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良型沉砂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403193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2-23 01: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改良型沉砂池,包括池体、筛网、进水管和出水管,所述筛网将池体分隔成沉砂区和出水区,所述池体的底部两端均设置有支撑脚,所述沉砂区的沉砂底部的一端通过转轴连接着沉砂区的侧部,另一端与出水区的底部相衔接,所述沉砂底部和出水区的衔接处的底端分别设置有相互匹配的第一销孔件和第二销孔件,卡销穿过第一销孔件和第二销孔件实现沉砂底部的固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将沉砂区的底部设计成可活动向下打开的结构,可通过打开沉砂区的底部并且配合冲洗头的冲洗效果将沉砂区内的杂物排出,较之前的人工进入沉砂区内清理杂物,不但排杂效率更高,而且人力劳动强度大幅降低,从而保证了沉砂池的高效实用,提升了沉砂池的工艺效率。

An improved sand sink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n improved sand sink, which comprises a pond body, a sieve net, an inlet pipe and an outlet pipe. The sieve net divides the pond body into a sand sinking area and a water outlet area. Both ends of the bottom of the pond body are provided with supporting feet. One end of the bottom of the sand sinking area is connected with the side of the sand sinking area through a rotating shaft, and the other end is connected with the bottom of the water outlet area. The bottom end of the joint of the outlet area is respectively provided with matching first pin hole pieces and second pin hole pieces, and the pin is fixed through the first pin hole pieces and the second pin hole pieces to achieve the bottom of the sediment. The utility model designs the bottom of the sand sinking area as a movable downward opening structure, which can discharge the debris in the sand sinking area by opening the bottom of the sand sinking area and cooperating with the flushing effect of the flushing head. Compared with the previous manual entry into the sand sinking area, the debris removal efficiency is higher, and the labor intensity is greatly reduced, thus ensuring the high efficiency and practicability of the sand sink and upgrading it. Technological efficiency of sand sink.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改良型沉砂池
本技术涉及污水处理
,具体涉及一种改良型沉砂池。
技术介绍
现有的沉砂池中被筛网分隔出来的沙子以及其他颗粒杂质会留在沉砂池的沉砂区内,时间长了,这些沙子和杂质会在沉砂区内堆积,从而出现堵塞的情况,影响正常的工艺效果,而现有的沉砂池没有较好的清污装置,需要人力进入沉砂池内进行清理,不但费时费力,清污劳动强度大,而且影响了工艺的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目的: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能够快速、高效的去除堆积杂物的改良型沉砂池。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改良型沉砂池,包括池体、筛网、进水管和出水管,所述筛网将池体分隔成沉砂区和出水区,所述池体的底部两端均设置有支撑脚,所述沉砂区的沉砂底部的一端通过转轴连接着沉砂区的侧部,另一端与出水区的底部相衔接,所述沉砂底部和出水区的衔接处的底端分别设置有相互匹配的第一销孔件和第二销孔件,卡销穿过第一销孔件和第二销孔件实现沉砂底部的固定。进一步地,所述位于靠近沉砂底部的那一个支撑脚上设置有用于对沉砂底部下放位置进行限位的限位块,防止沉砂底部过度打开。进一步地,所述进水管和出水管上分别设置有进水泵和出水泵,提升进水和出水效率。进一步地,所述出水区与筛网的相对面上设置有冲洗头,所述冲洗头连接着位于池体外壁上的蓄水箱,冲洗头能够将沾黏在筛网上的沙子和杂物冲洗下来至沉砂区内,提升了对于杂物的清洗效果。进一步地,所述支撑脚的高度大于沉砂底部的长度,这样使得沉砂底部在放下的过程中不会触碰到地面,避免了与地面发生碰撞产生损坏。有益效果: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将沉砂区的底部设计成可活动向下打开的结构,可通过打开沉砂区的底部并且配合冲洗头的冲洗效果将沉砂区内的杂物排出,较之前的人工进入沉砂区内清理杂物,不但排杂效率更高,而且人力劳动强度大幅降低,从而保证了沉砂池的高效实用,提升了沉砂池的工艺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正面剖视图;图2为沉砂池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明本技术,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技术而不用于限制本技术的范围,在阅读了本技术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对本技术的各种等价形式的修改均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如图1~图2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改良型沉砂池,包括池体1、筛网2、进水管11和出水管12,所述筛网2将池体1分隔成沉砂区13和出水区14,所述池体1的底部两端均设置有支撑脚10,所述沉砂区13的沉砂底部6的一端通过转轴5连接着沉砂区13的侧部,另一端与出水区14的底部相衔接,所述沉砂底部6和出水区14的衔接处的底端分别设置有相互匹配的第一销孔件71和第二销孔件72,卡销7穿过第一销孔件71和第二销孔件72实现沉砂底部6的固定,位于靠近沉砂底部6的那一个支撑脚10上设置有用于对沉砂底部6下放位置进行限位的限位块61,所述进水管11和出水管12上分别设置有进水泵3和出水泵4,所述出水区14与筛网2的相对面上设置有冲洗头8,所述冲洗头8连接着位于池体1外壁上的蓄水箱9,所述支撑脚10的高度大于沉砂底部6的长度。当沉砂区13内杂物堆积较多时,关闭进水泵3,待池体1内基本没有污水时,关闭出水泵4,拔出卡销7,沉砂底部6在转轴5的作用下向下打开至限位块61处,沉砂区13内的堆积的杂物下落至地面上,当发现筛网2粘连着很多杂物时,启动冲洗装置,冲洗头8将蓄水箱9内的水对筛网2进行冲洗,黏连的杂物被冲下来也掉落至地面上,工作人员只需对地面上的杂物进行清理即可,待清理完毕,关上沉砂底部6,将卡销7插入穿过第一销孔件71和第二销孔件72,重新启动进水泵3和出水泵4,继续进行沉砂工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改良型沉砂池,包括池体(1)、筛网(2)、进水管(11)和出水管(12),所述筛网(2)将池体(1)分隔成沉砂区(13)和出水区(14),其特征在于:所述池体(1)的底部两端均设置有支撑脚(10),所述沉砂区(13)的沉砂底部(6)的一端通过转轴(5)连接着沉砂区(13)的侧部,另一端与出水区(14)的底部相衔接,所述沉砂底部(6)和出水区(14)的衔接处的底端分别设置有相互匹配的第一销孔件(71)和第二销孔件(72),卡销(7)穿过第一销孔件(71)和第二销孔件(72)实现沉砂底部(6)的固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改良型沉砂池,包括池体(1)、筛网(2)、进水管(11)和出水管(12),所述筛网(2)将池体(1)分隔成沉砂区(13)和出水区(14),其特征在于:所述池体(1)的底部两端均设置有支撑脚(10),所述沉砂区(13)的沉砂底部(6)的一端通过转轴(5)连接着沉砂区(13)的侧部,另一端与出水区(14)的底部相衔接,所述沉砂底部(6)和出水区(14)的衔接处的底端分别设置有相互匹配的第一销孔件(71)和第二销孔件(72),卡销(7)穿过第一销孔件(71)和第二销孔件(72)实现沉砂底部(6)的固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春南吴俊刘俊超周湘群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绿环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