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一次性使用体外循环用静脉插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402627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2-23 01: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一次性使用体外循环用静脉插管,属于医疗设备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一种一次性使用体外循环用静脉插管,包括管体,所述的管体的前端为插入段,所述的插入段的外侧壁上开设有螺旋形凹槽,该凹槽内沿其螺旋轨迹方向均布有多个凸点,该凸点的上表面低于插入段的外侧壁;所述的凹槽内沿其螺旋轨迹方向均布有侧进血孔;所述的插入段的前端面中心位置处开设有底进血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设计巧妙,对插入段的外侧壁上开螺旋形凹槽,在凹槽内沿其螺旋轨迹均布有侧进血孔,并在凹槽内沿其螺旋轨迹方向均布有多个凸点,不存在血管壁贴合静脉插管外侧壁而影响侧进血孔进血的问题,进血效果好,便于活动和生理静脉引流。

A disposable intravenous catheter for cardiopulmonary bypass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disposable venous catheter for extracorporeal circulation, which belongs to the field of medical equipment.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disposable venous catheter for cardiopulmonary bypass, which comprises a tube body. The front end of the tube body is an insertion section. A spiral groove is arranged on the outer wall of the insertion section. There are several convex points in the groove along the direction of its spiral trajectory, and the upper surface of the convex points is lower than the outer wall of the insertion section. A bottom entry hole is arranged at the central position of the front end face of the insertion section.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structure, ingenious design, opening spiral grooves on the outer wall of the insertion section, distributing side entry holes along its spiral trajectory in the groove, and distributing multiple bumps along its spiral trajectory direction in the groove. There is no problem that the blood vessel wall is attached to the outer wall of the vein intubation and affects the side entry of the blood hole. The effect of the blood entry is good, and it is convenient for movement and physiological vein drainag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一次性使用体外循环用静脉插管
本技术涉及一种静脉插管,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一次性使用体外循环用静脉插管。
技术介绍
目前,在体外循环心脏直视手术中,静脉血液通过静脉插管引出体外,经人工肺氧合后变成动脉血液,再经人工心将动脉血液经动脉插管输回人体动脉内,从而完成体外循环整个过程。目前所用的静脉插管的插入段的前端及外侧壁上均设有进血孔,但是在使用时当将静脉插管的插入段插入血管后静脉插管的插入段外侧壁上的进血孔可能会被血管壁堵住,使得进血效果不好,影响血液循环。
技术实现思路
1.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的不足,提供了一种一次性使用体外循环用静脉插管,采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结构简单,设计巧妙,对插入段的外侧壁上开螺旋形凹槽,在凹槽内沿其螺旋轨迹均布有侧进血孔,并在凹槽内沿其螺旋轨迹方向均布有多个凸点,不存在血管壁贴合静脉插管外侧壁而影响侧进血孔进血的问题,进血效果好,便于活动和生理静脉引流。2.技术方案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为:本技术的一种一次性使用体外循环用静脉插管,包括管体,所述的管体的前端为插入段,所述的插入段的外侧壁上开设有螺旋形凹槽,该凹槽内沿其螺旋轨迹方向均布有多个凸点,该凸点的上表面低于插入段的外侧壁;所述的凹槽内沿其螺旋轨迹方向均布有侧进血孔;所述的插入段的前端面中心位置处开设有底进血孔。更进一步地,所述的底进血孔的边沿与插入段的外侧壁之间圆弧面过渡连接。更进一步地,所述的管体为带钢丝支撑型结构。更进一步地,所述的管体为不带钢丝支撑型结构。3.有益效果采用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与已有的公知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的一种一次性使用体外循环用静脉插管,其插入段的外侧壁上开设有螺旋形凹槽,凹槽内沿其螺旋轨迹方向均布有侧进血孔,使用时由于螺旋形凹槽的存在,不存在血管壁贴合静脉插管外侧壁而影响侧进血孔进血的问题,进血效果好,便于活动和生理静脉引流,并且在改善手术视图时更容易插入和移除,而该凹槽内沿其螺旋轨迹方向均布有多个凸点,该凸点的上表面低于插入段的外侧壁,可以进一步防止血管壁堵住进血孔,起到支撑的作用,使得进血效果更好;(2)本技术的一种一次性使用体外循环用静脉插管,其底进血孔的边沿与插入段的外侧壁之间圆弧面过渡连接,便于插入,使用方便,能够有效降低二次伤害。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一种一次性使用体外循环用静脉插管的结构示意图。示意图中的标号说明:1、管体;2、插入段;3、凹槽;4、凸点;5、侧进血孔;6、底进血孔。具体实施方式为进一步了解本技术的内容,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详细描述。实施例1结合图1,本实施例的一种一次性使用体外循环用静脉插管,包括管体1,管体1为带钢丝支撑型结构,管体1的前端为插入段2,管体1的前端为插入段2,该插入段2呈锥形,以便插入段2插入,而插入段2与管体1连接的连接面为锥面,使得插入段2与管体1之间连接稳固,防止使用过程中插入段2脱离;插入段2的外侧壁上开设有螺旋形凹槽3,该凹槽3内沿其螺旋轨迹方向均布有多个凸点4,该凸点4的上表面低于插入段2的外侧壁;凹槽3内沿其螺旋轨迹方向均布有侧进血孔5,使用时由于螺旋形凹槽的存在,不存在血管壁贴合静脉插管外侧壁而影响侧进血孔进血的问题,进血效果好,便于活动和生理静脉引流,并且在改善手术视图时更容易插入和移除;该凹槽内沿其螺旋轨迹方向均布有多个凸点,该凸点的上表面低于插入段的外侧壁,可以进一步防止血管壁堵住进血孔,起到支撑的作用,使得进血效果更好;插入段2的前端面中心位置处开设有底进血孔6;底进血孔6的边沿与插入段2的外侧壁之间圆弧面过渡连接,便于插入,使用方便,能够有效降低二次伤害。实施例2本实施例的一种一次性使用体外循环用静脉插管的基本结构同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管体1为不带钢丝支撑型结构。本技术的一种一次性使用体外循环用静脉插管,结构简单,设计巧妙,对插入段的外侧壁上开螺旋形凹槽,在凹槽内沿其螺旋轨迹均布有侧进血孔,并在凹槽内沿其螺旋轨迹方向均布有多个凸点,不存在血管壁贴合静脉插管外侧壁而影响侧进血孔进血的问题,进血效果好,便于活动和生理静脉引流。以上示意性的对本技术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该描述没有限制性,附图中所示的也只是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之一,实际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所以,如果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技术创造宗旨的情况下,不经创造性的设计出与该技术方案相似的结构方式及实施例,均应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一次性使用体外循环用静脉插管,包括管体(1),所述的管体(1)的前端为插入段(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插入段(2)的外侧壁上开设有螺旋形凹槽(3),该凹槽(3)内沿其螺旋轨迹方向均布有多个凸点(4),该凸点(4)的上表面低于插入段(2)的外侧壁;所述的凹槽(3)内沿其螺旋轨迹方向均布有侧进血孔(5);所述的插入段(2)的前端面中心位置处开设有底进血孔(6)。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一次性使用体外循环用静脉插管,包括管体(1),所述的管体(1)的前端为插入段(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插入段(2)的外侧壁上开设有螺旋形凹槽(3),该凹槽(3)内沿其螺旋轨迹方向均布有多个凸点(4),该凸点(4)的上表面低于插入段(2)的外侧壁;所述的凹槽(3)内沿其螺旋轨迹方向均布有侧进血孔(5);所述的插入段(2)的前端面中心位置处开设有底进血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新正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市康心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