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吴继松专利>正文

含噻虫嗪和辛硫磷组合式杀虫颗粒剂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398702 阅读:8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2-22 23:0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含噻虫嗪和辛硫磷组合式杀虫颗粒剂,所述杀虫颗粒剂的有效成分包括噻虫嗪和辛硫磷,所述噻虫嗪和所述辛硫磷的重量之和为所述杀虫颗粒剂总重量的0.5‑40%,噻虫嗪和辛硫磷的重量比为(0.1‑15):(0.4‑25)。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上述含噻虫嗪和辛硫磷组合式杀虫颗粒剂,使用安全、方便,具有广谱的杀虫效果。

Composite pesticide granules containing thiamethoxam and phoxim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combined pesticide granule containing thiabendazine and phoxim. The effective components of the pesticide granule include thiabendazine and phoxim. The sum of the weight of the thiabendazine and phoxim is 0.5 to 40% of the total weight of the pesticide granule, and the weight ratio of thiabendazine to phoxim is (0.1 to 15):(0.4 to 25). The invention adopts the combined pesticide granule containing thiamethoxam and phoxim, which is safe and convenient to use and has broad-spectrum insecticidal effec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含噻虫嗪和辛硫磷组合式杀虫颗粒剂
本专利技术涉及杀虫剂
,特别是涉及一种含噻虫嗪和辛硫磷组合式杀虫颗粒剂。
技术介绍
辛硫磷phoxim:化学名称为O,O-二乙基-O-(-氰基苯亚胺基)硫代磷酸酯,分子式为C12H15N2O3PS,具有触杀、速效、有一定残效期等特点,拌种或浇灌可以防治多种农作物地下害虫。杀虫谱广,击倒力强,以触杀和胃毒作用为主,无内吸作用。辛硫磷对鳞翅目大龄幼虫和地下害虫以及仓库和卫生害虫有较好效果。可用于防治蛴螬、蝼蛄、金叶虫等地下害虫,棉蚜、棉铃虫、小麦蚜虫、菜青虫、蓟马、黏虫、稻苞虫、稻纵卷叶螟、叶蝉、飞虱、松毛虫、玉米螟等。噻虫嗪Thiamethoxam:化学名称:(EZ)-3-(2-氯-5-噻唑基甲基)-5-甲基-N-硝基-4H-1,3,5-四氢噁二嗪-4-亚胺,分子式为C8H10CIN5O3S,是一种新型、高效、低毒广谱性杀虫剂,可选择性抑制昆虫中枢神经系统烟酸乙酰胆碱酯酶受体,进而阻断昆虫中枢神经系统的正常传导,造成害虫出现麻痹机时死亡。不仅具有触杀、胃毒、内吸活性,而且具有更高的活性、更好的安全性、更广的杀虫谱及作用速度快、持效期长等特点。对鞘翅目、双翅目、鳞翅目,尤其是同翅目害虫有高活性,可有效防治各种蚜虫、叶蝉、飞虱类、粉虱、金龟子幼虫、马铃薯甲虫、线虫、地面甲虫、潜叶蛾等害虫及结多种类型化学农药产生抗性的害虫。现有技术中,辛硫磷和噻虫嗪主要以单制剂形式使用,这样杀虫谱相对较窄,昆虫易产生抗药性,灭虫效果不明显。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含噻虫嗪和辛硫磷组合式杀虫颗粒剂,使用安全、方便,具有广谱的杀虫效果。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含噻虫嗪和辛硫磷组合式杀虫颗粒剂,所述杀虫颗粒剂的有效成分包括噻虫嗪和辛硫磷,所述噻虫嗪和所述辛硫磷的重量之和为所述杀虫颗粒剂总重量的0.5-40%,噻虫嗪和辛硫磷的重量比为(0.1-15):(0.4-25)。优选的,所述噻虫嗪和所述辛硫磷的重量比为(0.2-12):(0.8-23)。优选的,所述噻虫嗪和所述辛硫磷的重量之和为所述杀虫颗粒剂总重量的1-35%。优选的,所述杀虫颗粒剂的使用方法为于播种沟施药,即在作物播种时与种子同时施入播种沟内。优选的,所述杀虫颗粒剂的使用方法为于根区、根侧追施,即在作物培土、灌溉、追肥时距植株10-15cm处沿垅开沟或在植株旁挖穴撒施,根据作物不同选择单施或者随肥同施,施药后覆土即可。优选的,所述杀虫颗粒剂的使用方法为水田撒施,适用于水稻、莲藕等水生作物,即保持田间浅水为2-3厘米时,将颗粒剂与半干细土按1:10的比例配制成毒土,随配随用,均匀撒施于水面上。优选的,播种沟施药时使用播种机带有定量下药装置施药。因此,本专利技术采用上述含噻虫嗪和辛硫磷组合式杀虫颗粒剂,使用安全、方便,具有广谱的杀虫效果。本专利技术的组合式杀虫颗粒剂具有如下优点:1、使液态农药固态化,低毒化。液态农药做成颗粒剂后包装方便,利于储存,运输安全,购买者携带方便;并且加工成颗粒剂后避免了挥发、漂移,经皮毒性降低,使用更加安全;对皮肤无刺激作用,无致癌、致畸、致突变作用。2、载体多样,多种工艺,持效期长。颗粒剂施入土壤后缓慢释放,在植物根系形成带药保护层,有效保护作物根系不受地下害虫咬噬破坏,为作物吸收土壤中的养分提供了保障。3、环境相容性好。据测试颗粒剂产品特别是以天然矿物质为载体的颗粒剂,施用后和土壤充分融合,不挥发、不漂移,对环境污染较小,避免了对蜜蜂、蚕以及天敌昆虫的伤害。4、使用方便、简便、灵活,省工、省力,可提高施药效率。颗粒剂多用于土壤处理,可在翻耕土地时和肥料一起施入;可在作物移栽时穴施,随苗下地;也可在作物培土时撒施于植株周围,培土覆盖即可,避免了大剂量喷雾造成的人力,物力的消耗。5、适用于特殊作物,特殊时期。油菜,甘蔗等作物在生长的中后期因植株高大对于病虫害的防治喷雾已无法进行,在根部土壤中试用颗粒剂可有效补充此时因无法喷雾而缺失的防治环节;处在盛花期和挂果期的果树发生虫害,喷雾容易对蜜蜂和天敌造成伤害,而且个别敏感药物喷雾还易造成落花、落果、影响产量。提前在植株根茎周围施用颗粒剂,通过植株内吸传导,有效成分到达植株末梢,安全、高效。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做进一步的说明。实施例一一种含噻虫嗪和辛硫磷组合式杀虫颗粒剂,杀虫颗粒剂的有效成分包括噻虫嗪和辛硫磷,噻虫嗪和辛硫磷的重量之和为杀虫颗粒剂总重量的0.5-40%,噻虫嗪和辛硫磷的重量比为(0.1-15):(0.4-25)。本专利技术通过对噻虫嗪、辛硫磷进行组分配比及组合使得该组合物的药性作用增强。两种活性成分均为低毒,速效性与持效性相结合,适用作物及杀虫谱更广,防治效果更佳。一次施药可防治葱、姜、蒜及其它蔬菜田地下害虫及蓟马、斑潜蝇、斜纹夜蛾、蕈蚊夜蛾、迟眼蕈蚊等多种刺吸式害虫。噻虫嗪是烟碱类化合物中内吸传导性较好的杀虫剂。施药后由根系吸收传导至叶片和叶鞘,积累于植物体的分生组织区,可选择性抑制昆虫中枢神经系统烟酸乙酰胆碱酯酶受体,进而阻断昆虫中枢神经系统的正常传导,造成害虫出现麻痹死亡。不仅具有触杀、胃毒、内吸活性,而且具有更高的活性、更好的安全性、更广的杀虫谱及作用速度快、持效期长等特点,是取代那些对哺乳动物毒性高、有残留和污染环境的有机磷、氨基甲酸酯、有机氯类杀虫剂的较好品种。在土壤中降解迅速,对后茬作物无药害问题,对鱼类安全。辛硫磷为有机磷类低毒广谱性杀虫剂。以触杀和胃毒为主,兼具熏蒸作用,杀虫谱广,击倒力强,对鳞翅目幼虫效果极佳。是替代高毒有机磷杀虫剂的理想农药,更是无公害果品和蔬菜生产的理想地下害虫杀虫剂,可以经久使用。杀虫颗粒剂的使用方法有三种,分别为播种沟施药,于根区、根侧追施和水田撒施。播种沟施药,即在作物播种时与种子同时施入播种沟内。播种沟施药时使用播种机带有定量下药装置施药。根区、根侧追施,即在作物培土、灌溉、追肥时距植株10-15cm处沿垅开沟或在植株旁挖穴撒施,根据作物不同选择单施或者随肥同施,施药后覆土即可。水田撒施,适用于水稻、莲藕等水生作物,即保持田间浅水为2-3厘米时,将颗粒剂与半干细土按1:10的比例配制成毒土,随配随用,均匀撒施于水面上。实施例二噻虫嗪和辛硫磷的重量比为(0.2-12):(0.8-23),噻虫嗪和辛硫磷的重量之和为杀虫颗粒剂总重量的1-35%。实施例三噻虫嗪含量为0.5%,辛硫磷含量为4.5%,噻虫嗪和辛硫磷的重量比为1:9,噻虫嗪和辛硫磷的重量之和为杀虫颗粒剂总重量的5%。噻虫嗪含量为0.5%,对鱼低毒,对鸟类低毒,对眼睛皮肤有中度刺激性,无致畸、无致突变作用。作物主要通过根部传导被茎叶部吸收。药剂进入植株后可选择性抑制昆虫中枢神经系统烟酸乙酰胆碱酯酶受体,进而阻断昆虫中枢神经系统的正常传导,造成害虫出现麻痹机时死亡。辛硫磷含量为4.5%,该药施入土壤后避免了光照分解,残效期可长达30-60天。广泛适用于防治水稻、小麦、玉米、高粱、花生、大豆、棉花、甘蔗、甜菜、菠萝、香蕉、葱、姜、蒜、芋头、薯类作物、莲藕、辣椒、西红柿、茄子、花卉、果树、园林苗木等大田及经济作物上的多种地下害虫(如小地老虎、根蛆、蝼蛄、蛴螬、金针虫、蟑螂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含噻虫嗪和辛硫磷组合式杀虫颗粒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杀虫颗粒剂的有效成分包括噻虫嗪和辛硫磷,所述噻虫嗪和所述辛硫磷的重量之和为所述杀虫颗粒剂总重量的0.5‑40%,噻虫嗪和辛硫磷的重量比为(0.1‑15):(0.4‑2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含噻虫嗪和辛硫磷组合式杀虫颗粒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杀虫颗粒剂的有效成分包括噻虫嗪和辛硫磷,所述噻虫嗪和所述辛硫磷的重量之和为所述杀虫颗粒剂总重量的0.5-40%,噻虫嗪和辛硫磷的重量比为(0.1-15):(0.4-2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噻虫嗪和辛硫磷组合式杀虫颗粒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噻虫嗪和所述辛硫磷的重量比为(0.2-12):(0.8-23)。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噻虫嗪和辛硫磷组合式杀虫颗粒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噻虫嗪和所述辛硫磷的重量之和为所述杀虫颗粒剂总重量的1-35%。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噻虫嗪和辛硫磷组合式杀虫颗粒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杀虫颗粒剂的使用方法为于播种沟施药,即在作...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继松
申请(专利权)人:吴继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