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层层式线圈换位结构及其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0392907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2-20 04:0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双层层式线圈换位结构及其制造方法,包括由至少两根幅向并绕的导线螺旋缠绕成的内层线圈和外层线圈,外层线圈的起始端设置有对导线幅向位置进行调换的幅向换位结构。本发明专利技术双层层式线圈换位结构在内层线圈不换位,而在外层线圈升层后进行换位,仅需1次换位,提高工人的绕线效率,降低器身高度,降低变压器的制造成本,并且减少换位也就减少一个安全隐患点,保证线圈的可靠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层层式线圈换位结构及其制造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双层层式线圈换位结构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双层层式线圈当导线辐向并绕根数大于2根时,需进行换位,以降低环流损耗,目前双层线圈的换位结构如图1所示,即在每层线圈的1/2匝数处进行一次换位,共需进行2次换位;多一次换位就多一次线圈换位处的绝缘包扎处理,降低工人的绕线效率,线圈增加了1根导线的高度,从而增加了器身高度,提高了变压器的制造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可提高工人的绕线效率的双层层式线圈换位结构及其制造方法。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方案实现:一种双层层式线圈换位结构,包括由至少两根幅向并绕的导线螺旋缠绕成的内层线圈和外层线圈,外层线圈的起始端设置有对导线幅向位置进行调换的幅向换位结构。进一步的,所述幅向换位结构位于外层线圈的第一匝和第二匝之间。进一步的,所述导线的幅向并绕根数为2根。本专利技术另一技术方案:一种如上所述双层层式线圈换位结构的制造方法,将幅向并联的导线沿螺旋缠绕形成内层线圈,内层线圈不进行换位,完成内层线圈缠绕后升层进行外层线圈缠绕,升层并且绕半匝后进行导线的幅向换位,完成换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层层式线圈换位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由至少两根幅向并绕的导线螺旋缠绕成的内层线圈和外层线圈,外层线圈的起始端设置有对导线幅向位置进行调换的幅向换位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层层式线圈换位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由至少两根幅向并绕的导线螺旋缠绕成的内层线圈和外层线圈,外层线圈的起始端设置有对导线幅向位置进行调换的幅向换位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层层式线圈换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幅向换位结构位于外层线圈的第一匝和第二匝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层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红恩吴丽明陈则徐
申请(专利权)人:福州天宇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