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江苏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超声振动与传统针灸相结合的针灸方法及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401009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2-23 00:1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超声振动与传统针灸相结合的针灸方法及其装置,涉及超声治疗技术领域,该方法利用可变频超声波函数发生器激发的超声波传递到毫针上,毫针针头在超声波的作用下产生纵向振动、扭转振动、弯曲振动或者纵扭复合振动,通过控制超声模态、超声剂量、超声频率、超声强度、超声波形、作用时间等,刺激穴位产生一定的生理反应以达到治疗效果;该装置包括可变频超声波函数发生器、时间继电器、压电换能器、变幅杆和毫针;该方法及其装置利用毫针不需要进行大幅度的移动,在超声振动下只产生微米级的振幅,减少了传统行针时出现的晕针、滞针、弯针、断针及血肿等问题,也解决了现有超声模拟针灸方法的效果不明显问题,具有较好的实用价值。

An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 Method and Device Combining Ultrasound Vibration with Traditional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n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 method and device combining ultrasonic vibration with traditional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 which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ultrasonic therapy. The method uses the ultrasonic wave stimulated by the variable frequency ultrasonic function generator to transmit to the millineedle. The millineedle needle produces longitudinal vibration, torsional vibration, bending vibration or combined longitudinal and torsional vibration under the action of ultrasonic wave, and controls the ultrasonic mode. Ultrasound dose, frequency, intensity, shape and acting time stimulate acupoints to produce certain physiological reactions in order to achieve therapeutic effect; the device includes variable frequency ultrasonic function generator, time relay, piezoelectric transducer, horn and millineedle; the method and its device use the millineedle to move without a large margin, and produce only a little under ultrasonic vibration. The meter-scale amplitude reduces the problems of dizziness, stagnation, bending, broken needle and hematoma in traditional needling. It also solves the problem that the effect of the existing ultrasound simulation needling method is not obvious, and has good practical valu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超声振动与传统针灸相结合的针灸方法及其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超声治疗
,涉及到一种超声振动与传统针灸相结合的针灸方法及其装置。
技术介绍
针刺是指使用针具或非针具,通过一定的手法或方式刺激机体的一定部位(腧穴),以防治疾病的操作方法。目前,存在的超声针灸装置,是在中国传统针灸的基础上,将毫针用探头中超声换能器激发的聚焦超声波形成的“针”所代替,对人体穴位进行刺激,获得一定的“针感”,通过神经反射作用,神经体液调节作用,神经—内分泌—免疫作用和直接作用,来达到治疗疾病和调节机体功能的目的。虽然采用这种超声针灸装置对患者进行治疗时能够提高患者的舒适度,然而临床运用范围仍然局限,仅用于局部疼痛、过敏性鼻炎和早期乳腺炎的治疗等。究其原因,可能是因为在医疗仪器方面,对超声治疗仪的研发重视不够,至今无成熟的产品。在超声针灸的研究方面,诸多问题需要解决,包括超声剂量、超声频率、超声强度、超声波形、作用时间、聚焦点大小及形态等。如超声强度过大,穴位组织受损;超声强度过小,穴位刺激感应不足等等。国专利文献提供了一种超声治疗头,包括外壳和透声窗,外壳内有超声波发射单元,外壳的一端开口,所述开口由所述透声窗封闭,所述超声波发射单元通过透声窗向外发射超声波,其中,所述透声窗采用柔性透声材料制成。相应地,还提供一种包含所述超声治疗头的超声治疗设备。虽然采用所述超声治疗头在对患者进行治疗时能够提高患者的舒适度,但是在超声针灸装置中仍存在很多难以解决的问题,包括超声剂量、超声频率、超声强度、超声波形、作用时间、聚焦点大小及形态等。如超声强度过大,穴位组织受损;超声强度过小,穴位刺激感应不足等等。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超声针灸装置中存在的超声剂量、超声频率、超声强度、超声波形、作用时间、聚焦点大小及形态等难以解决的参数问题,专利技术了一种超声振动与传统针灸相结合的针灸方法和装置,包含可变频超声波函数发生器、时间继电器、超声换能器、变幅杆和毫针五个部分组成。其特征在于,可变频超声波函数发生器将直流电转换为高频交变电流,继而交变电场激励超声换能器产生纵向振动波、扭转振动波、弯曲振动波或纵扭振动波,并通过变幅杆将振幅放大并控制在1μm~50μm范围内,再将振动传递到毫针,刺激穴位,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一种超声振动与传统针灸相结合的针灸方法,利用可变频超声波函数发生器激发的超声波传递到毫针上,毫针针头在超声波的作用下产生纵向振动、扭转振动、弯曲振动或者纵扭复合振动,通过控制超声模态、超声剂量、超声频率、超声强度、超声波形、作用时间等,刺激穴位产生一定的生理反应以达到治疗效果,具体步骤如下:步骤一):首先,找准需要针灸的穴位,通过一定的进针手法或者使用进针管将毫针刺入到指定的穴位;步骤二):根据症状和治疗要求,确定超声模态、超声剂量、超声频率、超声强度、超声波形、作用时间等,确定所需的换能器和变幅杆;步骤三):将针灸装置调整至毫针处,将变幅杆连接到毫针的针尾;步骤四):启动可变频超声波函数发生器,通过控制超声振动模态产生需要的超声振动波,并传递到毫针,刺激穴位,达到治疗的目的;步骤五):同时启动时间继电器,根据治疗需求,定时1~30min。一种超声振动与传统针灸相结合的针灸装置,包含可变频超声波函数发生器、时间继电器、换能器、变幅杆和毫针;所述可变频超声波函数发生器与时间继电器通过导线相连接,时间继电器的输出端通过导线与换能器相连接,换能器的输出端与变幅杆机械连接,变幅杆的尾部安装有毫针。进一步的,所述换能器包括压电换能器与磁致伸缩换能器。进一步的,所述压电换能器包括第一压紧螺栓、后端盖、压电材料和前盖板;所述前盖板与后端盖之间设置有压电材料;第一压紧螺栓穿过前盖板、后端盖和压电材料,通过弹簧垫片调节压紧螺栓的松紧。进一步的,所述磁致伸缩换能器包括振动元件、线圈、永磁体、输出杆、磁轭、碟簧、上端盖和下端盖;所述振动元件包括磁致伸缩棒和磁致伸缩筒;所述磁轭包括外磁轭、下磁轭和上磁轭;所述线圈包括扭转驱动线圈和纵向驱动线圈;所述磁致伸缩筒为圆形空筒,其上端部和下端部均为台阶面;所述磁致伸缩筒下端安装有连接短轴;所述连接短轴与磁致伸缩棒之间通过永磁体连接;所述磁致伸缩棒与输出杆之间通过永磁体连接;所述磁致伸缩棒置于磁致伸缩筒内;所述磁致伸缩棒上设置有纵向驱动线圈;所述磁致伸缩筒上端部台阶面上的凹槽内设置有扭转驱动线圈;所述磁致伸缩筒轴向外壁圆周上设置有外磁轭;磁致伸缩筒的上端设置有上磁轭,下端设置有下磁轭;所述下磁轭、上磁轭和外磁轭均置于密闭结构内;所述输出杆延伸出密闭结构的上端盖;所述输出杆与上端盖之间设置有碟簧。进一步的,所述毫针包括针尾,针柄,针根,针身和针尖;所述针柄一端安装在针尾内;针柄另一端安装有针根;所述针根包括针身和针尖。进一步的,所述毫针的长度为可变频超声波函数发生器超声波半波长的整数倍。进一步的,所述可变频超声波函数发生器产生15kHz~900kHz频率的交变电信号,来驱动换能器工作;该可变频超声波函数发生器输出多种波形信号,包括正弦波、三角波、方波、截断正弦波和汉宁窗函数调制信号,需要根据患者症状,选择合适的波形信号。进一步的,所述压电换能器中的压电材料为石英晶体、压电陶瓷弛豫型压电材料或者压电复合材料。进一步的,变幅杆与换能器以机械式连接方式,包括螺纹连接、钎焊连接和环氧树脂粘接,其作用是将超声换能器输入的振动波的振幅放大,并控制在1μm~50μm范围,同时使压电换能器与负载之间形成良好的匹配耦合,其长度设计为超声波半波长的整数倍。进一步的,所述毫针材料为银或者不锈钢,由针尾、针柄、针根、针身和针尖5个部分组成。针尖要求不可太锐,应呈松针状,无钩曲、无锈蚀和无缺损。。其中针柄通过银丝或不锈钢丝缠绕而成,针尾包裹有一段硬塑胶,直径略大于变幅杆连接孔的直径,连接时将针尾挤压进入连接孔,完成连接。进一步的,所述超声振动装置需控制超声剂量在0.1W/cm2~2.5W/cm2范围内,低于该范围达不到治疗的效果,超过该范围会对人的机体造成损伤,同时控制机械振动的质点加速度a低于50000g,高于该值时会产生碎裂效应,破坏人体组织。该针灸方法包含以下几个步骤:步骤一):首先,找准需要针灸的穴位,通过一定的进针手法或使用进针管将毫针刺入到指定的穴位;步骤二):根据症状和治疗要求,确定超声模态、超声剂量、超声频率、超声强度、超声波形、作用时间等,确定所需的换能器和变幅杆;步骤三):将针灸装置调整至毫针处,将变幅杆连接到毫针的针尾;步骤四):启动可变频超声波函数发生器,通过控制超声振动模态产生需要的超声振动波,并传递到毫针,刺激穴位,达到治疗的目的;步骤五):同时启动时间继电器,根据治疗需求,定时1-30min。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及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是将传统的针灸和超声振动相结合的针灸方法和装置,该方法是通过超声振动装置产生15kHz~900kHz频率范围内的振动波,控制超声剂量在0.1W/cm2~2.5W/cm2范围内,同时控制机械振动的质点加速度a低于50000g,从而引起人体组织发生功能性的以致器质性的变化,由此而产生治疗作用。2.本专利技术相对性的解决或避免了对于超声剂量、超声频率、超声强度、超声波形、作用时间、聚焦点大小及形态等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超声振动与传统针灸相结合的针灸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可变频超声波函数发生器(1)激发的超声波传递到毫针(5)上,毫针(5)针头在超声波的作用下产生纵向振动、扭转振动、弯曲振动或者纵扭复合振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超声振动与传统针灸相结合的针灸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可变频超声波函数发生器(1)激发的超声波传递到毫针(5)上,毫针(5)针头在超声波的作用下产生纵向振动、扭转振动、弯曲振动或者纵扭复合振动。2.一种超声振动与传统针灸相结合的针灸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可变频超声波函数发生器(1)、时间继电器(2)、换能器(3)、变幅杆(4)和毫针(5);所述可变频超声波函数发生器(1)与时间继电器(2)通过导线相连接,时间继电器(2)的输出端通过导线与换能器(3)相连接,换能器(3)的输出端与变幅杆(4)机械连接,变幅杆(4)的尾部安装有毫针(5)。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超声振动与传统针灸相结合的针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换能器(3)为压电换能器或者磁致伸缩换能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超声振动与传统针灸相结合的针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电换能器包括第一压紧螺栓(31)、后端盖(33)、压电材料(34)和前盖板(35);所述前盖板(35)与后端盖(33)之间设置有压电材料(34);第一压紧螺栓(31)穿过前盖板(35)、后端盖(33)和压电材料(34),通过弹簧垫片(32)调节第一压紧螺栓(31)的松紧。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超声振动与传统针灸相结合的针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磁致伸缩换能器包括振动元件、线圈、永磁体(504)、输出杆(515)、磁轭、碟簧(513)、上端盖(512)和下端盖(501);所述振动元件包括磁致伸缩棒(505)和磁致伸缩筒(508);所述磁轭包括外磁轭(506)、下磁轭(502)和上磁轭(510);所述线圈包括扭转驱动线圈(507)和纵向驱动线圈(509);所述磁致伸缩筒(508)为圆形空筒,其上端部和下端部均为台阶面;所述磁致伸缩筒(508)下端安装有连接短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银方戚洪飞姜文帆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