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超细羊毛的植物染料后媒染色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0383568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2-20 00:1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超细羊毛的植物染料后媒染色方法,包括超细羊毛清洗和后媒染色两步骤。该超细羊毛的植物染料后媒染色方法步骤简单合理,染色时水分进入羊毛纤维内部,使染色过后的超细羊毛纤维直径变大;水分子进入羊毛纤维内部,使无定形区排列规整,取向度增大,并且染色过程中高温加热大分子断裂产生不可逆的变化,表现为超细羊毛纤维的断裂伸长率增加。

A Post-mordant Dyeing Method for Ultrafine Wool with Vegetable Dyes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vegetable dye post-mordant dyeing method for superfine wool, which comprises two steps of cleaning and post-mordant dyeing of superfine wool. The process of post-mordant dyeing of superfine wool with vegetable dyes is simple and reasonable. When dyeing, water enters the inside of wool fibers, which enlarges the diameter of the dyed superfine wool fibers; when water molecules enter the inside of wool fibers, the amorphous areas are arranged regularly and the orientation degree is increased, and during dyeing, the breakage of macromolecule occurs irreversibly when heated at high temperature. The elongation at break increas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超细羊毛的植物染料后媒染色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超细羊毛染色
,具体涉及一种超细羊毛的植物染料后媒染色方法。
技术介绍
羊毛是一种天然蛋白质纤维,作为一种重要的纺织原料,羊毛具有许多优异的性能。细度是确定羊毛质量、档次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准。羊绒虽细度较细,但是其价格昂贵,产量有限。常规羊毛纤维表面鳞片呈环状或龟裂状,排列较稀,易紧贴于毛干上,使得纤维表面光滑,光泽强;而超细羊毛纤维细,表面鳞片排列较紧密,清晰且整齐,多数呈环形水平状,鳞片边缘有明显的翘起,反光小,光泽柔和。现有技术中超细羊毛染料染色如CN105316964A所述的,一般包括配置染液、浸浴染色和清洗步骤,其中染液的组成包含3.4重量份聚丙烯酰胺、25重量份水、2.2重量份强阳离子聚电解质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1.8重量份连二亚硫酸钠、2.6重量份樟树叶萃取液、13重量份天然植物色素、2.2重量份有机溶剂N-甲基吡咯烷酮、1.9重量份表面活性剂聚氧乙烯失水山梨醇脂肪酸酯,浸浴染色操作为将毛条浸泡在染缸中25分钟;上述染液中的连二亚硫酸钠常用作羊毛的还原漂白剂。由于其还原性强,在漂白羊毛的同时,使羊毛的二硫键受到一定程度的破坏,提高染料的上染率,但对羊毛的损伤大,导致超细羊毛纤维的断裂强度和制成纱线的伸长率下降明显。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超细羊毛的植物染料后媒染色方法,经过染色处理的超细羊毛直径变大,断裂强力增强。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超细羊毛的植物染料后媒染色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将将超细羊毛皂洗或者置于丙酮水溶液中清洗,烘干;S2:将植物染料分散于去离子水中,加入pH值调节剂调节染液pH值为5.5~6.2,将染液升温至50~55℃,保温10~30min后加入S1所得超细羊毛,升温至80~85℃,保温反应60~100min,然后一次降温至70~75℃,向染液中加入媒染剂,再次加入pH值调节剂调节染液pH值为5.5~6.2,保温反应50~80min,最后二次降温至室温,依次经热水洗、冷水洗和皂洗,常温下晾干,得到染色的超细羊毛。优选的技术方案为,pH值调节剂为乙酸和/或染色酸。优选的技术方案为,媒染剂为选自可溶性的重铬酸盐、铝盐、铜盐和钴盐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优选的技术方案为,S2中升温速率为2.5~3.5℃/min,S2中一次降温速率为1.5~2.5℃/min。优选的技术方案为,织物染料为石榴皮和/或栀子黄。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在于:该超细羊毛的植物染料后媒染色方法步骤简单合理,染色时水分进入羊毛纤维内部,使染色过后的超细羊毛纤维直径变大;水分子进入羊毛纤维内部,使无定形区排列规整,取向度增大,并且染色过程中高温加热大分子断裂产生不可逆的变化,表现为超细羊毛纤维的断裂伸长率增加。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实施例1实施例1超细羊毛的植物染料后媒染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将超细羊毛皂洗或者置于丙酮水溶液中清洗,烘干;S2:将植物染料分散于去离子水中,加入pH值调节剂调节染液pH值为5.5,将染液升温至55℃,保温10min后加入S1所得超细羊毛,升温至85℃,保温反应60min,然后一次降温至75℃,向染液中加入媒染剂,再次加入pH值调节剂调节染液pH值为5.5,保温反应80min,最后二次降温至室温,依次经热水洗、冷水洗和皂洗,常温下晾干,得到染色的超细羊毛。pH值调节剂为乙酸。媒染剂为选自可溶性的重铬酸盐。S2中升温速率为2.5℃/min,S2中一次降温速率为2.5℃/min。织物染料为石榴皮。实施例2实施例2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S2:将植物染料分散于去离子水中,加入pH值调节剂调节染液pH值为6.2,将染液升温至50℃,保温30min后加入S1所得超细羊毛,升温至80℃,保温反应100min,然后一次降温至70℃,向染液中加入媒染剂,再次加入pH值调节剂调节染液pH值为6.2,保温反应50min,最后二次降温至室温,依次经热水洗、冷水洗和皂洗,常温下晾干,得到染色的超细羊毛。pH值调节剂为染色酸。媒染剂为选自可溶性的铝盐。S2中升温速率为3.5℃/min,S2中一次降温速率为1.5℃/min。织物染料为栀子黄。实施例3实施例3与实施例2的区别在于,S2:将植物染料分散于去离子水中,加入pH值调节剂调节染液pH值为5.8,将染液升温至53℃,保温20min后加入S1所得超细羊毛,升温至83℃,保温反应80min,然后一次降温至73℃,向染液中加入媒染剂,再次加入pH值调节剂调节染液pH值为5.8,保温反应65min,最后二次降温至室温,依次经热水洗、冷水洗和皂洗,常温下晾干,得到染色的超细羊毛。媒染剂为选自可溶性的铜盐。S2中升温速率为3℃/min,S2中一次降温速率为2℃/min。织物染料为石榴皮和栀子黄1:1以重量比组合而成。对比例对比例采用直接染色法,染液中不含媒染剂,加热至95℃后保温60min,降温至75℃后反应30min,清洗步骤同实施例1。与未经染色的超细羊毛纤维相比,实施例1-3所得纤维的断裂伸长率提高3~5%,而对比例所得纤维的断裂伸长率降低。实施例1-3中,实施例3采用铜盐作为媒染剂,上染率在实施例中最高。以上所述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超细羊毛的植物染料后媒染色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将将超细羊毛皂洗或者置于丙酮水溶液中清洗,烘干;S2:将植物染料分散于去离子水中,加入pH值调节剂调节染液pH值为5.5~6.2,将染液升温至50~55℃,保温10~30min后加入S1所得超细羊毛,升温至80~85℃,保温反应60~100min,然后一次降温至70~75℃,向染液中加入媒染剂,再次加入pH值调节剂调节染液pH值为5.5~6.2,保温反应50~80min,最后二次降温至室温,依次经热水洗、冷水洗和皂洗,常温下晾干,得到染色的超细羊毛。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超细羊毛的植物染料后媒染色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将将超细羊毛皂洗或者置于丙酮水溶液中清洗,烘干;S2:将植物染料分散于去离子水中,加入pH值调节剂调节染液pH值为5.5~6.2,将染液升温至50~55℃,保温10~30min后加入S1所得超细羊毛,升温至80~85℃,保温反应60~100min,然后一次降温至70~75℃,向染液中加入媒染剂,再次加入pH值调节剂调节染液pH值为5.5~6.2,保温反应50~80min,最后二次降温至室温,依次经热水洗、冷水洗和皂洗,常温下晾干,得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丽娥陆文亚方凌凌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华东纺织产品检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