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携手动榨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400117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2-22 23:4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便携手动榨汁装置,包括第一握把、第二握把、压榨部、导压部、压碗等部件,所述第二握把、导压部和所述压榨部焊接,所述第一握把和所述导压部上设置相互啮合的齿轮,并通过连接片连接,所述压碗通过支杆和所述第一握把连接,所述压榨部的中空部分设置压榨腔,所述压榨腔的底部设置有一个凸块,所述压榨腔底部环绕凸块设置有若干溢流孔,所述压碗的边缘外周设置有一圈橡胶圈。使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便携手动榨汁装置时,将橘子等水果放入压榨腔,可通过手动施压压榨出汁,并且汁液不会外溅,使用方便简单,干净卫生,值得推广使用。

A Portable Manual Juice Pressing Device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portable manual juice squeezing device, which comprises a first grip, a second grip, a squeezing part, a pressure guide part, a bowl and other components. The second grip, a pressure guide part and the squeezing part are welded. The first grip and the pressure guide part are provided with meshing gears, and are connected by a connecting sheet. The pressure bowl is connected by a support rod and the first grip, and the squeezing part is connected by a connecting rod and a first grip. A press chamber is arranged in the hollow part, and a bump is arranged at the bottom of the press chamber. A number of overflow holes are arranged around the bump at the bottom of the press chamber, and a rubber ring is arranged around the edge of the press bowl. When using the portable manual juice pressing device of the invention, oranges and other fruits are put into the squeezing chamber, and the juice can be squeezed out by manual pressure, and the juice will not splash, the use is simple, clean and hygienic, and it is worth popularizing and us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携手动榨汁装置
本申请涉及一种厨房用具,具体涉及一种便携手动榨汁装置。
技术介绍
市面上的榨汁机可分为两类,一种是电动榨汁机,另一种是手动榨汁机,电动榨汁机的优点在于使用方便,效率也较手动榨汁机要高,但是其不方便携带,在旅行、外出等场景下,手动榨汁机更为方便。现有技术中的手动榨汁机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例如:压榨时使用费力、压榨过程中容易导致汁液飞溅等。因此,有必要对现有技术中的手动榨汁设备进行改进,在迎合不同使用需求的情况下,使得榨汁的过程更加轻便、卫生。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压榨方便、不易溅汁、干净卫生的便携手动榨汁装置。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便携手动榨汁装置主要用于橘子、橙子、柠檬等水果,可满足消费者日常生活中的榨汁要求。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便携手动榨汁装置,包括:第一握把,所述第一握把的一端上设置有半圆形的第一齿轮,在所述第一齿轮的圆心处还水平设置有第一轴杆;压榨部,所述压榨部为圆柱状上侧开口的中空容器,所述压榨部的外壁一侧焊接有第二握把,与所述第二握把对应的另一侧外壁上焊接有导压部,所述压榨部的中空部分设置压榨腔,所述压榨腔的底部设置有一个凸块,所述压榨腔底部环绕凸块设置有若干溢流孔;导压部,所述导压部一端焊接至所述压榨部的外壁,所述导压部的上端设置有半圆形的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与所述第一齿轮啮合;所述第二齿轮的圆心处设置有第二轴杆,所述第一轴杆和所述第二轴杆通过连接片连接;压碗,所述压碗为半球体,且顶端连接有支杆的一端,所述支杆的另一端通过在第一握把上设置的枢转点与所述第一握把相连,所述支杆可以围绕所述枢转点转动。在现有技术中,多采用顶部铰合的握把,这种结构不方便施力。因此,本专利技术中采用相互啮合的齿轮代替了上述结构,可使得施力更匀称,榨汁更充分。在本专利技术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压碗的边缘外周设置有一圈橡胶圈。在本专利技术另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握把的施力侧设置有橡胶垫块,在所述第一握把施力侧的另一侧设置有橡胶缓冲块。所述橡胶垫块主要作用于手掌的虎口处,方便施加压力,而不会造成手部的疼痛。所述橡胶缓冲块的作用主要在于,将第一握把下压至第二握把处时,抵住第二握把,使得第一握把和第二握把之间存在一定的间距,防止用力压榨时造成夹伤。在本专利技术另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握把的施力侧设置有3-4个半圆形凹槽。所述凹槽的作用是便于抓握和施加压力。在本专利技术另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凸块为橄榄形,外表面设置有若干凸棱,相邻的两道凸棱之间形成内凹的流道。一般压榨时,在所述压榨腔内放置半个水果,通过将压碗放入所述压榨腔,并向下施力,可使得果汁溢出,顺着流道流到压榨腔的底部,并通过溢流孔流出。在本专利技术另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压碗的直径大于所述凸块的外径,小于所述压榨腔的内径,且能在压榨腔中将所述凸块在罩合于碗内。在本专利技术另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橡胶圈的外径大于所述压碗的直径,且略大于所述压榨腔的内径,使得所述压碗能卡合于所述压榨腔内。所述橡胶圈是具有弹性的,其外径略大于所述压榨腔的内径1-3mm,使得所述压碗在所述压榨腔中时,能封闭两者之间的空隙,防止压榨时产生的汁液外溅。本专利技术有益的技术效果在于:1、专为橘子、橙子、柠檬等水果设计,方便携带,施力更加均匀,压榨率更高更充分,可满足老人、孩子、成年人等不同消费者的使用需求。2、本专利技术所述手动榨汁装置可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榨汁飞溅的问题,更加卫生方便,便于清理清洁。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所述便携手动榨汁装置打开时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所述便携手动榨汁装置压合时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1-第一握把,111-第一齿轮,112-第一轴杆,113-橡胶缓冲块,114-橡胶垫块,2-第二握把,121-凹槽,13-压榨部,131-压榨腔,132-凸块,133-溢流孔,134-凸棱,14-压碗,140-枢转点,141-支杆,142-橡胶圈,15-导压部,151-第二齿轮,152-第二轴杆,16-连接片。具体实施方式现在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专利技术有关的构成。如图1-2所示,是本专利技术优选的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具体为一种便携手动榨汁装置,包括:第一握把11,所述第一握把11的一端上设置有半圆形的第一齿轮111,在所述第一齿轮111的圆心处还水平设置有第一轴杆112;压榨部13,所述压榨部13为圆柱状上侧开口的中空容器,所述压榨部13的外壁一侧焊接有第二握把12,与所述第二握把12对应的另一侧外壁上焊接有导压部15,所述压榨部13的中空部分设置压榨腔131,所述压榨腔131的底部设置有一个凸块132,所述压榨腔131底部环绕凸块132设置有若干溢流孔133;导压部15,所述导压部15一端焊接至所述压榨部13的外壁,所述导压部15的上端设置有半圆形的第二齿轮151,所述第二齿轮151与所述第一齿轮111啮合;所述第二齿轮151的圆心处设置有第二轴杆152,所述第一轴杆112和所述第二轴杆152通过连接片16连接;压碗14,所述压碗14为半球体,且顶端连接有支杆141的一端,所述支杆141的另一端通过在第一握把11上设置的枢转点140与所述第一握把11相连。具体的,所述压碗14的边缘外周设置有一圈橡胶圈142。更具体的,所述第一握把11的施力侧设置有橡胶垫块114,在所述第一握把施力侧的另一侧设置有橡胶缓冲块113。更具体的,所述第二握把12的施力侧设置有3个半圆形凹槽121。更具体的,所述凸块132为橄榄形,外表面设置有若干凸棱134,相邻的两道凸棱134之间形成内凹的流道。更具体的,所述压碗14的直径大于所述凸块132的外径,小于所述压榨腔131的内径,且能在压榨腔131中将所述凸块132在罩合于碗内。更具体的,所述橡胶圈142的外径大于所述压碗14的直径,且略大于所述压榨腔131的内径,使得所述压碗14能卡合于所述压榨腔131内。本专利技术的使用过程是,将切半的橘子、橙子、柠檬等水果放置于压榨腔内,转动压碗压住以上水果,使用双手或者单手挤压第一握把和第二握把,通过两者之间的齿轮啮合转动,将果汁从水果中挤出,并顺着凸块上的流道流至压榨腔的底部,并从溢流孔中流出;在此过程中,橡胶圈填充了压碗和压榨腔之间的空隙,使得压榨过程中的汁液不会外溅,使用更加方便卫生。以上依据本专利技术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专利技术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技术性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携手动榨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握把,所述第一握把的一端上设置有半圆形的第一齿轮,在所述第一齿轮的圆心处还水平设置有第一轴杆;压榨部,所述压榨部为圆柱状上侧开口的中空容器,所述压榨部的外壁一侧焊接有第二握把,与所述第二握把对应的另一侧外壁上焊接有导压部,所述压榨部的中空部分设置压榨腔,所述压榨腔的底部设置有一个凸块,所述压榨腔底部环绕凸块设置有若干溢流孔;导压部,所述导压部一端焊接至所述压榨部的外壁,所述导压部的上端设置有半圆形的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与所述第一齿轮啮合;所述第二齿轮的圆心处设置有第二轴杆,所述第一轴杆和所述第二轴杆通过连接片连接;压碗,所述压碗为半球体,且顶端连接有支杆的一端,所述支杆的另一端通过在第一握把上设置的枢转点与所述第一握把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携手动榨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握把,所述第一握把的一端上设置有半圆形的第一齿轮,在所述第一齿轮的圆心处还水平设置有第一轴杆;压榨部,所述压榨部为圆柱状上侧开口的中空容器,所述压榨部的外壁一侧焊接有第二握把,与所述第二握把对应的另一侧外壁上焊接有导压部,所述压榨部的中空部分设置压榨腔,所述压榨腔的底部设置有一个凸块,所述压榨腔底部环绕凸块设置有若干溢流孔;导压部,所述导压部一端焊接至所述压榨部的外壁,所述导压部的上端设置有半圆形的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与所述第一齿轮啮合;所述第二齿轮的圆心处设置有第二轴杆,所述第一轴杆和所述第二轴杆通过连接片连接;压碗,所述压碗为半球体,且顶端连接有支杆的一端,所述支杆的另一端通过在第一握把上设置的枢转点与所述第一握把相连。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鹭
申请(专利权)人:吴江市格瑞福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