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自动补偿压套式截止阀及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0385621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2-20 01:0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自动补偿压套式截止阀,包括手轮,还包括口型支架、自动补偿装置、压套式阀笼;手轮设置于口型支架的上侧且手轮与口型支架活动相接,手轮可沿轴部转动;手轮的下端设置有自动补偿装置,口型支架的下侧设置有压套式阀笼,压套式阀笼套置于自动补偿装置的外侧;自动补偿装置包括丝杠、碟簧、阀杆、连接外套,丝杠的下端设置有阀杆,丝杠与阀杆之间通过碟簧固定相接;丝杠的下端与阀杆的上端均套置在连接外套的内部,丝杠的下端与连接外套固定相接,阀杆的上端在连接外套内部上、下运动。本发明专利技术可增加阀门的密封性、延长使用期限;便于维修、拆卸、更换;可降低使用成本;口形支架内部空间大,便于操作,维修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自动补偿压套式截止阀及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截止阀及方法,尤其涉及一种可自动补偿压套式截止阀及方法。
技术介绍
截止阀,是使用最广泛的一种阀门之一,它之所以广受欢迎,是由于开闭过程中密封面之间摩擦力小,比较耐用,开启高度不大,制造容易,维修方便,不仅适用于中低压,而且适用于高压,被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冶炼、电力等领域。但是传统阀门有手动、电动、气动和液动,当管道压力高、波动大的时候,阀门就会关闭不严,特别是电动、气动和液动阀门,常产生泄漏。此外,阀门长时间的使用后难免内部会产生磨损,磨损了的阀门也会造成泄漏,因此常常需要更换整个阀门来保证正常使用,这就会给使用者造成泄漏困扰以及成本压力。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所存在的不足之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可自动补偿压套式截止阀及方法。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可自动补偿压套式截止阀,包括手轮,还包括口型支架、自动补偿装置、压套式阀笼;手轮设置于口型支架的上侧且手轮与口型支架活动相接,手轮可沿轴部转动;手轮的下端设置有自动补偿装置,口型支架的下侧设置有压套式阀笼,压套式阀笼套置于自动补偿装置的外侧;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自动补偿压套式截止阀,包括手轮(1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口型支架(8)、自动补偿装置、压套式阀笼;所述手轮(11)设置于口型支架(8)的上侧且手轮(11)与口型支架(8)活动相接,手轮(11)可沿轴部转动;所述手轮(11)的下端设置有自动补偿装置,口型支架(8)的下侧设置有压套式阀笼,压套式阀笼套置于自动补偿装置的外侧;所述自动补偿装置包括丝杠(15)、碟簧(18)、阀杆(2)、连接外套(17),所述丝杠(15)的下端设置有阀杆(2),丝杠(15)与阀杆(2)之间通过碟簧(18)固定相接;所述丝杠(15)的下端与阀杆(2)的上端均套置在连接外套(17)的内部,丝杠(15)的下端与连...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自动补偿压套式截止阀,包括手轮(1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口型支架(8)、自动补偿装置、压套式阀笼;所述手轮(11)设置于口型支架(8)的上侧且手轮(11)与口型支架(8)活动相接,手轮(11)可沿轴部转动;所述手轮(11)的下端设置有自动补偿装置,口型支架(8)的下侧设置有压套式阀笼,压套式阀笼套置于自动补偿装置的外侧;所述自动补偿装置包括丝杠(15)、碟簧(18)、阀杆(2)、连接外套(17),所述丝杠(15)的下端设置有阀杆(2),丝杠(15)与阀杆(2)之间通过碟簧(18)固定相接;所述丝杠(15)的下端与阀杆(2)的上端均套置在连接外套(17)的内部,丝杠(15)的下端与连接外套(17)固定相接,阀杆(2)的上端在连接外套(17)内部上、下运动;所述连接外套(17)通过止动块(9)连接在口型支架(8)上,连接外套(17)与止动块(9)沿口型支架(8)的左竖杆或右竖杆上、下滑动,当止动块(9)受力随丝杠(15)上、下运动时,止动块(9)的位置可显示当前状态下阀门的开度;止动块(9)可限制连接外套(17)的转动,当丝杠(15)受到外力作用沿螺纹旋转上、下运动时,会对碟簧(18)施加使碟簧(18)形变的作用力,作用力会传递到阀杆(2)上使阀杆(2)上、下运动,形变的碟簧(18)具有弹性,可向下进一步施加压力,从而实现阀门的开闭与自动补偿作用;阀杆(2)的下端设置有阀芯(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自动补偿压套式截止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套式阀笼包括壳体(1)、阀座(3)、压套(5)、压盖(6);所述阀杆(2)的下部外侧套置有压盖(6),压盖(6)的上端与口型支架(8)固定相接,压盖(6)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凸起部且凸起部的中心开设有上下贯穿的压盖螺栓孔;所述压套(5)位于压盖(6)的下方,压套(5)的上端、下端均设置有凸起的台阶止口(22),压套(5)通过台阶止口(22)与压盖(6)相啮合,压套(5)的下端设置有阀座(3),阀座(3)通过台阶止口(22)与压套(5)相啮合;阀座(3)与阀芯(4)相啮合实现整个阀门的开、闭;所述壳体(1)裹置在阀座(3)与压套(5)的外侧,壳体(1)的上部设置有壳体螺栓孔,壳体螺栓孔与压盖螺栓孔相互对齐且二者的内部插入固定螺栓(7),固定螺栓(7)使压盖(6)能够与壳体(1)紧密相接,从而实现压盖(6)、压套(5)、阀座(3)三者之间的紧密相接;所述壳体(1)与阀座(3)之间、压套(5)与压盖(6)之间均设置有密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坤刘俊娜邬华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市新彤和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