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梁标专利>正文

一种多功能护颈枕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401772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2-23 00: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功能护颈枕头,其包括枕头主体,枕头主体上分为仰卧区域和侧卧区域,仰卧区域设置在枕头主体的中心位置,侧卧区域设有两个部分,分别位于仰卧区域的左右两边,仰卧区域的中心位置设有一个中心槽,侧卧区域上设有一个侧卧槽,仰卧区域下端设有脊椎承托区域,脊椎承托区域的下端为大椎承托区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有助于睡眠、更贴合人体工学及颈椎的生理曲线;侧卧槽的设计结构使得耳朵处于零压力,即使久睡,耳朵也不会麻和疼痛;使用者在深睡时,会往凹槽处寻找更舒适的位置,促进深睡眠;能够对使用者进行磁疗、香薰和热敷。

A multifunctional neck pillow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multifunctional neck-protecting pillow, which comprises a pillow body. The pillow body is divided into a supine area and a lateral area. The supine area is located in the central position of the pillow body. The lateral area has two parts, which are located on the left and right sides of the supine area. The central position of the supine area is provided with a central groove, and the lateral area is provided with a lateral groove. The lower end of the sleeping area is provided with a vertebral support area, and the lower end of the vertebral support area is a large vertebral support area. The beneficial effects of the utility model are as follows: it helps sleep, fits more ergonomically and the physiological curve of the cervical spine; the design structure of the lateral decubitus groove makes the ear at zero pressure, and even if sleeping for a long time, the ear will not feel numb and pain; the user will look for more comfortable grooves when sleeping deeply. Location, promote deep sleep; can be used for magnetic therapy, aromatherapy and hot compres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功能护颈枕头
本技术涉及一种多功能护颈枕头,属于枕头

技术介绍
人的颈椎具有自然生理曲度,人们在生活或者工作都有低头姿势的习惯,容易产生疲劳,时间久了,颈椎会产生不同程度的损伤,造成颈椎病,现在办公基本都用到电脑,长时间坐办公室对着电脑,脖子会处于精神紧绷状态,不及时的运动或者按摩都会给头部和颈椎带来很大的损害,目前家里常用的都是普通的枕头,质量好的枕头价格都比较昂贵,而且那些枕头不一定具有按摩热敷效果,价格便宜的枕头又影响睡眠质量,且现有枕头的设计基本都没有按照人体工学及颈椎的生理曲线,无法保持了人体颈椎的最佳曲线,对脊椎有一定的伤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有助于睡眠、更贴合人体工学及颈椎的生理曲线的多功能护颈枕头。本技术通过下述方案实现:一种多功能护颈枕头,其包括枕头主体,所述枕头主体上分为仰卧区域和侧卧区域,所述仰卧区域设置在所述枕头主体的中心位置,所述侧卧区域设有两个部分,分别位于所述仰卧区域的左右两边,所述仰卧区域的中心位置设有一个中心槽,所述侧卧区域上设有一个侧卧槽,所述仰卧区域下端设有脊椎承托区域,所述脊椎承托区域的下端为大椎承托区域,所述仰卧区域、所述脊椎承托区域和所述大椎承托区域连成一个整体,所述中心槽四周的仰卧区域为逐渐向上的弧形坡面结构,所述侧卧槽内均匀分布多个按摩柱,所述侧卧区域为从内向外逐渐向上的弧形坡面结构,所述大椎承托区域为从外到内逐渐向上的弧形坡面结构,所述脊椎承托区域为凸起的最高点,其到所述中心槽的区域为从外到内逐渐向下的弧形坡面结构,所述侧卧区域的高度从上到下逐渐增高,所述仰卧区域和所述侧卧区域的上部为软的慢回弹记忆绵或者乳胶绵制成的软结构区域,所述仰卧区域和所述侧卧区域的下部设有采用比上部硬的海绵或者乳胶绵制成的硬结构区域,所述侧卧区域的下端设有圆弧形的侧卧脊椎托区域。所述侧卧区域的高度高于所述仰卧区域的高度。所述侧卧槽为贴合耳朵轮廓的弧面凹槽,所述侧卧槽内的按摩柱为方块形,所述按摩柱之间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深度从所述侧卧槽的四周向中间逐渐加深,所述按摩柱上端设有凸点。所述仰卧区域的坡度大于侧卧区域的坡度。所述中心槽在仰卧时承托头部,所述侧卧槽在侧卧时承托头部。所述中心槽为贴合人体后脑勺的圆弧形结构。所述脊椎承托区域为贴合人体颈椎曲线的圆弧形结构。所述仰卧区域上侧面的左右两端各活动插入一根磁疗棒。所述仰卧区域上侧面开有一个香薰槽,所述香薰槽内放置芳香精油、决明子,桑葚、绿茶、驱蚊草中的一种或者多种。所述脊椎承托区域和所述大椎承托区域内设有发热片,所述发热片通过电线连接到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通过电线连接到电源。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本技术一种多功能护颈枕头的仰卧区域设有贴合人体后脑勺的圆弧形中心槽,使人在仰卧时更加放松,有助睡眠;2、本技术一种多功能护颈枕头设有脊椎承托区域,此区域圆弧是依据人体颈椎曲线设计,使人仰卧时,颈椎和枕头完全贴合,减少人体颈椎的受压3、本技术一种多功能护颈枕头设有大椎承托区域,大椎是颈椎和胸椎交结处,大椎位置比较典型的问题是由于低头或睡觉时枕头偏高等原因引起鼓包(大包),此区域设计更加贴近人体工学,可减轻睡眠时大椎位置的受压,有效的预防和修复大椎鼓包;4、本技术一种多功能护颈枕头的仰卧区域、脊椎承托区域和大椎承托区域连成一个整体,使用者在仰卧时,从大椎到颈椎及后脑勺,完全的与枕头贴合,确保使用者仰卧时额头和下巴在同一水平线上,保持了人体颈椎的最佳曲线,完全符合人体工学及颈椎的生理曲线。有轻微颈椎疾病的患者(如颈椎曲线较直)可通过经常仰卧此区域,修复患者的颈椎曲线,使之慢慢恢复直至达到正常的生理曲线;5、本技术一种多功能护颈枕头的中心槽四周的仰卧区域为逐渐向上的弧形坡面结构,此区域平缓的坡度设计,有利于使用者在仰卧转为侧卧时的翻身的难度,减少由于翻身带来的惊觉次数;6、本技术一种多功能护颈枕头设有弧面的侧卧槽,侧卧槽内的按摩柱为方块形,按摩柱之间设有凹槽,加上枕芯材质使用慢回弹记忆棉或者乳胶材质,使用者在侧卧时,耳朵接触到枕头,弧面侧卧槽贴合耳朵轮廓,由于凹槽深度从侧卧槽的四周向中间逐渐加深,中间凹槽深,上面的凸点会挤至旁边的凹槽处更多,形成新的凹槽,耳朵处于零压力,即使久睡,耳朵也不会麻和疼痛;使用者在深睡时,会往凹槽处寻找更舒适的位置,促进深睡眠;7、本技术一种多功能护颈枕头的两侧侧卧区域高度是区别于中间的仰卧区域高度的,比仰卧高度要高,两侧高度是根据人体侧卧时保持颈椎和胸椎在同一平行线上(根据人群不同,可选不同型号的枕头),以保证人体颈椎不易侧弯;8、本技术一种多功能护颈枕头的侧卧区域的下端设有圆弧形的侧卧脊椎托区域,此区域圆弧设计,使用者在侧枕时,慢回弹记忆海绵或者乳胶绵稍微下压,肩部和颈椎部位更贴近,更加舒适;9、本技术一种多功能护颈枕头的仰卧区域和侧卧区域的上部为软的慢回弹记忆绵或者乳胶绵,仰卧区域和所述侧卧区域的下部为比上部更硬的海绵或者乳胶绵,当人体下压时,既十分舒适,又保证了使用者在超重时的承托问题,保证使用者仰卧时的最佳生理曲线及侧卧时颈椎不侧弯;10、本技术一种多功能护颈枕头的仰卧区域高度部分设置不一样,根据不同人群提供不同的高度(不同型号),确保使用者可选择适合自己高度和舒适度的枕头;11、本技术一种多功能护颈枕头的仰卧区域的上侧面插入一根磁疗棒,可以对使用者进行磁疗,不需要时也可以将磁疗棒拔出;12、本技术一种多功能护颈枕头的仰卧区域上侧面开有一个香薰槽,可以放入芳香精油、决明子,桑葚、绿茶、驱蚊草中的一种或者多种,提高使用者的睡眠质量;13、本技术一种多功能护颈枕头设有发热片,所述发热片通过电线连接到控制装置,可以对颈椎进行热敷。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多功能护颈枕头的正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多功能护颈枕头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一种多功能护颈枕头的后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一种多功能护颈枕头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1中A-A剖面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1中B-B剖面结构示意图。图中:1为枕头主体,2为仰卧区域,3为侧卧区域,4为中心槽,5为侧卧槽,6为椎承托区域,7为大椎承托区域,8为按摩柱,9为硬结构区域,10为侧卧脊椎托区域,11为凹槽,12为磁疗棒,13为香薰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图1-6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但本技术保护范围不局限所述内容。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且附图均采用非常简化的形式且均使用非精准的比率,仅用以方便、明晰地辅助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为了清楚,不描述实际实施例的全部特征,在下列描述中,不详细描述公知的功能和结构,因为它们会使本技术由于不必要的细节而混乱,应当认为在任何实际实施例的开发中,必须做出大量实施细节以实现开发者的特定目标,例如按照有关系统或有关商业的限制,由一个实施例改变为另一个实施例,另外,应当认为这种开发工作可能是复杂和耗费时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功能护颈枕头,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枕头主体(1),所述枕头主体(1)上分为仰卧区域(2)和侧卧区域(3),所述仰卧区域(2)设置在所述枕头主体(1)的中心位置,所述侧卧区域(3)设有两个部分,分别位于所述仰卧区域(2)的左右两边,所述仰卧区域(2)的中心位置设有一个中心槽(4),所述侧卧区域(3)上设有一个侧卧槽(5),所述仰卧区域(2)下端设有脊椎承托区域(6),所述脊椎承托区域(6)的下端为大椎承托区域(7),所述仰卧区域(2)、所述脊椎承托区域(6)和所述大椎承托区域(7)连成一个整体,所述中心槽(4)四周的仰卧区域(2)为逐渐向上的弧形坡面结构,所述侧卧槽(5)内均匀分布多个按摩柱(8),所述侧卧区域(3)为从内向外逐渐向上的弧形坡面结构,所述大椎承托区域(7)为从外到内逐渐向上的弧形坡面结构,所述脊椎承托区域(6)为凸起的最高点,其到所述中心槽(4)的区域为从外到内逐渐向下的弧形坡面结构,所述侧卧区域(3)的高度从上到下逐渐增高,所述仰卧区域(2)和所述侧卧区域(3)的上部为软的慢回弹记忆绵或者乳胶绵制成的软结构区域,所述仰卧区域(2)和所述侧卧区域(3)的下部设有采用比上部硬的海绵或者乳胶绵制成的硬结构区域(9),所述侧卧区域(3)的下端设有圆弧形的侧卧脊椎托区域(1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护颈枕头,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枕头主体(1),所述枕头主体(1)上分为仰卧区域(2)和侧卧区域(3),所述仰卧区域(2)设置在所述枕头主体(1)的中心位置,所述侧卧区域(3)设有两个部分,分别位于所述仰卧区域(2)的左右两边,所述仰卧区域(2)的中心位置设有一个中心槽(4),所述侧卧区域(3)上设有一个侧卧槽(5),所述仰卧区域(2)下端设有脊椎承托区域(6),所述脊椎承托区域(6)的下端为大椎承托区域(7),所述仰卧区域(2)、所述脊椎承托区域(6)和所述大椎承托区域(7)连成一个整体,所述中心槽(4)四周的仰卧区域(2)为逐渐向上的弧形坡面结构,所述侧卧槽(5)内均匀分布多个按摩柱(8),所述侧卧区域(3)为从内向外逐渐向上的弧形坡面结构,所述大椎承托区域(7)为从外到内逐渐向上的弧形坡面结构,所述脊椎承托区域(6)为凸起的最高点,其到所述中心槽(4)的区域为从外到内逐渐向下的弧形坡面结构,所述侧卧区域(3)的高度从上到下逐渐增高,所述仰卧区域(2)和所述侧卧区域(3)的上部为软的慢回弹记忆绵或者乳胶绵制成的软结构区域,所述仰卧区域(2)和所述侧卧区域(3)的下部设有采用比上部硬的海绵或者乳胶绵制成的硬结构区域(9),所述侧卧区域(3)的下端设有圆弧形的侧卧脊椎托区域(1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护颈枕头,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标
申请(专利权)人:梁标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