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安雷专利>正文

一种立体循环水虾蟹养殖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398397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2-22 22:5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水产品养殖设备领域,具体是一种立体循环水虾蟹养殖设备,包括支撑架、过滤机构、杀菌机构、进水机构、废水接料盒和三个容纳机构,进水机构与废水接料盒分别设置在支撑架的顶端和底端,三个容纳机构位于进水机构与废水接料盒之间,并且三个容纳机构沿着竖直方向间隔设置在支撑架上,杀菌机构位于支撑架的旁侧,过滤机构位于支撑架与杀菌机构之间,进水机构与杀菌机构连通,废水接料盒与过滤机构相连通,过滤机构与杀菌机构相连通,每个容纳机构的底部上均设有若干个与其内部连通的吸水机构。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分隔成多个养殖区域,投食和打捞都便捷,提高了虾蟹的存活率,并且该设备使用的水通过滤和杀菌进行循环使用,节约了节约养殖成本。

A Stereo Circulating Aquaculture Equipment for Shrimp and Crab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the field of aquaculture equipment, in particular to a three-dimensional recirculating shrimp and crab culture equipment, which comprises a support frame, a filtering mechanism, a sterilization mechanism, a water intake mechanism, a wastewater feeding box and three accommodation mechanisms. The water intake mechanism and a wastewater feeding box are respectively arranged at the top and bottom of the support frame, and three accommodation mechanisms are located between the water intake mechanism and the wastewater feeding box, and three accommodation mechanisms are also included. The accommodation mechanism is arranged on the support frame at intervals along the vertical direction, the sterilization mechanism is located at the side of the support frame, the filtering mechanism is located between the support frame and the sterilization mechanism, the water intake mechanism is connected with the sterilization mechanism, the waste water feeding box is connected with the filtering mechanism, the filtering mechanism is connected with the sterilization mechanism, and at the bottom of each accommodation mechanism, there are several water suction mechanisms connected with its interior. \u3002 The invention can be separated into several breeding areas, which is convenient for feeding and salvaging, improves the survival rate of shrimp and crab, and recycles the water used by the equipment through filtering and sterilization, thereby saving the breeding cos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立体循环水虾蟹养殖设备
本专利技术涉及水产品养殖设备领域,具体是一种立体循环水虾蟹养殖设备。
技术介绍
水产品是海洋和淡水渔业生产的水产动植物产品及其加工产品的总称。虾蟹是水产品的其中一种,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虾蟹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欢,尤其是小龙虾、澳洲淡水龙虾、大闸蟹、梭子蟹等虾蟹品种。为了满足人们的需求,养殖商大量扩大养殖量。但是传统的养殖方法存在许多问题:小龙虾、大闸蟹等动物生凶猛,而且成长过程需要多次脱壳,脱壳后的数小时内身体脆弱,极易受到同类攻击,无法高密度养殖,存活率低;按传统养殖方法小龙虾、澳洲淡水龙虾和大闸蟹等品种每亩年产量300公斤--400公斤左右,需要占用大量水体,养殖密度稀疏,投喂饲料的利用率不高,造成水体富营养化,污染大量水体;受水体污染和暴风雨等自然灾害的影响大;捕捞需要用地笼等传统工具,效率极低,人工成本居高不下。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立体循环水虾蟹养殖设备,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包括支撑架、过滤机构、杀菌机构、进水机构、废水接料盒和三个容纳机构,所述进水机构与废水接料盒分别设置在支撑架的顶端和底端,三个所述容纳机构位于进水机构与废水接料盒之间,并且三个所述容纳机构沿着竖直方向间隔设置在支撑架上,所述杀菌机构位于支撑架的旁侧,所述过滤机构位于支撑架与杀菌机构之间,所述进水机构与杀菌机构连通,所述废水接料盒与过滤机构相连通,所述过滤机构与杀菌机构相连通,每个所述容纳机构的底部上均设有若干个与其内部连通的吸水机构。在本专利技术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容纳机构包括承载壳体,所述承载壳体内设有内设有若干个等间距设置的密封板,所有密封板将承载壳体的内部分隔成若干个容纳空间,每个容纳空间内均设有能够拆卸的分隔组件,所述承载壳体的顶部设有若干个放置窗口组,若干个所述放置窗口组与若干个容纳空间一一对应。在本专利技术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分隔组件包括若干个等间距设置的分隔板,所述承载壳体的两侧内壁上均设有若干个第一滑座,所述密封板的两端外壁上均设有若干个与若干个第一滑座一一对应的第二滑座,所有分隔板将对应的容纳空间分隔成若干个容纳腔,所述放置窗口组包括若干个与若干个容纳腔一一对应的放置窗口。在本专利技术一较佳实施例中,若干个吸水机构与若干个容纳腔一一对应,所述吸水机构包括外连接管、内连接管和套管,所述外连接管安装在承载壳体的底部,所述外连接管靠近底部的内壁上设有内螺纹,所述内连接管的一端外壁上设有与内螺纹配合的外螺纹,所述套管套设在内连接管的另一端上。在本专利技术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过滤机构包括循环水泵、第一底板和沙缸过滤器,所述沙缸过滤器安装在第一底板上,所述沙缸过滤器与废水接料盒之间设有用于连接两者的第一连通管,所述循环水泵设置在第一连通管上。在本专利技术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杀菌机构包括第二底板和紫外线杀菌器,所述紫外线杀菌器安装在第二底板上,所述紫外线杀菌器与沙缸过滤器之间设有用于连接两者的第二连通管。在本专利技术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进水机构包括进水管道和若干个与若干个容纳空间一一对应的储存管,所有储存管均通过卡箍固定在支撑架的顶部,每个储存管上均设有若干个与若干个容纳腔一一对应的下水管,所述进水管道与紫外线杀菌器之间设有用于连接两者的第三连通管。在本专利技术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架、第一底板和第二底板的底部均设有四个呈矩形分布的万向轮。本专利技术通过改进在此提供一种立体循环水虾蟹养殖设备,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改进及优点:(1)工人能够通过所有放置窗口将虾蟹依次放入到对应的容纳腔内,该容纳腔为养殖的虾蟹提供了独立的养殖区域,工人通过放置窗口投食十分便捷,从而提高了虾蟹的存活率,并且打捞虾蟹十分便捷。(2)通过内连接管、外连接管和套管的组装形成了虹吸管道,该虹吸管道能够将容纳腔的污水吸出并流向下一个容纳机构的容纳腔内,最下端的容纳机构的虹吸管道能够将其内部的污水吸出并流向废水接料盒内,循环水泵工作能够将废水接料盒内的污水全部输送到沙缸过滤器内,沙缸过滤器将能够水中的微小的鱼虾粪便和食物残渣进行过滤,过滤完成后再将水输送到紫外线杀菌器内,紫外线杀菌器能够对水进行杀菌消毒,最后水被输送到进水机构内,进水机构再将水输送到第上端的容纳机构内,从而让水能够循环使用,大大节约了养殖成本。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解释: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侧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局部示意图一;图4为容纳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5为容纳机构的剖视图;图6为图5中A处的放大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的局部示意图二;附图标记说明:支撑架1,万向轮1a,过滤机构2,循环水泵2a,第一底板2b,沙缸过滤器2c,第一连通管2d,杀菌机构3,第二底板3a,紫外线杀菌器3b,第二连通管3c,进水机构4,进水管道4a,储存管4b,下水管4c,第三连通管4d,废水接料盒5,容纳机构6,承载壳体6a,第一滑座6a1,密封板6b,第二滑座6b1,容纳空间6c,容纳腔6c1,分隔组件6d,分隔板6d1,放置窗口组6e,放置窗口6e1,吸水机构7,外连接管7a,内连接管7b,套管7c。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1至图7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说明,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本专利技术通过改进在此提供一种立体循环水虾蟹养殖设备,如图1-图7所示,包括支撑架1、过滤机构2、杀菌机构3、进水机构4、废水接料盒5和三个容纳机构6,所述进水机构4与废水接料盒5分别设置在支撑架1的顶端和底端,三个所述容纳机构6位于进水机构4与废水接料盒5之间,并且三个所述容纳机构6沿着竖直方向间隔设置在支撑架1上,所述杀菌机构3位于支撑架1的旁侧,所述过滤机构2位于支撑架1与杀菌机构3之间,所述进水机构4与杀菌机构3连通,所述废水接料盒5与过滤机构2相连通,所述过滤机构2与杀菌机构3相连通,每个所述容纳机构6的底部上均设有若干个与其内部连通的吸水机构7。本专利技术的工作原理:本容纳机构6因分隔成若干个单独的养殖区域,投食十分便捷,从而提高了虾蟹的存活率,并且打捞虾蟹十分便捷;容纳机构6内的污水能够通过各自的吸水机构7将对应的养殖区域内的污水吸掉并流到下一个容纳机构6内,最下端的容纳机构6内的污水会流入废水接料盒5内,之后过滤机构2能够将废水接料盒5内的污水抽入并且能够将微小的鱼虾粪便和食物残渣进行过滤,过滤完成后再将水输送到杀菌机构3内,杀菌机构3能够对水进行杀菌消毒,最后水被输送到进水机构4内,进水机构4再将水输送到第上端的容纳机构6内,从而让水能够循环使用,大大节约了养殖成本。所述容纳机构6包括承载壳体6a,所述承载壳体6a内设有内设有若干个等间距设置的密封板6b,所有密封板6b将承载壳体6a的内部分隔成若干个容纳空间6c,每个容纳空间6c内均设有能够拆卸的分隔组件6d,所述承载壳体6a的顶部设有若干个放置窗口组6e,若干个所述放置窗口组6e与若干个容纳空间6c一一对应;每个容纳空间6c能够养殖不同的虾蟹品种,通过分隔组件6d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立体循环水虾蟹养殖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架(1)、过滤机构(2)、杀菌机构(3)、进水机构(4)、废水接料盒(5)和三个容纳机构(6),所述进水机构(4)与废水接料盒(5)分别设置在支撑架(1)的顶端和底端,三个所述容纳机构(6)位于进水机构(4)与废水接料盒(5)之间,并且三个所述容纳机构(6)沿着竖直方向间隔设置在支撑架(1)上,所述杀菌机构(3)位于支撑架(1)的旁侧,所述过滤机构(2)位于支撑架(1)与杀菌机构(3)之间,所述进水机构(4)与杀菌机构(3)连通,所述废水接料盒(5)与过滤机构(2)相连通,所述过滤机构(2)与杀菌机构(3)相连通,每个所述容纳机构(6)的底部上均设有若干个与其内部连通的吸水机构(7)。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立体循环水虾蟹养殖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架(1)、过滤机构(2)、杀菌机构(3)、进水机构(4)、废水接料盒(5)和三个容纳机构(6),所述进水机构(4)与废水接料盒(5)分别设置在支撑架(1)的顶端和底端,三个所述容纳机构(6)位于进水机构(4)与废水接料盒(5)之间,并且三个所述容纳机构(6)沿着竖直方向间隔设置在支撑架(1)上,所述杀菌机构(3)位于支撑架(1)的旁侧,所述过滤机构(2)位于支撑架(1)与杀菌机构(3)之间,所述进水机构(4)与杀菌机构(3)连通,所述废水接料盒(5)与过滤机构(2)相连通,所述过滤机构(2)与杀菌机构(3)相连通,每个所述容纳机构(6)的底部上均设有若干个与其内部连通的吸水机构(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体循环水虾蟹养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机构(6)包括承载壳体(6a),所述承载壳体(6a)内设有内设有若干个等间距设置的密封板(6b),所有密封板(6b)将承载壳体(6a)的内部分隔成若干个容纳空间(6c),每个容纳空间(6c)内均设有能够拆卸的分隔组件(6d),所述承载壳体(6a)的顶部设有若干个放置窗口组(6e),若干个所述放置窗口组(6e)与若干个容纳空间(6c)一一对应。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立体循环水虾蟹养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隔组件(6d)包括若干个等间距设置的分隔板(6d1),所述承载壳体(6a)的两侧内壁上均设有若干个第一滑座(6a1),所述密封板(6b)的两端外壁上均设有若干个与若干个第一滑座(6a1)一一对应的第二滑座(6b1),所有分隔板(6d1)将对应的容纳空间(6c)分隔成若干个容纳腔(6c1),所述放置窗口组(6e)包括若干个与若干个容纳腔(6c1)一一对应的放置窗口(6e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安雷
申请(专利权)人:陈安雷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