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小龙专利>正文

一种固废垃圾预埋用吸尘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380025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2-19 22: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固废垃圾预埋用吸尘装置,包括底座、吸尘桶和盖板,所述底座的下方设置有万向轮,所述万向轮和所述底座转动连接,所述底座的下方靠近所述万向轮的右侧固定设置有接地链,所述底座前表面固定设置有放置盒,所述底座的下方远离所述万向轮的一侧设置有行走轮,所述行走轮和所述底座转动连接;在吸风机的外侧壁设置有过滤网、消音棉和海绵垫,在吸尘装置长期吸尘的过程中,先通过过滤网对吸进的垃圾进行初次过滤,通过消音棉,降低吸尘装置在使用时的噪音,通过海绵垫对吸进的垃圾进行二次过滤,减少吸风机和吸尘桶上吸附的灰尘,降低吸尘装置老化的速度,从而延长吸尘装置的使用时间。

A Vacuum Cleaning Device for Solid Waste Embedding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vacuum cleaner for solid waste preburial, which comprises a base, a vacuum bucket and a cover plate. The lower part of the base is provided with a universal wheel, the universal wheel and the base are rotated and connected. The lower part of the base is fixed with a grounding chain near the right side of the universal wheel, and the front surface of the base is fixed with a placement box, and the lower part of the base is far from the said base. One side of the universal wheel is provided with a walking wheel, which rotates and connects with the base; a filter screen, silencing cotton and sponge pad are arranged on the outer wall of the suction fan. During the long-term vacuum cleaning process of the suction device, the sucked garbage is first filtered through the filter screen, and the noise of the suction device in use is reduced by silencing cotton, and the sucked garbage is fed through the sponge pad. Secondary filtration can reduce the dust adsorbed on the suction fan and the suction bucket, and reduce the aging speed of the suction device, thus prolonging the service time of the suction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固废垃圾预埋用吸尘装置
本技术属于垃圾处理
,具体涉及一种固废垃圾预埋用吸尘装置。
技术介绍
吸尘装置主要配合小型压片机清除并回收转台上剩余粉沫,保持压片机转台整洁,也可作其它吸尘之用,整机用不锈钢包装,外形美观大方、移动方便、操作简单,吸气效率高,噪声低,可长期连续使用,供用户选择。原有的吸尘装置,在长期吸尘的过程中,内部的吸风机和吸尘桶上会吸附较多的灰尘,会加快吸尘装置老化的速度,降低吸尘装置的工作效率,进而延长了使用人员的工作时间,给使用人员带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固废垃圾预埋用吸尘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原有的吸尘装置,在长期吸尘的过程中,内部的吸风机和吸尘桶上会吸附较多的灰尘,会加快吸尘装置老化的速度,降低吸尘装置的工作效率,进而延长了使用人员的工作时间,给使用人员带不便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固废垃圾预埋用吸尘装置,包括底座、吸尘桶和盖板,所述底座的下方设置有万向轮,所述万向轮和所述底座转动连接,所述底座的下方靠近所述万向轮的右侧固定设置有接地链,所述底座前表面固定设置有放置盒,所述底座的下方远离所述万向轮的一侧设置有行走轮,所述行走轮和所述底座转动连接,所述万向轮上表面固定设置有支撑架,所述底座的上方设置有所述吸尘桶,所述吸尘桶和所述底座可拆卸连接,所述吸尘桶的内部开设有第一容腔,所述吸尘桶的内部可拆卸连接有集尘袋,所述吸尘桶的外侧壁靠近所述支撑架的一侧固定设置有第一固定座,所述吸尘桶远离所述第一固定座的一侧固定设置有安装座,所述安装座上可拆卸连接有吸尘筒,所述吸尘桶外侧壁顶端固定设置有固定杆,所述吸尘桶外侧壁远离所述固定杆的一侧固定设置有第二固定座,所述第二固定座上设置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的一端和所述第二固定座固定连接,所述连接管的另一端和所述吸尘筒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杆上固定连接有扶手,所述固定杆的内部开设有第二容腔,所述固定杆的内部设置有内连杆,所述内连杆和所述固定杆滑动连接,所述吸尘桶的内部固定设置有吸风机,所述吸风机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所述吸尘桶上设置有所述盖板,所述盖板和所述吸尘桶铰接,所述盖板上表面设置有提手,所述提手和所述盖板固定连接,所述吸风机的下方可拆卸连接有过滤座,所述过滤座的外侧壁设置有消音棉,所述消音棉和所述过滤座可拆卸连接,所述消音棉的外侧壁固定设置有海绵垫,所述海绵垫的外侧壁设置有过滤网,所述过滤网和所述海绵垫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吸尘筒上设置有毛刷,所述毛刷和所述吸尘筒可拆卸连接。优选的,所述固定杆外侧壁靠近所述扶手的一侧设置有,所述和所述固定杆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盖板上设置有搭扣,所述搭扣和所述盖板固定连接,所述吸尘桶和所述盖板通过所述搭扣铰接。优选的,所述内连杆的外侧壁设置有卡座,所述卡座和所述内连杆固定连接,且所述卡座的内部固定设置有弹簧。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在吸风机的外侧壁设置有过滤网、消音棉和海绵垫,在吸尘装置长期吸尘的过程中,先通过过滤网对吸进的垃圾进行初次过滤,通过消音棉,降低吸尘装置在使用时的噪音,给使用人员营造安静的环境,通过海绵垫对吸进的垃圾进行二次过滤,减少吸风机和吸尘桶上吸附的灰尘,降低吸尘装置老化的速度,提高吸尘装置的工作效率,且海绵垫可吸附多余的水渍,使用人员可定期清洗过滤网和海绵垫,从而延长吸尘装置的使用时间,给使用人员带来便利。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的过滤座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中的内连杆结构示意图;图中:10-底座、11-万向轮、12-接地链、13-放置盒、14-行走轮、15-支撑架、20-吸尘桶、201-集尘袋、21-第一固定座、22-安装座、23-吸尘筒、231-毛刷、24-固定杆、241-绕线柱、25-第二固定座、26-连接管、27-扶手、28-内连杆、29-吸风机、30-盖板、31-搭扣、32-提手、33-过滤座、34-消音棉、35-海绵垫、36-过滤网。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固废垃圾预埋用吸尘装置,包括底座10、吸尘桶20和盖板30,底座10的下方设置有万向轮11,万向轮11和底座10转动连接,底座10的下方靠近万向轮11的右侧固定设置有接地链12,底座10前表面固定设置有放置盒13,底座10的下方远离万向轮11的一侧设置有行走轮14,行走轮14和底座10转动连接,万向轮11上表面固定设置有支撑架15,底座10的上方设置有吸尘桶20,吸尘桶20和底座10可拆卸连接,吸尘桶20的内部开设有第一容腔,吸尘桶20的内部可拆卸连接有集尘袋201,吸尘桶20的外侧壁靠近支撑架15的一侧固定设置有第一固定座21,吸尘桶20远离第一固定座21的一侧固定设置有安装座22,安装座22上可拆卸连接有吸尘筒23,吸尘桶20外侧壁顶端固定设置有固定杆24,吸尘桶20外侧壁远离固定杆24的一侧固定设置有第二固定座25,第二固定座25上设置有连接管26,连接管26的一端和第二固定座25固定连接,连接管26的另一端和吸尘筒23固定连接,固定杆24上固定连接有扶手27,固定杆24的内部开设有第二容腔,固定杆24的内部设置有内连杆28,内连杆28和固定杆24滑动连接,吸尘桶20的内部固定设置有吸风机29,吸风机29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吸尘桶20上设置有盖板30,盖板30和吸尘桶20铰接,盖板30上表面设置有提手32,提手32和盖板30固定连接,吸风机29的下方可拆卸连接有过滤座33,过滤座33的外侧壁设置有消音棉34,消音棉34和过滤座33可拆卸连接,消音棉34的外侧壁固定设置有海绵垫35,海绵垫35的外侧壁设置有过滤网36,过滤网36和海绵垫35固定连接。本实施例中,消音棉34也称吸音棉,是一种由单种或多种不同纤维经多种工艺加工而成的卷状、片状材料,目前广为使用的是双组分消音棉,聚酯吸音棉是其中的一种。本实施方案中,在底座10上设置有放置盒13,使用人员在放置盒13内部放置不同规格的吸尘工具,便于使用人员及时取用,在底座10底部设置有接地链12,在使用吸尘装置的过程中,通过接地链12将吸尘装置上的静电传至底面,降低吸尘装置对使用人员可能造成的危险,且减少吸尘装置上吸附灰尘的量,在吸风机29的外侧壁设置有过滤网36、消音棉34和海绵垫35,在吸尘装置长期吸尘的过程中,先通过过滤网36对吸进的垃圾进行初次过滤,通过消音棉34,降低吸尘装置在使用时的噪音,给使用人员营造安静的环境,通过海绵垫35对吸进的垃圾进行二次过滤,减少吸风机39和吸尘桶20上吸附的灰尘,降低吸尘装置老化的速度,提高吸尘装置的工作效率,且海绵垫34可吸附多余的水渍,使用人员可定期清洗过滤网36和海绵垫34,从而延长吸尘装置的使用时间,给使用人员带来便利。进一步的,吸尘筒23上设置有毛刷231,毛刷231和吸尘筒2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固废垃圾预埋用吸尘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0)、吸尘桶(20)和盖板(30),所述底座(10)的下方设置有万向轮(11),所述万向轮(11)和所述底座(10)转动连接,所述底座(10)的下方靠近所述万向轮(11)的右侧固定设置有接地链(12),所述底座(10)前表面固定设置有放置盒(13),所述底座(10)的下方远离所述万向轮(11)的一侧设置有行走轮(14),所述行走轮(14)和所述底座(10)转动连接,所述万向轮(11)上表面固定设置有支撑架(15),所述底座(10)的上方设置有所述吸尘桶(20),所述吸尘桶(20)和所述底座(10)可拆卸连接,所述吸尘桶(20)的内部开设有第一容腔,所述吸尘桶(20)的内部可拆卸连接有集尘袋(201),所述吸尘桶(20)的外侧壁靠近所述支撑架(15)的一侧固定设置有第一固定座(21),所述吸尘桶(20)远离所述第一固定座(21)的一侧固定设置有安装座(22),所述安装座(22)上可拆卸连接有吸尘筒(23),所述吸尘桶(20)外侧壁顶端固定设置有固定杆(24),所述吸尘桶(20)外侧壁远离所述固定杆(24)的一侧固定设置有第二固定座(25),所述第二固定座(25)上设置有连接管(26),所述连接管(26)的一端和所述第二固定座(25)固定连接,所述连接管(26)的另一端和所述吸尘筒(23)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杆(24)上固定连接有扶手(27),所述固定杆(24)的内部开设有第二容腔,所述固定杆(24)的内部设置有内连杆(28),所述内连杆(28)和所述固定杆(24)滑动连接,所述吸尘桶(20)的内部固定设置有吸风机(29),所述吸风机(29)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所述吸尘桶(20)上设置有所述盖板(30),所述盖板(30)和所述吸尘桶(20)铰接,所述盖板(30)上表面设置有提手(32),所述提手(32)和所述盖板(30)固定连接,所述吸风机(29)的下方可拆卸连接有过滤座(33),所述过滤座(33)的外侧壁设置有消音棉(34),所述消音棉(34)和所述过滤座(33)可拆卸连接,所述消音棉(34)的外侧壁固定设置有海绵垫(35),所述海绵垫(35)的外侧壁设置有过滤网(36),所述过滤网(36)和所述海绵垫(35)固定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固废垃圾预埋用吸尘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0)、吸尘桶(20)和盖板(30),所述底座(10)的下方设置有万向轮(11),所述万向轮(11)和所述底座(10)转动连接,所述底座(10)的下方靠近所述万向轮(11)的右侧固定设置有接地链(12),所述底座(10)前表面固定设置有放置盒(13),所述底座(10)的下方远离所述万向轮(11)的一侧设置有行走轮(14),所述行走轮(14)和所述底座(10)转动连接,所述万向轮(11)上表面固定设置有支撑架(15),所述底座(10)的上方设置有所述吸尘桶(20),所述吸尘桶(20)和所述底座(10)可拆卸连接,所述吸尘桶(20)的内部开设有第一容腔,所述吸尘桶(20)的内部可拆卸连接有集尘袋(201),所述吸尘桶(20)的外侧壁靠近所述支撑架(15)的一侧固定设置有第一固定座(21),所述吸尘桶(20)远离所述第一固定座(21)的一侧固定设置有安装座(22),所述安装座(22)上可拆卸连接有吸尘筒(23),所述吸尘桶(20)外侧壁顶端固定设置有固定杆(24),所述吸尘桶(20)外侧壁远离所述固定杆(24)的一侧固定设置有第二固定座(25),所述第二固定座(25)上设置有连接管(26),所述连接管(26)的一端和所述第二固定座(25)固定连接,所述连接管(26)的另一端和所述吸尘筒(23)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杆(24)上固定连接有扶手(27),所述固定杆(24)的内部开设有第二容腔,所述固定杆(24)的内部设置有内连杆(28),所述内连杆(28...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小龙
申请(专利权)人:陈小龙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