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微球状硒化锰/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0393429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2-20 04:18
一种微球状硒化锰/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是以Mn(CH3COO)2·4H2O、PVP‑30、乙醇与水的混合溶液、均苯三甲酸、硒粉为原材料,分别经过微球状金属有机骨架化合物Mn‑BTC的制备,基于Mn‑BTC有机骨架构筑微球状硒化锰/碳复合材料的制备等步骤制得。本发明专利技术制备的MOFs球形完整,具有球形形貌,产品分散性好,未见粘连状况结晶度高,利用其制备的微球状硒化锰/碳复合材料,具有较高的比表面积和多孔性,表现出优良的储锂性能,产物纯度高,纯度可高达99.2%,产率高,可高达70%以上,储电容量大,循环寿命长,使用过程稳定性好,不会出现电流忽大忽小的情况,工艺流程简单可行,值得市场推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微球状硒化锰/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材料
,具体涉及一种基于MOFs模版构筑微球状硒化锰/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锂离子电池因其具有高能量密度、长循环寿命、环境友好性等优点,从众多新能源中脱颖而出,在移动电子设备、新能源汽车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然而,目前商业化锂离子电池的负极材料为石墨,石墨的理论容量仅为372mAh/g,无法满足电动汽车等大型电子设备的容量需求,限制了锂离子电池的应用及发展。因此科学家发展了多种负极材料用以提高锂离子电池的容量,例如炭材料、过渡金属氧化物、过度金属硫化物、过渡金属硒化物等。相比于过渡金属氧化物和过渡金属硫化物,过渡金属硒化物不仅具有高的体积比容量和质量比容量,且电压平台低,极化小,具有较好的导电性,是一种比较有潜力的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然而,和过渡金属氧化物类似,过渡金属硒化物在充放电过程中,由于锂离子的嵌入和脱出,会发生巨大的体积变化,从而使活性物质破碎粉化,导致活性物质与集流体脱离,失去电接触,造成容量衰减和循环性能降低。此外,过渡金属磷化物的电子导电性较差,阻碍了电子在活性材料内部的快速转移,限制了其电化学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微球状硒化锰/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它是以Mn(CH3COO)2·4H2O、PVP‑30、乙醇与水的混合溶液、均苯三甲酸、硒粉为原材料,分别经过微球状金属有机骨架化合物Mn‑BTC的制备,基于Mn‑BTC有机骨架构筑微球状硒化锰/碳复合材料的制备等步骤。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微球状硒化锰/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它是以Mn(CH3COO)2·4H2O、PVP-30、乙醇与水的混合溶液、均苯三甲酸、硒粉为原材料,分别经过微球状金属有机骨架化合物Mn-BTC的制备,基于Mn-BTC有机骨架构筑微球状硒化锰/碳复合材料的制备等步骤。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球状金属有机骨架化合物Mn-BTC的制备是取Mn(CH3COO)2·4H2O和PVP-K30溶解于乙醇与去离子水组成的混合溶液中设置转速300~400转/min搅拌溶解得混合溶液A;另取均苯三甲酸溶解于乙醇与去离子水组成的混合溶液中,设置转速为300~400转/min搅拌使得完全溶解得溶液B;然后将溶液A在搅拌条件下滴加入溶液B中,搅拌10min~20min,停止搅拌,放置于室温下老化20~24h,然后将产物离心15000转/min,收集离心沉淀,然后用乙醇和去离子水的混合溶液洗涤沉淀3次,每次用量体积比为1:100~1:150,将沉淀置于55~65℃,空气中干燥,干燥12~15h,所得产物即为微球状金属有机骨架化合物Mn-BTC,产物呈现白色,形状为球状。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柳红东李宗阳胡荣阮海波黄佳木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文理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