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生物滤池脱氮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0380316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2-19 22:5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复合生物滤池脱氮系统,包括依次连通的复合生物滤池、砂滤池和清水池,所述复合生物滤池内填充有高度在30~50cm的滤料,所述滤料的下方设置有废水入口,废水和外部添加的碳源一同进入复合生物滤池,所述滤料的下方还连通有曝气风机和反气风机,所述砂滤池的进水渠道进行加药;清水池的进水渠道添加有消毒剂。本发明专利技术系统适用于污水厂的提标改造和深度处理,系统对COD与NH3‑N去除率分别达到89.4%和96.8%左右。

Denitrification System of Composite Biofilter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denitrification system of a composite biological filter, which comprises a sequentially connected composite biological filter, a sand filter and a clean water tank. The composite biological filter is filled with a filter material with a height of 30-50 cm. Under the filter material, a waste water inlet is arranged, and the waste water and the carbon source added outside enter the composite biological filter together. The lower part of the filter material is also connected with an aerator and a reverse gas. A fan is used to add medicine to the water inlet channel of the sand filter, and a disinfectant is added to the water inlet channel of the clean water tank. The system is suitable for upgrading and advanced treatment of sewage plants. The removal rates of COD and NH3 N by the system reach 89.4% and 96.8% respectivel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复合生物滤池脱氮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污水处理
,特别是涉及一种复合生物滤池脱氮系统,适用于污水厂的提标改造和深度处理。
技术介绍
目前,包括焦化、化工、石化、印染、造纸、医药、农药、垃圾渗滤液等难降解含氮有机废水在经过二级生化处理后,氨氮及大部分有机物虽能得到有效去除,但废水中仍含有一定浓度的难降解有机物、硝态氮、有机氮和氨氮,二级生化出水可生化性极差,需要通过深度处理才能达到排放和回用要求。生物滤料作为生物膜的载体,滤料的选择是曝气生物滤池的技术成功与否关键之一,它决定了废水处理系统能否高效运行。现有的滤料存在COD与NH3-N去除率低、抗压强度低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复合生物滤池脱氮系统,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复合生物滤池脱氮系统,包括依次连通的复合生物滤池、砂滤池和清水池,所述复合生物滤池内填充有高度在30~50cm的滤料,所述滤料的下方设置有废水入口,废水和外部添加的碳源一同进入复合生物滤池,所述滤料的下方还连通有曝气风机和反气风机,所述砂滤池的进水渠道进行加药;清水池的进水渠道添加有消毒剂。优选的,在上述的复合生物滤池脱氮系统中,所述碳源为甲醇。优选的,在上述的复合生物滤池脱氮系统中,砂滤池的进水渠道加的药为乙酸钠。优选的,在上述的复合生物滤池脱氮系统中,所述消毒剂采用次氯酸钙或者氯气。优选的,在上述的复合生物滤池脱氮系统中,复合生物滤池内填充的滤料包括:凹土38~45重量份;硅藻土55~65重量份;粉煤灰3~8重量份;造孔剂10~20重量份。优选的,在上述的复合生物滤池脱氮系统中,所述造孔剂采用淀粉。优选的,在上述的复合生物滤池脱氮系统中,所述滤料包括凹土40重量份、硅藻土58重量份、粉煤灰5重量份、淀粉13重量份。优选的,在上述的复合生物滤池脱氮系统中,滤料的制备方法包括:(1)、将凹土38~45重量份、硅藻土55~65重量份、粉煤灰3~8重量份、造孔剂10~20重量份预混合获得粉料,加入水进一步地混合;(2)、采用半干压法成型,获得直径在10~13mm的小球;(3)、在50~70℃条件下干燥1~4小时,然后升温至90~120℃条件干燥1~4小时;(4)、在箱式电阻炉中进行烧结,然后自然冷却。优选的,在上述的复合生物滤池脱氮系统中,混合料中粉料的质量比为90%~95%;半干压法成型的压力为10MPa左右。优选的,在上述的复合生物滤池脱氮系统中,烧结条件满足:先以50℃/min升温至400℃并保持10min,再以20℃/min升温至600℃并保持10min,再以50℃/min升温至1000℃并保持20min。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本专利技术系统适用于污水厂的提标改造和深度处理,系统对COD与NH3-N去除率分别达到89.4%和96.8%左右。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所示为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例中复合生物滤池脱氮系统的原理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通过下列实施例作进一步说明:根据下述实施例,可以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然而,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容易理解,实施例所描述的具体的物料比、工艺条件及其结果仅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而不应当也不会限制权利要求书中所详细描述的本专利技术。结合图1所示,本申请的一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复合生物滤池脱氮系统,包括依次连通的复合生物滤池1、砂滤池2和清水池3,复合生物滤池1内填充有高度在30~50cm的滤料4,滤料的下方设置有废水入口5,废水和外部添加的碳源6一同进入复合生物滤池1,滤料的下方还连通有曝气风机7和反气风机8,砂滤池2的进水渠道进行加药9;清水池3的进水渠道添加有消毒剂10。在优选的实施例中,碳源为甲醇。砂滤池2的进水渠道加的药为乙酸钠。消毒剂采用次氯酸钙或者氯气。在一实施例中,滤料4采用的原料包括:凹土,100目;硅藻土,100目;粉煤灰,100目;淀粉。滤料4的制备包括:将凹土40重量份、硅藻土58重量份、粉煤灰5重量份、淀粉13重量份预混合获得粉料,加入水进一步地混合,混合料中粉料的质量比为90%。采用半干压法成型,成型的压力为10MPa左右,获得直径在10mm左右的小球;在60℃条件下干燥2小时,然后升温至120℃左右条件干燥2小时;在箱式电阻炉中进行烧结,先以50℃/min升温至400℃并保持10min,再以20℃/min升温至600℃并保持10min,再以50℃/min升温至1000℃并保持20min,然后自然冷却。将制备的复合生物滤料投入到图1的系统中,滤料填充高度约为50cm。注入废水,再加入活性污泥,污泥浓度控制在1700mg/L左右。开启气泵,调节气体流量使溶解氧(DO)为3mg/L左右,待滤料表面生物膜成熟,COD与NH3-N去除率分别达到89.4%和96.8%左右。在此,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避免因不必要的细节而模糊了本专利技术,在附图中仅仅示出了与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方案密切相关的结构和/或处理步骤,而省略了与本专利技术关系不大的其他细节。最后,还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复合生物滤池脱氮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连通的复合生物滤池、砂滤池和清水池;所述复合生物滤池内填充有高度在30~50cm的滤料;所述滤料的下方设置有废水入口,废水和外部添加的碳源一同进入复合生物滤池;所述滤料的下方还连通有曝气风机和反气风机;所述砂滤池的进水渠道进行加药;清水池的进水渠道添加有消毒剂。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复合生物滤池脱氮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连通的复合生物滤池、砂滤池和清水池;所述复合生物滤池内填充有高度在30~50cm的滤料;所述滤料的下方设置有废水入口,废水和外部添加的碳源一同进入复合生物滤池;所述滤料的下方还连通有曝气风机和反气风机;所述砂滤池的进水渠道进行加药;清水池的进水渠道添加有消毒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生物滤池脱氮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碳源为甲醇。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生物滤池脱氮系统,其特征在于,砂滤池的进水渠道加的药为乙酸钠。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生物滤池脱氮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消毒剂采用次氯酸钙或者氯气。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生物滤池脱氮系统,其特征在于,复合生物滤池内填充的滤料包括:凹土38~45重量份;硅藻土55~65重量份;粉煤灰3~8重量份;造孔剂10~20重量份。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复合生物滤池脱氮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造孔剂采用淀粉。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复合生物滤池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戴翊臣
申请(专利权)人:徐州中环首润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