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静脉内瘘保护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376031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2-19 21: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安装方便,同时便于调节患者手臂在保护罩内高度位置,保证患者手臂舒适的动静脉内瘘保护罩。该动静脉内瘘保护罩,包括罩体、底座;所述底座上表面设置有支撑板安装槽;所述支撑板安装槽内设置有支撑板;所述底座下表面设置有充气腔体;通过充气腔体内充气或者放气,使得充气腔体内的活塞板上下移动,然后使得支撑板上下移动;所述罩体通过栓紧带固定在底座上,所述支撑板位于罩体的正下方。采用该动静脉内瘘保护罩能够对患者手臂高度位置进行微调,保证患者手臂的舒适,同时安装方便,快捷,操作简便。

Protective cover for arteriovenous fistula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n arteriovenous fistula protective cover, which is convenient to install and adjust the height position of the patient's arm in the protective cover to ensure the comfort of the patient's arm. The protective cover for arteriovenous internal fistula includes a cover body and a base; a support plate installation groove is arranged on the upper surface of the base; a support plate is arranged in the support plate installation groove; an inflatable cavity is arranged on the lower surface of the base; the piston plate in the inflatable cavity is moved up and down by inflatable or deflated air in the inflatable cavity, and then the support plate is moved up and down; the cover body is tightened by bolts. The belt is fixed on the base, and the supporting plate is positioned directly below the cover body. The protective cover for arteriovenous fistula can fine-tune the height position of the patient's arm to ensure the comfort of the patient's arm. It is also convenient to install, fast and easy to operat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动静脉内瘘保护罩
本技术涉及医疗护理保护罩,尤其是一种动静脉内瘘保护罩。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的:对于透析患者而言动静脉内瘘是他们的生命线,患者透析中内瘘保护不当就会形成血肿、针头滑出,血液外渗等并发症,既增加了患者痛苦又增加了护士的工作量。在做透析时,传统的技术是用无菌治疗巾覆盖,容易造成穿刺针移位或者血肿等情况,动静脉内屡处要防止压迫,许多的患者都不经意的压迫动静脉内屡处,导致内屡闭塞,造成二次伤害,而且温度对内瘦也是极其重要的,现有的技术普遍采用毛巾热敷,需要不停的更换热毛巾,浪费时间,操作麻烦。虽然现有技术中已经开始运用动静脉内瘘保护罩;比如中国专利CN206228665U,公开了一种动静脉内瘘透析保护罩,该保护罩能够便于观察透析时病人内瘘和血路管情况。但是该动静脉内瘘透析保护罩无法保证患者手臂在放置到保护罩内后是否舒适,同时在安装好保护罩后不便于调节患者手臂的位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安装方便,同时便于调节患者手臂在保护罩内高度位置,保证患者手臂舒适的动静脉内瘘保护罩。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动静脉内瘘保护罩,包括罩体、底座;所述罩体的下边缘上设置有定位凸块;所述底座上设置有与定位凸块匹配的定位凹槽;所述底座上表面设置有支撑板安装槽;所述支撑板安装槽内设置有支撑板;所述底座下表面设置有充气腔体;所述充气腔体内设置有可以上下滑动的活塞板;所述支撑板下表面设置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穿过底座的上表面延伸到充气腔体内与活塞板接触;所述充气腔体上设置有进气通道,所述进气通道一端与充气腔体的底部连通,另一端延伸到底座的一端,且连接有充气橡皮球,所述充气橡皮球与进气通道之间设置有单向阀;所述充气橡皮球的出气端设置有进气口;所述充气腔体上设置有连通充气腔体的底部排气阀;所述底座上设置有栓紧带,所述罩体通过栓紧带固定在底座上,所述罩体的两端均捆绑有栓紧带;所述支撑板位于罩体的正下方。进一步的,所述栓紧带采用橡皮带,且栓紧带的两端均固定在底座上。进一步的,所述罩体为透明罩体。进一步的,所述罩体一端为喇叭状。进一步的,所述底座的长度大于罩体的长度,且罩体一端为喇叭状,罩体的另一端与底座的一端之间的距离大于等于0.2m。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所述的动静脉内瘘保护罩由于在底座上设置有支撑板,同时在底座的下方设置有充气腔体;通过充气腔体内充气或者放气,使得充气腔体内的活塞板上下移动,然后使得支撑板上下移动,从而能够在安装好保护罩时对患者手臂的位置进行轻微幅度的调整,能够保证患者手臂的最佳位置,保证患者手臂的舒适性。其次本技术所述的动静脉内瘘保护罩通过罩体上的定位凸块和底座上的定位凹槽进行定位,然后通过拴紧带进行固定,从而安装方便,快捷,操作简便。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中动静脉内瘘保护罩的爆炸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中动静脉内瘘保护罩的立体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中动静脉内瘘保护罩的俯视图;图4是图3的A-A剖视图;图中标示:1-罩体,2-底座,3-拴紧带,4-充气橡皮球,5-单向阀,6-支撑板,7-充气腔体,8-活塞板,9-进气通道。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如图1至图4所示,本技术所述的动静脉内瘘保护罩,包括罩体1、底座2;所述罩体1的下边缘上设置有定位凸块11;所述底座2上设置有与定位凸块11匹配的定位凹槽21;所述底座2上表面设置有支撑板安装槽22;所述支撑板安装槽22内设置有支撑板6;所述底座2下表面设置有充气腔体7;所述充气腔体7内设置有可以上下滑动的活塞板8;所述支撑板6下表面设置有支撑柱61所述支撑柱61穿过底座2的上表面延伸到充气腔体7内与活塞板8接触;所述充气腔体7上设置有进气通道9,所述进气通道9一端与充气腔体7的底部连通,另一端延伸到底座2的一端,且连接有充气橡皮球4,所述充气橡皮球4与进气通道9之间设置有单向阀5;所述充气橡皮球4的出气端设置有进气口41;所述充气腔体7上设置有连通充气腔体7的底部排气阀71;所述底座2上设置有栓紧带3,所述罩体1通过栓紧带3固定在底座2上,所述罩体1的两端均捆绑有栓紧带3;所述支撑板6位于罩体1的正下方。在应用过程中,首先将底座安装到病床上,然后使得患者的手放置在支撑板6上,具体的支撑板6可以采用弧形支撑板;然后罩上罩体1,罩体1在安装过程中通过定位凸块11与定位凹槽21的配合实现定位,然后在罩体1的两端上通过拴紧带3将罩体1捆紧在底座2上。在微调节患者手臂高度时,通过捏充气橡皮球4,使得充气皮球4内的气体充入到充气腔体7内,然后使得在气压的作用下活塞板8向上移动,由于所述支撑板6下表面设置有支撑柱61所述支撑柱61穿过底座2的上表面延伸到充气腔体7内与活塞板8接触;因此活塞板8带动支撑板6上移动,从而调节患者手臂的高度,同时使得患者手臂整体移动,避免患者手臂长时间不动造成僵硬麻木的情况。综上所述,本技术所述的动静脉内瘘保护罩由于在底座上设置有支撑板,同时在底座的下方设置有充气腔体;通过充气腔体内充气或者放气,使得充气腔体内的活塞板上下移动,然后使得支撑板上下移动,从而能够在安装好保护罩时对患者手臂的位置进行轻微幅度的调整,能够保证患者手臂的最佳位置,保证患者手臂的舒适性。其次本技术所述的动静脉内瘘保护罩通过罩体上的定位凸块和底座上的定位凹槽进行定位,然后通过拴紧带进行固定,从而安装方便,快捷,操作简便。为了便于快递安装,进一步的,所述栓紧带3采用橡皮带,且栓紧带3的两端均固定在底座2上。在固定罩体时1只需拉动橡皮带,使得罩体1两端穿进橡皮带即可。为了便于观察透析时病人内瘘和血路管情况,进一步的,所述罩体1为透明罩体。为了便于罩体1的安装,进一步的,所述罩体1一端为喇叭状。为了便于患者手掌的放置,进一步的,所述底座2的长度大于罩体1的长度,且罩体1一端为喇叭状,罩体的另一端与底座2的一端之间的距离大于等于0.2m。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动静脉内瘘保护罩,其特征在于:包括罩体(1)、底座(2);所述罩体(1)的下边缘上设置有定位凸块(11);所述底座(2)上设置有与定位凸块(11)匹配的定位凹槽(21);所述底座(2)上表面设置有支撑板安装槽(22);所述支撑板安装槽(22)内设置有支撑板(6);所述底座(2)下表面设置有充气腔体(7);所述充气腔体(7)内设置有可以上下滑动的活塞板(8);所述支撑板(6)下表面设置有支撑柱(61)所述支撑柱(61)穿过底座(2)的上表面延伸到充气腔体(7)内与活塞板(8)接触;所述充气腔体(7)上设置有进气通道(9),所述进气通道(9)一端与充气腔体(7)的底部连通,另一端延伸到底座(2)的一端,且连接有充气橡皮球(4),所述充气橡皮球(4)与进气通道(9)之间设置有单向阀(5);所述充气橡皮球(4)的出气端设置有进气口(41);所述充气腔体(7)上设置有连通充气腔体(7)的底部排气阀(71);所述底座(2)上设置有栓紧带(3),所述罩体(1)通过栓紧带(3)固定在底座(2)上,所述罩体(1)的两端均捆绑有栓紧带(3);所述支撑板(6)位于罩体(1)的正下方。

【技术特征摘要】
1.动静脉内瘘保护罩,其特征在于:包括罩体(1)、底座(2);所述罩体(1)的下边缘上设置有定位凸块(11);所述底座(2)上设置有与定位凸块(11)匹配的定位凹槽(21);所述底座(2)上表面设置有支撑板安装槽(22);所述支撑板安装槽(22)内设置有支撑板(6);所述底座(2)下表面设置有充气腔体(7);所述充气腔体(7)内设置有可以上下滑动的活塞板(8);所述支撑板(6)下表面设置有支撑柱(61)所述支撑柱(61)穿过底座(2)的上表面延伸到充气腔体(7)内与活塞板(8)接触;所述充气腔体(7)上设置有进气通道(9),所述进气通道(9)一端与充气腔体(7)的底部连通,另一端延伸到底座(2)的一端,且连接有充气橡皮球(4),所述充气橡皮球(4)与进气通道(9)之间设置有单向阀(5);所述充气橡皮球(4)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余王兰李琼
申请(专利权)人:五通桥区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