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鼠尾部实验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401611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2-23 00: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小鼠尾部实验设备,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让小鼠钻入并且对小鼠进行控制的控制管、设置在控制管一侧与控制管可拆卸连接的盖子以及开设在盖子背离控制管一侧的让位孔,达到了小鼠在实验操作过程当中挣扎时不会影响实验操作,便于对小鼠的尾部进行实验操作的效果。

Laboratory equipment for mouse tail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n experimental device for the tail of mice. The key technical points of the device include a control tube that allows mice to drill and control mice, a cover which can be disassembled and connected with the control tube on one side of the control tube and a concession hole on the side of the cover which deviates from the control tube. The device achieves that the experimental operation will not be affected when the mice struggle in the experimental operation process and is convenient for the mice. The effect of experimental manipulation on the tail of m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小鼠尾部实验设备
本技术涉及实验室小鼠尾部实验领域,更具体的说,它涉及一种小鼠尾部实验设备。
技术介绍
单克隆抗体是由单一B细胞克隆产生的高度均一、仅针对某一特定抗原表位的抗体;实验室当中制备单克隆抗体的过程一般都使用小鼠作为实验对象,在进行实验的过程当中需要从小鼠的尾部上进行实验操作,通常实验操作的时候都是人用手握持住小鼠然后对小鼠进行实验操作,但是在对小鼠进行实验操作的过程中因为小鼠感受到疼痛往往会在人手中进行挣扎,导致实验操作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小鼠尾部实验设备,其能够使小鼠在实验操作过程当中挣扎时不会影响实验操作,便于对小鼠的尾部进行实验操作。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小鼠尾部实验设备,包括让小鼠钻入并且对小鼠进行控制的控制管、设置在控制管一侧与控制管可拆卸连接的盖子以及开设在盖子背离控制管一侧的让位孔。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盖子从控制管上取下,然后将小鼠送入到控制管当中并且小鼠的头部背离盖子一侧;将小鼠的尾部穿过让位孔并且将盖子安装在控制管上,然后对小鼠的尾部进行实验操作,小鼠在感受到疼痛之后只能够在控制管中挣扎,但是控制管限制了小鼠的动作,使得小鼠的挣扎不会影响到实验操作过程,从而便于对小鼠的尾部进行实验操作。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让位孔外周上设置有固定连接在盖子上的防止小鼠尾部受伤的由橡胶制成的防护环。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防护环能够防止小鼠的尾部在穿过让位孔的过程当中受伤。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盖子背离控制管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与让位孔同轴的呈半圆筒状设置的定位板。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定位板能够将小鼠的尾部放置在定位板上,从而便于对小鼠的尾部进行实验操作。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控制管背离盖子的一端开设有防止小鼠在控制管内闷死的透气孔。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透气孔能够防止小鼠在控制管内被闷死。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控制管背离盖子的一端设置有呈圆台状的管头,管头直径较小一端为管头背离盖子一端,并且透气孔位于管头背离盖子一端。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控制管的管头设置为圆台状能够防止小鼠通过透气孔将控制管咬碎。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控制管外周上设置有若干均匀分布的防滑纹。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防滑纹能够防止在对小鼠的尾部进行实验操作时控制管从手中滑落。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盖子外周上设置有若干长度方向与盖子轴线方向相互平行的防滑凸起。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防滑凸起能够防止将盖子安装在控制管上时人手与盖子发生滑动。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盖子螺纹连接在控制管上。综上所述,本技术相比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通过设置控制管和带有让位孔的盖子,使得小鼠实验操作过程当中挣扎时不会影响实验操作,便于对小鼠的尾部进行实验操作。2.本技术通过设置呈半圆筒状的固定板,更加便于对小鼠的尾部进行实验操作。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的完整结构的轴测图;图2为图1的A部放大示意图;图3为实施例的完整结构的爆炸示意图。图中:1、控制管;11、管头;111、透气孔;12、防滑纹;2、盖子;21、让位孔;22、防护环;23、防滑凸起;3、定位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底面”和“顶面”、“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实施例:一种小鼠尾部实验设备,用于对小鼠尾部进行实验操作,参见附图1和附图2,包括控制管1、设置在控制管1一侧的盖子2、开设在盖子2背离控制管1一侧中间位置的让位孔21以及固定连接在盖子2上与让位孔21同轴的定位板3;控制管1相对于盖子2的另一端为管头11并且管头11呈圆台状设置,圆台直径较小一端位于管头11背离盖子2一侧;控制管1的内径刚好允许小鼠钻入到控制管1内;定位板3呈半圆筒状设置;对小鼠尾部进行实验操作的时候先将盖子2从控制管1上取下,然后将小鼠送入到控制管1当中并且小鼠的头部朝向管头11一侧;将小鼠的尾部穿过让位孔21并且将盖子2安装在控制管1上,然后将小鼠的尾部放置在定位板3上,然后对小鼠的尾部进行实验操作,小鼠在感受到疼痛之后只能够在控制管1中挣扎,但是控制管1限制了小鼠的动作,使得小鼠的挣扎不会影响到实验操作过程。让位孔21的外周设置有固定连接在盖子2上与让位孔21同心的防护环22,防护环22为橡胶材质制成,防止小鼠尾部在穿过让位孔21时与让位孔21侧边接触而受伤。参见附图3,控制管1的管头11背离盖子2的一侧开设有与控制管1内相互连通的透气孔111;通过设置透气孔111能够防止小鼠在控制管1内被闷死。管头11设置成圆台状能够防止放入到控制管1内的小鼠通过透气孔111将管头11咬碎。参见附图3,盖子2内部设置有内螺纹,控制管1外周靠近盖子2的一端设置有外螺纹,盖子2和控制管1螺纹连接在一起;控制管1外周上设置有若干均匀设置的防滑纹12,用于防止人在握持控制管1时控制管1从手中脱落。盖子2外周上设置有若干长度方向与盖子2轴线方向相互平行的防滑凸起23,通过设置防滑凸起23便于防止将盖子2拧紧在控制管1上时人手与盖子2发生滑动。该小鼠尾部实验设备在进行使用时的工作原理如下:首选将盖子2从控制管1上拧下,然后将小鼠放入控制管1中,小鼠的头部朝向管头11一侧;将小鼠的尾部穿过让位孔21伸出,然后将盖子2拧紧在控制管1上,将小鼠的尾部放置在定位板3上,然后对小鼠的尾部进行实验操作。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技术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小鼠尾部实验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让小鼠钻入并且对小鼠进行控制的控制管(1)、设置在控制管(1)一侧与控制管(1)可拆卸连接的盖子(2)以及开设在盖子(2)背离控制管(1)一侧的让位孔(2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小鼠尾部实验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让小鼠钻入并且对小鼠进行控制的控制管(1)、设置在控制管(1)一侧与控制管(1)可拆卸连接的盖子(2)以及开设在盖子(2)背离控制管(1)一侧的让位孔(2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鼠尾部实验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让位孔(21)外周上设置有固定连接在盖子(2)上的防止小鼠尾部受伤的由橡胶制成的防护环(22)。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鼠尾部实验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盖子(2)背离控制管(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与让位孔(21)同轴的呈半圆筒状设置的定位板(3)。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鼠尾部实验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管(1)背离盖子(2)的一端开设有防止小鼠在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崔晓凤付春辉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汉德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