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继凤专利>正文

一种可减压式医用接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376869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2-19 21: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可减压式医用接头,属于医用器械技术领域。其包括接头本体,所述接头本体呈Y型三通,所述接头本体的交汇区设置减压模块,所述减压模块包括弹性橡胶片和无菌空气过滤膜,所述弹性橡胶片与所述接头本体的围壁一体式连接,所述无菌空气过滤膜设置在所述弹性橡胶片的正投影方向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计新颖,构思巧妙,通过在现有三通引流接头的基础上增加弹性橡胶片和无菌空气过滤网,即能够巧妙解决现有心包纵膈引流过程中由于超强负压引起的引流管吸扁、堵塞等问题的发生,又能减轻医护工作强度和职业损伤。

A Decompressible Medical Connector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decompressible medical connector, which belong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medical instruments. The joint body is Y-shaped three-way, and the intersection area of the joint body is provided with a decompression module. The decompression module includes an elastic rubber sheet and a sterile air filter membrane. The elastic rubber sheet is integrally connected with the wall of the joint body. The aseptic air filter membrane is arranged in the forward projection direction of the elastic rubber sheet. The utility model has novel design and ingenious conception. By adding elastic rubber sheet and sterile air filter net on the basis of the existing three-way drainage joint, the problems of flattening and blocking of drainage tube caused by super negative pressure in the process of existing pericardial mediastinal drainage can be solved ingeniously, and the intensity of medical and nursing work and occupational injury can also be reduc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减压式医用接头
本技术涉及医用器械
,具体涉及一种可减压式医用接头。
技术介绍
负压引流装置为心脏外科手术中常用器械,用于排出纵膈腔、心包内渗血、渗液,防止胸腔积血及心包填塞,从而引起心跳骤停等各种并发症,促进术后恢复。但是当心包、纵膈引流管内由于负压过大,导致官腔被吸扁时,引流管处于相对堵塞状态不能进行有效引流,工作人员若要解除这种状态,需要将引流管Y型接头处断开。由于Y型接头和引流管接合紧密,断开需要用弯钳或者刀片进行分离处理,这种操作不但容易引起引流管接口污染,增大引流管接口处污染机率,也增加了医务人员的感染和利器损伤的机会。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减压式医用接头,在无需拆除原有连接结构的情况下,即能够安全、快捷地解决引流管内负压过大造成管腔被吸扁所导致的堵塞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可减压式医用接头,包括接头本体,所述接头本体呈Y型三通,所述接头本体的交汇区设置减压模块,所述减压模块包括弹性橡胶片和无菌空气过滤膜,所述弹性橡胶片与所述接头本体的围壁一体式连接,所述无菌空气过滤膜设置在所述弹性橡胶片的正投影方向上。进一步的,所述弹性橡胶片凸出所述接头本体的围壁外表面。进一步的,所述弹性橡胶片的最大投影面积不大于所述无菌空气过滤膜的最大投影面积。一种引流装置,包括以上任一项所述的可减压式医用接头。进一步的,所述引流装置,包括第一引流管、第二引流管和负压管,所述第一引流管、第二引流管和负压管分别与所述接头本体连接。进一步的,所述负压管的引出端依次连接负压球和引流瓶。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本技术可减压式医用接头是针对Y型三通接头进行的改进,通过在接头本体的交汇处设置减压模块,减压模块包括弹性橡胶片和无菌空气过滤膜,弹性橡胶片与接头本体的围壁一体式连接,无菌空气过滤膜设置在弹性橡胶片的正投影方向上,以方便、快捷、安全地将处于吸扁状态的引流管内腔与大气相连通,利用连通器原理,使引流管腔内超大负压得以解除,管腔重新恢复立体形状,从而恢复有效引流,而经过无菌空气过滤膜过滤的空气不会造成管腔内污染,而且通气腔隙小,不会造成患者气胸的危险。本技术的使用方法为:当引流管内由于负压过大,处于吸扁状态时,采用无菌棉签消毒弹性橡胶片表面,然后采用常规无菌注射针头穿刺弹性橡胶片,但不刺破无菌空气过滤网,使引流管腔和大气短暂相通。管腔内超强负压解除,拔出穿刺针头,弹性橡胶片即恢复密封状态。本技术组成引流装置的一部分,将可减压式医用接头与第一引流管、第二引流管和负压管分别连接,第一引流管、第二引流管分别与心包、纵膈连接,以排出纵膈腔、心包内渗血、渗液,预防胸腔积液,防止造成心包填塞引起心跳骤停等并发症,促进术后恢复;负压管的引出端依次连接负压球和引流瓶,将引流出的渗血、渗液等收集至引流瓶内,以实现引流目的。本技术设计新颖,构思巧妙,通过在现有三通引流接头的基础上增加弹性橡胶片和无菌空气过滤网,即能够巧妙解决现有心包纵膈引流过程中由于超强负压引起的引流管吸扁、堵塞等问题的发生,减轻医护工作强度。附图说明图1:本技术一种可减压式医用接头的结构示意图;图2:本技术图1的A-A剖视图;图3:本技术引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更好地理解本技术,下面结合实施例进一步清楚阐述本技术的内容,但本技术的保护内容不仅仅局限于下面的实施例。在下文的描述中,给出了大量具体的细节以便提供对本技术更为彻底的理解。然而,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显而易见的是,本技术可以无需一个或多个这些细节而得以实施。实施例1如图1~2所示,一种可减压式医用接头,包括接头本体1,所述接头本体呈Y型三通,所述接头本体的交汇区101设置减压模块,所述减压模块包括弹性橡胶片2和无菌空气过滤膜3,所述弹性橡胶片与所述接头本体的围壁102一体式连接,所述无菌空气过滤膜设置在所述弹性橡胶片的正投影方向上。参阅图1,接头本体1具有三个接头(103,104,105),三个接头形成Y型三通结构。作为本技术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弹性橡胶片2凸出所述接头本体的围壁102外表面。作为本技术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弹性橡胶片2的最大投影面积不大于所述无菌空气过滤膜3的最大投影面积。这样设置可以确保弹性橡胶片被刺破后进入接头本体内腔的空气能够完全经过无菌空气过滤网进行过滤。实施例2参阅图3,一种引流装置,包括可减压式医用接头、第一引流管4、第二引流管5和负压管6,所述第一引流管、第二引流管和负压管分别与所述接头本体1连接。具体的,第一引流管4、第二引流管5和负压管6分别与接头103、接头104和接头105连接。其中,可减压式医用接头的结构参阅实施例1的描述;第一引流管、第二引流管分别与心包、纵膈连接,以排出纵膈腔、心包内渗血、渗液,预防胸腔积液,防止造成心包填塞引起心跳骤停等并发症,促进术后恢复。作为本技术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负压管6的引出端依次连接负压球7和引流瓶8,将引流出的渗血、渗液等收集至引流瓶内,以实现引流目的。虽然以上描述了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是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我们所描述的具体的实施例只是说明性的,而不是用于对本技术的范围的限定,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依照本技术的精神所作的等效的修饰以及变化,都应当涵盖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减压式医用接头,其特征在于:包括接头本体,所述接头本体呈Y型三通,所述接头本体的交汇区设置减压模块,所述减压模块包括弹性橡胶片和无菌空气过滤膜,所述弹性橡胶片与所述接头本体的围壁一体式连接,所述无菌空气过滤膜设置在所述弹性橡胶片的正投影方向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减压式医用接头,其特征在于:包括接头本体,所述接头本体呈Y型三通,所述接头本体的交汇区设置减压模块,所述减压模块包括弹性橡胶片和无菌空气过滤膜,所述弹性橡胶片与所述接头本体的围壁一体式连接,所述无菌空气过滤膜设置在所述弹性橡胶片的正投影方向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减压式医用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橡胶片凸出所述接头本体的围壁外表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减压式医用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继凤夏海娜
申请(专利权)人:张继凤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