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防火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401951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2-23 00:4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智能防火装置,包括支撑底座,所述支撑底座的底端设有若干个均匀分布的万向轮,所述支撑底座的顶端中部设有电力柜,所述电力柜为空腔结构,所述电力柜的空腔顶部内壁上设有控制器,所述电力柜的底部一侧设有散热口,所述散热口的一侧且位于所述电力柜的空腔内壁上设有活动机构,所述电力柜的另一侧空腔内壁上设有灭火机构,所述灭火机构包括L形固定座一,所述L形固定座一与所述电力柜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L形固定座一的底部一侧设有L形固定座二,所述L形固定座二远离所述电力柜的一侧分别设有温感传感器和烟感传感器。有益效果:整体设计简单合理,智能灭火,使得灭火更加的及时,有效避免了火灾带来的危害。

An Intelligent Fire Protection Device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n intelligent fire protection device, which comprises a support base, the bottom end of the support base is provided with several uniformly distributed universal wheels, the top middle part of the support base is provided with an electric cabinet, the electric cabinet is a cavity structure, the top inner wall of the electric cabinet is provided with a controller, the bottom side of the electric cabinet is provided with a radiator, and the side of the radiator is provided with a radiator. A movable mechanism is arranged on the inner wall of the cavity of the electric power cabinet, and a fire extinguishing mechanism is arranged on the inner wall of the cavity on the other side of the electric power cabinet. The fire extinguishing mechanism comprises an L-shaped fixing seat, which is fixed connected with the inner wall of the electric power cabinet. The bottom side of the L-shaped fixing seat is provided with an L-shaped fixing seat 2, which is far from the side of the electric power cabinet. There are temperature sensor and smoke sensor respectively. Beneficial effect: The overall design is simple and reasonable, intelligent fire extinguishing, making fire extinguishing more timely, effectively avoiding the harm of fi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防火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防火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智能防火装置。
技术介绍
企业中因配电柜腐烂、线路老化、设备短路、用电设备操作不当等原因造成的火灾最为普遍,随着社会的发展,对电力设备防火的应用愈加广泛,因此,对电力设备用防火装置的需求日益增长。市面上大多数电力设备用防火装置在使用的过程中不能智能的对火情进行检测,同时不能在失火时进行及时有效的灭火措施。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出一种智能防火装置,以克服现有相关技术所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智能防火装置,包括支撑底座,所述支撑底座的底端设有若干个均匀分布的万向轮,所述支撑底座的顶端中部设有电力柜,所述电力柜为空腔结构,所述电力柜的空腔顶部内壁上设有控制器,所述电力柜的底部一侧设有散热口,所述散热口的一侧且位于所述电力柜的空腔内壁上设有活动机构,所述电力柜的另一侧空腔内壁上设有灭火机构,所述灭火机构包括L形固定座一,所述L形固定座一与所述电力柜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L形固定座一的底部一侧设有L形固定座二,所述L形固定座二远离所述电力柜的一侧分别设有温感传感器和烟感传感器,所述L形固定座二内套设有固定筒,所述固定筒的内壁上对称设有限位槽,所述固定筒内贯穿设有活动杆,所述活动杆上设有与所述限位槽相适配的限位条,所述活动杆的顶端设有卡盘,所述卡盘的一侧且位于所述L形固定座二的顶端一侧设有电机一,所述电机一的旋转轴上套设有Y形卡块,所述Y形卡块延伸至所述卡盘内,所述卡盘的顶端设有轴承,所述轴承内套设有旋转杆,所述旋转杆的中部套设有齿杆,所述齿杆的一侧设有与其相啮合的齿轮,所述齿轮的齿轮轴与位于其下方的电机二的旋转轴连接,所述旋转杆的顶端贯穿位于所述L形固定座一上的通孔与储液罐连接,所述储液罐的边缘处设有若干个均匀分布的喷头,所述喷头上设有电磁阀。进一步的,所述活动机构包括防护架,所述防护架与所述电力柜的内壁连接,所述防护架的一侧设有通风口,所述通风口的内壁上设有安装座,所述安装座内套设有翻转板,所述翻转板的顶部一侧设有栓座一,所述栓座一内套设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延伸至栓座二内,所述栓座二的顶端与伸缩杆连接,所述伸缩杆的另一端贯穿所述防护架与气缸连接。进一步的,所述翻转板上套设有密封圈。进一步的,所述电机二的一侧设有安装座,所述安装座与所述L形固定座一固定连接。进一步的,所述电机一为正反电机,且所述电机一的正反偏转角度均为度。进一步的,所述翻转板与所述通风口相适配。进一步的,所述储液罐内设有液态化碳。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通过温感传感器和烟感传感器的设计能够对电力柜内的温度和烟浓度进行及时的检测,活动机构的设计能够快速的实现电力柜的密封,避免电力柜内部起火时空气形成对流造成火灾的危害,灭火机构的设计则能够有效的对电力柜起火时进行灭火操作,避免火势的蔓延,整体设计简单合理,智能灭火,使得灭火更加的及时,有效避免了火灾带来的危害。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种智能防火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种智能防火装置的灭火机构示意图;图3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种智能防火装置的限位槽示意图;图4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种智能防火装置的活动机构示意图。图中:1、支撑底座;2、万向轮;3、电力柜;4、散热口;5、活动机构;6、灭火机构;7、L形固定座一;8、L形固定座二;9、温感传感器;10、烟感传感器;11、固定筒;12、限位槽;13、活动杆;14、限位条;15、卡盘;16、电机一;17、气缸;18、Y形卡块;19、轴承;20、旋转杆;21、齿杆;22、齿轮;23、电机二;24、通孔;25、储液罐;26、喷头;27、电磁阀;28、防护架;29、通风口;30、安装座;31、翻转板;32、栓座一;33、连接杆;34、栓座二;35、伸缩杆。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智能防火装置。如图1-4所示,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述的一种智能防火装置,包括支撑底座1,所述支撑底座1的底端设有若干个均匀分布的万向轮2,所述支撑底座1的顶端中部设有电力柜3,所述电力柜3的空腔顶部内壁上设有控制器,所述电力柜3为空腔结构,所述电力柜3的底部一侧设有散热口4,所述散热口4的一侧且位于所述电力柜3的空腔内壁上设有活动机构5,所述电力柜3的另一侧空腔内壁上设有灭火机构6,所述灭火机构6包括L形固定座一7,所述L形固定座一7与所述电力柜3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L形固定座一7的底部一侧设有L形固定座二8,所述L形固定座二8远离所述电力柜3的一侧分别设有温感传感器9和烟感传感器10,所述L形固定座二8内套设有固定筒11,所述固定筒11的内壁上对称设有限位槽12,所述固定筒11内贯穿设有活动杆13,所述活动杆13上设有与所述限位槽12相适配的限位条14,所述活动杆13的顶端设有卡盘15,所述卡盘15的一侧且位于所述L形固定座二8的顶端一侧设有电机一16,所述电机一16的旋转轴上套设有Y形卡块18,所述Y形卡块18延伸至所述卡盘15内,所述卡盘15的顶端设有轴承19,所述轴承19内套设有旋转杆20,所述旋转杆20的中部套设有齿杆21,所述齿杆21的一侧设有与其相啮合的齿轮22,所述齿轮22的齿轮轴与位于其下方的电机二23的旋转轴连接,所述旋转杆20的顶端贯穿位于所述L形固定座一7上的通孔24与储液罐25连接,所述储液罐25的边缘处设有若干个均匀分布的喷头26,所述喷头26上设有电磁阀27。借助于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温感传感器9和烟感传感器10的设计能够对电力柜3内的温度和烟浓度进行及时的检测,活动机构5的设计能够快速的实现电力柜3的密封,避免电力柜3内部起火时空气形成对流造成火灾的危害,灭火机构6的设计则能够有效的对电力柜起火时进行灭火操作,避免火势的蔓延,整体设计简单合理,智能灭火,使得灭火更加的及时,有效避免了火灾带来的危害。在一个实施例中,对于上述活动机构5来说,所述活动机构5包括防护架28,所述防护架28与所述电力柜3的内壁连接,所述防护架28的一侧设有通风口29,所述通风口29的内壁上设有安装座30,所述安装座30内套设有翻转板31,所述翻转板31的顶部一侧设有栓座一32,所述栓座一32内套设有连接杆33,所述连接杆33的另一端延伸至栓座二34内,所述栓座二34的顶端与伸缩杆35连接,所述伸缩杆35的另一端贯穿所述防护架28与气缸17连接。在一个实施例中,对于上述翻转板31来说,所述翻转板31上套设有密封圈。从而增加了翻转板31与通风口29之间的密封性。在一个实施例中,对于上述电机二23来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防火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底座(1),所述支撑底座(1)的底端设有若干个均匀分布的万向轮(2),所述支撑底座(1)的顶端中部设有电力柜(3),所述电力柜(3)为空腔结构,所述电力柜(3)的空腔顶部内壁上设有控制器,所述电力柜(3)的底部一侧设有散热口(4),所述散热口(4)的一侧且位于所述电力柜(3)的空腔内壁上设有活动机构(5),所述电力柜(3)的另一侧空腔内壁上设有灭火机构(6),所述灭火机构(6)包括L形固定座一(7),所述L形固定座一(7)与所述电力柜(3)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L形固定座一(7)的底部一侧设有L形固定座二(8),所述L形固定座二(8)远离所述电力柜(3)的一侧分别设有温感传感器(9)和烟感传感器(10),所述L形固定座二(8)内套设有固定筒(11),所述固定筒(11)的内壁上对称设有限位槽(12),所述固定筒(11)内贯穿设有活动杆(13),所述活动杆(13)上设有与所述限位槽(12)相适配的限位条(14),所述活动杆(13)的顶端设有卡盘(15),所述卡盘(15)的一侧且位于所述L形固定座二(8)的顶端一侧设有电机一(16),所述电机一(16)的旋转轴上套设有Y形卡块(18),所述Y形卡块(18)延伸至所述卡盘(15)内,所述卡盘(15)的顶端设有轴承(19),所述轴承(19)内套设有旋转杆(20),所述旋转杆(20)的中部套设有齿杆(21),所述齿杆(21)的一侧设有与其相啮合的齿轮(22),所述齿轮(22)的齿轮轴与位于其下方的电机二(23)的旋转轴连接,所述旋转杆(20)的顶端贯穿位于所述L形固定座一(7)上的通孔(24)与储液罐(25)连接,所述储液罐(25)的边缘处设有若干个均匀分布的喷头(26),所述喷头(26)上设有电磁阀(27)。...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防火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底座(1),所述支撑底座(1)的底端设有若干个均匀分布的万向轮(2),所述支撑底座(1)的顶端中部设有电力柜(3),所述电力柜(3)为空腔结构,所述电力柜(3)的空腔顶部内壁上设有控制器,所述电力柜(3)的底部一侧设有散热口(4),所述散热口(4)的一侧且位于所述电力柜(3)的空腔内壁上设有活动机构(5),所述电力柜(3)的另一侧空腔内壁上设有灭火机构(6),所述灭火机构(6)包括L形固定座一(7),所述L形固定座一(7)与所述电力柜(3)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L形固定座一(7)的底部一侧设有L形固定座二(8),所述L形固定座二(8)远离所述电力柜(3)的一侧分别设有温感传感器(9)和烟感传感器(10),所述L形固定座二(8)内套设有固定筒(11),所述固定筒(11)的内壁上对称设有限位槽(12),所述固定筒(11)内贯穿设有活动杆(13),所述活动杆(13)上设有与所述限位槽(12)相适配的限位条(14),所述活动杆(13)的顶端设有卡盘(15),所述卡盘(15)的一侧且位于所述L形固定座二(8)的顶端一侧设有电机一(16),所述电机一(16)的旋转轴上套设有Y形卡块(18),所述Y形卡块(18)延伸至所述卡盘(15)内,所述卡盘(15)的顶端设有轴承(19),所述轴承(19)内套设有旋转杆(20),所述旋转杆(20)的中部套设有齿杆(21),所述齿杆(21)的一侧设有与其相啮合的齿轮(22),所述齿轮(22)的齿轮轴与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文学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盛联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