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利工程上的防渗止水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389533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2-20 02: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水利工程上的防渗止水结构,包括第一斜坡、第二斜坡、混凝土、基础坡面、粘土防水层、吸附过滤层、泥沙填充层以及固滨笼趾墙,人行道右侧设有第一斜坡,散布道右侧设有第二斜坡,防渗止水机构设置在护坡内部,泥沙填充层以及固滨笼趾墙,混凝土填充在护坡内部下侧,护坡内部右侧构筑有固滨笼趾墙,混凝土上侧构筑有基础坡面,基础坡面上设有粘土防水层,粘土防水层上侧设有吸附过滤层,吸附过滤层上侧设有泥沙填充层,该设计解决了原有水利工程防渗止水效果不佳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合理,防渗止水,使用稳固,抗冲刷能力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利工程上的防渗止水结构
本技术是一种水利工程上的防渗止水结构,属于水利工程

技术介绍
水利工程是用于控制和调配自然界的地表水和地下水,达到除害兴利目的而修建的工程。水是人类生产和生活必不可少的宝贵资源,但其自然存在的状态并不完全符合人类的需要。只有修建水利工程,才能控制水流,防止洪涝灾害,并进行水量的调节和分配,以满足人民生活和生产对水资源的需要。现有的水利工程防渗止水效果不佳,大部分水利工程上的防渗止水结构设计结构简单,且其底端设计的防渗能力不高,导致其在防洪涝时不够稳固,并且水利工程的抗冲刷能力也较差,现在急需一种水利工程上的防渗止水结构来解决上述出现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水利工程上的防渗止水结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本技术结构合理,防渗止水,使用稳固,抗冲刷能力强。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水利工程上的防渗止水结构,包括护坡、人行道、第一斜坡、散布道、第二斜坡以及防渗止水机构,所述护坡上端面设置有人行道,所述人行道右侧设有第一斜坡,所述第一斜坡右侧设有散布道,所述散布道右侧设有第二斜坡,所述防渗止水机构设置在护坡内部,所述防渗止水机构包括混凝土、基础坡面、粘土防水层、吸附过滤层、泥沙填充层以及固滨笼趾墙,所述混凝土填充在护坡内部下侧,所述护坡内部右侧构筑有固滨笼趾墙,所述混凝土上侧构筑有基础坡面,所述基础坡面上设有粘土防水层,所述粘土防水层上侧设有吸附过滤层,所述吸附过滤层上侧设有泥沙填充层。进一步地,所述粘土防水层内部填充有粘性土,所述吸附过滤层由级配砾石、沸石以及粉煤灰混合铺设而成,所述泥沙填充层内部填充有细沙泥。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斜坡坡度缓于第二斜坡坡度。进一步地,所述人行道和散布道上端面均铺设有花岗岩石板,所述散布道上端面右侧构筑有防护栏。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斜坡上端面中间位置设有植被种植区。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斜坡前后两侧设有导流槽。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的一种水利工程上的防渗止水结构,因本技术添加了混凝土、基础坡面、粘土防水层、吸附过滤层、泥沙填充层以及固滨笼趾墙,该设计避免了水源的渗透,增加了水利工程的结构牢固性,解决了原有水利工程防渗止水效果不佳的问题,提高了本技术的防渗止水效果。因粘土防水层内部填充有粘性土,该设计增加了粘土防水层的防渗透性,因吸附过滤层由级配砾石、沸石以及粉煤灰混合铺设而成,该设计增加水利工程的净化效果,避免了水源污染,因第一斜坡坡度缓于第二斜坡坡度,该设计增加了水利工程的蓄水量和抗洪能力,因人行道和散布道上端面均铺设有花岗岩石板,该设计增加了散布道和人行道的美观性,因第一斜坡前后两侧设有导流槽,该设计方便雨水快速的排流,避免雨水集流在第一斜坡表面,本技术结构合理,防渗止水,使用稳固,抗冲刷能力强。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为本技术一种水利工程上的防渗止水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水利工程上的防渗止水结构中防渗止水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护坡、2-人行道、3-第一斜坡、4-散布道、5-第二斜坡、6-防渗止水机构、61-混凝土、62-基础坡面、63-粘土防水层、64-吸附过滤层、65-泥沙填充层、66-固滨笼趾墙。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请参阅图1和图2,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水利工程上的防渗止水结构,包括护坡1、人行道2、第一斜坡3、散布道4、第二斜坡5以及防渗止水机构6,护坡1上端面设置有人行道2,人行道2右侧设有第一斜坡3,第一斜坡3右侧设有散布道4,散布道4右侧设有第二斜坡5,防渗止水机构6设置在护坡1内部。防渗止水机构6包括混凝土61、基础坡面62、粘土防水层63、吸附过滤层64、泥沙填充层65以及固滨笼趾墙66,混凝土61填充在护坡1内部下侧,护坡1内部右侧构筑有固滨笼趾墙66,混凝土61上侧构筑有基础坡面62,基础坡面62上设有粘土防水层63,粘土防水层63上侧设有吸附过滤层64,吸附过滤层64上侧设有泥沙填充层65,该设计解决了原有水利工程防渗止水效果不佳的问题。粘土防水层63内部填充有粘性土,吸附过滤层64由级配砾石、沸石以及粉煤灰混合铺设而成,泥沙填充层65内部填充有细沙泥,第一斜坡3坡度缓于第二斜坡5坡度,人行道2和散布道4上端面均铺设有花岗岩石板,散布道4上端面右侧构筑有防护栏,第一斜坡3上端面中间位置设有植被种植区,第一斜坡3前后两侧设有导流槽。作为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施工人员通过混凝土61构筑水利工程的基层,混凝土61和基础坡面62增加了水利工程的结构强度,基础坡面62自下而上铺设有粘土防水层63、吸附过滤层64以及泥沙填充层65,粘土防水层63内部填充有粘性土,粘性土具有较强的防透水性和防渗漏性,避免护坡1内部上侧土壤的流失,吸附过滤层64由级配砾石、沸石以及粉煤灰混合铺设而成,级配砾石、沸石能够起到吸附过滤的作用,粉煤灰对水体中金属进行良好的吸附,从而消除水源中的污染,泥沙填充层65内部填充有细沙泥,避免护坡1表面被水源的冲刷,第一斜坡3和第二斜坡5增加了水利工程的防渗透性,同时第一斜坡3坡度缓于第二斜坡5坡度,增加了水利工程的蓄水量和抗洪能力,固滨笼趾墙66固具有良好的渗透性,能够起到固堤防冲刷的作用,第一斜坡3上端面中间位置设有植被种植区,便于护坡1生态环境的改善,人行道2和散布道4上端面均铺设有花岗岩石板,增加了散布道4和人行道2的美观性,散步道上端面右侧设有围栏,围栏能够起到防护作用,避免散步人员跌入河内,该设计避免了水源的渗透,增加了水利工程的结构牢固性,提高了本技术的防渗止水效果。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技术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水利工程上的防渗止水结构,包括护坡、人行道、第一斜坡、散布道、第二斜坡以及防渗止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护坡上端面设置有人行道,所述人行道右侧设有第一斜坡,所述第一斜坡右侧设有散布道,所述散布道右侧设有第二斜坡,所述防渗止水机构设置在护坡内部;所述防渗止水机构包括混凝土、基础坡面、粘土防水层、吸附过滤层、泥沙填充层以及固滨笼趾墙,所述混凝土填充在护坡内部下侧,所述护坡内部右侧构筑有固滨笼趾墙,所述混凝土上侧构筑有基础坡面,所述基础坡面上设有粘土防水层,所述粘土防水层上侧设有吸附过滤层,所述吸附过滤层上侧设有泥沙填充层。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利工程上的防渗止水结构,包括护坡、人行道、第一斜坡、散布道、第二斜坡以及防渗止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护坡上端面设置有人行道,所述人行道右侧设有第一斜坡,所述第一斜坡右侧设有散布道,所述散布道右侧设有第二斜坡,所述防渗止水机构设置在护坡内部;所述防渗止水机构包括混凝土、基础坡面、粘土防水层、吸附过滤层、泥沙填充层以及固滨笼趾墙,所述混凝土填充在护坡内部下侧,所述护坡内部右侧构筑有固滨笼趾墙,所述混凝土上侧构筑有基础坡面,所述基础坡面上设有粘土防水层,所述粘土防水层上侧设有吸附过滤层,所述吸附过滤层上侧设有泥沙填充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利工程上的防渗止水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卜金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娅安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