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对焦方法、摄影装置和对焦装置
本申请涉及摄影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对焦方法、摄影装置和对焦装置。
技术介绍
在利用手机等便携成像设备进行拍照时,由于便携设备难以提供专业成像设备所提供的多种可调整参数,且使用者可能不知悉拍照所需的对焦知识,经常会出现无法正确对焦画面中感兴趣部分的情况。在当前手机普遍使用双摄镜头的情况下,现有技术中对焦方法主要通过两个镜头之间的切换来实现,而该切换过程经常依赖于用户的手动放大操作来实现。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自动对焦到图像中感兴趣部分的方法和装置。在
技术介绍
部分中公开的以上信息只是用来加强对本文所描述技术的
技术介绍
的理解,因此,
技术介绍
中可能包含某些信息,这些信息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并未形成在本国已知的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对焦方法、摄影装置和对焦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对焦方法依赖于用户的手动操作而无法实现自动对焦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对焦方法,该对焦方法包括:控制第一镜头依次拍摄多个第一图像,依次拍摄的多个上述第一图像所在的位置与拍摄对象的距离依次减小;在检测到至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对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焦方法包括:控制第一镜头依次拍摄多个第一图像,依次拍摄的多个所述第一图像所在的位置与拍摄对象的距离依次减小;在检测到至少一个所述第一图像满足第一预定条件的情况下,控制第二镜头依次拍摄多个第二图像,依次拍摄的多个所述第二图像所在的位置与所述拍摄对象的距离依次减小,所述第一预定条件至少包括:具有所述拍摄对象的至少部分;在检测到至少一个所述第二图像满足第三预定条件的情况下,则结束对焦,所述第三预定条件至少包括:具有所述拍摄对象;在检测到各所述第二图像不满足所述第三预定条件的情况下,则控制所述第二镜头在与待聚焦位置具有预定距离内的至少一个位置拍摄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对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焦方法包括:控制第一镜头依次拍摄多个第一图像,依次拍摄的多个所述第一图像所在的位置与拍摄对象的距离依次减小;在检测到至少一个所述第一图像满足第一预定条件的情况下,控制第二镜头依次拍摄多个第二图像,依次拍摄的多个所述第二图像所在的位置与所述拍摄对象的距离依次减小,所述第一预定条件至少包括:具有所述拍摄对象的至少部分;在检测到至少一个所述第二图像满足第三预定条件的情况下,则结束对焦,所述第三预定条件至少包括:具有所述拍摄对象;在检测到各所述第二图像不满足所述第三预定条件的情况下,则控制所述第二镜头在与待聚焦位置具有预定距离内的至少一个位置拍摄得到第三图像,直到一个所述第三图像满足所述第三预定条件,结束对焦,其中,所述待聚焦位置为满足第二预定条件的所述第二图像对应的拍摄位置,所述预定距离小于拍摄的第一个所述第二图像与所述待聚焦位置之间的距离,所述第二预定条件至少包括:具有所述拍摄对象的至少部分。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对焦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拍摄多个所述第一图像的过程中和拍摄多个所述第二图像的过程中,所述对焦方法还包括:同步控制所述第一镜头和所述第二镜头沿着光轴向靠近所述拍摄对象的方向以同一速率运动,以使得所述第一镜头拍摄多个所述第一图像,且以使所述第二镜头拍摄多个所述第二图像。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对焦方法,其特征在于,控制任意相邻两个所述第一图像的拍摄时间间隔为T1,且控制任意相邻两个所述第二图像的拍摄时间间隔为T2,T2<T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对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预定条件还包括:大于第一调制传递函数阈值MTF1,所述第二预定条件还包括:大于第二调制传递函数阈值MTF2,所述第三预定条件还包括:大于第三调制传递函数阈值MTF3,MTF3≥MTF2>MTF1;和/或所述第一预定条件还包括:大于第一对比度阈值K1,所述第二预定条件还包括:大于第二对比度阈值K2,所述第三预定条件还包括:大于第三对比度阈值K3,K3≥K2>K1。5.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对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预定条件还包括:所述拍摄对象的像素数占所述第一图像的总像素数的5~10%。6.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萌,赵烈烽,戴付建,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舜宇光学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