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方形钢筋混凝土渡槽的生产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410144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2-23 04: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方形钢筋混凝土渡槽的生产模具,其中:模具由上模与下模组成,上模包括第一单元上模、第二单元上模、第三单元上模,且第一单元上模、第二单元上模、第三单元上模相邻两者的接触面处设有螺栓孔,螺栓孔内安装有双头螺栓,下模包括第一单元下模、第二单元下模、第三单元下模,且第一单元下模、第二单元下模、第三单元下模相邻两者的接触面处设有螺栓孔,螺栓孔内也安装有双头螺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对渡槽的模具进行改进,使其由多个单元组成,当有不同的尺寸需求时,可对模具进行拆分与拼接,得到不同尺寸的模具,进而使得一套模具可以生产出多种不同尺寸的渡槽,降低了企业的设备购置成本,同时也提高了生产效率。

A Production Mould for Square Reinforced Concrete Aqueduct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production die for a square reinforced concrete aqueduct, in which the upper die consists of the upper die and the lower die, the upper die includes the first unit upper die, the second unit upper die and the third unit upper die, and a bolt hole is arranged at the contact surface between the first unit upper die, the second unit upper die and the third unit upper die, and a double-head bolt is installed in the bolt hole, and the lower die includes the first unit upper die. A bolt hole is arranged at the contact surface between the first unit lower die, the second unit lower die and the third unit lower die, and a double-head bolt is also installed in the bolt hole. The utility model improves the die of the aqueduct and makes it composed of multiple units. When the die has different size requirements, the die can be split and spliced to obtain different sizes of the die, thereby enabling a set of dies to produce a variety of different sizes of aqueducts, reducing the equipment purchase cost of the enterprise, and improving the production efficienc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方形钢筋混凝土渡槽的生产模具
本技术涉及建材制备装置
,尤其是一种方形钢筋混凝土渡槽的生产模具。
技术介绍
目前,渡槽的生产模具是一体式的整体结构,一套模具只能生产尺寸唯一对应的渡槽,针对不同尺寸需求,需要多套不同尺寸的模具,进而增加了企业设备购置的成本,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生产效率,存在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方形钢筋混凝土渡槽的生产模具,为克服上述的不足,对渡槽的模具进行改进,使其由多个单元组成,当有不同的尺寸需求时,可对模具进行拆分与拼接,得到不同尺寸的模具,进而使得一套模具可以生产出多种不同尺寸的渡槽,降低了企业的设备购置成本,同时也提高了生产效率。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一种方形钢筋混凝土渡槽的生产模具,包括第一单元上模、第一单元下模、第二单元上模、第二单元下模、第三单元上模、第三单元下模、吊耳、浇注孔、螺栓孔、双头螺栓、挡板、单头螺栓、翼子板、压块、密封槽、密封胶、双头螺栓槽、底脚;其中:模具由上模与下模组成,上模包括第一单元上模、第二单元上模、第三单元上模,且第一单元上模、第二单元上模、第三单元上模相邻两者的接触面处设有螺栓孔,螺栓孔内安装有双头螺栓,下模包括第一单元下模、第二单元下模、第三单元下模,且第一单元下模、第二单元下模、第三单元下模相邻两者的接触面处设有螺栓孔,螺栓孔内也安装有双头螺栓,第一单元上模、第二单元上模、第三单元上模顶部均设有翼子板,且每个翼子板的上表面处均设有浇注孔与吊耳,每个翼子板的下表面均设有压块,第一单元下模与第二单元下模之间的外侧面、第二单元下模与第三单元下模之间的外侧面均设有双头螺栓槽,第一单元下模、第二单元下模、第三单元下模三者的顶部均设有密封槽,每个密封槽内均放有密封胶,压块与密封槽配合并压在密封胶上形成密封,挡板内部设有螺栓孔,且两个挡板通过单头螺栓与螺栓孔紧固分别安装在第三单元下模与第一单元下模的两端,第一单元下模、第二单元下模、第三单元下模三者的底部均安装有底脚。一种方形钢筋混凝土渡槽的生产模具,其中:第一单元上模与第二单元上模之间、第二单元上模与第三单元上模之间均通过双头螺栓紧固连接。一种方形钢筋混凝土渡槽的生产模具,其中:第一单元下模与第二单元下模之间、第二单元下模与第三单元下模之间均通过双头螺栓紧固连接。本技术的优点在于:对渡槽的模具进行改进,使其由多个单元组成,当有不同的尺寸需求时,可对模具进行拆分与拼接,得到不同尺寸的模具,进而使得一套模具可以生产出多种不同尺寸的渡槽,降低了企业的设备购置成本,同时也提高了生产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简图。图2为本技术的侧视结构简图。图3为本技术外侧面的结构简图。图4为本技术挡板的结构简图。附图标记:第一单元上模1、第一单元下模2、第二单元上模3、第二单元下模4、第三单元上模5、第三单元下模6、吊耳7、浇注孔8、螺栓孔9、双头螺栓10、挡板11、单头螺栓12、翼子板13、压块14、密封槽15、密封胶16、双头螺栓槽17、底脚18。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请参阅图1至图4,一种方形钢筋混凝土渡槽的生产模具,包括第一单元上模1、第一单元下模2、第二单元上模3、第二单元下模4、第三单元上模5、第三单元下模6、吊耳7、浇注孔8、螺栓孔9、双头螺栓10、挡板11、单头螺栓12、翼子板13、压块14、密封槽15、密封胶16、双头螺栓槽17、底脚18;其中:模具由上模与下模组成,上模包括第一单元上模1、第二单元上模3、第三单元上模5,且第一单元上模1、第二单元上模3、第三单元上模5相邻两者的接触面处设有螺栓孔9,螺栓孔9内安装有双头螺栓10,下模包括第一单元下模2、第二单元下模4、第三单元下模6,且第一单元下模2、第二单元下模4、第三单元下模6相邻两者的接触面处设有螺栓孔9,螺栓孔9内也安装有双头螺栓10,第一单元上模1、第二单元上模3、第三单元上模5顶部均设有翼子板13,且每个翼子板13的上表面处均设有浇注孔8与吊耳7,每个翼子板13的下表面均设有压块14,第一单元下模2与第二单元下模4之间的外侧面、第二单元下模4与第三单元下模6之间的外侧面均设有双头螺栓槽17,第一单元下模2、第二单元下模4、第三单元下模6三者的顶部均设有密封槽15,每个密封槽15内均放有密封胶16,压块14与密封槽15配合并压在密封胶16上形成密封,挡板11内部设有螺栓孔9,且两个挡板11通过单头螺栓12与螺栓孔9紧固分别安装在第三单元下模6与第一单元下模2的两端,第一单元下模2、第二单元下模4、第三单元下模6三者的底部均安装有底脚18。实施例2,请参阅图1,一种方形钢筋混凝土渡槽的生产模具,其中:第一单元上模1与第二单元上模3之间、第二单元上模3与第三单元上模5之间均通过双头螺栓10紧固连接,实现模具的拆分与拼接,便于一套模具生产出不同尺寸的渡槽。其余同实施例1。实施例3,请参阅图1与图3,一种方形钢筋混凝土渡槽的生产模具,其中:第一单元下模2与第二单元下模4之间、第二单元下模4与第三单元下模6之间均通过双头螺栓10紧固连接,实现模具的拆分与拼接,便于一套模具生产出不同尺寸的渡槽。其余同实施例1。工作原理:在进行方形钢筋混凝土渡槽生产时,首先通过双头螺栓10将第一单元上模1、第二单元上模3、第三单元上模5与第一单元下模2、第二单元下模4、第三单元下模6紧固连接好,将两个挡板11通过单头螺栓12与螺栓孔9紧固分别安装在第三单元下模6与第一单元下模2的两端,形成一个密闭的空腔,然后,将钢筋骨架置于密闭的空间内,并通过浇注孔8向密闭空间内浇注混凝土,即可形成方形钢筋混凝土渡槽,等到渡槽成型凝固后,通过吊耳7吊起第一单元上模1、第二单元上模3、第三单元上模5,即可取出成型的方形钢筋混凝土渡槽,如果需要生产更短的渡槽,则通过拆装双头螺栓10,重新拼接,得到更短的模具,进而可以生产更短的钢筋混凝土渡槽,本装置通过对一套模具的不同拼接可生产不同尺寸的钢筋混凝土渡槽,降低了设备成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方形钢筋混凝土渡槽的生产模具,包括第一单元上模(1)、第一单元下模(2)、第二单元上模(3)、第二单元下模(4)、第三单元上模(5)、第三单元下模(6)、吊耳(7)、浇注孔(8)、螺栓孔(9)、双头螺栓(10)、挡板(11)、单头螺栓(12)、翼子板(13)、压块(14)、密封槽(15)、密封胶(16)、双头螺栓槽(17)、底脚(18);其特征在于:模具由上模与下模组成,上模包括第一单元上模(1)、第二单元上模(3)、第三单元上模(5),且第一单元上模(1)、第二单元上模(3)、第三单元上模(5)相邻两者的接触面处设有螺栓孔(9),螺栓孔(9)内安装有双头螺栓(10),下模包括第一单元下模(2)、第二单元下模(4)、第三单元下模(6),且第一单元下模(2)、第二单元下模(4)、第三单元下模(6)相邻两者的接触面处设有螺栓孔(9),螺栓孔(9)内也安装有双头螺栓(10),第一单元上模(1)、第二单元上模(3)、第三单元上模(5)顶部均设有翼子板(13),且每个翼子板(13)的上表面处均设有浇注孔(8)与吊耳(7),每个翼子板(13)的下表面均设有压块(14),第一单元下模(2)与第二单元下模(4)之间的外侧面、第二单元下模(4)与第三单元下模(6)之间的外侧面均设有双头螺栓槽(17),第一单元下模(2)、第二单元下模(4)、第三单元下模(6)三者的顶部均设有密封槽(15),每个密封槽(15)内均放有密封胶(16),压块(14)与密封槽(15)配合并压在密封胶(16)上形成密封,挡板(11)内部设有螺栓孔(9),且两个挡板(11)通过单头螺栓(12)与螺栓孔(9)紧固分别安装在第三单元下模(6)与第一单元下模(2)的两端,第一单元下模(2)、第二单元下模(4)、第三单元下模(6)三者的底部均安装有底脚(18)。...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方形钢筋混凝土渡槽的生产模具,包括第一单元上模(1)、第一单元下模(2)、第二单元上模(3)、第二单元下模(4)、第三单元上模(5)、第三单元下模(6)、吊耳(7)、浇注孔(8)、螺栓孔(9)、双头螺栓(10)、挡板(11)、单头螺栓(12)、翼子板(13)、压块(14)、密封槽(15)、密封胶(16)、双头螺栓槽(17)、底脚(18);其特征在于:模具由上模与下模组成,上模包括第一单元上模(1)、第二单元上模(3)、第三单元上模(5),且第一单元上模(1)、第二单元上模(3)、第三单元上模(5)相邻两者的接触面处设有螺栓孔(9),螺栓孔(9)内安装有双头螺栓(10),下模包括第一单元下模(2)、第二单元下模(4)、第三单元下模(6),且第一单元下模(2)、第二单元下模(4)、第三单元下模(6)相邻两者的接触面处设有螺栓孔(9),螺栓孔(9)内也安装有双头螺栓(10),第一单元上模(1)、第二单元上模(3)、第三单元上模(5)顶部均设有翼子板(13),且每个翼子板(13)的上表面处均设有浇注孔(8)与吊耳(7),每个翼子板(13)的下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飞朱志坚刘檀
申请(专利权)人:建华建材江西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