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助安装结构及供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400172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2-22 23:4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辅助安装结构及供水装置。一种辅助安装结构,包括:底座,底座包括第一定位部;中托板,中托板设置于底座上;及侧板,侧板与第一定位部定位配合、并与中托板连接。一种供水装置,包括:如上的辅助安装结构;及侧板,侧板与第一定位部定位配合、并与中托板连接。上述的辅助安装结构及供水装置中,底座与中托板需要提前预装完毕,之后,将侧板与底座上的第一定位部定位配合、并与已装配好的中托板对位后,再将侧板与中托板固定,从而实现侧板的装配。如上安装侧板的方式操作简捷方便,能极大提高生产效率。

Auxiliary Installation Structure and Water Supply Device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n auxiliary installation structure and a water supply device. An auxiliary installation structure includes a base, which comprises a first positioning part, a middle bracket, a middle bracket arranged on the base, and a side plate, which is positioned with the first positioning part and connected with the middle bracket.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water supply device, which comprises an auxiliary installation structure as above, and a side plate, which is positioned and matched with the first position part and connected with the middle bracket. In the auxiliary installation structure and water supply device mentioned above, the base and the middle bracket need to be pre-assembled in advance. After that, the side plate and the first positioning part on the base are positioned and matched with the assembled middle bracket, and then the side plate and the middle bracket are fixed to realize the assembly of the side plate. For example, the method of installing side plates on the top is simple and convenient, which can greatly improve the production efficienc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辅助安装结构及供水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生活电器
,特别是涉及一种辅助安装结构及供水装置。
技术介绍
市面上的饮水机或净饮机在生产过程中,需将底座和两侧板对位后,再在两侧板间安装中托板。当两侧板与底座对位后,此时两侧板在没有被有效固定的情况下,要保证在两侧板间安装中托板的过程中不改变两侧板已达到的对位效果,操作难度大,且生产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辅助安装结构及供水装置,便于在生产过程中完成侧板的装配,提高生产效率。其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辅助安装结构,包括:底座,所述底座包括第一定位部;及中托板,所述中托板设置于所述底座上;及侧板,所述侧板与所述第一定位部定位配合、并与所述中托板连接。上述的辅助安装结构中,底座与中托板需要提前预装完毕,之后,将侧板与底座上的第一定位部定位配合、并与已装配好的中托板对位后,再将侧板与中托板固定,从而实现侧板的装配。如上安装侧板的方式保证了侧板与底座之间及侧板与中托板之间的对位效果,操作简捷方便,能极大提高生产效率。下面进一步对技术方案进行说明: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定位部上设有定位槽,所述侧板包括与所述底座抵接的第一连接板、及与所述第一连接板连接的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二连接板与所述定位槽定位配合。进一步地,所述中托板包括第二定位部,所述侧板与所述第二定位部定位配合。进一步地,所述中托板包括第一支撑部,所述侧板与所述第一支撑部相抵。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支撑部设有第一内孔,所述侧板包括第一凸起,所述第一凸起与所述第一内孔的孔壁抵接;或所述第一支撑部设有第一凸起,所述侧板设有第一内孔,所述第一凸起与所述第一内孔的孔壁抵接。进一步地,所述的辅助安装结构还包括支架,所述支架设置于所述中托板与所述底座之间,所述支架包括第二支撑部,所述侧板与所述第二支撑部抵接。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支撑部设有第二内孔,所述侧板包括第二凸起,所述第二凸起与所述第二内孔的孔壁抵接;或所述第二支撑部设有第二凸起,所述侧板设有第二内孔,所述第二凸起与所述第二内孔的孔壁抵接。进一步地,所述侧板为两个,所述底座包括相对的两侧,所述第一定位部为两个,其中一个所述第一定位部设置于所述底座的其中一侧,另一个所述第一定位部设置于所述底座的另一侧,其中一个侧板与其中一个所述第一定位部定位配合、并与所述中托板连接,另一个侧板与另一个所述第一定位部定位配合、并与所述中托板连接。本技术方案还提供了一种供水装置,包括:如上所述的辅助安装结构。上述的供水装置中,底座与中托板需要提前预装完毕,之后,将侧板与底座上的第一定位部定位配合、并与已装配好的中托板对位后,再将侧板与中托板固定,从而实现侧板的装配。如上安装侧板的方式保证了侧板与底座之间及侧板与中托板之间的对位效果,操作简捷方便,能极大提高生产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所述的侧板、底座、支架与中托板的装配结构示意图一;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所述的侧板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所述侧板的A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2所述侧板的B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所述的底座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5所述底座的C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所述的侧板、底座、支架与中托板的装配结构示意图二;图8为图7所述的结构的D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所述的中托板的结构示意图;图10为图9所述中托板的E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图11为图9所述中托板的F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图12为图9所述中托板的G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图13为图9所述中托板的H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图14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所述支架的结构示意图;图15为图14所述支架的I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图16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所述的第一凸起与第一内孔的配合结构示意图;图17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所述的第二凸起与第二内孔的配合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00、底座,110、定位槽,200、中托板,210、第一弧形定位部,211、第二弧形定位部,212、第三弧形定位部,213、第四弧形定位部,220、第一内孔,300、侧板,301、侧板本体,302、第一翻边,303、第二翻边,310、折弯部,311、第一连接板,312、第二连接板,320、第一凸起,330、第二凸起,400、支架,410、第二内孔。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限定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专利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专利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第一”、“第二”不代表具体的数量及顺序,仅仅是用于名称的区分。如图1、图7、图8所示,一实施例所述的一种辅助安装结构,包括:底座100,底座100包括第一定位部;中托板200,中托板200设置于底座100上;及侧板300,侧板300与第一定位部定位配合、并与中托板200连接。上述的辅助安装结构中,底座100与中托板200需要提前预装完毕,之后,将侧板300与底座100上的第一定位部定位配合、并与已装配好的中托板200对位后,再将侧板300与中托板200固定,从而实现侧板300的装配。如上安装侧板300的方式保证了侧板与底座之间及侧板与中托板之间的对位效果,操作简捷方便,能极大提高生产效率。具体到本实施例中,中托板200通过支架400安装在底座100上,支架400设置于底座100与中托板200之间,在生产过程中,底座100、中托板200及支架400需要提前预装完毕,之后,将侧板300与底座100上的第一定位部定位配合、并与已装配好的中托板200对位后,再将侧板300与中托板200固定,从而实现侧板300的装配。如图2、图3、图5、图6、图7、图8所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定位部上设有定位槽110,侧板300包括与底座100抵接的第一连接板311、及与第一连接板311连接的第二连接板312,第二连接板312与定位槽110定位配合。如此,在生产过程中,可将侧板300插入定位槽110中,使侧板300的第一连接板311与底座100抵接,侧板300的第二连接板312与定位槽110的侧壁抵接,可以有效的实现侧板300与底座100之间的定位,从而保证侧板300与中托板200之间及侧板300与底座100之间的对位效果,使侧板300的安装变得简单,从而减低操作难度,提高生产效率。具体地,侧板300的底部设有折弯部310,折弯部310包括第一连接板311、及与第一连接板311连接的第二连接板312,第一连接板311朝靠近底座100的方向延伸,第二连接板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辅助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所述底座包括第一定位部;中托板,所述中托板设置于所述底座上;及侧板,所述侧板与所述第一定位部定位配合、并与所述中托板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辅助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所述底座包括第一定位部;中托板,所述中托板设置于所述底座上;及侧板,所述侧板与所述第一定位部定位配合、并与所述中托板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辅助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位部上设有定位槽,所述侧板包括与所述底座抵接的第一连接板、及与所述第一连接板连接的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二连接板与所述定位槽定位配合。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辅助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位部上设有定位孔,所述侧板上设有定位柱,所述定位柱与所述定位孔定位配合。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辅助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托板包括第二定位部,所述侧板与所述第二定位部定位配合。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辅助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托板包括第一支撑部,所述侧板与所述第一支撑部相抵。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辅助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部设有第一内孔,所述侧板包括第一凸起,所述第一凸起与所述第一内孔的孔壁抵接;或所述第一支撑部设有第一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段晓东董平安申鸿海赵秀玲梁广龙李林仕谢武彬陈子斌张玉莹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