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锥混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404313 阅读:7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2-23 01: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双锥混料装置,包括:混料罐,所述混料罐为双圆锥体,入料盖、出料盖,所述入料盖上设置有惰性气体充气口;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所述第一转轴和所述第二转轴对称地设置在所述混料罐的两侧;支架,所述支架分别与所述第一转轴和所述第二转轴连接,所述支架内设置有电机,所述电机的左右两端的输出轴分别与所述第一转轴和所述第二转轴进行传动连接。其优点在于,通过抽真空和充惰性气体,避免易氧化物质在混料过程中摩擦氧化,以及避免易燃物料在混料过程中摩擦起热燃烧;通过设置压力检测装置便于操作人员判断抽真空的终点;利用氧气浓度检测装置和温度检测装置,实时监控混料罐的氧气浓度和温度,降低出现问题的可能性。

A Double Cone Mixing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double-cone mixing device, which comprises a mixing tank, the mixing tank is a double-cone body, a feeding cover and a discharging cover, on which an inert gas inflating port is arranged; the first rotating shaft and the second rotating shaft are symmetrically arranged on both sides of the mixing tank; and the bracket is respectively provided with the first rotating shaft and the second rotating axis; and the bracket is provided with the first rotating shaft and the second rotating axis. The second rotating shaft is connected, and the bracket is provided with a motor. The output shafts of the left and right ends of the motor are respectively connected with the first rotating shaft and the second rotating shaft for transmission. Its advantages lie in avoiding frictional oxidation of oxides in the mixing process by vacuuming and filling inert gases, and avoiding frictional heat combustion of combustible materials in the mixing process; facilitating operators to judge the end point of vacuuming by setting pressure detection device; real-time monitoring of oxygen concentration and temperature of mixing tank by using oxygen concentration detection device and temperature detection device. Reduce the possibility of problem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锥混料装置
本技术涉及物料混合
,尤其涉及一种双锥混料装置。
技术介绍
对物料进行混合时,通常采用混料设备进行混料。但是,现有的混料设备存在一定缺陷。如在物料混合过程中,混料设备暴露在大气环境中,使得混料设备内充满空气,导致在混料时物料与空气充分接触,使混料时,物料氧化。此外,由于物料中会含有一定量的金属粉末,导致混料时物料温度升高,并且在氧气的作用下,使得物料存在燃烧的危险,降低了生产现场的安全性,危害操作人员的生命安全。因此,亟需一种能够使物料与空气隔绝,避免出现物料氧化、物料燃烧等问题,提高安全性的混料设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双锥混料装置。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双锥混料装置,包括:混料罐,所述混料罐为双圆锥体,所述混料罐包括入料口、出料口,所述入料口设置有入料盖,所述出料口设置有出料盖,所述入料盖上设置有惰性气体充气口;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所述第一转轴和所述第二转轴对称地设置在所述混料罐的左右两侧,所述第一转轴和所述第二转轴分别与所述混料罐进行连接,所述第一转轴和所述第二转轴不贯穿所述混料罐;支架,所述支架分别与所述第一转轴和所述第二转轴连接,所述支架内设置有电机,所述电机的左右两端的输出轴分别与所述第一转轴和所述第二转轴进行传动连接;所述第二转轴为中空结构,所述第二转轴内设置有真空抽气管,所述真空抽气管与所述混料罐连接,所述真空抽气管与所述混料罐的连接处设置有第一阀门,所述真空抽气管上设置有控制所述阀门的第一开关。优选地,还包括压力检测装置,所述压力检测装置设置在所述真空抽气管上。优选地,所述入料盖与所述混料罐进行可拆卸连接。优选地,所述出料盖的一端与所述混料罐进行铰接,所述出料盖的剩余部分与所述混料罐进行可拆卸连接。优选地,还包括氧气浓度检测装置,所述氧气浓度检测装置设置在所述混料罐的内侧。优选地,还包括温度检测装置,所述温度检测装置设置在所述混料罐的内侧。优选地,还包括抽真空装置,所述抽真空装置与所述真空抽气管连接。优选地,所述电机分别与所述第一转轴和所述第二转轴进行皮带传动连接。优选地,所述出料口的内径小于所述入料口的内径。优选地,所述第一转轴和所述第二转轴分别通过轴承与所述混料罐进行连接。优选地,所述惰性气体充气口的内部设置有第二阀门,所述惰性气体充气口设置有控制第二阀门的第二开关。本技术采用以上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本技术的一种双锥混料装置,通过抽真空和充惰性气体,避免易氧化物质在混料过程中摩擦氧化,以及避免易燃物料在混料过程中摩擦起热燃烧;通过设置压力检测装置能够便于操作人员判断抽真空的终点;利用氧气浓度检测装置和温度检测装置,实时监控混料罐的氧气浓度和温度,降低出现问题的可能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一个示意性实施例的主视图。图2是本技术的一个示意性实施例的立体图。其中的附图标记为:混料罐1;入料盖2;出料盖3;惰性气体充气口4;第一转轴5;第二转轴6;支架7;真空抽气管8;压力检测装置9;抽真空装置10;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但不作为本技术的限定。实施例1本技术的一个示意性实施例,如图1~2所示,一种双锥混料装置,包括混料罐1、入料盖2、出料盖3、第一转轴5、第二转轴6、支架7和真空抽气管8。混料罐1为双圆锥体,混料罐1包括入料口和出料口(图中未示出),入料口位于混料罐1的顶部,入料口覆盖有入料盖2,出料口位于所述混料罐1的底部,出料口覆盖有出料盖3。入料盖2与混料罐1可以是可拆卸连接,也可以是非可拆卸连接。如是可拆卸连接,即入料盖2可以从混料罐1上完全卸下,入料盖2与混料罐1的入料口可以进行包括但不限于螺栓连接;如是非可拆卸连接,即入料盖2不可以从混料罐1上完全卸下,入料盖2的一端可以与混料罐1进行铰接,其余部分与混料罐1的入料口进行包括但不限于螺栓连接。在本实施例中,入料盖2与混料罐1的入料口的优选的连接方式为可拆卸连接,且可拆卸连接为螺栓连接。出料盖3与混料罐1可以是可拆卸连接,也可以是非可拆卸连接。如是可拆卸连接,即出料盖3可以从混料罐1上完全卸下,出料盖3与混料罐1的出料口可以进行包括但不限于螺栓连接;如是非可拆卸连接,即出料盖3不可以从混料罐1上完全卸下,出料盖3的一端可以与混料罐1进行铰接,其余部分与混料罐1的出料口进行包括但不限于螺栓连接。在本实施例中,出料盖3与混料罐1的出料口的优选的连接方式为出料盖3的一端与混料罐1进行铰接,其余部分与混料罐1的出料口进行螺栓连接。入料盖2和出料盖3与混料罐1的连接均为密封性连接,防止混料罐1旋转的时候,混料罐1内的物料溢出。入料盖2的上部设置有一惰性气体充气口4,惰性气体充气口4贯穿入料盖2。对于惰性气体充气口4,可以通过一螺纹连接的盖帽进行封闭,也可以在惰性气体充气口4的内部设置有第二阀门,在惰性气体充气口4的外侧设置有一控制第二阀门的第二开关,通过第二开关控制第二阀门开闭对惰性气体充气口4进行封闭。惰性气体充气口4通过管道与一惰性气体储气罐(图中未示出)进行连接。在本实施例中,惰性气体包括但不限于氮气、二氧化碳、氩气。其中,优选地是氩气。在混料罐1的左右两侧对称地设置有第一转轴5和第二转轴6,第一转轴5和第二转轴6分别通过轴承(图中未示出)与混料罐1连接,第一转轴5和第二转轴6不贯穿混料罐1。具体的,轴承与混料罐1为固定连接,第一转轴5和第二转轴6向同一方向旋转时,分别带动轴承进行旋转,由于混料罐1与轴承为固定连接,混料罐1随着轴承的旋转而旋转。亦或是,第一转轴5和第二转轴6与混料罐1为固定连接(或一体式连接),第一转轴5和第二转轴6向同一方向旋转,混料罐1随着第一转轴5和第二转轴6的旋转而旋转。在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是,第一转轴5和第二转轴6分别通过轴承与混料罐1进行连接。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目的,是确保混料罐1的内部为一密闭空间,混料罐1内的物料通过旋转来进行混合,而非以往的利用搅拌装置进行混合,减少了物料与其他物质进行接触,避免物料与搅拌装置接触时产生温度或摩擦。支架7分别与第一转轴5和第二转轴6进行连接,用于对混料罐1进行支撑。在支架7的底部的内部设置有驱动用的电机(图中未示出),电机的输出轴分别与第一转轴5和第二转轴6进行传动连接,传动连接包括但不限于齿轮连接和皮带传动连接。支架7主要起支撑作用和保护作用。若电机分别与第一转轴5和第二转轴6进行齿轮连接时,电机的左右两端的输出轴分别与对应的一传动杆进行齿轮连接,两侧的传动杆再分别与第一转轴5和第二转轴6进行齿轮连接。若电机分别与第一转轴5和第二转轴6进行皮带传动连接时,电机的左右两端的输出轴分别与对应的一传动轮连接,两侧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锥混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混料罐(1),所述混料罐(1)为双圆锥体,所述混料罐(1)包括入料口、出料口,所述入料口设置有入料盖(2),所述出料口设置有出料盖(3),所述入料盖(2)上设置有惰性气体充气口(4);第一转轴(5)和第二转轴(6),所述第一转轴(5)和所述第二转轴(6)对称地设置在所述混料罐(1)的左右两侧,所述第一转轴(5)和所述第二转轴(6)分别与所述混料罐(1)进行连接,所述第一转轴(5)和所述第二转轴(6)不贯穿所述混料罐(1);支架(7),所述支架(7)分别与所述第一转轴(5)和所述第二转轴(6)连接,所述支架(7)内设置有电机,所述电机的左右两端的输出轴分别与所述第一转轴(5)和所述第二转轴(6)进行传动连接;所述第二转轴(6)为中空结构,所述第二转轴(6)内设置有真空抽气管(8),所述真空抽气管(8)与所述混料罐(1)连接,所述真空抽气管(8)与所述混料罐(1)的连接处设置有第一阀门,所述真空抽气管(8)上设置有控制所述阀门的第一开关。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锥混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混料罐(1),所述混料罐(1)为双圆锥体,所述混料罐(1)包括入料口、出料口,所述入料口设置有入料盖(2),所述出料口设置有出料盖(3),所述入料盖(2)上设置有惰性气体充气口(4);第一转轴(5)和第二转轴(6),所述第一转轴(5)和所述第二转轴(6)对称地设置在所述混料罐(1)的左右两侧,所述第一转轴(5)和所述第二转轴(6)分别与所述混料罐(1)进行连接,所述第一转轴(5)和所述第二转轴(6)不贯穿所述混料罐(1);支架(7),所述支架(7)分别与所述第一转轴(5)和所述第二转轴(6)连接,所述支架(7)内设置有电机,所述电机的左右两端的输出轴分别与所述第一转轴(5)和所述第二转轴(6)进行传动连接;所述第二转轴(6)为中空结构,所述第二转轴(6)内设置有真空抽气管(8),所述真空抽气管(8)与所述混料罐(1)连接,所述真空抽气管(8)与所述混料罐(1)的连接处设置有第一阀门,所述真空抽气管(8)上设置有控制所述阀门的第一开关。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锥混料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压力检测装置(9),所述压力检测装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景晖姚力军雷孝吕杜全国李红洋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创润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