化学改良中的土壤板结、影响后续操作,生物改良中成本较高、耗时长,以及物理改良中资源浪费严重等问题,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方法,土壤不板结且土壤肥力均衡,适宜作物生长,在节约资源的基础上,最大程度低降低土壤盐度及pH值。

A Method of Soil Improvement in Saline-alkali Land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method for improving saline-alkali soil, which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saline-alkali soil improvement. The specific scheme is as follows: spreading conditioning fertilizer for improving saline-alkali soil evenly on the soil surface and burying it; digging several parallel channels; watering, mulching, removing film, repeatedly watering, and then dripping shrub vinegar. The technical scheme of the invention organically combines chemical improvement, biological improvement and physical improvement, which not only achieves the best improvement effect, but also avoids soil consolidation in chemical improvement, affecting subsequent operation, high cost, long time consuming in biological improvement, and serious waste of resources in physical improvement, etc. The method provided by the invention is non-compacting soil and soil fertility. Equilibrium, suitable for crop growth, on the basis of saving resources, to minimize soil salinity and pH valu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盐碱地土壤的改良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盐碱地土壤改良
,具体涉及一种盐碱地土壤的改良方法。
技术介绍
我国盐碱地的形成,大部分与土壤中碳酸盐的累计有关,因而碱化度普遍较高,严重的盐碱土壤地区植物几乎不能生存。目前,改良盐碱地的主要措施包括物理方法、化学方法和生物方法,其中,无论是单纯使用化学或生物改良剂的方法,还是单纯使用物理排盐的方法,对盐碱地的改良效果都不高:单纯使用改良剂治理盐碱地,盐分并不易排出,且易造成土壤板结、影响作物生长和后续施肥操作等问题,单纯使用物理排盐,游离盐分可以排出,但结合在土壤中的盐分并不能充分析出,且水资源浪费严重。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盐碱地土壤的改良方法,在结合化学改良、生物改良和物理改良的基础上,通过技术参数的选择,使三者有机结合,达到最佳的改良效果,具体方案为:(1)将改良盐碱地土壤的调理肥均匀撒在土壤表面,翻埋;(2)挖互相平行的、横截面为上宽下窄的梯形的渠道若干条,形成宽垄与渠道交替排列的结构;(3)在垄上浇水,覆膜,撤膜,多次浇水,然后滴灌木醋液。步骤(1)中的调理肥用量为1-1.5Kg/m2;翻埋深度为10-15cm。为避免资源浪费,使用调理肥的地面位置避开预开挖渠道的位置。步骤(2)中的渠道,横截面上边长20-30cm,横截面下边长10-20cm,上边长与下边长相差至少5cm,横截面高10-30cm。相邻的两条渠道最接近的两条边之间相距0.5-2.0m。步骤(3)中的浇水,浇水量为1.0-2.0Kg/m2,均匀洒水在垄表面即可;覆膜时间为15-25d;其中多次浇水,为小量浇水与大量浇水交替进行,先进行一次小量浇水后放置1d,然后进行一次大量浇水,然后重复上述1-4次;其中小量浇水,每次浇水量为1.5-2.5Kg/m2;大量浇水,每次浇水量为3-4Kg/m2,均匀洒水在垄表面。步骤(3)中的滴灌木醋液,具体为:木醋液稀释1500-3000(V/V)倍,在垄上均匀滴灌,用量为木醋液1-2Kg/m2·次,每隔一天滴灌一次,滴灌时间为夜间,每次滴灌时间为1-2h,共滴灌2-8次。步骤(3)中的覆膜,为不透气薄膜。步骤(1)中的调理肥包括硫酸铝、尿素、聚丙烯酰胺、木醋液、磷石膏、磷酸二铵、生物菌肥、硫酸钾、生物炭和菌糠。硫酸铝、尿素、聚丙烯酰胺、木醋液稀释液、磷石膏、磷酸二铵、生物菌肥、硫酸钾、生物炭和菌糠的质量比为(1-2):(1-2):(1-2):(5-10):(4-12):(2-3):(4-11):(2-3):(10-15):(10-15)。聚丙烯酰胺,分子量为100-400万。菌糠基质为秸秆、木屑、稻草、玉米芯、甘蔗渣或棉籽壳,生产的菌类为金针菇、香菇、平菇、黑木耳或白灵菇;生物炭为麦秆、种壳或粪便加工而成。上述改良盐碱地土壤的调理肥的制备方法为:取木醋液稀释,将硫酸铝、尿素、磷酸二铵、硫酸钾加入到木醋液稀释液中,混合均匀,得到混合物A;将生物菌肥、生物炭、菌糠粉碎,混合均匀,得到混合物B;将混合物A与混合物B混合均匀,加水调节含水量至20-65%(wt)。放置12-24h,彻底翻搅一次,再放置12-24h。粉碎为80-120目;木醋液稀释倍数为700-1000(V/V)倍。硫酸铝、尿素、聚丙烯酰胺、木醋液稀释液、磷石膏、磷酸二铵、生物菌肥、硫酸钾、生物炭和菌糠的质量比为(1-2):(1-2):(1-2):(5-10):(4-12):(2-3):(4-11):(2-3):(10-15):(10-15)。放置温度为4-30℃。生物菌肥为枯草芽孢杆菌微生物菌剂,其中枯草芽孢杆菌含量为300亿cfu/g。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将结合化学改良、生物改良和物理改良有机结合起来,既达到了最佳的改良效果,又避免了化学改良中的土壤板结、影响后续操作,生物改良中成本较高、耗时长,以及物理改良中资源浪费严重等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方法,通过将化学改良与生物改良结合,土壤不板结且土壤肥力均衡,适宜作物生长,经化学改良与生物改良后的土壤更有利于物理改良产生作用,并且通过选用特定的物理改良参数,结合木醋液滴灌及滴灌中特定参数设定,在节约资源的基础上,最大程度低降低土壤盐度及pH值;通过合理设置渠道的排列方式,控制土壤水分蒸发速度,防止由于水分快速蒸发导致盐分上升聚集在土壤表层。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生物菌肥为枯草芽孢杆菌微生物菌剂,其中枯草芽孢杆菌含量为300亿cfu/g,购买自河南省沃宝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所涉及的菌糠为购买的生产废料。制备例1改良盐碱地土壤的调理肥的制备方法,步骤为:取木醋液稀释,将硫酸铝、尿素、聚丙烯酰胺、磷石膏、磷酸二铵、硫酸钾加入到木醋液稀释液中,混合均匀,得到混合物A;将生物菌肥、生物炭、菌糠粉碎,混合均匀,得到混合物B;将混合物A与混合物B混合均匀,放置12h,彻底翻搅一次,再放置12h,得到改良盐碱地土壤的调理肥(a)。粉碎为80目;木醋液稀释倍数为700(V/V)倍。硫酸铝、尿素、聚丙烯酰胺、木醋液、磷石膏、磷酸二铵、生物菌肥、硫酸钾、生物炭和菌糠的质量比为1:1:1:5:4:2:4:2:10:10。放置温度为4℃,放置堆肥尺寸为1.2m×1.2m×1.2m,堆肥12-24h过程中温度不超过45℃,不需要额外翻堆。聚丙烯酰胺分子量为100-400万。菌糠基质为秸秆与棉籽壳以质量比1:1混合而成,生产的菌类为金针菇;生物炭为麦秆与稻壳加工而成的生物炭按照质量比1:1混合而成。制备例2改良盐碱地土壤的调理肥的制备方法,步骤为:取木醋液稀释,将硫酸铝、尿素、聚丙烯酰胺、磷石膏、磷酸二铵、硫酸钾加入到木醋液稀释液中,混合均匀,得到混合物A;将生物菌肥、生物炭、菌糠粉碎,混合均匀,得到混合物B;将混合物A与混合物B混合均匀,放置18h,彻底翻搅一次,再放置18h,得到改良盐碱地土壤的调理肥(b)。粉碎为120目;木醋液稀释倍数为900(V/V)倍。硫酸铝、尿素、聚丙烯酰胺、木醋液、磷石膏、磷酸二铵、生物菌肥、硫酸钾、生物炭和菌糠的质量比为1.5:1.5:1.5:10:12:2:11:2:15:15。放置温度为20℃,放置堆肥尺寸为1.2m×1.2m×1.2m,堆肥12-24h过程中温度不超过45℃,不需要额外翻堆。聚丙烯酰胺分子量为100-400万。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中,菌糠基质为秸秆、木屑、稻草、玉米芯、甘蔗渣和棉籽壳按照质量比1:1:1:1:1:1,生产的菌类为平菇;生物炭为牛粪加工而成。以下实施例中使用的调理肥为本制备例制备的改良盐碱地土壤的调理肥(a)和改良盐碱地土壤的调理肥(b)。实施例1一种盐碱地土壤的改良方法,具体为:1.将改良盐碱地土壤的调理肥(a)均匀撒在土壤表面,翻埋;2.挖互相平行的、横截面为上宽下窄的梯形的渠道若干条,形成宽垄与渠道交替排列的结构;3.在垄上浇水,覆膜,撤膜,多次浇水,然后滴灌木醋液。调理肥用量为1Kg/m2;翻埋深度为10cm。为避免资源浪费,使用调理肥的地面位置避开预开挖渠道的位置。渠道横截面上边长20cm,横截面下边长10cm,横截面高10cm。相邻的两条渠道最接近的两条边之间相距0.5m。浇水量为1.0Kg/m2,均匀洒水在垄表面即可;覆膜时间为15d;多次浇水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盐碱地土壤的改良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将改良盐碱地土壤的调理肥均匀撒在土壤表面,翻埋;(2)挖互相平行的、横截面为上宽下窄的梯形的渠道若干条,形成宽垄与渠道交替排列的结构;(3)在垄上浇水,覆膜,撤膜,多次浇水,然后滴灌木醋液;步骤(2)所述渠道,横截面上边长20‑30cm,横截面下边长10‑20cm,上边长与下边长相差至少5cm,横截面高10‑30cm。相邻的两条渠道最接近的两条边之间相距0.5‑2.0m。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盐碱地土壤的改良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将改良盐碱地土壤的调理肥均匀撒在土壤表面,翻埋;(2)挖互相平行的、横截面为上宽下窄的梯形的渠道若干条,形成宽垄与渠道交替排列的结构;(3)在垄上浇水,覆膜,撤膜,多次浇水,然后滴灌木醋液;步骤(2)所述渠道,横截面上边长20-30cm,横截面下边长10-20cm,上边长与下边长相差至少5cm,横截面高10-30cm。相邻的两条渠道最接近的两条边之间相距0.5-2.0m。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盐碱地土壤的改良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调理肥用量为1-1.5Kg/m2;所述翻埋深度为10-15c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盐碱地土壤的改良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所述浇水,浇水量为1.0-2.0Kg/m2;覆膜时间为15-25d。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盐碱地土壤的改良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所述多次浇水,为小量浇水与大量浇水交替进行,先进行一次小量浇水后放置1d,然后进行一次大量浇水,然后重复上述1-4次;过程所述小量浇水,每次浇水量为1.5-2.5Kg/m2,所述大量浇水,每次浇水量为3-4Kg/m2。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绪川王世刚田鹏
申请(专利权)人:兴安盟博川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内蒙古,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