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天池专利>正文

一种用餐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399381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2-22 23: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餐具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用餐盒,包括餐盒外壳,所述餐盒外壳的内部插设有餐盒内壳,所述餐盒内壳的左右两侧面均开设有若干个卡槽,且餐盒外壳的左右两侧面均开设有通孔,且卡槽和通孔的内部插接有卡杆,所述卡杆的外表面滑动连接有滑套,所述滑套的右侧面与餐盒外壳的左侧面固定连接,且卡杆的左端固定连接有定位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餐盒外壳、餐盒内壳、卡槽、卡杆、滑套、弹簧、定位板和第一把手,通过将卡杆插接在不同高度的卡槽即可实现内餐盒高度的调整,方便使用者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调整不同的位置。

A dining box

The utility model belong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tableware, in particular to a dining box, which comprises a dining box shell. The inside of the dining box shell is inserted with a dining box inner shell. The left and right sides of the dining box inner shell are provided with several chutes, and the left and right sides of the dining box outer shell are provided with through holes, and the chuck slot and the inner slot of the hole are connected with a chuck rod, and the outer surface of the chuck rod is sliding connected with a chuck rod. The right side of the slide sleeve is fixedly connected with the left side of the dining box shell, and the left end of the clamp rod is fixedly connected with a positioning plate. The utility model realizes the adjustment of the height of the inner dining box by setting the shell of the dining box, the inner shell of the dining box, the chuck slot, the chuck rod, the slide sleeve, the spring, the positioning plate and the first hand, and by inserting the chuck rod into the chuck slot at different heights, so as to facilitate users to adjust different positions according to their actual need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餐盒
本技术属于餐具
,具体涉及一种用餐盒。
技术介绍
餐具,是用于分发或摄取食物的器皿和用具,是日用品之一,如碗、碟、刀、筷子等。不同的地方、民族有不同的饮食文化,所以餐具也各有不同,例如叉子。餐具包括成套的金属器具、陶瓷餐具、茶具酒器、玻璃器皿、盘碟和托盘以及五花八门、用途各异的各种容器和手持用具。餐盒是一种专门用来装饭菜的盒子,也称便当盒,大多用铝、不锈钢、塑料制成,现有的人们用的餐盒大多是两个或多个套放在一起,外餐盒和内餐盒之间不存在连接关系。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餐盒,具有能够随意调节体积大小且方便取放的特点。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餐盒,包括餐盒外壳,所述餐盒外壳的内部插设有餐盒内壳,所述餐盒内壳的左右两侧面均开设有若干个卡槽,且餐盒外壳的左右两侧面均开设有通孔,且卡槽和通孔的内部插接有卡杆,所述卡杆的外表面滑动连接有滑套,所述滑套的右侧面与餐盒外壳的左侧面固定连接,且卡杆的左端固定连接有定位板,且卡杆的外表面设置有弹簧,所述弹簧的左端与定位板的右侧面固定连接,且弹簧的右端固定连接在滑套的左侧面,所述餐盒内壳与餐盒盖通过在餐盒内壳的外表面开设的第一螺纹以及在餐盒盖内壁开设的第二螺纹进行螺纹连接,所述餐盒盖的上表面开设有第一凹槽,且第一凹槽的左右两侧均卡接有两个轴承,且轴承的内部穿设有转轴,且左右相对的两个转轴分别与第二把手的左右两端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定位板的左侧面固定连接有第一把手,且第一把手的形状为圆形。优选的,所述餐盒盖的上表面开设有第二凹槽,且第二凹槽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三把手,且第三把手的形状为矩形。优选的,所述餐盒盖的上表面设置有两个取放口,且取放口的形状为圆弧形。优选的,所述第二把手的外表面设置有防滑纹,且第二把手的形状为U形。优选的,所述滑套和卡杆的竖直截面的形状均为圆形,且滑套的内径大于卡杆的直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通过设置餐盒外壳、餐盒内壳、卡槽、卡杆、滑套、弹簧、定位板和第一把手,通过将卡杆插接在不同高度的卡槽即可实现餐盒外壳和餐盒内壳两者之间的位置调节,方便使用者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调整餐盒内壳的高度,且在使用完毕后,也可将餐盒外壳与餐盒内壳分离开,进行清洗。2、本技术通过设置第一凹槽、轴承、转轴、第二把手和取放口,从而使得对该餐盒的抓取与拖动方便快捷,同时通过设置第二凹槽和第三把手,通过设置第二凹槽和第三把手,从而方便控制餐盒盖旋转,并使第一螺纹和第二螺纹发生螺纹传动,方便餐盒盖的打开与闭合,方便使用者的使用。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正视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俯视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中M处放大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餐盒外壳;2、餐盒内壳;3、卡槽;4、定位板;5、第一把手;6、通孔;7、卡杆;8、滑套;9、弹簧;10、餐盒盖;11、第一螺纹;12、第二螺纹;13、第一凹槽;14、轴承;15、转轴;16、第二把手;17、取放口;18、第二凹槽;19、第三把手。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1请参阅图1-3,本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用餐盒,包括餐盒外壳1,餐盒外壳1的内部插设有餐盒内壳2,餐盒内壳2的左右两侧面均开设有若干个卡槽3,且餐盒外壳1的左右两侧面均开设有通孔6,且卡槽3和通孔6的内部插接有卡杆7,通过设置通孔6和卡槽3,从而便于卡杆7对餐盒外壳1和餐盒内壳2进行插接,卡杆7的外表面滑动连接有滑套8,滑套8的右侧面与餐盒外壳1的左侧面固定连接,且卡杆7的左端固定连接有定位板4,且卡杆7的外表面设置有弹簧9,弹簧9的左端与定位板4的右侧面固定连接,且弹簧9的右端固定连接在滑套8的左侧面,设置餐盒外壳1、餐盒内壳2、卡槽3、卡杆7、滑套8、弹簧9、定位板4和第一把手5,通过将卡杆7插接在不同高度的卡槽3即可实现餐盒体积大小的调整,方便使用者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调整不同的容纳体积,且在使用完毕后可简单的将餐盒外壳1与餐盒内壳2分离开,不会妨碍事后的清洗,同时在不使用时可将其体积调整为最小状态,存放起来极其方便,餐盒内壳2与餐盒盖10通过在餐盒内壳2的外表面开设的第一螺纹11以及在餐盒盖10内壁开设的第二螺纹12进行螺纹连接,通过设置第一螺纹11和第二螺纹12,从而使得餐盒内壳2与餐盒盖10能够便捷的进行开合,餐盒盖10的上表面开设有第一凹槽13,且第一凹槽13的左右两侧均卡接有两个轴承14,且轴承14的内部穿设有转轴15,且左右相对的两个转轴15分别与第二把手16的左右两端固定连接,通过设置第一凹槽13、轴承14、转轴15和第二把手16,从而使得对该餐盒的抓取方便快捷。具体的,定位板4的左侧面固定连接有第一把手5,且第一把手5的形状为圆形,通过设置第一把手5,从而便于控制定位板4带动卡杆7进行移动,方便使用。具体的,餐盒盖10的上表面开设有第二凹槽18,且第二凹槽18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三把手19,且第三把手19的形状为矩形,通过设置第二凹槽18和第三把手19,从而方便控制餐盒盖10旋转,并使第一螺纹11和第二螺纹12发生螺纹传动,方便餐盒盖10的打开与闭合。具体的,餐盒盖10的上表面设置有两个取放口17,且取放口17的形状为圆弧形,通过在餐盒盖10的上表面设置两个取放口17,从而方便使用者对第二把手16进行抓取。具体的,第二把手16的外表面设置有防滑纹,且第二把手16的形状为U形,通过在第二把手16的外表面设置防滑纹,从而便于使用者对第二把手16进行控制,方便使用。具体的,滑套8和卡杆7的竖直截面的形状均为圆形,且滑套8的内径大于卡杆7的直径,通过设置滑套8和卡杆7的竖直截面的形状为圆形,且滑套8的内径大于卡杆7的直径,从而便于实现滑套8与卡杆7发生相对滑动。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本技术在使用时,可首先通过控制第二把手16将该餐盒移动至就餐的地方,再通过控制第三把手19逆时针旋转,在第一螺纹11与第二螺纹12的配合下即可将餐盒盖10与餐盒内壳2分离,然后控制第一把手5通过定位板4拖动卡杆7并使之与卡槽3脱离,此时便可以将餐盒内壳2向上移动至合适的高度,再松开对第一把手5的控制,卡杆7会在弹簧9的作用下自动插接在卡槽3的内部,此时该餐盒便可以正常使用。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餐盒,包括餐盒外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餐盒外壳(1)的内部插设有餐盒内壳(2),所述餐盒内壳(2)的左右两侧面均开设有若干个卡槽(3),且餐盒外壳(1)的左右两侧面均开设有通孔(6),且卡槽(3)和通孔(6)的内部插接有卡杆(7),所述卡杆(7)的外表面滑动连接有滑套(8),所述滑套(8)的右侧面与餐盒外壳(1)的左侧面固定连接,且卡杆(7)的左端固定连接有定位板(4),且卡杆(7)的外表面设置有弹簧(9),所述弹簧(9)的左端与定位板(4)的右侧面固定连接,且弹簧(9)的右端固定连接在滑套(8)的左侧面,所述餐盒内壳(2)与餐盒盖(10)通过在餐盒内壳(2)的外表面开设的第一螺纹(11)以及在餐盒盖(10)内壁开设的第二螺纹(12)进行螺纹连接,所述餐盒盖(10)的上表面开设有第一凹槽(13),且第一凹槽(13)的左右两侧均卡接有两个轴承(14),且轴承(14)的内部穿设有转轴(15),且左右相对的两个转轴(15)分别与第二把手(16)的左右两端固定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餐盒,包括餐盒外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餐盒外壳(1)的内部插设有餐盒内壳(2),所述餐盒内壳(2)的左右两侧面均开设有若干个卡槽(3),且餐盒外壳(1)的左右两侧面均开设有通孔(6),且卡槽(3)和通孔(6)的内部插接有卡杆(7),所述卡杆(7)的外表面滑动连接有滑套(8),所述滑套(8)的右侧面与餐盒外壳(1)的左侧面固定连接,且卡杆(7)的左端固定连接有定位板(4),且卡杆(7)的外表面设置有弹簧(9),所述弹簧(9)的左端与定位板(4)的右侧面固定连接,且弹簧(9)的右端固定连接在滑套(8)的左侧面,所述餐盒内壳(2)与餐盒盖(10)通过在餐盒内壳(2)的外表面开设的第一螺纹(11)以及在餐盒盖(10)内壁开设的第二螺纹(12)进行螺纹连接,所述餐盒盖(10)的上表面开设有第一凹槽(13),且第一凹槽(13)的左右两侧均卡接有两个轴承(14),且轴承(14)的内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天池
申请(专利权)人:王天池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